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生物质炭化技术及其在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的应用
被引量:
18
1
作者
吕豪豪
刘玉学
杨生茂
《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1期19-22,共4页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包括农作物秸秆在内的各种农林废弃物总量和种类显著增加,农林废弃物的高效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难题。生物质炭化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包括农作物秸秆在内的各种农林废弃物总量和种类显著增加,农林废弃物的高效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难题。生物质炭化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技术。该技术主要通过将农林废弃物生物质炭化并以稳定的碳形式固定形成新型的生物炭产品。生物炭不仅在固碳减排、改良土壤与肥料增效方面具有良好作用,而且在土壤修复与水污染处理等一系列环境资源领域中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阐述了我国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现状以及生物质炭化及生物炭物理化学性质特征,重点探讨生物炭产品在农业及环境资源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并对生物炭技术领域及其在未来农业及环境中的应用进行展望,旨在为农林固体废弃物高效资源化提供新的思路,为农林废弃物的高效循环处理利用提供新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废弃物
生物质炭化
固碳减排
生物炭
多孔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盐胁迫下生物炭添加对紫苏生长及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
4
2
作者
陈军豪
杨生茂
+4 位作者
汪玉瑛
何莉莉
刘玉学
甘毅
吕豪豪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947-2958,共12页
为揭示生物炭对盐土理化性质和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生长的影响规律,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生物炭添加量(生物炭质量分数为0、1%、3%)处理下不同浓度(盐土质量分数为0、2‰、4‰、6‰)盐分胁迫对土壤养分、结构、微生物群落结...
为揭示生物炭对盐土理化性质和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生长的影响规律,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生物炭添加量(生物炭质量分数为0、1%、3%)处理下不同浓度(盐土质量分数为0、2‰、4‰、6‰)盐分胁迫对土壤养分、结构、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紫苏产量、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施加能够提高盐胁迫下紫苏株高、整株干鲜比、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相同浓度盐分胁迫条件下,3%生物炭处理相较于不添加生物炭处理,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有效磷含量以及土壤pH、最大持水率显著提高(P<0.05),另外土壤电导率、容重显著降低(P<0.05)。在2‰的盐浓度胁迫下,生物炭施加对土壤酶活性有显著的提高作用(P<0.05)。在2‰的盐浓度胁迫下,3%生物炭施加量处理相较于不添加生物炭处理能够显著提高(P<0.05)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为土壤中的优势群落,盐胁迫下土壤微生物的丰富度与多样性随着生物炭的施加显著提高(P<0.05)。绿弯菌门(Chloroflexi)相对丰度随生物炭施加量的增大而增加,放线菌门与土壤电导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有效磷、全氮、速效钾、有机质、pH呈显著负相关(P<0.05)。研究认为,生物炭能够改善土壤电导率和土壤容重等理化性质,缓解根系盐胁迫,提高紫苏株高、整株干鲜比,生物炭施入可提高土壤酶活性、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与多样性,进一步改善紫苏根系微环境,提升紫苏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紫苏
盐土
理化性质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质炭化技术及其在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的应用
被引量:
18
1
作者
吕豪豪
刘玉学
杨生茂
机构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浙江省生物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1期19-22,共4页
基金
浙江省科技厅国际科技合作专项(2013C24023)
杭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30533B45)
+1 种基金
宁波市科技计划项目(2013C910005)
浙江省"三农六方"科技协作项目
文摘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包括农作物秸秆在内的各种农林废弃物总量和种类显著增加,农林废弃物的高效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难题。生物质炭化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技术。该技术主要通过将农林废弃物生物质炭化并以稳定的碳形式固定形成新型的生物炭产品。生物炭不仅在固碳减排、改良土壤与肥料增效方面具有良好作用,而且在土壤修复与水污染处理等一系列环境资源领域中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阐述了我国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现状以及生物质炭化及生物炭物理化学性质特征,重点探讨生物炭产品在农业及环境资源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并对生物炭技术领域及其在未来农业及环境中的应用进行展望,旨在为农林固体废弃物高效资源化提供新的思路,为农林废弃物的高效循环处理利用提供新的模式。
关键词
农林废弃物
生物质炭化
固碳减排
生物炭
多孔性结构
分类号
TK6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生物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盐胁迫下生物炭添加对紫苏生长及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
4
2
作者
陈军豪
杨生茂
汪玉瑛
何莉莉
刘玉学
甘毅
吕豪豪
机构
浙江
农林大学现代农
学院
浙江省
农业
科学院
环境
资源与
土壤
肥料
研究所
出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947-2958,共12页
基金
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C02022)。
文摘
为揭示生物炭对盐土理化性质和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生长的影响规律,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生物炭添加量(生物炭质量分数为0、1%、3%)处理下不同浓度(盐土质量分数为0、2‰、4‰、6‰)盐分胁迫对土壤养分、结构、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紫苏产量、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施加能够提高盐胁迫下紫苏株高、整株干鲜比、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相同浓度盐分胁迫条件下,3%生物炭处理相较于不添加生物炭处理,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有效磷含量以及土壤pH、最大持水率显著提高(P<0.05),另外土壤电导率、容重显著降低(P<0.05)。在2‰的盐浓度胁迫下,生物炭施加对土壤酶活性有显著的提高作用(P<0.05)。在2‰的盐浓度胁迫下,3%生物炭施加量处理相较于不添加生物炭处理能够显著提高(P<0.05)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为土壤中的优势群落,盐胁迫下土壤微生物的丰富度与多样性随着生物炭的施加显著提高(P<0.05)。绿弯菌门(Chloroflexi)相对丰度随生物炭施加量的增大而增加,放线菌门与土壤电导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有效磷、全氮、速效钾、有机质、pH呈显著负相关(P<0.05)。研究认为,生物炭能够改善土壤电导率和土壤容重等理化性质,缓解根系盐胁迫,提高紫苏株高、整株干鲜比,生物炭施入可提高土壤酶活性、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与多样性,进一步改善紫苏根系微环境,提升紫苏的品质。
关键词
生物炭
紫苏
盐土
理化性质
微生物
Keywords
biochar
Perilla frutescens
saline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y
microorganism
分类号
S567.219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生物质炭化技术及其在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的应用
吕豪豪
刘玉学
杨生茂
《浙江农业科学》
2015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盐胁迫下生物炭添加对紫苏生长及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陈军豪
杨生茂
汪玉瑛
何莉莉
刘玉学
甘毅
吕豪豪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