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产侧企业品牌的农业六次产业化2.0战略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潘修扬 刘悦 +1 位作者 柯福艳 汤勇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92-1397,共6页
在既有农业六次产业化框架下,农业从业人员涉足跨产业经营时,面临营销开拓能力不济、加工能力不足等多重困境,难以有效提升农业及从业人员的市场地位,遑论促进涉农三次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而基于生产侧的农业企业品牌可以有效弥补既有... 在既有农业六次产业化框架下,农业从业人员涉足跨产业经营时,面临营销开拓能力不济、加工能力不足等多重困境,难以有效提升农业及从业人员的市场地位,遑论促进涉农三次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而基于生产侧的农业企业品牌可以有效弥补既有农业六次产业化的上述缺陷。特此提出基于农业生产侧企业品牌的农业六次产业化2.0战略构想,由农民专业合作社主导组建新型农业六次产业经营体,使之成为实施品牌创新、促进产业融合、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主体,以促进中小农户参与、分享、延伸产业附加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侧企业品牌 农业六次产业化2.0 战略构想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产业一体化视角下山区绿色跨越发展的形成机理与经验验证 被引量:2
2
作者 柯福艳 徐知渊 +1 位作者 章伟江 吴永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98-506,共9页
新兴绿色经济进入长周期大发展的新经济格局正在酝酿形成,我国即将进入绿色发展新时代。在这一新发展背景下,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滞后区,山区不仅有必要而且也有可能实现跨越发展。本文在经济学分析框架下从城乡内部产业一体化角度揭示... 新兴绿色经济进入长周期大发展的新经济格局正在酝酿形成,我国即将进入绿色发展新时代。在这一新发展背景下,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滞后区,山区不仅有必要而且也有可能实现跨越发展。本文在经济学分析框架下从城乡内部产业一体化角度揭示了山区绿色跨越发展的形成机理,并以浙江省安吉县发展经验为例对该形成机理进行了验证,以期揭示山区通过推行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路径驶入绿色跨越发展轨道的可行性与重要性,为我国其他类似后发地区走绿色跨越发展道路提供理论支持与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产业一体化 山区 绿色跨越发展 形成机理 安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城市近郊乡村更新策略--以杭州西湖区绕城村为例 被引量:23
3
作者 徐斌 周晓宇 刘雷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3-67,共5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中国以城市为增长极的发展战略,使得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与此同时,乡村发展日渐式微,乡村更新迫在眉睫,而处在城市化前沿的大城市近郊乡村更新更是刻不容缓。以杭州市为例,选取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绕城村为案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中国以城市为增长极的发展战略,使得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与此同时,乡村发展日渐式微,乡村更新迫在眉睫,而处在城市化前沿的大城市近郊乡村更新更是刻不容缓。以杭州市为例,选取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绕城村为案例研究区域,分析了绕城村现状问题,提出安居、乐业的设计理念,以及在景观结构、交通结构、建筑风貌、公共基础设施四大方面的更新策略,解决大城市近郊乡村水、田、林、路、场、房六大问题。以期为城市近郊乡村的建设发展提供策略指引,也对提升乡村景观品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化 近郊乡村 问题 更新策略 美丽乡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意象下的诗化符号--基于符号学背景下的地域文化特色探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郑嫣然 刘雷 斯震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4-77,共4页
"从观物取象"到"境生于象外"正是景观符号的创造演变过程。一元素,一符号,一场革命,景观有了符号的叠加仿佛有了意境的环绕,就像清代叶燮说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通过景观... "从观物取象"到"境生于象外"正是景观符号的创造演变过程。一元素,一符号,一场革命,景观有了符号的叠加仿佛有了意境的环绕,就像清代叶燮说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通过景观意象下对符号进行诗化的解读,运用"错词造句""倒装造句""复合从句"这3种符号语言模式对景观符号的创作模式进行解读并整理出其表征模式,继而探讨诗化的符号在景观意象的创作中与传统文脉记忆的关系,以及如何用景观符号去传承地域性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景观意象 符号 诗化 文脉 地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