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慧农业技术在鸡蛋生产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
作者 余红伟 贺烨宇 +3 位作者 杨华 肖英平 丁向英 吉小凤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7-518,共12页
近年来,我国蛋鸡产业逐步向着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智慧农业的方向迈进。传统的蛋鸡养殖或鸡蛋生产存在着生产效率低下、劳动力成本过高、饲料浪费量大等问题,智慧农业技术通过综合采用智能技术可以实现蛋鸡的健康养殖,提... 近年来,我国蛋鸡产业逐步向着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智慧农业的方向迈进。传统的蛋鸡养殖或鸡蛋生产存在着生产效率低下、劳动力成本过高、饲料浪费量大等问题,智慧农业技术通过综合采用智能技术可以实现蛋鸡的健康养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减少饲料浪费,提升鸡蛋品质。文章综述了智慧农业技术在蛋鸡养殖过程、鸡蛋生产信息管理、鸡蛋产品追溯等方面的应用,以期为智慧农业技术在鸡蛋生产中的研发与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信息化 设备 鸡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两种果橙地理标志产品产地特征及环境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黄玉荣 邓浩 +5 位作者 吴广 梅涵一 邵圣枝 张永志 聂晶 袁玉伟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89-1199,共11页
为探究海南省两种地理标志产品琼中绿橙和澄迈福橙产地特征及其与环境的相关性,采用元素分析同位素质谱联用仪(EA-IRM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土壤和果橙中的稳定同位素和矿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绿橙和福橙中的氮平均... 为探究海南省两种地理标志产品琼中绿橙和澄迈福橙产地特征及其与环境的相关性,采用元素分析同位素质谱联用仪(EA-IRM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土壤和果橙中的稳定同位素和矿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绿橙和福橙中的氮平均含量分别为1.2%和1.0%,两种果橙中的氮含量差异显著(P<0.05)。绿橙土壤和福橙土壤的δ^(15)N平均值分别为6.2‰和7.2‰且差异显著(P<0.05)。绿橙与福橙中含量较高的9种矿质元素(Na、Al、K、Ca、P等)含量差异显著(P<0.05)。果橙中多数矿质元素与土壤中相应的元素含量间有较强的相关性,与经度、纬度、海拔无显著相关性,表明土壤的特异性是影响果橙矿质元素含量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初步揭示了琼中绿橙和澄迈福橙的产地特征与环境的相关性,可为两种地理标志产品的原产地溯源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橙(或者海南果橙) 稳定同位素 矿质元素 产地特征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农产品中农兽药残留快速检测与去除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馨懿 张孝渊 +5 位作者 孙淑媛 王柳 王洪梅 徐霞红 张鑫 何开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404-417,共14页
农产品中农兽药残留的检测与去除是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的重要环节。目前检测农兽药残留的方法主要是仪器分析法,但存在检测时间长、操作要求高等不足,无法满足快速检测的需求。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种由金属... 农产品中农兽药残留的检测与去除是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的重要环节。目前检测农兽药残留的方法主要是仪器分析法,但存在检测时间长、操作要求高等不足,无法满足快速检测的需求。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种由金属离子或金属簇与有机配体构成的杂化材料,其具备吸附富集、催化降解、可发荧光及产生电化学信号等功能,因而具有良好的潜力应用于农兽药残留的快速检测与去除。本文阐述了MOFs材料的富集去除、催化降解、荧光传感和电化学传感四种功能,总结了基于MOFs的不同功能开发的农兽药残留快速检测与去除方法,综合分析了结合RGB分析技术与便携式监测设备后的优势与不足,讨论了MOFs应用于农兽药残留检测与去除的挑战。本文为MOFs快速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残留 兽药残留 金属有机框架 快速检测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5
4
作者 戴芬 赵学平 +2 位作者 褚田芬 王强 杨华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2期197-200,共4页
我国已进入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阶段,农产品优质化生产是目标导向。本文围绕新“三品一标”中的标准化生产,根据浙江省多年来实施“一品一策”“一县一品一策”所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分析,研究提出特色小宗作物产业通过全产业链标准化实... 我国已进入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阶段,农产品优质化生产是目标导向。本文围绕新“三品一标”中的标准化生产,根据浙江省多年来实施“一品一策”“一县一品一策”所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分析,研究提出特色小宗作物产业通过全产业链标准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及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标准化 一县一品一策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西瓜中农药残留风险评估 被引量:1
5
作者 褚田芬 雷玲 +3 位作者 李勤锋 吴平 洪文杰 郑蔚然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3-1160,共8页
分析流通于浙江市场及全省各地生产的西瓜农药残留情况,明确其中农药残留种类及其水平,并对其农药残留风险进行评估。结果显示,288份西瓜样品共检出29种农药残留,其中检出率较高的3种农药分别为吡唑醚菌酯、啶虫脒、腐霉利;除草甘膦和... 分析流通于浙江市场及全省各地生产的西瓜农药残留情况,明确其中农药残留种类及其水平,并对其农药残留风险进行评估。结果显示,288份西瓜样品共检出29种农药残留,其中检出率较高的3种农药分别为吡唑醚菌酯、啶虫脒、腐霉利;除草甘膦和噻虫嗪各有1例超标外,其他检出农药均符合我国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要求。单项污染指数和急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值表明,浙江省西瓜膳食摄入风险均为可接受状态,暂无健康风险。此外,要重点关注他国(地区)严格于我国的农药残留限量,立足本国需要,制定符合我国西瓜生产实际和保护我国消费者健康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积极开展国内外标准转化,主动接轨国际提高我国西瓜产业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风险评估 农药残留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损检测技术在水果品质安全和真实性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肖宏辉 李春霖 +3 位作者 张永志 聂晶 吴振 袁玉伟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6-745,共10页
在水果产量攀升和品质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对水果的品质、安全和真实性开展快速无损检测的需求日益迫切。本研究概述了光谱学、力学、声学、计算机视觉、电子鼻和电子舌等无损检测技术结合多种化学计量学方法在水果营养功效成分和感... 在水果产量攀升和品质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对水果的品质、安全和真实性开展快速无损检测的需求日益迫切。本研究概述了光谱学、力学、声学、计算机视觉、电子鼻和电子舌等无损检测技术结合多种化学计量学方法在水果营养功效成分和感官属性品质特征挖掘、农药残留和病害霉变安全性检测以及原产地、品种分类、贮藏时间真实性鉴别研究中的应用。同时,本研究还从生产实际和科学研究两个方面进行了展望,可为水果的质量安全监管和消费者权益保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果 品质评价 安全性 真实性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不同地理尺度有机茶稳定同位素特征差异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郭祖闯 李春霖 +4 位作者 徐扬 聂晶 邵圣枝 黄涛 袁玉伟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3,共8页
为探究浙江省有机茶稳定同位素特征差异,本研究收集了来自浙江省52个有机茶企业生产的72份具有代表性的样品,采用元素分析-稳定同位素比率质谱仪测定有机茶中稳定同位素比值(δ^(15)N、δ^(13)C、δ^(2)H、δ^(18)O值),研究不同茶类间... 为探究浙江省有机茶稳定同位素特征差异,本研究收集了来自浙江省52个有机茶企业生产的72份具有代表性的样品,采用元素分析-稳定同位素比率质谱仪测定有机茶中稳定同位素比值(δ^(15)N、δ^(13)C、δ^(2)H、δ^(18)O值),研究不同茶类间的稳定同位素差异,并从3个地理尺度对浙江省有机茶稳定同位素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有机绿茶和有机红茶的稳定同位素比值无显著差异。浙江省有机茶δ^(15)N值范围为-2.4‰~6.7‰,平均值为2.0‰,在地市尺度上无显著差异;在区域尺度上,浙南地区有机茶δ^(15)N显著高于浙北地区;在全国尺度上,浙江省有机茶δ^(15)N显著高于全国其他产区。浙江省有机茶δ^(13)C、δ^(2)H、δ^(18)O平均值分别为-27.2‰、-47.9‰、26.3‰,部分地市间存在地域差异,浙南地区和浙北地区有机茶的3种稳定同位素比值均无显著差异。本研究为浙江省有机茶稳定同位素数据库建立及特征识别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茶 稳定同位素 分布特征 不同类别 地理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葡萄农药登记现状及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研究
8
作者 刘岩 胡桂仙 +6 位作者 王新全 张玉 朱加虹 赖爱萍 李雪 王君虹 周建昌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1715-1723,共9页
农药残留是影响葡萄质量安全的主要风险隐患。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maximum residue limits, MRLs)的制定是加强农药残留风险管控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国际通行做法。本文以葡萄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葡萄上的农药登记情况、标准GB 2763—... 农药残留是影响葡萄质量安全的主要风险隐患。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maximum residue limits, MRLs)的制定是加强农药残留风险管控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国际通行做法。本文以葡萄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葡萄上的农药登记情况、标准GB 2763—2021和GB 2763.1—2022中葡萄农药MRL的标准现状、绿色食品葡萄生产用药及限量要求,并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中的葡萄农药MRL标准进行比对,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为葡萄上的农药登记及农药MRL标准制修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农药登记 农药残留 限量标准 绿色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鳖综合种养关键技术及其产品质量安全管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江云珠 楼光明 +3 位作者 杨帅 李真 姚佳蓉 戴芬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94,共4页
基于稻鳖综合种养的生产实际,本文梳理了稻田养鳖的关键技术,并简明介绍了稻田工程改造、品种选择、栽培管理、养殖管理及水质调控等关键技术要点。同时对当前稻鳖综合种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运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技术、... 基于稻鳖综合种养的生产实际,本文梳理了稻田养鳖的关键技术,并简明介绍了稻田工程改造、品种选择、栽培管理、养殖管理及水质调控等关键技术要点。同时对当前稻鳖综合种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运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技术、生产技术标准化等措施来加强稻渔产品生产管理。规范这些关键技术有利于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综合种养模式的推广和应用,对培育优质稻渔农产品及品牌、增加农业收入、实现粮食稳产增效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鳖综合种养 关键技术 质量安全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种常用杀菌剂对茭白孕茭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陈丽萍 陈淑婷 +5 位作者 徐笔奇 李怡鹏 苍涛 柳采秀 张昌朋 王祥云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437-1441,共5页
茭白是我国重要的水生蔬菜,但其登记药剂较少,存在较为普遍的超范围用药现象,且杀菌剂的不当使用易导致茭白孕茭率下降等药害问题。本研究选取了9种常用杀菌剂进行田间和室内实验,以评估其对茭白孕茭的影响。田间实验结果显示,茭白孕茭... 茭白是我国重要的水生蔬菜,但其登记药剂较少,存在较为普遍的超范围用药现象,且杀菌剂的不当使用易导致茭白孕茭率下降等药害问题。本研究选取了9种常用杀菌剂进行田间和室内实验,以评估其对茭白孕茭的影响。田间实验结果显示,茭白孕茭期不宜使用嘧菌酯、三唑酮、粉唑醇和戊唑醇,连续施用3次后其孕茭率仅为39.44%、27.76%、21.64%和10.37%;茭白孕茭前30 d仍不宜使用戊唑醇和嘧菌酯,施用1次后其孕茭率仅为30.77%和11.70%。室内实验结果则表明,9种杀菌剂对菰黑粉菌单倍体菌株MT3生长抑制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 50)为0.0175~8.4706 mg·L^(-1),其中戊唑醇最低。然而,9种杀菌剂的EC 50排序与田间表现并不一致,意味着田间杀菌剂对茭白孕茭的影响应是实际作用于菰黑粉菌的杀菌剂剂量和可能的代谢产物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茭白 菰黑粉菌 孕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杀菌剂对杨梅凋萎病的室内毒力及复配增效研究
11
作者 陈丽萍 商靓婷 +4 位作者 刘小玲 徐明飞 任海英 周倩倩 吴长兴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1956-1961,共6页
为筛选适用于杨梅凋萎病的杀菌剂及其复配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三唑醇、三唑酮、粉唑醇、戊唑醇、肟菌酯5种杀菌剂对杨梅凋萎病菌的毒力,并测定戊唑醇和肟菌酯复配对病原菌的联合毒力。5种杀菌剂对杨梅凋萎病YS26菌株毒力作用由... 为筛选适用于杨梅凋萎病的杀菌剂及其复配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三唑醇、三唑酮、粉唑醇、戊唑醇、肟菌酯5种杀菌剂对杨梅凋萎病菌的毒力,并测定戊唑醇和肟菌酯复配对病原菌的联合毒力。5种杀菌剂对杨梅凋萎病YS26菌株毒力作用由高到低排序为戊唑醇>肟菌酯>三唑醇>粉唑醇>三唑酮;对XJ27菌株毒力作用由高到低排序为戊唑醇>肟菌酯>粉唑醇>三唑醇>三唑酮。戊唑醇和肟菌酯复配后对病原菌YS26和XJ27均表现为相加或者增效作用,戊唑醇∶肟菌酯质量配比为3∶1时,对2种菌株均有增效作用,增效系数分别为1.5972、1.7159,其他配比为相加作用或对单一菌株增效。将戊唑醇与肟菌酯以3∶1的质量比例复配时,对杨梅凋萎病具有较强的室内活性,可用于杨梅凋萎病田间药剂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凋萎病 杀菌剂 毒力测定 联合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免疫层析法用于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鑫鑫 王柳 +3 位作者 王洪梅 权浩然 张宜明 何开雨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23,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光学新型材料在构建免疫层析试纸条中的应用,其中包括单信号输出光学免疫层析法和多重信号输出光学免疫层析法;讨论了多重信号输出光学免疫层析法用于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挑战和发展前景,以期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研究提... 综述了近年来光学新型材料在构建免疫层析试纸条中的应用,其中包括单信号输出光学免疫层析法和多重信号输出光学免疫层析法;讨论了多重信号输出光学免疫层析法用于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挑战和发展前景,以期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免疫层析法 食品安全 多重信号输出 多靶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字标”浙江农产品的实践探索
13
作者 孙彩霞 姚晗珺 +2 位作者 曹伟 雷玲 刘玉红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12期2341-2343,2347,共4页
浙江省作为我国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省份,近年来在制造业、服务业、农产品、建造业、生态等领域开展了以“品字标”为核心的标准化实践探索。本文讨论了“品字标”浙江特色农产品在实践区域特色品牌的基本原则、品牌评价与标准化实施的... 浙江省作为我国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省份,近年来在制造业、服务业、农产品、建造业、生态等领域开展了以“品字标”为核心的标准化实践探索。本文讨论了“品字标”浙江特色农产品在实践区域特色品牌的基本原则、品牌评价与标准化实施的方法以及当前面临的困难与解决办法,旨在为开展浙江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与评价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字标 标准化 浙江农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疲劳评价与食源性抗运动疲劳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梦民 刘滔 +3 位作者 罗婷 王豆 欧昌荣 杨桂玲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402,共9页
运动性疲劳会导致机体产生体力匮乏、注意力下降、工作能力降低等现象,而食源性抗运动疲劳活性成分来源广泛并具有显著缓解效果,在功能食品开发、医疗保健应用等领域具备广阔发展前景。本文首先综述了机体内乳酸、糖原、乳酸脱氢酶、尿... 运动性疲劳会导致机体产生体力匮乏、注意力下降、工作能力降低等现象,而食源性抗运动疲劳活性成分来源广泛并具有显著缓解效果,在功能食品开发、医疗保健应用等领域具备广阔发展前景。本文首先综述了机体内乳酸、糖原、乳酸脱氢酶、尿素氮等与运动性疲劳程度紧密相关的评价指标,其次,基于运动性疲劳的主要缓解途径包括提高机体能量储备、清除代谢产物、维持氧化还原平衡、抑制炎症反应、缓解神经中枢疲劳等方式,本文罗列了具有显著抗运动疲劳潜力的食源性活性成分,并总结了不同成分复合缓解疲劳的相互作用,以期为食源性复合抗疲劳功能食品和保健品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疲劳 食源性 疲劳指标 抗疲劳途径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样本量下浙江省猪鸡源肠球菌对停、限用抗菌药物最小抑菌浓度分布变迁的追踪分析
15
作者 周炜 沈红霞 +6 位作者 陈洁 周芷锦 应永飞 吕伟军 王彬 唐标 胡理明 《中国兽药杂志》 2024年第6期7-16,共10页
为追踪了解浙江省猪鸡源肠球菌对停、限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变化趋势,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2019-2023年间浙江省40家猪鸡养殖场的肠球菌耐药性进行了持续跟踪监测。在小样本量条件下,基于MIC分布曲线、MIC50和耐药系数方法,评估了这些肠球... 为追踪了解浙江省猪鸡源肠球菌对停、限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变化趋势,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2019-2023年间浙江省40家猪鸡养殖场的肠球菌耐药性进行了持续跟踪监测。在小样本量条件下,基于MIC分布曲线、MIC50和耐药系数方法,评估了这些肠球菌对吉他霉素、黄霉素、恩拉霉素、那西肽、维吉尼亚霉素、杆菌肽和氧氟沙星7种停、限用抗菌药的最小抑菌浓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鸡源和猪源肠球菌对杆菌肽的耐受水平下降趋势明显;对吉他霉素、黄霉素和恩拉霉素的耐受水平总体呈下行趋势,其中吉他霉素和黄霉素表现为先升后降,恩拉霉素则表现为先降后升;对那西肽、维吉尼亚霉素均相对较为敏感,但低浓度MIC值的菌株略有增多;对氧氟沙星呈现出物种差异,鸡源肠球菌相对较为敏感,且耐受水平有进一步下行的趋势,猪源肠球菌对氧氟沙星耐受水平相对较高,且中等浓度MIC值菌株数于2022年出现较大幅度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样本量 追踪分析 肠球菌 抗菌药 最小抑菌浓度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唑醚菌酯对铁皮石斛中多糖和黄酮的影响研究
16
作者 黄浩 汤涛 +1 位作者 许振岚 赵学平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5,共11页
本文研究了吡唑醚菌酯在铁皮石斛中的残留动态及其对多糖和黄酮含量的影响,并采用代谢组学探讨了吡唑醚菌酯对铁皮石斛多糖和黄酮含量影响的潜在机制。结果表明:末次施药后7 d,LC(推荐剂量处理)和HC(高剂量处理)组多糖含量相较BC(空白对... 本文研究了吡唑醚菌酯在铁皮石斛中的残留动态及其对多糖和黄酮含量的影响,并采用代谢组学探讨了吡唑醚菌酯对铁皮石斛多糖和黄酮含量影响的潜在机制。结果表明:末次施药后7 d,LC(推荐剂量处理)和HC(高剂量处理)组多糖含量相较BC(空白对照)组下降31%和38%(P<0.01),7~15 d回升至无显著差异直至采样结束;0~15 d,3组黄酮含量差异不显著,30~90 d,LC和HC组黄酮含量显著高于BC组,60 d差异最显著,分别升高31%和34%(P<0.01)。末次施药后7 d,LC和HC相较BC组多种代谢物含量显著上升,苯丙氨酸含量上升100%和70%(P<0.05),酪氨酸含量上升120%和97%(P<0.05),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合成,氮代谢等代谢通路显著上调;60 d,LC组相较BC组,根皮素含量、木犀草素含量、7-O-甲基圣草酚含量下调66%、18%和89%(P<0.05),黄酮和黄酮醇的生物合成与苯丙氨酸生物合成代谢通路显著下调,HC组与BC组间未出现差异富集代谢通路。结合残留动态推测,末次施药后7 d,LC和HC组铁皮石斛通过提升氨基酸浓度提高了铁皮石斛对吡唑醚菌酯胁迫的抗性,苯丙氨酸等黄酮前体物质含量的上升也促进了黄酮的合成;60 d LC组铁皮石斛应激反应逐渐减弱,HC组为应对较高浓度的吡唑醚菌酯残留,保持着较高的应激反应强度。7 d LC和HC组铁皮石斛可能促进多糖分解为可溶性糖以调节植株渗透压,从而降低了多糖含量。该研究结果可为铁皮石斛种植过程中的吡唑醚菌酯合理施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吡唑醚菌酯 多糖 黄酮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橙子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无损预测研究
17
作者 肖宏辉 邓浩 +5 位作者 李春霖 胡昊 聂晶 张永志 梅涵一 袁玉伟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12-1020,共9页
为实现橙子品质成分含量的快速无损预测,本研究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获取了82个橙子样本的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结合5种预处理方法及3种特征波段筛选方法建立橙子可溶性固形物(SSC)和可滴定酸(TA)含量偏最小二乘(PLS)预测模型,对比分析3个... 为实现橙子品质成分含量的快速无损预测,本研究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获取了82个橙子样本的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结合5种预处理方法及3种特征波段筛选方法建立橙子可溶性固形物(SSC)和可滴定酸(TA)含量偏最小二乘(PLS)预测模型,对比分析3个不同特征波段所建模型,筛选出最佳模型。结果表明,全波段的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融合后建立的PLS模型最优;SSC含量预测时,测试集的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预测误差(RMSEP)分别为0.9047和0.3915;TA含量预测时,测试集的R^(2)和RMSEP达到0.9036和0.2966;相较于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单独建立的模型,融合后模型的预测结果和稳定性最佳。综上,利用高光谱特征融合技术对橙子的SSC和TA含量进行预测可行。本研究可为水果品质成分的快速智能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子 可溶性固形物 可滴定酸 高光谱技术 光谱特征 纹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砜吡草唑及其主要代谢物在土壤中的消解和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杜颂 汤涛 +7 位作者 程曦 赵学平 张春荣 梁晓宇 王萌 张震 李永成 章程辉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7-857,共11页
砜吡草唑是新型异唑类芽前除草剂,已被登记在小麦上使用,但其主要代谢物M-1和M-3对土壤环境的风险尚不明确。本研究使用黑土、褐土、红土3种理化性质不同的土壤,研究了不同理化条件对砜吡草唑及其主要代谢物消解性的影响,以及砜吡草唑... 砜吡草唑是新型异唑类芽前除草剂,已被登记在小麦上使用,但其主要代谢物M-1和M-3对土壤环境的风险尚不明确。本研究使用黑土、褐土、红土3种理化性质不同的土壤,研究了不同理化条件对砜吡草唑及其主要代谢物消解性的影响,以及砜吡草唑及其主要代谢物对土壤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M-1和M-3在不同土壤中的消解速率低于母体,3种土壤培养120 d后,砜吡草唑的消解速率为12.3%~38.0%;M-1的消解速率为3.8%~4.6%;M-3的消解率为4.6%~21.0%。砜吡草唑易在高pH值和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黑土)中消解,M-1易在高阳离子交换量的土壤(黑土)中消解,M-3易在低pH值和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红土)中消解。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pH值是影响M-1和M-3消解的主要因素。同时,M-1和M-3均在母体消解过程中逐渐累积,3种土壤中M-1和M-3的总累积量分别占砜吡草唑消解总量的41.0%、27.2%、32.6%。M-1易在有机质含量高的环境中生成,而M-3易在高pH值环境中生成。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砜吡草唑母体及其代谢物M-1和M-3对土壤酸性磷酸酶、β-葡萄糖苷酶、脲酶和脱氢酶等均具有明显的活性抑制作用,而且代谢物的抑制作用要强于母体。因此,在评估砜吡草唑对土壤的潜在风险时,需综合考虑砜吡草唑及其代谢物的生态风险,为农药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砜吡草唑 代谢物 消解动态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香猪肠道微生物高效降解粗纤维能力的探索研究
19
作者 李大江 肖英平 +6 位作者 吴兴凤 潘志洪 王濠 邱祥琪 李莉 何逸懿 徐娥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6-42,共7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贵州香猪肠道微生物群对粗纤维降解的潜力,以及筛选出具有高效分解粗纤维能力的关键肠道微生物。试验采集新鲜的贵州香猪粪便样本进行粪便微生物群体外培养,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使用YCFA培养基,试验组则在YCF... 本试验旨在探究贵州香猪肠道微生物群对粗纤维降解的潜力,以及筛选出具有高效分解粗纤维能力的关键肠道微生物。试验采集新鲜的贵州香猪粪便样本进行粪便微生物群体外培养,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使用YCFA培养基,试验组则在YCFA培养基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0.8 g/L),两组样品均在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72 h。分别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和气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培养条件下培养液样品的菌群结构组成及短链脂肪酸(SCFAs)含量。结果表明:(1)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中乙酸和丁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2)试验组的ASV数量和Chao1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门水平上,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中梭杆菌门(Fus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0.10%vs 2.06%,P<0.05);在属水平上,试验组中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0.36%vs 0.01%,P<0.05)。(3)通过Lefse分析发现,对照组与试验组间存在28个显著差异的菌属。(4)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丁酸含量与红蝽菌科(Coriobacteriaceae uncultured)、WCHB1-41 norank、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萨特氏菌属(Sutterella)呈显著正相关(P<0.05)。贵州香猪肠道菌群可通过消化一定的纤维素产生SCFAs,添加纤维素钠可显著增加贵州香猪肠道菌群中梭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本试验结果有助于深化对贵州香猪消化系统微生物群的理解,为动物饲养管理和健康监测以及微生物饲料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香猪 肠道微生物 粗纤维 微生物筛选 短链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源性产品中的熊果苷
20
作者 陈敏 张巧艳 +2 位作者 王夏君 王顺利 郑蔚然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76-1784,共9页
建立了测定植物源性产品(水果与中草药)中熊果苷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采用水与甲醇对高含水量样品和低含水量样品进行提取,通过HLB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0.000 5~0.05 mg·mL^(-1)范围... 建立了测定植物源性产品(水果与中草药)中熊果苷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采用水与甲醇对高含水量样品和低含水量样品进行提取,通过HLB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0.000 5~0.05 mg·mL^(-1)范围内,熊果苷质量浓度与色谱峰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8,3个不同加标水平下熊果苷的回收率为81.33%~97.01%,相对标准偏差为1.39%~3.65%(n=6)。将建立的方法应用于植物源性产品检测,发现梨的熊果苷含量较高,蓝莓、覆盆子及白及次之。该方法实用性强、结果准确、适用范围广,可作为植物源性产品中熊果苷的检测方法,为植物源性产品的品质评估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果苷 植物源产品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