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的转基因玉米和大豆现场快速检测方法
1
作者 闫家通 陈冠玮 +7 位作者 缪青梅 彭城 杨蕾 陈笑芸 徐晓丽 魏巍 徐俊锋 汪小福 《遗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94-707,共14页
随着我国转基因玉米和转基因大豆的商业化种植,为了保证我国生物育种产业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开发转基因玉米和大豆的现场快速检测技术。本研究针对转基因玉米和大豆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ecombi... 随着我国转基因玉米和转基因大豆的商业化种植,为了保证我国生物育种产业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开发转基因玉米和大豆的现场快速检测技术。本研究针对转基因玉米和大豆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的快速检测方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转基因玉米(双抗12-5、DBN9936、MON810)和大豆(DBN9004、GTS40-3-2、SHZD32-1)为检测对象,根据其侧翼序列,筛选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了高特异性、灵敏度达20拷贝的RPA扩增体系。为了快速获取DNA,种子样品利用核酸释放剂获得可用于RPA扩增的模板,为了消除叶片中叶绿素并快速获取DNA,叶片样品利用本实验室研发的核酸快速一体化提取装置快速获取DNA,以消除叶绿素干扰。结合便携式金属浴启动RPA扩增,蓝光切胶仪用于可视化检测,构建了转基因玉米和大豆的现场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检测时间约为20 min,与常规PCR检测结果一致,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无需大型设备,具备较强的实用性和适应性。该方法为转基因作物现场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持,并为其他核酸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作物 RPA反应 荧光可视化 现场检测 快速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种质苗期低氮耐性筛选和鉴定
2
作者 何国欣 李素娟 +4 位作者 王剑 陶晓园 叶子弘 陈光 徐盛春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65-976,共12页
苗期大豆耐低氮精准鉴定可有效提高种质规模化筛选,加速耐低氮品种培育。本研究以557份不同来源大豆种质为材料,在不同氮素水平(7.5、0.75 mmol·L^(-1))下开展苗期鉴定,测定生物量、根长、相对叶绿素含量等14个生理指标,利用方差... 苗期大豆耐低氮精准鉴定可有效提高种质规模化筛选,加速耐低氮品种培育。本研究以557份不同来源大豆种质为材料,在不同氮素水平(7.5、0.75 mmol·L^(-1))下开展苗期鉴定,测定生物量、根长、相对叶绿素含量等14个生理指标,利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模糊隶属函数法、主成分综合评价法和聚类分析等对种质资源的耐低氮特性进行评价。在低氮胁迫下,除第2片复叶的实际光合效率和第1片复叶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12个指标均呈显著性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将显著变化的12个性状耐氮系数转化为5个综合指标,累计贡献率为80.87%,基于主成分综合评价值(D)将557份大豆种质聚类分析分为5类,分别是耐低氮型、较耐低氮型、中耐低氮型、低氮较敏感型和低氮敏感型。筛选出耐低氮型,包含石豆2号、YJ002313和AMURSKAYA 402共3份;低氮敏感型,包含克c14-705、中野1号、97鉴23、皮黑豆和永城大籽绿豆等10份。依据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筛选出地下部长度、地下部干重、根冠比(RL/SL)、第2片复叶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和第1片复叶相对叶绿素含量作为关键重要特征对大豆耐低氮特性进行评价。本研究挖掘到大豆耐低氮优异种质,可为大豆耐低氮品种的选育提供材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耐低氮 种质资源筛选 生理特性 主成分综合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玉米WYN17132转化体特异性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3
作者 咸若彤 缪青梅 +7 位作者 彭城 陈笑芸 杨蕾 徐晓丽 魏巍 徐俊锋 李玥莹 汪小福 《浙江农业学报》 2025年第7期1397-1406,共10页
WYN17132是我国自主研发的转am79-epsps基因耐草甘膦转基因玉米品种,已获得全国生产应用安全证书,但目前缺少相应的检测方法。为进一步落实我国转基因产品监测工作,本研究建立了针对该转化体特异性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以转基因玉米W... WYN17132是我国自主研发的转am79-epsps基因耐草甘膦转基因玉米品种,已获得全国生产应用安全证书,但目前缺少相应的检测方法。为进一步落实我国转基因产品监测工作,本研究建立了针对该转化体特异性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以转基因玉米WYN17132的外源插入序列与玉米基因组连接区域的侧翼序列为靶序列,设计多组特异性引物探针,筛选最佳引物探针组合,并系统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检出限(LOD)和再现性。通过筛选,确定17132RB-qF3/qR3/qP3为最佳引物探针组合,该组合扩增片段为132 bp。本研究建立的WYN17132转化体特异性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特异性良好,仅对目标转化体产生特异性扩增;方法灵敏度高,检出限可达0.05%;再现性稳定,适用性强。该检测方法能满足转基因玉米WYN17132的检测需求,为我国转基因玉米的监测监管和标识溯源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玉米WYN17132 转化体特异性 实时荧光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