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9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鲜食大豆加工与利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郁晓敏 袁凤杰 +3 位作者 傅旭军 杨清华 金杭霞 竹龙鸣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1733-1737,共5页
鲜食大豆因其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口感逐渐成为热门消费产品,但其水分含量高、供应期短,在储藏和市场流通过程中极易出现褐变和腐烂,直接影响种植效益。解决鲜食大豆市场供应问题的主要方式是应用储藏保鲜技术延长其货架期和将其及时加... 鲜食大豆因其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口感逐渐成为热门消费产品,但其水分含量高、供应期短,在储藏和市场流通过程中极易出现褐变和腐烂,直接影响种植效益。解决鲜食大豆市场供应问题的主要方式是应用储藏保鲜技术延长其货架期和将其及时加工成产品以提高其利用率。本文对鲜食大豆在储藏保鲜、采后加工、增值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概括,并且对鲜食大豆产业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浙江省鲜食大豆的加工与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大豆 储藏保鲜 采后加工 增值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中心简介
2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86-1286,共1页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中心是一个以水稻育种、栽培为主要研究内容的科研机构,是国家水稻改良中心辐射育种研究室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拥有研究人员20人,其中研究员7人,副研究员8人;博士5人,硕士8人.研究中心拥有温室、网室、实验农...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中心是一个以水稻育种、栽培为主要研究内容的科研机构,是国家水稻改良中心辐射育种研究室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拥有研究人员20人,其中研究员7人,副研究员8人;博士5人,硕士8人.研究中心拥有温室、网室、实验农场等基础设施,及水稻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水稻种质资源库、稻米品质分析和组培实验室,具备稻米品质分析、分子生物学研究等仪器设备.在浙江海宁建有试验基地,在海南陵水建有南繁基地.承担国家“863”、农业科技跨越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攻关专题和省重大攻关、省重点、省基金及国际合作项目等.近五年,育成水稻新品种29个、不育系9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中心 生物学实验室 实验农场 种质资源库 改良中心 品质分析 科研机构 国家重点攻关 基础设施 超级稻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油菜育种团队简介
3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00-1500,共1页
浙江农业科学院油菜育种组主要从事甘蓝型油菜高产、高油份、高油酸、早熟、黄籽油菜常规种、杂交种的选育和机械化生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承担国家油菜产业体系、国家863、国家科技支撑、国家成果转化、省重大油菜育种专项、省重点"... 浙江农业科学院油菜育种组主要从事甘蓝型油菜高产、高油份、高油酸、早熟、黄籽油菜常规种、杂交种的选育和机械化生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承担国家油菜产业体系、国家863、国家科技支撑、国家成果转化、省重大油菜育种专项、省重点"三农五方"推广项目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育成油菜新品种18个,其中13个通过国家品种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育种 油菜产业 常规种 机械化生产 栽培技术 推广项目 品种审定 双低油菜 油份 油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核技术的农业应用与展望
4
作者 陆艳婷 熊立东 +1 位作者 吴庆 金庆生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43-948,共6页
回顾了近50年来浙江省核农学的发展和主要成就,包括辐射诱变育种、空间诱变育种及相关遗传机理,辐射不育技术及分子生物学机理,辐照加工和农产品贮藏保鲜,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动植物生理生化、生物化学和农药安全中的应用。探讨今后核农学... 回顾了近50年来浙江省核农学的发展和主要成就,包括辐射诱变育种、空间诱变育种及相关遗传机理,辐射不育技术及分子生物学机理,辐照加工和农产品贮藏保鲜,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动植物生理生化、生物化学和农药安全中的应用。探讨今后核农学的发展趋势,以及与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结合来提升核农学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农学 浙江省 诱变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色农田景观设计与种植方法研究——以浙江湖州原乡小镇油菜景观为例
5
作者 林宝刚 华水金 +3 位作者 任韵 郝鹏飞 娄卫东 胡昊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1676-1680,共5页
农田景观是在自然土地上经过人类生产而形成的一种经济、生态、文化与艺术景观,具有强烈的时代与历史气息,也是我国目前乡村振兴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农田景观图案设计与种植方法存在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经济成本较大、设计图案不够... 农田景观是在自然土地上经过人类生产而形成的一种经济、生态、文化与艺术景观,具有强烈的时代与历史气息,也是我国目前乡村振兴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农田景观图案设计与种植方法存在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经济成本较大、设计图案不够形象直观、实施图案与设计图案误差较大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农田景观图案设计与种植方法,通过低空无人机获取相应待景观布置区域的高清航拍图像,使用图形设计和地理信息软件设计景观图案并进行地理信息加载与配准,然后使用厘米级移动定位终端在待布置景观进行导航种植作业。实例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景观布置精准可靠。一定程度上探索了农田景观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可持续发展及优化路径,分析阐明了当前乡村振兴的内生驱动力,可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景观 种植方法 油菜 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食物观视角下稻菇轮作技术创意模式发展路径研究
6
作者 郑嫣然 程艳 +6 位作者 赖齐贤 蔡为明 张小明 金群力 刘雷 王寅 汤勇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1291-1296,共6页
大食物观是近年来中国提出的新型农业发展理念,其核心正是在于突破传统以主粮为中心的单一生产模式。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创意农业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文化创新等元素融入传统种植模式,衍生出多种创意模式路径。该研究从创意农业的多... 大食物观是近年来中国提出的新型农业发展理念,其核心正是在于突破传统以主粮为中心的单一生产模式。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创意农业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文化创新等元素融入传统种植模式,衍生出多种创意模式路径。该研究从创意农业的多元化种植模式入手,聚焦稻菇轮作创意模式的3个范式,提出“秸秆-菇-肥-稻”生态闭环等循环模式,形成稻菇轮作的循环模式图。本文围绕稻菇轮作创意模式的“增收、增效、增值”,总结对比与传统种植模式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提出优化稻菇轮作创意模式路径的对策建议,实现资源高效利用,解决耕地利用率低、秸秆焚烧污染等问题的同时促进农户增收致富,为农业绿色转型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一地两用·粮菌双收”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食物观 创意农业 稻菇轮作技术创意模式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粳稻品种的演替研究综述 被引量:4
7
作者 郭莹 李志瑛 +4 位作者 翟荣荣 叶靖 王文颇 叶胜海 王健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浙江省作为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较早地开展了水稻新品种选育研究。浙江省种植的品种基本涵盖了各种水稻类型,其中粳稻是主要的种植类型,尤其是晚粳稻。虽然自杂交水稻出现后,常规水稻面积占比日益减小,但由于晚粳稻兼顾产量和品质,... 浙江省作为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较早地开展了水稻新品种选育研究。浙江省种植的品种基本涵盖了各种水稻类型,其中粳稻是主要的种植类型,尤其是晚粳稻。虽然自杂交水稻出现后,常规水稻面积占比日益减小,但由于晚粳稻兼顾产量和品质,在生产上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对晚粳稻产量影响最大的4个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可以通过增加穗粒数和有效穗数以及千粒重来提高产量。除了产量的提高之外,稻米品质也成为了晚粳稻育种的主要目标,因此,现在的育种工作已经将米质作为重要育种目标。本文主要通过对浙江省近20 a通过审定的晚粳稻品种进行生育期、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方面的分析,总结浙江省粳稻品种的性状变化,以期为浙江省的粳稻育种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晚粳稻 品种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水稻辐射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8
作者 陆艳婷 陈金跃 +3 位作者 张小明 叶胜海 王俊敏 金庆生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00-1508,共9页
本文综述了21世纪以来,浙江省通过辐射诱变获得的水稻穗型、株高、叶形、叶色、花器等性状突变体种质资源的概况,开展相关突变性状的分子定位、克隆、遗传机理的研究进展,以及这些研究对于水稻新品种培育的促进作用。对浙江省通过直接... 本文综述了21世纪以来,浙江省通过辐射诱变获得的水稻穗型、株高、叶形、叶色、花器等性状突变体种质资源的概况,开展相关突变性状的分子定位、克隆、遗传机理的研究进展,以及这些研究对于水稻新品种培育的促进作用。对浙江省通过直接或间接利用辐射选育而成的245个水稻新品种的分析发现,其中89.9%的品种源自辐农709和浙辐802;甬优系列籼粳杂交水稻不育系的81.8%源自辐农709。浙江省辐射育种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揭示,继续深入开展水稻辐射诱变创制突变体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有利于丰富水稻种质资源,提高育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辐射育种 突变体创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高产水稻叶片形态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冬 王俊敏 +3 位作者 徐志福 曹立勇 石晓燕 叶宏宝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71-677,共7页
测量浙江省粳稻区试所用的12个水稻品系叶片指标,发现水稻株高非常接近,茎叶夹角相似,对照品种杂交籼稻与这12个品种差异较大。采用二次函数建立模型,拟合归一化的叶片形态,建立水稻叶片器官库。归一化处理后品种间叶片大小以及形状表... 测量浙江省粳稻区试所用的12个水稻品系叶片指标,发现水稻株高非常接近,茎叶夹角相似,对照品种杂交籼稻与这12个品种差异较大。采用二次函数建立模型,拟合归一化的叶片形态,建立水稻叶片器官库。归一化处理后品种间叶片大小以及形状表现出一致的规律性,叶位越高,最大宽越偏向于基部,叶位越低,越远离基部。所选13个品种的叶型系数可以统一设置为0.73,但是品种之间和同一品种内部不同位置的叶片叶型系数差异极显著,统计分析表明,同一品种不同位置的叶片叶型系数差异(P=1.95e-11)大于不同品种同一位置的叶型系数(P=4.89e-3),表明目前育种上水稻形态有趋同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育种 叶片形态 二次函数模型 叶型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模糊聚类算法在浙江旱栽优势作物核心种质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笑 徐志福 朱丹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4-197,共4页
模糊聚类分析已被广泛应用在气象预报、地质、模式识别、数据挖掘等方面。文章将模糊聚类分析应用于作物核心种质构建过程中,并对传统的模糊聚类算法进行了改进,在相似系数和距离系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既能考虑到样本之间的值贴近程度... 模糊聚类分析已被广泛应用在气象预报、地质、模式识别、数据挖掘等方面。文章将模糊聚类分析应用于作物核心种质构建过程中,并对传统的模糊聚类算法进行了改进,在相似系数和距离系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既能考虑到样本之间的值贴近程度,又能考虑到样本之间的形贴近程度的改进系数——相似度,用相似度矩阵替代传统的相似矩阵,使模糊聚类分析模型能够更符合构建作物核心种质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聚类 核心种质 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日葵小杂粮作物在浙江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应用功能及实施研究概述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珊宇 张慧 +4 位作者 曹栋栋 黄玉韬 李政 田燕 阮关海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9期1620-1622,共3页
随着新时代对“美丽农业、美好生活、绿色生态”要求和“美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种植业为主体的农业种植结构开始发生改变,对好吃、好看、好效益等美好作物的种植需求日益增加,积极将向日葵、小杂粮等美好作物的种植推广引入到浙江... 随着新时代对“美丽农业、美好生活、绿色生态”要求和“美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种植业为主体的农业种植结构开始发生改变,对好吃、好看、好效益等美好作物的种植需求日益增加,积极将向日葵、小杂粮等美好作物的种植推广引入到浙江美丽乡村建设中,具有稳定基本农田、促进增收、带动旅游、开拓三产的重要应用意义。同时,正视发展美好作物种植的优势,与研究单位合作共同探讨向日葵、小杂粮、兼用型甘蓝等在品种、栽培技术、搭配样板、机械化种植方面的实施对策,是因地制宜发展浙江特色美好作物种植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向日葵、小杂粮等美好作物在浙江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应用意义,指出浙江种植美好作物的优劣势,并提出浙江省内种植的应对策略与合作实施研究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美好作物 美丽乡村建设 应用功能 实施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建德市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 被引量:4
12
作者 宋建 林天宝 +4 位作者 苗立祥 李付振 赵彦婷 蒋宁飞 王建军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3期611-616,共6页
2017年8月和2018年3月对建德市7个镇16个自然村分布的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收集与整理,共收集到农作物种质资源111份。重点对调查、收集到的资源种类及其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并对当地农作物种质资源现状、消长原因及保护开发进行... 2017年8月和2018年3月对建德市7个镇16个自然村分布的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收集与整理,共收集到农作物种质资源111份。重点对调查、收集到的资源种类及其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并对当地农作物种质资源现状、消长原因及保护开发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种质资源 调查 建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水稻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陆艳婷 张小明 +1 位作者 王俊敏 金庆生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1期110-113,131,共5页
回顾了50多年来浙江省核农学诱变育种的主要成就,阐述了辐射诱变育种、诱变效应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在水稻育种中取得的成绩,探讨今后水稻诱变育种的发展趋势,为定向育种服务。
关键词 浙江省 水稻 诱变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0年浙江省糯稻品种育种现状及发展策略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考诚 黄玲玲 +7 位作者 余志平 郑梦兰 童喻浩 翟荣荣 叶靖 巫明明 韩金玲 叶胜海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87,共4页
糯米直链淀粉含量低而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较高,因而营养价值较高,是加工粽子、八宝粥等黏性小吃及酿造米酒的主要原料。本文对浙江审定的糯稻品种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系统梳理近20年浙江糯稻品种育种现状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浙江... 糯米直链淀粉含量低而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较高,因而营养价值较高,是加工粽子、八宝粥等黏性小吃及酿造米酒的主要原料。本文对浙江审定的糯稻品种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系统梳理近20年浙江糯稻品种育种现状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浙江糯稻品种选育数量占比较小,类型多以常规粳糯品种为主,专用性品种少;近10年选育的糯稻品种抗性表现不佳,品种穗数减少,而穗型趋向于大穗型,品种在品质和产量方面仍有进一步改良提升的空间。最后提出了浙江糯稻品种选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稻 育种现状 发展策略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粒型籼粳杂交稻浙优77高产高效制种技术
15
作者 沈建勋 祁永斌 +4 位作者 王林友 陈明祥 吕向朝 张浩迪 黄惠芳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309-312,共4页
浙优77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联合谷之雨(浙江湖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杭州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长粒型籼粳杂交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优、转色好等特点,2024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 浙优77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联合谷之雨(浙江湖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杭州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长粒型籼粳杂交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优、转色好等特点,2024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晚稻种植。为加速籼粳杂交稻新品种浙优77的推广,提高新品种制种产量,文章介绍了浙优77的亲本特性及高产高效制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优77 长粒型籼粳杂交稻 高产 制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长粒型籼粳杂交稻新品种浙优77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16
作者 祁永斌 王林友 +2 位作者 吕向朝 蒋根水 张浩迪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838-842,共5页
长粒型籼粳杂交稻新组合浙优77是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谷之雨(浙江湖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种业集团合作选育的中熟三系籼粳杂交稻组合,以长粒粳型不育系浙杭K68A(浙75A)为母本、广亲和偏籼型恢复系浙恢F27... 长粒型籼粳杂交稻新组合浙优77是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谷之雨(浙江湖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种业集团合作选育的中熟三系籼粳杂交稻组合,以长粒粳型不育系浙杭K68A(浙75A)为母本、广亲和偏籼型恢复系浙恢F27为父本配组而成,2024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浙审稻2024017)。浙优77具有产量高、米质优、转色好、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合在浙江省及周边稻区作单季晚稻种植。本文对浙优77的选育、品种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做了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优77 长粒型籼粳杂交稻 选育 特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9个晚粳稻代表品种的农艺性状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莹 李志瑛 +4 位作者 翟荣荣 叶靖 王文颇 叶胜海 王健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756-759,共4页
分析浙江省历年审定的9个晚粳稻代表性品种的农艺性状及农艺性状和产量之间的关系,可以了解各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以及探索浙江省晚粳稻品种审定的规律。研究选取9个历年审定晚粳稻品种中表现较好,具有代表性的品种,采用催芽后撒播移... 分析浙江省历年审定的9个晚粳稻代表性品种的农艺性状及农艺性状和产量之间的关系,可以了解各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以及探索浙江省晚粳稻品种审定的规律。研究选取9个历年审定晚粳稻品种中表现较好,具有代表性的品种,采用催芽后撒播移栽到大田的方式,测量株高、茎粗、分蘖、剑叶长、剑叶宽、叶绿素含量等农艺性状。剑叶宽和茎粗是各农艺性状中对产量影响最大的2个因素,2010—2019年的3个品种茎粗和剑叶宽为3个时间段中最大的,由此可以看出,茎粗和剑叶宽是农艺性状中对晚粳稻品种产量影响最大的,且浙江省育种研究者也一直在提升晚粳稻的茎粗和剑叶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粳稻 农艺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水稻产加销一体化发展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秦叶波 黄玉韬 +4 位作者 徐春春 纪国成 许剑锋 李婧 曹栋栋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2-86,共5页
水稻是浙江省城乡居民口粮消费的主要作物,对于确保口粮绝对安全意义重大。但近年来,种稻收益持续下降,严重制约了水稻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通过培育一批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水稻产加销一体化产业,对促进浙江省农业生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水稻是浙江省城乡居民口粮消费的主要作物,对于确保口粮绝对安全意义重大。但近年来,种稻收益持续下降,严重制约了水稻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通过培育一批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水稻产加销一体化产业,对促进浙江省农业生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文献查阅、全方面调研与典型调研,分层次梳理了当前浙江省水稻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现实需求,明确了制约浙江省水稻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关键因素及其驱动机制,并提出了浙江省水稻产加销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框架与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产加销一体化 经营主体 经营模式 经济效益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糯玉21在浙江地区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1
19
作者 汪继华 颜韶兵 +1 位作者 杜龙岗 黄凯美 《上海蔬菜》 2024年第6期22-24,共3页
杭糯玉21是以N⁃21为母本、TN789为父本杂交选育的优质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为全面评价其在浙江地区的适应性和种植表现,作者以浙糯玉5号为对照(ck)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杭糯玉21综合品质得分为82.75分、产量为13678.5 kg/h... 杭糯玉21是以N⁃21为母本、TN789为父本杂交选育的优质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为全面评价其在浙江地区的适应性和种植表现,作者以浙糯玉5号为对照(ck)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杭糯玉21综合品质得分为82.75分、产量为13678.5 kg/hm^(2),较ck分别提高4.7%、1.4%;此外,杭糯玉21对大斑病、小斑病抗性较好,且抗倒伏,在杭州地区种植表现良好。该文介绍了杭糯玉21的选育过程及在浙江地区的种植表现,并从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总结了杭糯玉21的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糯玉21 选育过程 种植表现 抗病性 栽培技术要点 浙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大麦新品种比较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宋林光 刘银萍 +5 位作者 李育 宋剑松 汪军妹 岳文浩 刘磊 蔡康锋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903-907,共5页
以近年育成的11个大麦新品种为材料,在浙江省海宁、秀洲、嘉善、平湖、慈溪和温州等地开展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新品种浙皮25号、19-39和秀20-11在温州试点的生育期短于130 d,适合麦-稻-稻三熟制种植。新品种浙皮23号、浙皮28号和浙... 以近年育成的11个大麦新品种为材料,在浙江省海宁、秀洲、嘉善、平湖、慈溪和温州等地开展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新品种浙皮25号、19-39和秀20-11在温州试点的生育期短于130 d,适合麦-稻-稻三熟制种植。新品种浙皮23号、浙皮28号和浙皮37号的平均产量超过5 500 kg·hm^(-2),株高较矮且生育期较短,在浙北地区有较为良好的推广种植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农艺性状 产量 生育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