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风机-纤维风管局部降温系统对奶牛躺卧区热环境的影响
1
作者 杨瑞敏 曹孟冰 +1 位作者 汪开英 王校帅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00-209,共10页
纤维风管布风(perforated air-ducting,PAD)系统已被证明是缓解奶牛热应激的有效方法。然而,目前关于该系统对热环境以及奶牛行为和生理反应的影响尚缺乏全面系统评估。因此,该研究旨在通过现场试验,对比PAD系统与传统通风(conventional... 纤维风管布风(perforated air-ducting,PAD)系统已被证明是缓解奶牛热应激的有效方法。然而,目前关于该系统对热环境以及奶牛行为和生理反应的影响尚缺乏全面系统评估。因此,该研究旨在通过现场试验,对比PAD系统与传统通风(conventionally ventilation,CV)系统的冷却性能以及奶牛对2种系统的适应性。结果表明,PAD系统所有射流在孔口中心处的速度均超过14.00 m/s,并且保持相对稳定。与CV系统相比,PAD系统降低了栏位中心区域(距离地面高度0.6 m)平均环境温度(降低2.93℃)、平均温湿度指数(降低2.27)和平均等效热指数(降低2.16℃)。通过对视频监控数据分析,奶牛更偏好PAD系统。与CV系统相比,PAD系统的占栏率显著更高(P=0.011)。试验初期,PAD系统下的奶牛表现出较低的趴卧率,随着奶牛对PAD系统的逐步适应,PAD系统下的趴卧率与CV系统下的趴卧率相比相当甚至略高。此外,与CV系统相比,PAD系统下趴卧奶牛的皮肤温度分布更均匀,平均肩胛皮肤温度更低(降低0.72℃),而前额皮肤温度无显著差异(P>0.05)。PAD系统下站立奶牛的平均前额皮肤温度比CV系统下站立奶牛的低0.49℃,2种系统均未能有效冷却站立奶牛肩胛区域。综上所述,PAD系统在改善局部热环境和缓解奶牛热应激方面优于CV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环境 奶牛 热应激 传统通风系统 纤维风管布风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卷积神经网络的核桃异物检测装备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5
2
作者 谢丽娟 戴犇辉 +1 位作者 洪友君 应义斌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85-391,共7页
针对核桃生产线的异物检测需求,首先根据现有通用的核桃加工生产线结构特点,设计并搭建了一套核桃异物检测装备,该装备包括设备框架、图像采集系统和恒定光源系统,整体尺寸为470 mm×600 mm×615 mm。然后以浙江省杭州市核桃生... 针对核桃生产线的异物检测需求,首先根据现有通用的核桃加工生产线结构特点,设计并搭建了一套核桃异物检测装备,该装备包括设备框架、图像采集系统和恒定光源系统,整体尺寸为470 mm×600 mm×615 mm。然后以浙江省杭州市核桃生产基地的核桃和实际生产加工中出现的树叶、树枝、石子、金属、塑料等异物为检测对象,通过工业相机实时采集生产线上的核桃图像,获取直观的图像信息数据。结合了深度学习与计算机视觉技术,利用基于全卷积神经网络(Fully convolutional networks,FCN)的算法进行图像边缘检测,对核桃生产加工中可能出现的异物进行了检测,并通过试验对其性能加以验证。结果表明,训练集检测准确率为92.75%,验证集准确率为90.35%,检测速率为4.28 f/s,满足生产线运输速度1 m/s的检测要求。该研究即使在样本量较少的情况下,仍然得到了较好的图像分割效果,可以实现核桃生产线的异物实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生产线 异物检测 深度学习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子微创取样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周鸣川 刘传杰 +3 位作者 郭祥雨 舒庆尧 蒋焕煜 应义斌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6,共16页
种子微创取样装备是面向生物育种技术中的种子切片取样环节,基于机电控制、机器视觉等技术,实现种子基因样本的全流程、自动化操作的智能化工具,其推广和应用可有效提升种质资源培育的效率和质量,助力种业振兴。本文首先介绍了种子切片... 种子微创取样装备是面向生物育种技术中的种子切片取样环节,基于机电控制、机器视觉等技术,实现种子基因样本的全流程、自动化操作的智能化工具,其推广和应用可有效提升种质资源培育的效率和质量,助力种业振兴。本文首先介绍了种子切片检测的历史背景和装备研究现状,随后将种子微创取样关键技术系统地划分为种子分离、位姿调整、夹持输送、取样和样品收集与清洁技术,并对其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进行了阐述和剖析。在此基础上,结合种子切片装备发展要求和应用场景,归纳了种子切片取样装备面临的切割理论不足、多尺度通用性差、系统集成度有待提高等问题,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为:加强种子切片装备基础理论研究;多尺度通用化种子切片平台开发;发展全生产环节智慧取样检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 育种 微创取样 智能装备 机器人显微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树剪枝机械臂路径规划研究——基于改进RRT^(*)算法
4
作者 马保建 陈棒棒 +1 位作者 刘向东 蒋焕煜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6-51,共6页
针对休眠期枣树自动剪枝过程中机械臂路径规划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RRT^(*)算法的机械臂路径规划方法。为了获得真实休眠期枣树的树形结构,搭建了一台视觉采集系统,对上下布置的2个深度相机进行位姿标定,同时提出了枣树三维点云预处理... 针对休眠期枣树自动剪枝过程中机械臂路径规划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RRT^(*)算法的机械臂路径规划方法。为了获得真实休眠期枣树的树形结构,搭建了一台视觉采集系统,对上下布置的2个深度相机进行位姿标定,同时提出了枣树三维点云预处理的算法流程,通过对背景噪声、地面噪声的去除得到单棵无噪声的枣树点云。结合真实枣树结构和机器人工具箱构建了剪枝过程中机械臂路径规划的仿真环境,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RRT^(*)算法能够进一步减少路径规划的轨迹长度和运行时间;对于剪枝点3到剪枝点4的平均路径为5140 mm、运行时间为64.6 s,其优化后的路径长度为1244 mm、运行时间为29 s;而对于剪枝点4到剪枝点6的平均路径为1169 mm、运行时间为60.2 s,其优化后的平均路径长度为672 mm、运行时间为17 s;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变化范围较小,验证了提出的方法具有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眠期枣树 剪枝机械臂 路径规划 RRT^(*)算法 三维点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常见疾病知识图谱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小敏 朱逸航 +1 位作者 俞深 饶秀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3期220-225,共6页
鸡疫病问题一直是养殖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传统的疾病防治方法往往局限于单一病种、单一领域,难以对不同疾病之间的关联和交叉感染进行全面有效地监控和防治,知识管理技术有待提高。针对以上问题,该研究利用知识图谱构建技术,对鸡常... 鸡疫病问题一直是养殖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传统的疾病防治方法往往局限于单一病种、单一领域,难以对不同疾病之间的关联和交叉感染进行全面有效地监控和防治,知识管理技术有待提高。针对以上问题,该研究利用知识图谱构建技术,对鸡常见疾病知识进行系统整合和建模,利用大语言模型进行知识抽取与消歧,实现了15类常见疾病的高效管理,并通过Neo4j图数据库实现了知识图谱的存储与可视化。最后,展示了鸡常见疾病知识图谱在鸡疾病信息查询、智能辅助诊断等方面的应用,为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见疾病 知识图谱 大语言模型 Neo4j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类采捕机振动去泥装置设计与试验
6
作者 李陈 方军 +2 位作者 罗巍 吴康 李建平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76,105,共6页
为解决泥质滩涂贝类采捕过程中,去除淤泥,实现贝泥分离,设计一种基于机械振动的贝类去泥装置。对去泥过程的贝类进行受力分析,测量贝类的物理尺寸,明晰影响去泥性能的主要因素,通过预试验确定各因素的试验取值范围。以条形筛倾角、振动... 为解决泥质滩涂贝类采捕过程中,去除淤泥,实现贝泥分离,设计一种基于机械振动的贝类去泥装置。对去泥过程的贝类进行受力分析,测量贝类的物理尺寸,明晰影响去泥性能的主要因素,通过预试验确定各因素的试验取值范围。以条形筛倾角、振动电机转速和偏心块数量为试验因素,明贝率和完成时间为评价指标,以泥蛤为研究对象开展正交试验,分析各因素对去泥性能的影响,获得合理的参数组合,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当条形筛倾角为12°,振动电机转速为2100 r/min和偏心块数量为16块时,去泥效果和效率较优,明贝率为74%,完成时间为28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采捕 振动去泥装置 正交试验 参数优化 条形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例分割的休眠期枣树修剪枝参数提取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马保建 陈棒棒 +1 位作者 李学志 蒋焕煜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4-59,68,共7页
为实现休眠期枣树选择性修剪,针对自动化剪枝过程中枣树枝干识别与参数提取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实例分割神经网络的枝干识别与参数自动提取的方法。首先,通过前期搭建的视觉系统获取2个角度下的点云,并基于骨架点重建完整的枣树点云... 为实现休眠期枣树选择性修剪,针对自动化剪枝过程中枣树枝干识别与参数提取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实例分割神经网络的枝干识别与参数自动提取的方法。首先,通过前期搭建的视觉系统获取2个角度下的点云,并基于骨架点重建完整的枣树点云,利用CloudCompare V 2.11软件对枣树三维点云进行手工标注,构建带语义信息的枣树点云数据集,将标注完的376棵枣树,按照8∶2的比例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其次,结合JSNet实例分割网络对枣树点云进行分割,同时对比分析不同自然环境对实例分割精度的影响;最后,提出枣树修剪枝直径和长度参数自动提取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休眠期枣树主干的分割精度为96%,而修剪枝的分割精度为77%,并且不同自然环境对分割精度影响较小。枣树修剪枝的直径拟合值与实际测量值误差范围在2 mm以内,且其长度拟合值与实际值的误差范围在1 cm以内,为后续准确确定枣树剪枝点的位置提供数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眠期枣树 实例分割 深度学习 三维点云 修剪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拉格朗日法的悬臂输送槽阻尼摆模型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3
8
作者 钱鹏飞 谷家宝 +4 位作者 唐忠 劳力云 鲁庭 顾庭伟 陈树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44-52,共9页
为准确分析联合收割机输送槽在作业时产生的不平衡摆动现象,该研究建立了基于液压缸支撑的联合收割机悬臂输送槽阻尼摆模型。首先对悬臂输送槽系统进行受力分析,并基于拉格朗日法建立其动力学微分方程。为进一步确定动力学微分方程中的... 为准确分析联合收割机输送槽在作业时产生的不平衡摆动现象,该研究建立了基于液压缸支撑的联合收割机悬臂输送槽阻尼摆模型。首先对悬臂输送槽系统进行受力分析,并基于拉格朗日法建立其动力学微分方程。为进一步确定动力学微分方程中的参数,利用有限元法和模态分析法对液压缸刚度和阻尼进行参数标定;并进行田间试验获取输送槽所受外界激励。利用二次积分与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处理田间试验采集到的加速度信号,得到悬臂输送槽振幅及振动的主频成分,为动力学微分方程的验证提供依据。最后求得悬臂输送槽角速度和摆角的表达式,将理论得到的初始状态下悬臂输送槽摆幅与田间试验实际摆幅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稳定状态下,理论求解得到的同一水平位置两测点对应的摆幅分别约为0.0979、0.0957 mm,与试验实际摆幅误差约为1.11%和4.30%,验证了该联合收割机悬臂输送槽阻尼摆模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可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联合收割机悬臂输送槽结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仿真 阻尼摆 拉格朗日方程 参数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BBR填料及其改性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肖天宇 王凯 +1 位作者 武道吉 刘德钊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30,共8页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由于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简单、运行稳定和反应速度快的优点,在污水处理工艺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填料在MBBR反应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生物膜的生长,进而影响处理效率。介绍了无机填料、有机高分...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由于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简单、运行稳定和反应速度快的优点,在污水处理工艺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填料在MBBR反应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生物膜的生长,进而影响处理效率。介绍了无机填料、有机高分子填料和天然可降解高分子填料3种类型的填料并对不同类型填料的水处理效能进行了分析比较,总结得出聚乙烯填料是MBBR工艺的首选工程应用材料,但其也与其他种类材料一样存在处理效率需进一步提升等问题。基于此,针对原始填料,深入分析了填充改性、共混改性、物理改性、化学改性及复合改性等填料改性方法在废水生物处理优化和反应器效率提升中的应用,提出开发商业生产经济可行的亲水性有机填料和营养缓释型填料并尽快实现工程化应用为该领域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填料 改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义分割的矮化密植枣树修剪枝识别与骨架提取 被引量:10
10
作者 马保建 鄢金山 +1 位作者 王乐 蒋焕煜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13-319,442,共8页
为了实现休眠期枣树自动选择性剪枝作业,针对复杂树形结构修剪枝难以识别的问题,研究了基于语义分割网络实现自然场景中枣树修剪枝识别与骨架提取。通过RGB-D相机搭建的视觉系统获取不同天气情况下枣树的点云信息,根据距离阈值去除复杂... 为了实现休眠期枣树自动选择性剪枝作业,针对复杂树形结构修剪枝难以识别的问题,研究了基于语义分割网络实现自然场景中枣树修剪枝识别与骨架提取。通过RGB-D相机搭建的视觉系统获取不同天气情况下枣树的点云信息,根据距离阈值去除复杂的枣园背景,并构建枣树前景数据集。利用DeepLabV3+和PSPNet 2种深度学习模型分割枣树枝干同时获取其修剪枝的掩膜,并进行结果对比。对修剪枝掩膜进行二值化,依据二值图像的面积去除噪声,对去噪后的连通域标记,并提取修剪枝骨架,最终确定修剪枝数量,建立修剪枝数量真实值与预测值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基于ResNet-50特征提取网络的DeepLabV3+模型识别结果最好,平均像素准确率(mPA)、平均交并比(mIoU)分别为89%和81.85%,其中枣树主干、修剪枝2个类别的像素准确率(PA)和交并比(IoU)分别为90.36%、80.98%和80.34%、66.69%;在3种典型天气(晴天、阴天、夜间)情况下,晴天枣树枝干的mPA(91.97%)略高于阴天(91.81%)和夜间(90.98%),同时,预测的修剪枝与真实值的R~2(0.8699)也高于阴天(0.8373)和夜间(0.8120),并得到最小的RMSE为1.16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眠期枣树 修剪枝识别 骨架 RGB-D相机 语义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脱氮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阳漫 秦庆东 +1 位作者 谢迎龙 刘德钊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16-1723,共8页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ABR)作为一项将膜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污水处理技术,与传统生物处理技术相比,凭借其极高的氧传输效率而大大降低电耗以及提高水处理效果,成为污水处理领域新的研究热点之一。由于MABR特殊的生物膜结构,...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ABR)作为一项将膜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污水处理技术,与传统生物处理技术相比,凭借其极高的氧传输效率而大大降低电耗以及提高水处理效果,成为污水处理领域新的研究热点之一。由于MABR特殊的生物膜结构,使其传质性能优于传统生物膜,并且能够凭借同步硝化反硝化实现高效脱氮除碳的目的。膜组件作为MABR的核心单元,是气体依附膜孔向液相扩散的媒介,同时也是微生物生长的载体。具有特殊结构的膜材料能形成利于脱氮除碳的特殊生物膜结构,从而使MABR实现高效运行。分析了异向传质生物膜结构,论述了MABR运行的基本原理,总结了不同膜材料和运行参数对生活污水MABR脱氮运行性能的影响,并对MABR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 膜组件 生物膜技术 生活污水 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体质量估测的黄羽鸡姿态关键帧识别与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小敏 徐涛 +3 位作者 张延宁 高源 朱逸航 饶秀勤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54-263,共10页
体质量是评价家禽生长状况的关键指标,但家禽姿态的变化会影响体质量估测精度。本研究提出了一种SE-ResNet18+fLoss网络对平养模式下黄羽鸡姿态关键帧进行识别,融合了注意力机制SE模块和残差结构,并改进了损失函数,通过Focal Loss监督... 体质量是评价家禽生长状况的关键指标,但家禽姿态的变化会影响体质量估测精度。本研究提出了一种SE-ResNet18+fLoss网络对平养模式下黄羽鸡姿态关键帧进行识别,融合了注意力机制SE模块和残差结构,并改进了损失函数,通过Focal Loss监督信号来解决样本不平衡问题,同时引入梯度加权类激活图对末端分类规则的合理性进行解释。利用4295幅鸡只图像构建数据集,测试集中鸡只的站立、低头、展翅、梳理羽毛、坐姿和遮挡6类姿态情况识别的F1值分别为94.34%、91.98%、76.92%、93.75%、100%和93.68%;黄羽鸡姿态关键帧的识别精确率为97.38%、召回率为97.22%、F1值为97.26%、识别速度为19.84 f/s,识别精度、召回率和F1值均优于ResNet18、MobileNet18 V2和SE-ResNet18网络,在提高黄羽鸡姿态关键帧识别精度的同时保证了实时性,为准确估测家禽体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羽鸡 姿态识别 体质量估测 SE-ResNet Focal Lo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多目标优化的端元束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洁雯 陈建 +1 位作者 罗婷文 徐志搏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34-242,共9页
为解决高光谱影像受传感器及分辨率的影响所产生的光谱变化给解混造成的困扰,提出基于多模态多目标优化的端元束提取方法(MOPSOSCD)。对高光谱图像进行标号编码,采用基于索引的环形拓扑结构进行邻域的个体交互,通过邻域最优改进粒子群... 为解决高光谱影像受传感器及分辨率的影响所产生的光谱变化给解混造成的困扰,提出基于多模态多目标优化的端元束提取方法(MOPSOSCD)。对高光谱图像进行标号编码,采用基于索引的环形拓扑结构进行邻域的个体交互,通过邻域最优改进粒子群速度更新方式并整数化粒子位置更新。同时,根据高光谱图像空间特征,通过改进决策空间拥挤距离提高决策空间的多样性,再结合目标空间的拥挤距离进行综合排序,实现多模态多目标优化的粒子筛选。当粒子定向移动概率pm为0.2、粒子数P为30及迭代次数M为400时,算法在MUUFL数据集上均方根误差(RMSE)及平均光谱角距离(mSAD)分别为0.0088、0.1112。通过对比试验,本文方法相较于VCA、DPSO等方法具有更高的提取精度和效率,为高光谱解混提供了更加准确的端元束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影像 多模态多目标优化算法 端元束提取 光谱解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YOLOv3的复杂环境下红花丝检测方法 被引量:15
14
作者 张振国 邢振宇 +4 位作者 赵敏义 杨双平 郭全峰 史瑞猛 曾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2-170,共9页
天气变化、光照变化、枝叶遮挡等复杂环境给红花丝的快速、准确检测带来挑战,影响红花采摘机器人的作业效率,该研究基于改进YOLOv3提出了一种目标检测算法(GSC-YOLOv3)。首先GSC-YOLOv3采用轻量级网络幻影结构GhostNet替换主干特征提取... 天气变化、光照变化、枝叶遮挡等复杂环境给红花丝的快速、准确检测带来挑战,影响红花采摘机器人的作业效率,该研究基于改进YOLOv3提出了一种目标检测算法(GSC-YOLOv3)。首先GSC-YOLOv3采用轻量级网络幻影结构GhostNet替换主干特征提取网络,并在保证良好检测精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压缩算法参数,提高算法速度,从而使用少量参数生成红花丝有效特征;其次使用空间金字塔池化结构(spatial pyramid pooling,SPP)实现特征增强,弥补提取红花丝特征过程中的信息损失;最后将卷积块注意力模块(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CBAM)融入特征金字塔结构,以解决特征融合过程中的干扰问题,提高算法的检测效率和精度。检测结果表明:GSC-YOLOv3算法在测试集下的平均精度均值达到91.89%,比Faster R-CNN、YOLOv3、YOLOv4、YOLOv5、YOLOv6、YOLOv7算法分别高12.76、2.89、6.35、3.96、1.87、0.61个百分点;在GPU下的平均检测速度达到51.1帧/s,均比其他6种算法高。在复杂场景下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所改进算法具有高检测精度及良好的鲁棒性和实时性,对解决红花采摘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红花丝的精准检测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摘 目标检测 YOLOv3 GhostNet结构 复杂环境 红花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纳米管的柔性压力/应变传感器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麻产 周瑞云 谢丽娟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第24期100-100,共1页
现代信息社会背景下,可穿戴设备在生命体征监测、植物健康监测、人造电子皮肤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前景。作为可穿戴设备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柔性压力/应变传感器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传感器的结构与活性材料的选择是影响其传感性能的关键... 现代信息社会背景下,可穿戴设备在生命体征监测、植物健康监测、人造电子皮肤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前景。作为可穿戴设备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柔性压力/应变传感器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传感器的结构与活性材料的选择是影响其传感性能的关键因素。近几年,由于碳基材料的引入,特别是碳纳米管的应用,为增强传感性能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大量关于具有优越传感性能和独特特性的碳纳米管基压力/应变传感器的研究已被发表。该文综述了基于碳纳米管的柔性压力/应变传感器的发展近况。制备策略的选择会显著影响传感器传感表现并赋予传感器不同性质,比如生物可降解性与抗腐蚀性,故该综述把制备策略作为讨论重点。此外,除常见的人体运动监测情景外,该文特别讨论了近年来柔性压力/应变传感器在植物生长监测情景的应用。该文可帮助研究人员比较不同制备策略对传感性能的影响,并为不同应用情景下制备传感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柔性传感器 应变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inect V3的休眠期核桃树三维重建与试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钱美 马保建 +1 位作者 李学志 蒋焕煜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8-173,208,共7页
在自然条件下,针对休眠期果树三维重建精度低、成本高的问题,提出基于消费级Kinect V3深度相机重建果树的方法。以休眠期核桃树为研究对象,首先,针对Kinect V3在自然环境下受光照的影响,搭建基于2个深度相机的视觉感知系统,并采集0°... 在自然条件下,针对休眠期果树三维重建精度低、成本高的问题,提出基于消费级Kinect V3深度相机重建果树的方法。以休眠期核桃树为研究对象,首先,针对Kinect V3在自然环境下受光照的影响,搭建基于2个深度相机的视觉感知系统,并采集0°和180°核桃树两侧的点云数据;其次,对预处理后的两侧核桃树点云结合标记点进行粗配准,然后利用迭代最近点算法进行精配准,得到完整的核桃树枝干信息;最后,利用Alpha-shape算法对完整核桃树点云进行表面重建。试验结果表明:核桃树点云的平均配准误差为0.58 cm,枝干表面重建的尺寸误差在2 mm以内,重建精度较高,为后续休眠期核桃树自动剪枝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树 休眠期 深度相机 点云 配准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波长光通过调控肉鸡进食节律诱发行为生理综合征
17
作者 杨业丰 刘琼 +6 位作者 王首驿 曾理 潘承浩 Ahmed Jado Yasser Elhadidi 刘凯 泮进明 《农业工程技术》 2023年第5期116-116,共1页
长波长光照下鸡的时钟基因表达具有稳定的昼夜节律模式,而短波长光会导致一些时钟基因(如cClock、cCry1、cCry2、cPer2和cPer3)的不规则振荡。然而,关于不同波长LED灯对其生理和行为表型的影响仍不清楚。该研究假设短波长光扰乱了鸡的... 长波长光照下鸡的时钟基因表达具有稳定的昼夜节律模式,而短波长光会导致一些时钟基因(如cClock、cCry1、cCry2、cPer2和cPer3)的不规则振荡。然而,关于不同波长LED灯对其生理和行为表型的影响仍不清楚。该研究假设短波长光扰乱了鸡的进食节律,导致错误的进食时间,进而引发代谢综合征。试验将“梅黄”肉鸡饲养在单色LED蓝光、绿光、黄光、红光和白光中(15 lx),监测其24 h的进食行为与相关生理参数。结果表明,LED光对生理状态和行为表型的影响呈现出波长依赖特征。短波长光显著降低了鸡血清的总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水平,但增加了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浓度。相反,长波长光增加了总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并降低了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含量。此外,研究发现,尽管饲料消耗相当,但与长波长光相比,短波长光显著提高了肉鸡质量。短波长光处理组在夜间和深夜分别产生了23.4%和14.1%的食物消耗量,而长波长光没有消耗。研究结果显示,肉鸡进食时间在鸡的代谢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在典型的黑暗时期,低至15 lx的蓝光照射足以导致个体在“错误”的时间进食,进而造成代谢功能紊乱,应慎重考虑在家禽饲养中使用蓝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长光 肉鸡 行为 生理 环境控制 昼夜节律 间歇性进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