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系统建设实例与分析建议 被引量:14
1
作者 邵建均 吕旭东 +1 位作者 王永尚 鲁长根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9期1915-1917,1921,共4页
从平原地区排水生态沟渠系统建设、山区农田排水沟渠生态化改造、水源地等敏感区域排水沟渠生态化改造、以畈为单元的农田尾水“零排放”生态循环模式等方面遴选浙江省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系统的典型案例,总结其技术要求和建设成效,并... 从平原地区排水生态沟渠系统建设、山区农田排水沟渠生态化改造、水源地等敏感区域排水沟渠生态化改造、以畈为单元的农田尾水“零排放”生态循环模式等方面遴选浙江省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系统的典型案例,总结其技术要求和建设成效,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如沟渠生态化改造不彻底、水生植物种植品种单一、重项目建设轻日常管护等,进而提出注重功能发挥、科学建设、长效运维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氮磷减排 生态拦截沟渠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系统功能实现结构化评估体系的探讨与实证 被引量:4
2
作者 董越勇 鲁长根 +4 位作者 王志荣 邵建均 杨旭斌 吕旭东 葛佳颖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4期843-849,867,共8页
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系统利用沟渠在农田与河塘湖库之间水流“连通器”的优势,不需额外占用耕地,通过在渠内种植水生植物并建造透水坝、沉泥池、反硝化除磷装置等设施,实现底泥截留吸附、植物吸收与微生物降解转化等多种途径持留、吸... 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系统利用沟渠在农田与河塘湖库之间水流“连通器”的优势,不需额外占用耕地,通过在渠内种植水生植物并建造透水坝、沉泥池、反硝化除磷装置等设施,实现底泥截留吸附、植物吸收与微生物降解转化等多种途径持留、吸收、固定或转移农田排水中的氮磷营养物质,是应用广泛的农业面源污染过程拦截技术。本研究构建了一套从生态沟渠系统发挥净化作用的机理出发进而推进氮磷拦截、生态修复、洁净排放、田园景观四大功能实现的评价指标体系,重点考核沟渠长度、护坡类型、水生植物种类、低水位堰、生态透水坝基质种类、运维情况等影响生态沟渠系统净化能力的直接建设内容及农田生态化建设情况,并对浙江省近3 a推广建设的生态沟渠系统进行实例评估。可以发现,通过3 a连续对生态沟渠系统的建设实施,浙江省正在逐步形成适应当地建设条件的生态沟渠系统建设技术体系,评分分数从各指标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可见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系统已经成为浙江省农业绿色发展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农田生态化建设的强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沟渠系统 功能实现 导向考核 评价体系 净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地区农村能源清洁化发展的对策思考 被引量:3
3
作者 胡惠珍 覃舟 +3 位作者 华永新 宋云蔚 杨胜 金娟 《中国沼气》 2021年第5期60-64,共5页
为提高杭州地区农村能源清洁化利用水平,保障和助力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笔者选择了杭州地区4种不同类型的村庄开展了农村能源清洁化利用情况典型调查,了解杭州市农村能源清洁化利用实际情况,分析农村能源清洁化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 为提高杭州地区农村能源清洁化利用水平,保障和助力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笔者选择了杭州地区4种不同类型的村庄开展了农村能源清洁化利用情况典型调查,了解杭州市农村能源清洁化利用实际情况,分析农村能源清洁化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农村能源清洁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为浙江省乃至全国农村地区能源清洁化发展提供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能源 清洁化 发展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县域农作物秸秆全量化综合利用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7
4
作者 聂新军 金娟 +4 位作者 叶波 刘银秀 范志斌 鲁长根 董越勇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4期830-832,863,共4页
在浙江省争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省的时代背景下,推进县域农作物秸秆全量化综合利用是保持农作物秸秆高水平综合利用、快速提升农作物秸秆离田利用能力和水平、推动秸秆利用产业持续良性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对浙江省近年来围绕县域农... 在浙江省争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省的时代背景下,推进县域农作物秸秆全量化综合利用是保持农作物秸秆高水平综合利用、快速提升农作物秸秆离田利用能力和水平、推动秸秆利用产业持续良性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对浙江省近年来围绕县域农作物秸秆全量化综合利用进行的探索和实践进行总结,通过实际案例阐述取得的成绩和功效,并对后续工作推进提出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 全量化利用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农作物秸秆资源台账制度建设现状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飞 邵建均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8期1640-1641,1646,共3页
阐述浙江省农作物秸秆资源台账制度建设实践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通过完善机制、规范管理和成果应用等对策措施,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秸秆资源台账制度应用水平。
关键词 秸秆 资源台账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长期施用沼液对土壤化学性质及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董越勇 周雪娥 +1 位作者 叶波 刘银秀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12期2398-2401,2404,共5页
为探明连续施用沼液后对稻田土壤理化性状和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影响,在浙江省桐乡市设置不施沼液和连续沼液施用时间为4、2 a的稻田样区各1个,并在各样区采集4个0~30 cm的土样,分析其土壤肥力主要指标。结果显示,1)施用沼液4 a处理... 为探明连续施用沼液后对稻田土壤理化性状和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影响,在浙江省桐乡市设置不施沼液和连续沼液施用时间为4、2 a的稻田样区各1个,并在各样区采集4个0~30 cm的土样,分析其土壤肥力主要指标。结果显示,1)施用沼液4 a处理的土壤pH比不施沼液的土壤pH显著降低;2)施用沼液4 a的土壤有机质含量(27.98 g·kg^(-1))、阳离子交换量(19.75 cmol·kg^(-1))、电导率(116.5μS·cm^(-1))显著高于不施沼液土壤;3)施用沼液4 a土壤全氮(1.45 g·kg^(-1))、全磷(2.61 g·kg^(-1))、全钾(26.3 g·kg^(-1))、碱解氮(89.7 mg·kg^(-1))、有效磷(234.7 mg·kg^(-1))、速效钾(254.5 mg·kg^(-1))和NH_(4)-N(48.40 mg·kg^(-1))含量均比不施沼液处理显著提高;4)施用沼液4 a处理的土壤C∶N∶P比为8.71∶1.00∶4.84,显著低于不施沼液的土壤。稻田施用沼液4 a处理与不施沼液的C∶N比无显著性差异,而C∶P比和N∶P比则低于不施沼液的土壤。在土壤肥力较高稻田上施用沼液导致土壤全量和速效养分的累积以及C∶P、N∶P比的降低,稻田土壤可能存在养分流失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 稻田 施用年限 土壤化学性质 生态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诸暨市农田生态沟渠系统建设路径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飞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12期2530-2531,2537,共3页
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系统建设,是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唯一全面实施、具有浙江辨识度的标志性农田生态工程。本文以诸暨市的实践为例,对其探索将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系统建设与绿色防控、农田减肥减药相结合的创新技术模式进行总结... 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系统建设,是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唯一全面实施、具有浙江辨识度的标志性农田生态工程。本文以诸暨市的实践为例,对其探索将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系统建设与绿色防控、农田减肥减药相结合的创新技术模式进行总结,分析个案的工作路径、创新做法和实际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拦截沟渠 农田生态 诸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季稻氮磷吸收及径流流失对不同肥料施用的响应 被引量:4
8
作者 方晨露 简永旗 +5 位作者 吴家森 张艳 鲁长根 邵建均 郭飞飞 姜培坤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87-1194,共8页
【目的】旨在探讨施用有机肥(菜籽饼)、调理剂(贝壳砂)、炭基肥对稻田土壤氮磷流失和水稻Oryza sativa产量的影响。【方法】共设置不施肥(ck)、常规施肥(T_(1))、有机肥(T_(2))、常规施肥+调理剂(T_(3))、炭基肥(T_(4))5个处理,不同施... 【目的】旨在探讨施用有机肥(菜籽饼)、调理剂(贝壳砂)、炭基肥对稻田土壤氮磷流失和水稻Oryza sativa产量的影响。【方法】共设置不施肥(ck)、常规施肥(T_(1))、有机肥(T_(2))、常规施肥+调理剂(T_(3))、炭基肥(T_(4))5个处理,不同施肥处理的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用量均为270、75、150 kg·hm^(-2)。通过对比5个处理之间土壤施肥前后氮磷质量分数、水稻产量、水稻籽粒和秸秆中的氮磷质量分数,结合6-9月径流水氮磷质量浓度监测结果,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减少氮磷流失的效果。【结果】施肥显著提高了水稻籽粒、秸秆的氮磷积累量和水稻籽粒产量。与ck相比,4个施肥处理增加水稻籽粒产量51.22%~63.41%(P<0.05),但4个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5个处理的氮和磷的流失量分别为4.91~9.56和0.70~1.35kg·hm^(-2),其流失量从大到小依次为T_(2)、T_(1)、T_(3)、T_(4)、ck。4个施肥处理的氮和磷的流失率分别为0.82%~1.72%和0.65%~1.99%,从大到小依次为T_(2)、T_(1)、T_(3)、T_(4)。【结论】施用调理剂和炭基肥均能有效增加水稻产量,减少氮磷的流失,但施用有机肥处理具有最大径流流失量,因此需注意施肥的时间和方式,有效减少氮磷的流失和环境污染。图5表4参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调理剂 炭基肥 氮磷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对稻-菜种植模式氮磷吸收及径流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崑 徐坚 +4 位作者 鲁长根 邵建均 蔡广越 张艳 吴家森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84-791,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肥料对作物养分吸收及农田氮磷流失的影响。【方法】利用水稻Oryza sativa-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轮作田间小区试验,设置不施肥(ck)、纯化肥(FP)、半替代有机肥(50%有机肥替代,CM)、炭基肥(CC)4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 【目的】探讨不同肥料对作物养分吸收及农田氮磷流失的影响。【方法】利用水稻Oryza sativa-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轮作田间小区试验,设置不施肥(ck)、纯化肥(FP)、半替代有机肥(50%有机肥替代,CM)、炭基肥(CC)4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下水稻和白菜产量,作物氮磷吸收量和氮磷径流损失量的变化。【结果】与ck相比,施肥条件下水稻产量显著增加了33.5%~42.5%(P<0.05),白菜产量显著增加了26.0%~31.8%(P<0.05),水稻氮吸收量显著提高了41.9%~57.4%(P<0.05),磷吸收量显著提高了22.8%~41.7%(P<0.05),但3种施肥间没有显著差异。与ck相比,3种施肥条件下白菜氮吸收量提高了33.8%~53.6%,CM处理显著高于其他(P<0.05),磷吸收量提高了163.5%~267.8%,增幅从大到小依次为FP、CM、CC、ck,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稻季3种施肥处理的氮磷径流流失量为13.49~15.32和2.19~2.61 kg·hm^(-2),径流率为3.5%~4.2%和2.0%~2.4%,菜季氮磷流失量为6.33~6.82和0.35~0.44 kg·hm^(-2),径流率为1.3%~1.6%和0.1%~0.4%,不同施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相同养分当量情况下,纯化肥、半替代有机肥、炭基肥对稻菜种植模式氮磷养分吸收及径流流失无影响。图3表4参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菜种植模式 吸收 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基肥与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青紫泥水稻土微生物丰度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任依 姜培坤 +3 位作者 鲁长根 邵建均 周雪娥 陈俊辉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60-868,共9页
【目的】探究炭基肥施用和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丰度和酶活性的影响,分析土壤酶活性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为提高稻田土壤质量和新型肥料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杭嘉湖平原典型稻田进行田间小区试验,供试土壤... 【目的】探究炭基肥施用和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丰度和酶活性的影响,分析土壤酶活性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为提高稻田土壤质量和新型肥料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杭嘉湖平原典型稻田进行田间小区试验,供试土壤为青紫泥稻田土。设置4个处理:不施肥对照(ck)、常规施肥(CF)、炭基肥(BF)及有机肥替代50%化肥(OF),3种施肥处理的氮、磷、钾投入量一致。处理开始于2019年6月,于2019年11月水稻Oryza sativa收获后采集0~20 cm土壤样品,测定土壤碳氮组分质量分数、细菌、真菌和古菌丰度及土壤碳氮磷循环相关酶活性。【结果】与CF处理相比,BF和OF处理对土壤pH、总碳、易氧化态碳、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硝态氮质量分数无显著影响,而OF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铵态氮和溶解性有机氮质量分数。与ck相比,OF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质量分数(164%)、细菌16S rRNA (35%)和真菌18S rRNA基因拷贝数(98%)及真菌/细菌比(50%),而BF处理对上述指标无影响。3种施肥处理对β-葡萄糖苷酶、木聚糖苷酶、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均无影响,而BF和OF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α-葡萄糖苷酶(111%和136%)、纤维二糖苷酶(77%和100%)、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109%和177%)和酸性磷酸酶(97%和199%)活性,OF处理平均提高幅度高于BF处理。冗余分析表明:土壤铵态氮、溶解性有机碳和氮、真菌丰度是影响土壤酶活性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结论】相比常规施肥,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和炭基肥施用提高了土壤碳氮磷转化相关酶活性,且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进一步提高了微生物丰度,对促进稻田土壤养分周转具有重要意义。图2表3参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炭基肥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锈病的防效及植保无人机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11
作者 叶波 胡宇峰 +2 位作者 张震 邱海萍 柴荣耀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11期2643-2645,共3页
为有效控制小麦穗期赤霉病和锈病的为害和提高小麦穗期病害的防治效率,对部分新药剂进行田间防效试验并比较了植保无人机与人工药泵应用在病害防治效果中的差异。结果表明,40%丙硫菌·戊唑醇悬浮剂600 mL·hm^(-2)、40%戊唑... 为有效控制小麦穗期赤霉病和锈病的为害和提高小麦穗期病害的防治效率,对部分新药剂进行田间防效试验并比较了植保无人机与人工药泵应用在病害防治效果中的差异。结果表明,40%丙硫菌·戊唑醇悬浮剂600 mL·hm^(-2)、40%戊唑·咪鲜胺水乳剂900 mL·hm^(-2)、20%氟唑菌酰羟胺悬浮750 mL·hm^(-2)结合43%戊唑醇悬浮剂225 mL·hm^(-2)等处理可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并兼防锈病;植保无人机喷施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与常规人工药泵相当,对锈病的防效优于人工药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赤霉病 锈病 药剂 田间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作物秸秆“五化”综合利用现状与前景展望 被引量:28
12
作者 刘银秀 聂新军 +4 位作者 叶波 邵建均 金娟 董越勇 叶静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12期2660-2665,共6页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用则利,弃则害”的可再生资源,推动其综合利用对于促进农民增收、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我国农作物秸秆营养组成、资源量和分布,以及当前综合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目前推行...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用则利,弃则害”的可再生资源,推动其综合利用对于促进农民增收、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我国农作物秸秆营养组成、资源量和分布,以及当前综合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目前推行的秸秆“五化”综合利用技术特点和应用现状,分析了秸秆综合利用途径的发展重点和模式,提出了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的对策和建议,并对秸秆综合利用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 可再生资源 五化利用 高值化产品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肥料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任依 邵建均 +4 位作者 鲁长根 叶波 葛佳颖 吕旭东 吴家森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8期1486-1488,1496,共4页
为探讨有机肥和炭基肥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的影响,设置不施肥(CK)、纯化肥(CF)、50%有机肥替代化肥(COF)、炭基肥(CBF)处理进行试验,采样分析水稻籽粒、秸秆中氮含量,并用全收获法测定水稻产量。结果表明,与CK相比,3个施肥处理均显著... 为探讨有机肥和炭基肥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的影响,设置不施肥(CK)、纯化肥(CF)、50%有机肥替代化肥(COF)、炭基肥(CBF)处理进行试验,采样分析水稻籽粒、秸秆中氮含量,并用全收获法测定水稻产量。结果表明,与CK相比,3个施肥处理均显著增加水稻籽粒、秸秆产量,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含量。3个施肥处理间水稻籽粒、秸秆产量和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差异不显著。水稻氮肥吸收利用率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排序均为COF>CBF>CF。与CF相比,COF、CBF处理的氮肥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分别提高7.9、7.1百分点和89.1%、66.7%,差异显著。有机肥部分替代和施用炭基肥均能显著提高水稻氮肥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有机肥部分替代 炭基肥 氮肥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液施用年限对红美人柑橘果实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银秀 罗高斌 +2 位作者 叶子豪 吴家森 叶波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1期86-89,93,共5页
为了解沼液施用年限对柑橘园土壤环境、果实品质的影响,以红美人柑橘为材料,设置常规施肥(CF)、沼液施用1 a(BSF1)、沼液施用2 a(BSF2)、沼液施用4 a(BSF4)处理进行试验。不同处理养分施用量一致(N 225 kg·hm^(-2)、P_(2)O_(5)100 ... 为了解沼液施用年限对柑橘园土壤环境、果实品质的影响,以红美人柑橘为材料,设置常规施肥(CF)、沼液施用1 a(BSF1)、沼液施用2 a(BSF2)、沼液施用4 a(BSF4)处理进行试验。不同处理养分施用量一致(N 225 kg·hm^(-2)、P_(2)O_(5)100 kg·hm^(-2)、K_(2)O 200 kg·hm^(-2)),沼液处理50%氮素由沼液替代,沼液所含相应磷、钾量在施肥总量中扣除,2020年采集、分析土壤和果实样品。结果表明,随着沼液施用年限的延长,土壤pH逐渐升高,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氮、水溶性有机碳氮逐渐累积,微生物量碳氮比显著下降;沼液施用4 a后,土壤磷酸酯酶、蛋白酶、脱氢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常规施肥;沼液施用显著提高了红美人果实VC含量,施用2 a后果实固酸比也显著升高。沼液施用提高了红美人果实品质,改善了土壤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美人 沼液 施用年限 土壤环境 柑橘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降雨条件下南方湿润平原农田氮磷流失初探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永尚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11期2226-2227,2229,共3页
研究南方湿润平原露地蔬菜种植模式下氮磷流失特征。结果表明,农田直接流出的径流水样中总氮、总磷的浓度较高,远超过了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V类水质标准限值,且农田地表径流中总氮、总磷的流失量随着降雨量及施肥量... 研究南方湿润平原露地蔬菜种植模式下氮磷流失特征。结果表明,农田直接流出的径流水样中总氮、总磷的浓度较高,远超过了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V类水质标准限值,且农田地表径流中总氮、总磷的流失量随着降雨量及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通过降低化肥用量可有效控制氮磷流失浓度,而作物产量降低并不明显。总氮径流流失率占输入总量的3%~5%,总磷只占1%左右。可溶态氮是天然降雨径流流失氮素的主要形态,其中硝态氮又是可溶态氮素的主要形态,氨态氮所占比例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降雨 氮磷流失 南方湿润平原 露地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3
16
作者 屠翰 华永新 叶波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12期2486-2488,2493,共4页
介绍了杭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基本情况,总结了在政策、资金、生态、产业、管理等方面的特色和经验,分析了乘数效应、经济发展、建后管理、乡土文化、人才队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杭州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在载体创新、产业发展、融合蝶变、... 介绍了杭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基本情况,总结了在政策、资金、生态、产业、管理等方面的特色和经验,分析了乘数效应、经济发展、建后管理、乡土文化、人才队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杭州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在载体创新、产业发展、融合蝶变、文化软实力、头雁风采、科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美丽乡村 建设 经验 杭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液连续施用时间对茶园土壤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董越勇 刘银秀 +3 位作者 叶波 金娟 聂新军 范志斌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1期52-55,59,共5页
为探明茶园施用沼液不同时间对土壤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性质的影响,在浙江省湖州市埭溪镇茶园采集了沼液施用时间分别为4、2和0 a的土壤样品,分析其主要肥力指标及微生物量碳(MBC)和微生物量氮(MBN)。结果显示,1)与不施沼液处理相比,沼液施... 为探明茶园施用沼液不同时间对土壤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性质的影响,在浙江省湖州市埭溪镇茶园采集了沼液施用时间分别为4、2和0 a的土壤样品,分析其主要肥力指标及微生物量碳(MBC)和微生物量氮(MBN)。结果显示,1)与不施沼液处理相比,沼液施用4 a土壤全氮和全磷含量显著提高,土壤碱解氮(127.6 mg·kg^(-1))、有效磷(59.5 mg·kg^(-1))、速效钾(211.5 mg·kg^(-1))含量显著提高;2)茶园施用沼液不同年限土壤C∶N、C∶P和N∶P的平均值分别为19.56、21.35和1.09;3)土壤MBC含量与土壤pH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土壤MBC和MBN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及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土壤肥力等级极低的茶园连续施用沼液2 a后达到了高等肥力等级,施用沼液4 a处理的土壤各项指标比不施沼液处理有显著性提高,但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以及化学计量比的综合评定显示土壤存在较大的氮和磷流失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沼液 施用年限 土壤化学性质 生物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