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山”理念指引下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以浙江省开化县为例
1
作者 徐萍 孙永朋 王美青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9期2292-2296,共5页
本文以浙江省开化县为例,系统梳理了“两山”理念指引下其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主要短板,并创新性地提出以树立大产业观、大资源观、大系统观三大理念为引领,以践行绿色理念、增强科技装备、持续改革创新、提升产业层级、培... 本文以浙江省开化县为例,系统梳理了“两山”理念指引下其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主要短板,并创新性地提出以树立大产业观、大资源观、大系统观三大理念为引领,以践行绿色理念、增强科技装备、持续改革创新、提升产业层级、培育新型主体五大重点为抓手和以生态赋能、科技赋能、平台赋能、数字赋能、品牌赋能五大赋能为路径的系统性发展框架,以期为全国山区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山”理念 农业产业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山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究——以浙江省淳安县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方为红 刘灵敏 +2 位作者 徐知渊 盛梦寒 柯福艳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794-800,共7页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日益凸显,尤其是在山区这一乡村振兴的重点和难点区域。本研究以浙江省山区淳安县为例,通过会议座谈与个别访谈,系统探讨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山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日益凸显,尤其是在山区这一乡村振兴的重点和难点区域。本研究以浙江省山区淳安县为例,通过会议座谈与个别访谈,系统探讨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山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路径与优化策略。研究发现,淳安县在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管理机制不完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紧缺、创新平台建设滞后以及乡村一线人员力量薄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优化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加强高能级科技平台载体建设以及提升乡村劳动者素质等对策建议,旨在为山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科技人才 山区农业 人才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角下浙江省创意农业发展路径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赵雨荷 胡豹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281-287,共7页
随着农业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的显著提升,创意农业这一新型农业业态方兴未艾,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强劲动能。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省创意农业的发展基础厚实、前景广阔、意义重大,研究浙江省创意农业的发展路径具有... 随着农业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的显著提升,创意农业这一新型农业业态方兴未艾,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强劲动能。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省创意农业的发展基础厚实、前景广阔、意义重大,研究浙江省创意农业的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与价值。该研究在简述创意农业内涵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剖析了浙江省创意农业的发展环境,从模式内涵、模式特征、典型案例几方面入手,概括了浙江省创意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并从经营主体、文化挖掘、发展模式、宣传推广、组织领导等方面深入探讨了浙江省创意农业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农业 乡村振兴 浙江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稻作农业文化遗产时空特征、多重价值及保护发展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彩艳 郑良燕 +2 位作者 于兰 徐旻鹰 顾兴国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19,共8页
浙江稻作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最早可追溯至1万年前的上山文化时期,历经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等史前时期逐步形成,通过各个历史时期不断完善,至今仍保留着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稻作农业文化遗产。据统计,浙江省稻... 浙江稻作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最早可追溯至1万年前的上山文化时期,历经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等史前时期逐步形成,通过各个历史时期不断完善,至今仍保留着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稻作农业文化遗产。据统计,浙江省稻作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不仅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更在类型上展现出极高的多样性,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经济社会价值、生态环境价值及推广示范价值。本文旨在基于总结浙江稻作文化的形成演变历程及史前稻作文化遗址群的分布特点,深入探究浙江省稻作农业文化遗产与史前稻作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对全省稻作农业文化遗产进行分类,并全面剖析其多元价值,最终提出一系列旨在促进浙江省稻作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作农业文化遗产 稻作起源 遗产分类 价值分析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化推进浙江省农业全产业链建设面临的弱项短板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柯福艳 吴晓斌 +2 位作者 徐知渊 喻佳节 盛梦寒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1997-2002,共6页
系统化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是提高产业链发展质量、增强产业链共富带动效应的重要方式。虽然浙江省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成效明显,但是系统化发展水平仍然不高,面临部分子环节相互支撑不匹配、协同发展不畅、龙头引领能力偏弱、主体联结... 系统化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是提高产业链发展质量、增强产业链共富带动效应的重要方式。虽然浙江省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成效明显,但是系统化发展水平仍然不高,面临部分子环节相互支撑不匹配、协同发展不畅、龙头引领能力偏弱、主体联结机制不优等弱项短板。建议浙江省将系统化发展作为深化农业全产业链建设的核心方法,从提高品质培优科创能力、产品加工转化能力、一体发展品牌整合能力、链主型企业引培能力、利益联结共富能力等几个方面深入推进,进而促进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持续发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全产业链 弱项短板 系统化发展 协同发展 联结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农业文化遗产的分布特征与价值评估 被引量:1
6
作者 顾兴国 方桥坤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3-506,共14页
浙江省是我国最早开展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工作的省份,也是目前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已发现数量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被认定数量最多的省份。基于浙江省最新的农业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成果,全面分析浙江省农业文化遗产在历史起源、地形地貌和... 浙江省是我国最早开展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工作的省份,也是目前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已发现数量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被认定数量最多的省份。基于浙江省最新的农业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成果,全面分析浙江省农业文化遗产在历史起源、地形地貌和产业类型等方面的分布特征,综合评估其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方面的价值。对分布特征的研究发现:在历史起源上,起源于两宋时期的农业文化遗产数量最多,其次为唐朝、明朝和清朝;在地形地貌上,平原和丘陵地区的农业文化遗产数量最多,滨海地区亦较为丰富;在产业类型上,农业文化遗产主要所属产业主要集中在种植业和复合型。对多元价值的评估发现:85.4%的农业文化遗产涉及浙江十大农业主导产业,相关的主要农业全产业链总产值达1 995.67亿元,对全省农业农村发展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源文化”资源丰富,拥有众多农业技术源头、品种源头和文化源头,对浙江高质量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以产业复合型为典型代表的农业文化遗产,在因地制宜、精耕细作、种养结合、良性循环等方面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传统农耕智慧,可为浙江全方位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强省提供重要指引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时空分布 价值评估 源文化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浙江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 被引量:7
7
作者 毛小报 毛晓红 王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8期241-245,249,共6页
为明晰浙江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运用综合指数法从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乡村智治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五大领域对浙江省2017—2019年农业农村现代化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7—2019年浙江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 为明晰浙江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运用综合指数法从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乡村智治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五大领域对浙江省2017—2019年农业农村现代化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7—2019年浙江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由57.01分上升至66.68分,增幅明显。但各指标目标实现度两端集聚情况较为明显,针对完成度低、得分波动大的指标,分析浙江省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短板所在。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完善金融与财政支农政策、制定完善用地政策、强化人才与科技支撑、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完善农业多元服务体系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 评价体系 综合指数法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业资源禀赋的浙江省农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徐萍 孙永朋 +1 位作者 卫新 王美青 《浙江农业科学》 2016年第1期1-4,25,共5页
采用资源协调、产业协调、社会协调3个指标组、12个具体指标对浙东北平原农业区、浙东南沿海农业区、浙中盆地丘陵农业区、浙西南丘陵山地农业区、浙西北丘陵山地农业区、沿海岛屿渔农区6大农业区域以及浙江全省的农业区域协调度进行定... 采用资源协调、产业协调、社会协调3个指标组、12个具体指标对浙东北平原农业区、浙东南沿海农业区、浙中盆地丘陵农业区、浙西南丘陵山地农业区、浙西北丘陵山地农业区、沿海岛屿渔农区6大农业区域以及浙江全省的农业区域协调度进行定量评价。结果显示,区域内农业资源配置和利用水平有待提高,区域农业特色化、集群化发展有待进一步增强,区际间亟须建立新的资源与产业协调发展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区域特色农业集群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丽娟 徐建华 +3 位作者 陈百生 杨良山 胡豹 章伟江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9期1061-1064,1090,共5页
基于区域特色农业集群发展对浙江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基本认识,剖析区域特色农业集群发展的现实基础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培育浙江省区域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产业集群 特色农业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粮食生产特征与产能提升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毛晓红 李懿芸 傅琳琳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3,共10页
国家已明确指出,在粮食安全保障工作中,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需共同承担责任,即“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浙江作为典型的粮食主销省份,对其粮食生产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产能提升的瓶颈,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粮食产能提升策略... 国家已明确指出,在粮食安全保障工作中,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需共同承担责任,即“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浙江作为典型的粮食主销省份,对其粮食生产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产能提升的瓶颈,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粮食产能提升策略,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揭示,浙江在粮食产能提升方面面临着来自种粮主体、耕地资源以及技术等多方面的挑战与瓶颈。全省耕地资源的人口承载力持续承压,自2012年起便已步入人口超载区间。相较于全国范围,浙江粮食生产仅在生产效率上有比较优势。而在省内,嘉兴的平湖、秀洲以及湖州的南浔在粮食产能上展现出一定的综合优势。就粮食品种而言,浙江的水稻、大豆生产具有一定的综合比较优势,但大豆的优势并不稳定。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提升粮食产能,应从强化种粮主体队伍等多方面精准施策,因地制宜,使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产能 耕地保护 水稻 对策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钱、碳”视角下种植业生产效率与功能权衡/协同分析——以浙江省为例
11
作者 王丽娟 徐梦洁 +1 位作者 胡雅君 范淼珍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14-1424,共11页
为揭示浙江省种植业在“粮、钱、碳”三重需求下的生产特征与动态变化,采用超效率SBM模型从全省和区县两个尺度对种植业的生产效率加以评估,继而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视角对种植业多功能的实现情况进行了权衡/协同分析。效率评估结果表明:... 为揭示浙江省种植业在“粮、钱、碳”三重需求下的生产特征与动态变化,采用超效率SBM模型从全省和区县两个尺度对种植业的生产效率加以评估,继而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视角对种植业多功能的实现情况进行了权衡/协同分析。效率评估结果表明:省域层面种植业的生产效率以2013年为“分水岭”,其中2002—2013年为效率下降阶段,2014-2022年为效率提升阶段;2022年种植业具有效率的区县为29个,约占区县总数的1/3,缺乏效率的区县主要分布在金衢盆地和温黄平原。权衡/协同分析表明:在时间维度上,浙江省种植业的“粮-钱”功能和“粮-碳”均表现为权衡关系,而“钱-碳”功能则表现为协同关系;空间维度上,受区县间农业资源禀赋较大差异的影响,“粮、钱、碳”关系表现为正相关关系;“粮-钱”“粮-碳”“钱-碳”高-高值聚类区均位于资源禀赋较好的浙北地区,低-低值聚类区均位于农地资源匮乏的浙南山区和东北部海岛。浙江省应加快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和稳定粮食产量,以进一步提高种植业的综合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效率 权衡 协同 种植业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人力资本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性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鹏飞 章伟江 +3 位作者 胡昊 李宝值 黄河啸 朱奇彪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9期2328-2338,共11页
以2020年浙江省11个城市的农村人力资本和农业现代化为研究对象,各选取5个指标做归一化处理后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运算分析,结果表明,两个系统耦合度处于磨合阶段,联系紧密,耦合协调度大部分处于基本协调与中度协调区间,较为和谐;浙... 以2020年浙江省11个城市的农村人力资本和农业现代化为研究对象,各选取5个指标做归一化处理后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运算分析,结果表明,两个系统耦合度处于磨合阶段,联系紧密,耦合协调度大部分处于基本协调与中度协调区间,较为和谐;浙江省农村人力资本综合指数与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但各城市间差异较大,发展不均衡,杭州、宁波明显领先于其他地市,湖州作为“两山”理念发源地表现突出;两个系统的各项指标整体呈现出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聚集性特征,尤其以农村人力资本指数、耦合度、耦合协调度较为显著,丽水、衢州农村人力资本基础服务设施和农业现代化程度相对落后,舟山海岛特征明显。浙江省农村人力资本和农业现代化在接下来的发展阶段中要更注重质的提升,有侧重地提升两个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关系,促进二者齐驱并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人力资本 农业现代化 耦合协调性 归一化指数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主销区粮食产能提升的模式探索——以浙江省为例
13
作者 毛晓红 李懿芸 傅琳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71-277,共7页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稳定提升粮食产能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有责任保面积、保产量,饭碗要一起端、责任要一起扛”。综合来看,粮食主销区具有非农产业发展快、种粮比...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稳定提升粮食产能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有责任保面积、保产量,饭碗要一起端、责任要一起扛”。综合来看,粮食主销区具有非农产业发展快、种粮比较优势弱、耕地“两非”压力大且后备资源稀缺、但粮食科技创新增产潜力大等特征。以浙江省为例,总结农田建设、品种拓展、模式创新、技术升级、稳产减损等多种粮食主销区保障和提升粮食产能的路径举措。其中,农田建设措施包括开展“两非”整治提升现有耕地产能、利用绿肥技术增加生地产出、通过盐田改造扩充产粮农地等;品种拓展举措包括发展旱粮作物和提高再生稻产能等;模式创新办法包括发展多种形式的轮作、共生种植模式以提高粮食复种指数并增加种粮收益等;技术创新增产举措包括利用数字化技术提升育秧效率、升级农机技术节本增效等;此外,还可以从稳产减损角度提升粮食全产业链韧性。进而为主销区因地制宜挖掘粮食产能增长潜力提供经验借鉴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主销区 耕地产能 耕地保护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农业信息与装备前沿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戴燕玉 方豪 +3 位作者 宣将 许佳凤 戴丹丽 邓钱生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8期226-228,共3页
根据当前农业信息装备前沿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研究现状,针对当前农业信息装备前沿技术及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战略思路,指出发展重点,提出相关保障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信息与装备 前沿技术 产业 发展战略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瓜经济”引领蜂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启示——以浙江为例
15
作者 毛小报 王瑾 王煜 《中国蜂业》 2025年第2期57-62,共6页
以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为典型特征的“地瓜经济”对于深化产业链分工、提升产业效率、扩大产业市场,进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蜂业作为浙江畜牧业的特色优势产业,其高质量发展对于山区产业扶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以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为典型特征的“地瓜经济”对于深化产业链分工、提升产业效率、扩大产业市场,进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蜂业作为浙江畜牧业的特色优势产业,其高质量发展对于山区产业扶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地瓜经济”为切入点,在揭示浙江蜂业“地瓜经济”发展实践的行动逻辑和现状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江山、桐庐、开化三地发展蜂业“地瓜经济”的具体实践,总结提炼出推动蜂业“地瓜经济”发展应重点保障蜂源蜜源、优化利益联结、坚持数智引领、加强营销管理、推进产业融合、加大政策扶持,研究结果为推进全国蜂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业 地瓜经济 高质量发展 行动逻辑 浙江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成效、问题与思路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萍 王美青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2008-2013,共6页
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浙江省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渔业资源、农业种质资源、农业气候资源等六大类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成效、问题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思路,对探索高效合理地配置农业自然资源、推进农... 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浙江省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渔业资源、农业种质资源、农业气候资源等六大类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成效、问题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思路,对探索高效合理地配置农业自然资源、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农业自然资源 成效 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浙江省休闲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邓钱生 方豪 刘经桂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第9期4-7,37,共5页
休闲农业发展是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浙江省休闲农业发展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笔者针对其发展成效和不足,从政府部门层面到经营主体层面提出能够促进浙江休闲农业可持续... 休闲农业发展是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浙江省休闲农业发展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笔者针对其发展成效和不足,从政府部门层面到经营主体层面提出能够促进浙江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观光农业 乡村振兴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加快我国东部地区农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对策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13
18
作者 胡豹 顾益康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17-622,共6页
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东部地区在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上应该走在全国的前列,文章以浙江省为例,基于浙江省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转型升级的战略背景,深入... 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东部地区在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上应该走在全国的前列,文章以浙江省为例,基于浙江省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转型升级的战略背景,深入分析新时期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提出了中国东部地区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总体思路、战略路径与战略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农业转型升级 发展方式转变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驱动影响研究——基于浙江省60个县的统计数据 被引量:8
19
作者 柯福艳 徐知渊 杨良山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537-1544,共8页
本文从财力、人力两个维度,以2015—2019年浙江省60个县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发现:农业科技财政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总体上呈正相关关系,且对浙西南地区的正向作用要明显高于浙东... 本文从财力、人力两个维度,以2015—2019年浙江省60个县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发现:农业科技财政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总体上呈正相关关系,且对浙西南地区的正向作用要明显高于浙东北地区;农业科技人员投入仅在浙东北地区表现出正向作用,在浙西南地区表现出负向作用;其他控制变量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其中农业机械总动力没有表现出正向作用。因此,在未来一段时期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双强”行动中,浙江要持续加大农业科技财政投入并向浙西南地区倾斜;积极优化农业科技人员配置,在浙西南地区要着重优化农业科技人员配置使其与农业生产相适应,在浙东北地区要着重加强农业科技人员引进培养以打造有力的农业科技队伍;加快老旧农业机械设备更新和新型实用农业机械设备的研发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投入 农业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模型 地区差异 “双强”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被引量:15
20
作者 毛小报 傅琳琳 +1 位作者 毛晓红 阿迪拉·艾海提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926-1934,共9页
以浙江省25个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县(市、区)为考查对象,构建了基于农业资源禀赋、农业发展水平、农业从业人员科技水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6个层面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 以浙江省25个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县(市、区)为考查对象,构建了基于农业资源禀赋、农业发展水平、农业从业人员科技水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6个层面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的基础上,采用变异系数方法,从子系统得分和综合得分2个方面,对其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浙江省25个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县(市、区)的农业资源禀赋、农业发展水平、农业从业人员科技水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加权得分分别介于0.0711~0.6429、0.1954~1.3119、0.0931~1.0668、0.5870~1.7201、0.0123~0.9179、0.3833~1.8809,总得分介于3.2611~5.9464,其中,德清得分最高,安吉、定海次之,兰溪得分最低。整体上看,各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水平相对均衡。各层面中,农业发展水平和生态效益的得分率超过50%,但农业从业人员科技水平和社会效益的得分率不足40%。提出加强农民职业培训、更加重视农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利用效率 农业可持续发展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