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桃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路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慧琴 周慧芬 +1 位作者 汪末根 谢鸣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1期1-3,8,共4页
桃是浙江第二大落叶果树,在全省各类水果中,其产量和面积均位居第4位,2017年总产值达27.56亿元,约占全省水果总产值的10%。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种植效益提升困难、桃园改造举步维艰、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栽培和总体经营水平不高等... 桃是浙江第二大落叶果树,在全省各类水果中,其产量和面积均位居第4位,2017年总产值达27.56亿元,约占全省水果总产值的10%。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种植效益提升困难、桃园改造举步维艰、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栽培和总体经营水平不高等问题。据此,本文从品种结构、产区布局、栽培管理、绿色精品、桃苗生产、桃园功能、贮运加工等方面,提出了浙江省桃产业的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 产业现状 存在问题 发展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防治桑青枯病药剂对家蚕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杨一平 张芬 +2 位作者 周勤 戴建忠 陈伟国 《广西蚕业》 2014年第3期31-33,共3页
试验测定了防治桑青枯病的噻菌铜、琥胶肥酸铜、农用链霉素、乙蒜素、中生菌素等5种药剂对家蚕的急性食下毒性。结果表明:5种药剂对3龄起蚕的LC50值分别为噻菌铜>4 000 mg/L、琥胶肥酸铜>6 000 mg/L、农用链霉素>7 200 mg/L、... 试验测定了防治桑青枯病的噻菌铜、琥胶肥酸铜、农用链霉素、乙蒜素、中生菌素等5种药剂对家蚕的急性食下毒性。结果表明:5种药剂对3龄起蚕的LC50值分别为噻菌铜>4 000 mg/L、琥胶肥酸铜>6 000 mg/L、农用链霉素>7 200 mg/L、乙蒜素>8 000 mg/L、中生菌素为89.1161 mg/L;噻菌铜、琥胶肥酸铜、农用链霉素、乙蒜素4种药剂对家蚕的急性食下毒性数值(致死中浓度LC50)远高于推荐使用浓度,而中生菌素对家蚕也只有中等风险性。因此,生产上应注意避免中生菌素直接污染桑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青枯病 防治药剂 家蚕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种药剂防治番茄黄叶枯萎病试验 被引量:4
3
作者 林辉 杨新琴 +2 位作者 沈年桥 王连平 王汉荣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4期582-583,共2页
采用80%乙蒜素乳油、25 g·L^(-1)咯菌腈悬浮种衣剂、30%嘧菌酯悬浮剂等7种单一药剂和复配药剂对番茄黄叶枯萎病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80%乙蒜素乳油、25 g·L^(-1)咯菌腈悬浮种衣剂、30%嘧菌酯悬浮剂对番茄黄叶枯萎病防... 采用80%乙蒜素乳油、25 g·L^(-1)咯菌腈悬浮种衣剂、30%嘧菌酯悬浮剂等7种单一药剂和复配药剂对番茄黄叶枯萎病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80%乙蒜素乳油、25 g·L^(-1)咯菌腈悬浮种衣剂、30%嘧菌酯悬浮剂对番茄黄叶枯萎病防治效果好,校正防效分别为82.0%、79.5%和77.6%;而80%乙蒜素乳油与25 g·L^(-1)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或30%嘧菌酯悬浮剂的复配剂的防治效果比单剂使用的更明显,高达93.6%和89.1%;其次为500 g·L^(-1)异菌脲悬浮剂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也对番茄黄叶枯萎病有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校正防效分别为72.4%和71.2%;45%咪鲜胺水乳剂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相对较差,为69.2%和5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黄叶枯萎病 防治药剂 复配药剂 苍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备远程控制和故障自诊断系统在茶叶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岳梁 唐小林 罗列万 《中国茶叶加工》 2015年第5期41-44,48,共5页
介绍了设备远程控制和故障诊断的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该系统具有系统自检、故障部位判定、故障原因分析、快速排除、恢复运转、设备状态实时监控、预判故障分析等功能,同时分析远程控制和故障自诊断系统在茶叶生产中的应用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 茶叶机械 远程控制 故障诊断 实时监控 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