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南方红壤坡地不同利用模式的水土保持及生态效益研究
被引量:
30
1
作者
杨一松
王兆骞
+1 位作者
陈欣
张如良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4-87,共4页
通过对15°红壤坡地11个利用模式10年土壤侵蚀研究,认为红壤坡地土地利用模式中林作系统水土保持效果优于农作系统。林作系统中水土保持效果以常绿阔叶林最好,次为混交林,毛竹林和针叶林。农作系统中顺坡植物篱种植、等高梯化种植...
通过对15°红壤坡地11个利用模式10年土壤侵蚀研究,认为红壤坡地土地利用模式中林作系统水土保持效果优于农作系统。林作系统中水土保持效果以常绿阔叶林最好,次为混交林,毛竹林和针叶林。农作系统中顺坡植物篱种植、等高梯化种植、顺坡水平沟种植水土保持效果较好。研究认为红壤坡地土地利用模式应以林作为主,尽可能发展高效的经济林。而如发展农业种植,则以顺坡植物篱种植模式最佳,次为等高梯化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地区
红壤坡地
利用模式
水土保持
生态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等高植物篱笆条件下红壤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发生特征
被引量:
21
2
作者
李新平
陈欣
+2 位作者
王兆骞
马琨
张如良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8-374,共7页
研究了红壤坡耕地植物篱笆条件下的水土流失特征、土壤入渗特性及径流量、侵蚀量、侵蚀雨量、降雨量、入渗量的发生特征.结果表明,与大豆单作相比,黄花菜(HemerocalliscitrirnaBaroni)和百喜草(Paspalum.notatumFlugge)植物篱笆的径流...
研究了红壤坡耕地植物篱笆条件下的水土流失特征、土壤入渗特性及径流量、侵蚀量、侵蚀雨量、降雨量、入渗量的发生特征.结果表明,与大豆单作相比,黄花菜(HemerocalliscitrirnaBaroni)和百喜草(Paspalum.notatumFlugge)植物篱笆的径流量和侵蚀量分别减少10.14~11.56倍和135.34~165.84倍;植物篱笆处理和大豆单作处理的径流量、侵蚀量与可产生侵蚀的降雨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建立了相应的降雨产流、降雨产沙、径流侵蚀回归模型,同时建立了降雨入渗、入渗产流、入渗侵蚀的回归模型.植物篱笆水土保持的本质原因是植物篱笆地下部根系显著改善了耕层土壤的物理性状;显著增强了土壤的入渗能力,植物篱笆带能在较长的时间内维持较高的土壤入渗量和较大的稳定入渗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高植物篱笆
红壤
坡耕地
水土流失
土壤入渗
径流量
侵蚀量
侵蚀雨量
降雨量
入渗量
回归模型
水土保持
土壤物理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农作措施红壤坡耕地水土流失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
61
3
作者
袁东海
王兆骞
+2 位作者
陈欣
郭新波
张如良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6-69,共4页
研究了 6种不同农作措施下红壤坡耕地水土流失特征 ,结果表明 :同顺坡农作措施相比 ,其它农作措施均具有明显减轻水土流失的作用 ,休闲处理能减少径流流失 4 2 .8% ,减少泥沙流失量 85 .0 2 % ;等高土埂处理能减少径流流失 70 .2 0 % ,...
研究了 6种不同农作措施下红壤坡耕地水土流失特征 ,结果表明 :同顺坡农作措施相比 ,其它农作措施均具有明显减轻水土流失的作用 ,休闲处理能减少径流流失 4 2 .8% ,减少泥沙流失量 85 .0 2 % ;等高土埂处理能减少径流流失 70 .2 0 % ,减少泥沙流失量 95 .0 4 % ;水平草带能减少径流流失 3 2 .3 3 % ,减少泥沙流失量 4 5 .88% ;水平沟处理能减少径流流失 4 5 .6% ,减少泥沙流失量 63 % ;等高农作能减少径流流失 5 6.3 3 % ,减少泥沙流失量 87.70 %。等高土埂、等高农作、休闲处理减轻水土流失的作用优于水平草带和水平沟处理 ;泥沙流失除等高土埂和等高农作以外 ,其它处理均是推移质流失量大于悬移质流失量 ;径流流失和泥沙流失主要集中在 5~ 8月份 ,约占全年流失总量的 80 %以上。影响径流和泥沙流失的主要因素为降雨量、降雨侵蚀力、植被覆盖度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农作系统
红壤坡耕地
推移质
悬移质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壤坡地不同生态模式水土流失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
67
4
作者
水建国
柴锡周
张如良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3-36,共4页
在 8~ 15°的红壤坡地上 ,对水土流失作了 14年的定位观察。结果表明 :水土流失与土壤坡度和植被覆盖度密切相关。红壤坡地一经开发利用 ,径流量就成倍地减少 ;而侵蚀量在开始的头 2年成倍增加 ,第 3年后趋于稳定。土壤侵蚀量与坡...
在 8~ 15°的红壤坡地上 ,对水土流失作了 14年的定位观察。结果表明 :水土流失与土壤坡度和植被覆盖度密切相关。红壤坡地一经开发利用 ,径流量就成倍地减少 ;而侵蚀量在开始的头 2年成倍增加 ,第 3年后趋于稳定。土壤侵蚀量与坡度呈极显著的对数正相关 ,坡度每增加 1°,土壤侵蚀量递增约 12 0 t/ (km2·a) ;土壤侵蚀量与植被覆盖度呈显著的负指数相关 ,当植被覆盖度 >6 0 %时 ,土壤侵蚀量在 2 0 0 t/ (km2 · a)以下 ;土壤侵蚀量与耕种方式密切相关 ,等高耕种的侵蚀量仅为顺坡耕种的 1/ 6。应用土壤肥力平衡观点 ,提出了 Q2 红色粘土母质发育的红壤侵蚀允许指标为 <30 0 t/ (km2· a)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径流系数
植被覆盖度
土壤允许侵蚀量
红壤坡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壤小流域不同利用方式氮磷流失特征研究
被引量:
78
5
作者
袁东海
王兆骞
+2 位作者
陈欣
郭新波
张如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88-198,共11页
从红壤小流域坡地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角度研究了不同利用方式土壤氮、磷流失的特征 ,结果表明 :恢复保护性植被的试验区 3,由于其水土流失量最低 ,氮、磷流失量最小。侵蚀严重的试验区 5 ,由于水土流失量最大 ,磷的流失量最大 ,但其...
从红壤小流域坡地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角度研究了不同利用方式土壤氮、磷流失的特征 ,结果表明 :恢复保护性植被的试验区 3,由于其水土流失量最低 ,氮、磷流失量最小。侵蚀严重的试验区 5 ,由于水土流失量最大 ,磷的流失量最大 ,但其有效磷、水溶性磷及氮素流失量低于不注重水土资源保持经营利用的试验区 1、注重水土保持措施的试验区 2和试验区 4。由于采用了水土保持综合农林措施 ,有效地减轻了水土流失 ,试验区 2和试验区 4的土壤氮、磷流失量明显小于试验区 1土壤氮、磷流失量 ,红壤小流域不同利用方式中水土保持综合措施能有效地控制土壤养分流失。2 0 0 0年不同试验区土壤氮、磷的流失主要集中于 5、6及 8月份 ,其流失量占全年氮、磷流失量的 90 %以上 ,这与当地的降雨季节性分配特征有关。土壤氮、磷的坡面流失方式为推移质流失和径流流失 ,磷的流失形态主要为泥砂结合态 ,约占总磷流失量的70 %以上。除试验区 3以外 ,其它试验区泥沙结合态氮素的流失量大于水溶态氮素流失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小流域
利用方式
氮磷流失特征
坡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日降雨信息的月降雨侵蚀力模型
被引量:
25
6
作者
杨轩
梁音
+3 位作者
方继青
潘贤章
穆欢
王宝良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6-222,共7页
在分析浙江省兰溪和嵊州8年共402次自记降雨过程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月侵蚀性雨量(Pmer)、月侵蚀性降雨日数(Dmer)和月内最大3日雨量(Z3m)等3个指标,同时定义了Pmer、Dmer和Z3m的计算方法,并将其引入到降雨侵蚀力模型之中。结果发现:利...
在分析浙江省兰溪和嵊州8年共402次自记降雨过程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月侵蚀性雨量(Pmer)、月侵蚀性降雨日数(Dmer)和月内最大3日雨量(Z3m)等3个指标,同时定义了Pmer、Dmer和Z3m的计算方法,并将其引入到降雨侵蚀力模型之中。结果发现:利用Pmer、Dmer和Z3m等指标所建立的月降雨侵蚀力模型,其相对偏差为9·9%,而传统单因子雨量指标所建立的模型,其相对误差为21·6%,显然,前者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侵蚀力(R)
日雨量
侵蚀性降雨
降雨侵蚀力模型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壤丘陵区林地根系对土壤抗冲增强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
39
7
作者
丁军
王兆骞
+1 位作者
陈欣
张如良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12,共4页
对不同林地根系分布特征及其对土壤抗冲增强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毛竹林根系的63%集中在0~30cm土层;混交林有64%的根系分布在0~20cm土层;杉木林0~20cm土层中有占总根数42%的根系;柑橘林41%的根系分布在0~10cm土层,各林区根系随土...
对不同林地根系分布特征及其对土壤抗冲增强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毛竹林根系的63%集中在0~30cm土层;混交林有64%的根系分布在0~20cm土层;杉木林0~20cm土层中有占总根数42%的根系;柑橘林41%的根系分布在0~10cm土层,各林区根系随土层深度增加而迅速减少。根系对土壤抗冲性增强值表现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同时也得出根系对土壤抗冲性增强值在小雨强下>中雨强下>大雨强下。直径≤1mm根系密度与土壤抗冲性增强值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并得出它们之间的函数关系。土壤抗冲性随冲刷历时的增加而迅速增强,增强值的大小表现出毛竹林>混交林>杉木林>柑橘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丘陵区
林地
根系分布特征
土壤抗冲性
抗冲性增强值
冲刷历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方红壤丘陵区人工林地水文效应研究
被引量:
20
8
作者
丁军
王兆骞
+1 位作者
陈欣
张如良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1-144,共4页
通过对几种人工林地枯枝落叶的周年变化、水文效应及林冠层截留降雨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林区枯枝落叶的周年变化出现2次高峰期(7月和12月)。常绿的毛竹林、杉木林及柑橘林的落叶高峰以7月为主,而混交林落叶高峰期以12月为主。各林区枯...
通过对几种人工林地枯枝落叶的周年变化、水文效应及林冠层截留降雨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林区枯枝落叶的周年变化出现2次高峰期(7月和12月)。常绿的毛竹林、杉木林及柑橘林的落叶高峰以7月为主,而混交林落叶高峰期以12月为主。各林区枯枝落叶的持水量及持水率的周年变化规律与落叶规律相一致。当降雨量小于10mm时林冠层的横向截留量随距主干基部距离的增加相对减少,当降雨量大于20mm时随距主干基部距离的增加截留量相对增加;纵向截留具有推迟林内降雨开始的时间、延长林内降雨结束时间、降低开始I30雨强和减小降雨量的特点;林冠面截留具有饱和性、动态性、时间间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落物
截留率
面截留
纵向截留
横向截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土壤侵蚀试验的有关因子浅析
被引量:
2
9
作者
张如良
李凤
《福建水土保持》
1999年第1期53-56,共4页
我国南方地区雨量大,红壤丘陵区土壤侵蚀严重。本文对浙江省兰溪市水土保持试验站多年观测的有关资料进行浅析,为红壤丘陵区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土壤侵蚀
红壤丘陵区
有效防治
南方地区
水土流失
试验站
因子
兰溪市
中国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土壤侵蚀试验的有关因子浅析
10
作者
张如良
李凤
《福建水土保持》
1999年第3期 52-56,共5页
我国南方地区雨量大,红壤丘陵区土壤侵蚀严重,本文对浙江省兰溪市水土保持试验站多年观测的有关资料进行浅析,为红壤丘陵区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有关因子
水土流失
土壤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方红壤坡地不同利用模式的水土保持及生态效益研究
被引量:
30
1
作者
杨一松
王兆骞
陈欣
张如良
机构
浙江
大学生命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
浙江省兰溪市水土保持站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4-87,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030030)
文摘
通过对15°红壤坡地11个利用模式10年土壤侵蚀研究,认为红壤坡地土地利用模式中林作系统水土保持效果优于农作系统。林作系统中水土保持效果以常绿阔叶林最好,次为混交林,毛竹林和针叶林。农作系统中顺坡植物篱种植、等高梯化种植、顺坡水平沟种植水土保持效果较好。研究认为红壤坡地土地利用模式应以林作为主,尽可能发展高效的经济林。而如发展农业种植,则以顺坡植物篱种植模式最佳,次为等高梯化种植模式。
关键词
南方地区
红壤坡地
利用模式
水土保持
生态效益
Keywords
Sloping land of red soil
utilization model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ecological effect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等高植物篱笆条件下红壤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发生特征
被引量:
21
2
作者
李新平
陈欣
王兆骞
马琨
张如良
机构
浙江
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浙江省兰溪市水土保持站
出处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8-374,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03003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9870149).
文摘
研究了红壤坡耕地植物篱笆条件下的水土流失特征、土壤入渗特性及径流量、侵蚀量、侵蚀雨量、降雨量、入渗量的发生特征.结果表明,与大豆单作相比,黄花菜(HemerocalliscitrirnaBaroni)和百喜草(Paspalum.notatumFlugge)植物篱笆的径流量和侵蚀量分别减少10.14~11.56倍和135.34~165.84倍;植物篱笆处理和大豆单作处理的径流量、侵蚀量与可产生侵蚀的降雨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建立了相应的降雨产流、降雨产沙、径流侵蚀回归模型,同时建立了降雨入渗、入渗产流、入渗侵蚀的回归模型.植物篱笆水土保持的本质原因是植物篱笆地下部根系显著改善了耕层土壤的物理性状;显著增强了土壤的入渗能力,植物篱笆带能在较长的时间内维持较高的土壤入渗量和较大的稳定入渗速率.
关键词
等高植物篱笆
红壤
坡耕地
水土流失
土壤入渗
径流量
侵蚀量
侵蚀雨量
降雨量
入渗量
回归模型
水土保持
土壤物理性状
Keywords
red soil slope fields
hedges
water and soil loss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S157.433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农作措施红壤坡耕地水土流失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
61
3
作者
袁东海
王兆骞
陈欣
郭新波
张如良
机构
浙江
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浙江省
兰溪市
水土
保持
监督
站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6-69,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编号 :30 0 30 0 30 )
文摘
研究了 6种不同农作措施下红壤坡耕地水土流失特征 ,结果表明 :同顺坡农作措施相比 ,其它农作措施均具有明显减轻水土流失的作用 ,休闲处理能减少径流流失 4 2 .8% ,减少泥沙流失量 85 .0 2 % ;等高土埂处理能减少径流流失 70 .2 0 % ,减少泥沙流失量 95 .0 4 % ;水平草带能减少径流流失 3 2 .3 3 % ,减少泥沙流失量 4 5 .88% ;水平沟处理能减少径流流失 4 5 .6% ,减少泥沙流失量 63 % ;等高农作能减少径流流失 5 6.3 3 % ,减少泥沙流失量 87.70 %。等高土埂、等高农作、休闲处理减轻水土流失的作用优于水平草带和水平沟处理 ;泥沙流失除等高土埂和等高农作以外 ,其它处理均是推移质流失量大于悬移质流失量 ;径流流失和泥沙流失主要集中在 5~ 8月份 ,约占全年流失总量的 80 %以上。影响径流和泥沙流失的主要因素为降雨量、降雨侵蚀力、植被覆盖度等因素。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农作系统
红壤坡耕地
推移质
悬移质
特征
Keywords
soil and water loss
farming system
slope field in red soil
bed load
suspended load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壤坡地不同生态模式水土流失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
67
4
作者
水建国
柴锡周
张如良
机构
浙江省
农业科学院土肥所
浙江省
林业科学院
浙江省兰溪市水土保持站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3-36,共4页
基金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96 0 0 40 30 5 )
文摘
在 8~ 15°的红壤坡地上 ,对水土流失作了 14年的定位观察。结果表明 :水土流失与土壤坡度和植被覆盖度密切相关。红壤坡地一经开发利用 ,径流量就成倍地减少 ;而侵蚀量在开始的头 2年成倍增加 ,第 3年后趋于稳定。土壤侵蚀量与坡度呈极显著的对数正相关 ,坡度每增加 1°,土壤侵蚀量递增约 12 0 t/ (km2·a) ;土壤侵蚀量与植被覆盖度呈显著的负指数相关 ,当植被覆盖度 >6 0 %时 ,土壤侵蚀量在 2 0 0 t/ (km2 · a)以下 ;土壤侵蚀量与耕种方式密切相关 ,等高耕种的侵蚀量仅为顺坡耕种的 1/ 6。应用土壤肥力平衡观点 ,提出了 Q2 红色粘土母质发育的红壤侵蚀允许指标为 <30 0 t/ (km2· a) 。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径流系数
植被覆盖度
土壤允许侵蚀量
红壤坡地
Keywords
soil and water loss
runoff coefficient
vegetative coverage
permissible soil erosion
sloping land of red soil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壤小流域不同利用方式氮磷流失特征研究
被引量:
78
5
作者
袁东海
王兆骞
陈欣
郭新波
张如良
机构
浙江
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浙江省
兰溪市
水土
保持
监督
站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88-198,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 ( 30 0 30 0 30 )~~
文摘
从红壤小流域坡地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角度研究了不同利用方式土壤氮、磷流失的特征 ,结果表明 :恢复保护性植被的试验区 3,由于其水土流失量最低 ,氮、磷流失量最小。侵蚀严重的试验区 5 ,由于水土流失量最大 ,磷的流失量最大 ,但其有效磷、水溶性磷及氮素流失量低于不注重水土资源保持经营利用的试验区 1、注重水土保持措施的试验区 2和试验区 4。由于采用了水土保持综合农林措施 ,有效地减轻了水土流失 ,试验区 2和试验区 4的土壤氮、磷流失量明显小于试验区 1土壤氮、磷流失量 ,红壤小流域不同利用方式中水土保持综合措施能有效地控制土壤养分流失。2 0 0 0年不同试验区土壤氮、磷的流失主要集中于 5、6及 8月份 ,其流失量占全年氮、磷流失量的 90 %以上 ,这与当地的降雨季节性分配特征有关。土壤氮、磷的坡面流失方式为推移质流失和径流流失 ,磷的流失形态主要为泥砂结合态 ,约占总磷流失量的70 %以上。除试验区 3以外 ,其它试验区泥沙结合态氮素的流失量大于水溶态氮素流失量。
关键词
红壤小流域
利用方式
氮磷流失特征
坡地利用
Keywords
watershed in red soil
losse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land use
分类号
S158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日降雨信息的月降雨侵蚀力模型
被引量:
25
6
作者
杨轩
梁音
方继青
潘贤章
穆欢
王宝良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浙江省
兰溪市
水土
保持
监督
站
出处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6-22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16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中国主要水蚀区土壤侵蚀过程与调控研究"(2007CB407206)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前沿项目"南方红壤区数字小流域的建立与侵蚀定量研究"(ISSASIP0602)资助
文摘
在分析浙江省兰溪和嵊州8年共402次自记降雨过程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月侵蚀性雨量(Pmer)、月侵蚀性降雨日数(Dmer)和月内最大3日雨量(Z3m)等3个指标,同时定义了Pmer、Dmer和Z3m的计算方法,并将其引入到降雨侵蚀力模型之中。结果发现:利用Pmer、Dmer和Z3m等指标所建立的月降雨侵蚀力模型,其相对偏差为9·9%,而传统单因子雨量指标所建立的模型,其相对误差为21·6%,显然,前者优于后者。
关键词
降雨侵蚀力(R)
日雨量
侵蚀性降雨
降雨侵蚀力模型
浙江省
Keywords
Rainfall erosivity (R-factor) Daily rainfall Erosive rainfall Rainfall erosivity model Zhejiang Province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壤丘陵区林地根系对土壤抗冲增强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
39
7
作者
丁军
王兆骞
陈欣
张如良
机构
浙江
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浙江省兰溪市水土保持站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12,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30030030)
文摘
对不同林地根系分布特征及其对土壤抗冲增强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毛竹林根系的63%集中在0~30cm土层;混交林有64%的根系分布在0~20cm土层;杉木林0~20cm土层中有占总根数42%的根系;柑橘林41%的根系分布在0~10cm土层,各林区根系随土层深度增加而迅速减少。根系对土壤抗冲性增强值表现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同时也得出根系对土壤抗冲性增强值在小雨强下>中雨强下>大雨强下。直径≤1mm根系密度与土壤抗冲性增强值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并得出它们之间的函数关系。土壤抗冲性随冲刷历时的增加而迅速增强,增强值的大小表现出毛竹林>混交林>杉木林>柑橘林。
关键词
红壤丘陵区
林地
根系分布特征
土壤抗冲性
抗冲性增强值
冲刷历时
Keywords
distributing characteristics of root system
soil anti-scourability
intensified values
scouring time
分类号
S714.7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方红壤丘陵区人工林地水文效应研究
被引量:
20
8
作者
丁军
王兆骞
陈欣
张如良
机构
浙江
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浙江省兰溪市水土保持站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1-144,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30030030)
文摘
通过对几种人工林地枯枝落叶的周年变化、水文效应及林冠层截留降雨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林区枯枝落叶的周年变化出现2次高峰期(7月和12月)。常绿的毛竹林、杉木林及柑橘林的落叶高峰以7月为主,而混交林落叶高峰期以12月为主。各林区枯枝落叶的持水量及持水率的周年变化规律与落叶规律相一致。当降雨量小于10mm时林冠层的横向截留量随距主干基部距离的增加相对减少,当降雨量大于20mm时随距主干基部距离的增加截留量相对增加;纵向截留具有推迟林内降雨开始的时间、延长林内降雨结束时间、降低开始I30雨强和减小降雨量的特点;林冠面截留具有饱和性、动态性、时间间隔性。
关键词
枯落物
截留率
面截留
纵向截留
横向截留
Keywords
litter
intercepting rate
surface interception
portrait interception
landscape orientation's interception
分类号
S71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壤侵蚀试验的有关因子浅析
被引量:
2
9
作者
张如良
李凤
机构
浙江省
兰溪市
水土
保持
试验
站
南昌水利水电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福建水土保持》
1999年第1期53-56,共4页
文摘
我国南方地区雨量大,红壤丘陵区土壤侵蚀严重。本文对浙江省兰溪市水土保持试验站多年观测的有关资料进行浅析,为红壤丘陵区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土壤侵蚀
红壤丘陵区
有效防治
南方地区
水土流失
试验站
因子
兰溪市
中国
浙江省
分类号
TV213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壤侵蚀试验的有关因子浅析
10
作者
张如良
李凤
机构
浙江省
兰溪市
水土
保持
试验
站
南昌水利水电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福建水土保持》
1999年第3期 52-56,共5页
文摘
我国南方地区雨量大,红壤丘陵区土壤侵蚀严重,本文对浙江省兰溪市水土保持试验站多年观测的有关资料进行浅析,为红壤丘陵区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有关因子
水土流失
土壤侵蚀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南方红壤坡地不同利用模式的水土保持及生态效益研究
杨一松
王兆骞
陈欣
张如良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等高植物篱笆条件下红壤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发生特征
李新平
陈欣
王兆骞
马琨
张如良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农作措施红壤坡耕地水土流失特征的研究
袁东海
王兆骞
陈欣
郭新波
张如良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
6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红壤坡地不同生态模式水土流失规律的研究
水建国
柴锡周
张如良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
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红壤小流域不同利用方式氮磷流失特征研究
袁东海
王兆骞
陈欣
郭新波
张如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7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基于日降雨信息的月降雨侵蚀力模型
杨轩
梁音
方继青
潘贤章
穆欢
王宝良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红壤丘陵区林地根系对土壤抗冲增强效应的研究
丁军
王兆骞
陈欣
张如良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
3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南方红壤丘陵区人工林地水文效应研究
丁军
王兆骞
陈欣
张如良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土壤侵蚀试验的有关因子浅析
张如良
李凤
《福建水土保持》
199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土壤侵蚀试验的有关因子浅析
张如良
李凤
《福建水土保持》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