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兰溪市设施农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1
1
作者 童永华 童美龙 《上海农业科技》 2011年第2期3-3,共1页
设施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笔者从调查兰溪市设施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分析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相应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设施农业 现状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溪市农业科技人才使用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建议
2
作者 徐步隆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4期14-15,22,共3页
分析了兰溪市农业科技人才使用存在的问题、原因、提出了进一步发挥农业科技人才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科技人才 问题 对策 兰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溪市单季稻农药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唐成庆 潘慈敏 +1 位作者 章日亮 祝国存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1期106-107,共2页
2009年对兰溪市单季稻农药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农户间防治次数和农药施用量差异很大,部分农户农药使用量偏高,农药使用次数偏多,必须引起重视。
关键词 单季稻 农药 农户行为 兰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溪市杨梅种质资源调查初报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新炉 童永华 《现代园艺》 2007年第7期11-12,共2页
兰溪杨梅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近年来,杨梅发展迅速,形成了“五十里杨梅长廊”产业带,并与休闲、观光农业相结合,成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渠道之一。为进一步推动兰溪杨梅产业发展,笔者对兰溪杨梅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现... 兰溪杨梅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近年来,杨梅发展迅速,形成了“五十里杨梅长廊”产业带,并与休闲、观光农业相结合,成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渠道之一。为进一步推动兰溪杨梅产业发展,笔者对兰溪杨梅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现将兰溪杨梅种质资源情况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杨梅 调查初报 兰溪市 栽培历史 观光农业 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溪市蚕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5
作者 陈芳明 赵如轩 《中国蚕业》 2010年第4期62-64,共3页
分析了兰溪市蚕桑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稳定发展蚕桑基地、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强蚕茧收购市场管理、引导蚕桑专业合作社规范运作、推广普及蚕业综合利用技术、政府出台扶持蚕桑产业政策等推动蚕桑产业... 分析了兰溪市蚕桑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稳定发展蚕桑基地、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强蚕茧收购市场管理、引导蚕桑专业合作社规范运作、推广普及蚕业综合利用技术、政府出台扶持蚕桑产业政策等推动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溪 蚕桑产业 转型创新 综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溪市免耕栽培及稻草覆盖应用现状及配套技术
6
作者 黄洪明 吴美娟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09S期123-124,共2页
在调查及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免耕栽培及稻草覆盖栽培技术在油菜、蚕豌豆等作物上的应用现状及效益,总结了主要配套技术。
关键词 免耕栽培 稻草覆盖 现状 效益 配套技术 油菜 蚕豌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溪市测土配方施肥整建制推进工作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7
作者 童永华 陶云彬 《上海农业科技》 2012年第1期89-90,共2页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不仅可节约肥料成本,还可提高农产品品质,减少施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为此,总结了兰溪市测土配方施肥整建制推进工作的主要做法与成效,以供参考。
关键词 测土配方施肥 整建制 做法 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兰溪市“菜篮子”工程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8
作者 童永华 黄洪明 《上海农业科技》 2012年第2期1-2,共2页
近年来,兰溪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蔬菜产业逐步向基地化、设施化方向发展,特色蔬菜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显著提高。经调查,分析了兰溪市"菜篮子"工程建设的现状、做法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菜篮子”工程 现状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2个地产白沙枇杷种质资源亲缘关系鉴定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方永 王引 +2 位作者 倪海枝 张启 颜帮国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39-746,共8页
在综合观察浙江2个白沙枇杷(黄岩软条白沙和兰溪白沙)种质形态特征的基础上,对两者进行倍性、气孔检测和基于分子标记的亲缘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黄岩软条白沙单果质量是兰溪白沙的1.38倍,而兰溪白沙的种子数、果皮厚度、果实硬度分别是... 在综合观察浙江2个白沙枇杷(黄岩软条白沙和兰溪白沙)种质形态特征的基础上,对两者进行倍性、气孔检测和基于分子标记的亲缘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黄岩软条白沙单果质量是兰溪白沙的1.38倍,而兰溪白沙的种子数、果皮厚度、果实硬度分别是黄岩软条白沙的1.36倍、1.096倍、1.22倍;流式细胞仪倍性检测表明,两者均为二倍体;气孔检测表明,两者的气孔密度和面积大小差异显著,黄岩软条白沙气孔面积比兰溪白沙大43.4%,气孔密度比兰溪白沙小17.35%;基于简单序列重复标记的遗传聚类分析表明,黄岩软条白沙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40,兰溪白沙为0.45。由此可见,2个品种在成熟期的差异主要受种性和地域因素的影响,可认为是不同的栽培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沙枇杷 同类种质 亲缘关系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西部植棉区洪灾棉花抢时重种夺高产的探索与成效 被引量:4
10
作者 汪暖 付连根 +5 位作者 童树松 黄洪明 何伯伟 金昌林 邱新棉 包立生 《中国棉花》 2012年第8期41-42,共2页
2011年农业部棉花高产创建项目核心示范方设在金华兰溪女埠街道。核心示范区棉花4月上旬播种,5月上旬移栽,正常管理,长势良好。但6月15—17日和19—20日先后遭受了两次特大洪灾,核心示范方30hm2棉花没顶受淹时间长达5d以上,示范方棉花... 2011年农业部棉花高产创建项目核心示范方设在金华兰溪女埠街道。核心示范区棉花4月上旬播种,5月上旬移栽,正常管理,长势良好。但6月15—17日和19—20日先后遭受了两次特大洪灾,核心示范方30hm2棉花没顶受淹时间长达5d以上,示范方棉花全部绝收。经省、市各级农业部门领导、棉花专家和技术人员商讨,借鉴往年的植棉经验,核心示范方棉田于6月24—28日进行重播(品种为创杂棉21号),并及时采用适合灾后补种的栽培技术措施,绝收棉田灾后夺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洪灾 植棉区 棉花 浙江西部 农业部门 技术人员 示范区 棉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食春大豆、单季晚稻、秋豌豆(或兰溪小萝卜)高产高效种植模式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洪明 《上海农业科技》 2004年第4期87-88,共2页
近年来,我们在总结农民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大胆探索,摸索出一些高产高效的种植模式,其中鲜食春大豆、单季晚稻、秋豌豆(或兰溪小萝卜)就是其中1例.这种模式既充分利用温光资源,又通过种植一季水稻,达到水旱轮作的效果,有利于减轻土传病... 近年来,我们在总结农民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大胆探索,摸索出一些高产高效的种植模式,其中鲜食春大豆、单季晚稻、秋豌豆(或兰溪小萝卜)就是其中1例.这种模式既充分利用温光资源,又通过种植一季水稻,达到水旱轮作的效果,有利于减轻土传病害发生,2002年应用面积达4000多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春大豆 单季晚稻 秋豌豆 种植模式 栽培技术 水旱轮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造新农民之家 完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童永华 潘慈敏 《上海农业科技》 2011年第1期2-3,共2页
为构建与完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笔者从兰溪市新农民之家的定位、宗旨、实践、特点以及服务方式等方面,探索了新农民之家的构建,阐述了建设新农民之家的必要性,分析了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 为构建与完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笔者从兰溪市新农民之家的定位、宗旨、实践、特点以及服务方式等方面,探索了新农民之家的构建,阐述了建设新农民之家的必要性,分析了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打造新农民之家的思考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民之家 服务体系 思考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溪银露茶加工技术
13
作者 吴福坤 童正坤 《中国茶叶加工》 2008年第1期35-35,共1页
兰溪银露茶产于浙江省兰溪市赤山湖绿色农庄。该农庄位于典型的低丘红壤区。农庄拥有茶园面积4000余亩,茶山集中连片,三面环水,绿色覆盖率95%,森林覆盖率36%,周边无污染工矿,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兰溪银露茶创制于1989年,1991... 兰溪银露茶产于浙江省兰溪市赤山湖绿色农庄。该农庄位于典型的低丘红壤区。农庄拥有茶园面积4000余亩,茶山集中连片,三面环水,绿色覆盖率95%,森林覆盖率36%,周边无污染工矿,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兰溪银露茶创制于1989年,1991年被评为浙江省一类名茶;1993年荣获中国首届农业博览会银质奖;2001年被评为中国浙江国际农业博览会银奖;2007年金华市万人品茶大会被评为“群众最喜爱的名优茶”;同年又获中国国际名茶暨第二届浙江绿茶博览会金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面积 加工技术 农业博览会 森林覆盖率 低丘红壤区 浙江省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树断枝病病原菌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柴晓玲 周水良 +5 位作者 沈国新 柴荣耀 周金钱 周勤 陈芳明 沈增兴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31-134,共4页
以桑小粒型菌核病子囊孢子,病椹及桑断枝病病枝组织为材料,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对所获得的优势菌种进行大田桑树桑花及嫩枝人工接种,结果表明,优势菌种在PDA培养基上生长缓慢,而在燕麦片培养基上生长迅速,田间接种后,6个优... 以桑小粒型菌核病子囊孢子,病椹及桑断枝病病枝组织为材料,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对所获得的优势菌种进行大田桑树桑花及嫩枝人工接种,结果表明,优势菌种在PDA培养基上生长缓慢,而在燕麦片培养基上生长迅速,田间接种后,6个优势菌种使桑树感染,出现桑树断枝病症状,平均感染率80%左右;经鉴定,桑树断枝病病菌为杯盘菌属Ciboria,桑小粒型菌核病病菌Ciboria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断枝病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境中水稻二化螟的自然寄生情况 被引量:20
15
作者 蒋明星 祝增荣 +4 位作者 朱金良 诸茂龙 廖璇刚 王正军 程家安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1999年第4期145-149,共5页
调查并比较了浙江省自然环境条件与水稻栽培制度明显不同的三个地区即安吉、嘉兴和兰溪单季稻、双季晚稻与茭白田中二化螟的自然寄生情况。结果表明,寄生蜂种类以安吉地区相对较多,二化螟绒茧蜂是三地共有的主要寄生蜂。嘉兴与安吉稻... 调查并比较了浙江省自然环境条件与水稻栽培制度明显不同的三个地区即安吉、嘉兴和兰溪单季稻、双季晚稻与茭白田中二化螟的自然寄生情况。结果表明,寄生蜂种类以安吉地区相对较多,二化螟绒茧蜂是三地共有的主要寄生蜂。嘉兴与安吉稻田中二、三代二化螟的卵寄生率均很低。幼虫寄生率,各地均以茭白上的为相对较高。三个地区中,单季稻田与双季晚稻田内幼虫寄生率均以兰溪地区相对较高,茭白田内寄生率则以安吉地区相对较高。在嘉兴与安吉,二化螟绒茧蜂与稻螟小腹茧蜂两者发生的时间格局有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 二化螟 寄生 水稻二化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增产剂在水稻上应用效果研究初报 被引量:19
16
作者 纪国成 李秀琪 黄洪明 《中国稻米》 2003年第6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水稻 富硒增产剂 施用时期 稻米 产量 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梅大小年结果调控技术试验 被引量:2
17
作者 梁森苗 陈新炉 《中国南方果树》 2000年第3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杨梅 大小年结果现象 专用肥 疏花剂 调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灰肥特性及对杨梅生长发育与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易珊 石伟勇 +1 位作者 陈新炉 柳建华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80-885,共6页
生物质灰肥是利用生物质燃烧残渣开发的一种富含矿质营养元素的肥料。本文分析了4种原料生物质灰渣的特性,研究了生物质灰肥对杨梅(以荸荠种和东魁种为供试品种)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质灰渣富含K、Si、Ca、Mg等营养元素... 生物质灰肥是利用生物质燃烧残渣开发的一种富含矿质营养元素的肥料。本文分析了4种原料生物质灰渣的特性,研究了生物质灰肥对杨梅(以荸荠种和东魁种为供试品种)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质灰渣富含K、Si、Ca、Mg等营养元素,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标准。相同总养分含量条件下,生物质灰肥处理较杨梅专用肥和普通复合肥及对照处理明显提高杨梅坐果率与优质果比例,并使总可溶性固形物及糖含量较对照和普通复合肥处理显著上升;可滴定酸含量、Vc含量、单果重与其他3个处理差异显著,果实品质明显改善;东魁杨梅、荸荠杨梅的单株产量增幅最高分别可达26%、27%;同时,施用生物质灰肥能促进早熟。因此,将生物质灰肥用于杨梅生产可以提高其品质,并减少生物质灰渣对环境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灰肥 生物质灰渣 特性 杨梅 生长发育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季稻免耕强化栽培下秧龄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黄洪明 吴美娟 +2 位作者 徐志福 李笑 毛锡棠 《浙江农业科学》 2006年第6期659-661,共3页
通过单季稻免耕强化栽培下移栽秧龄试验表明,在秧龄11-27d内,移栽时秧龄越小。越有利于前期分蘖的发生;随着移栽秧龄的增大,有效穗、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减少,但对结实率、千粒重影响不大;产量以秧龄11d处理最高,随着秧龄增... 通过单季稻免耕强化栽培下移栽秧龄试验表明,在秧龄11-27d内,移栽时秧龄越小。越有利于前期分蘖的发生;随着移栽秧龄的增大,有效穗、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减少,但对结实率、千粒重影响不大;产量以秧龄11d处理最高,随着秧龄增大产量下降,但11d与15d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故生产中应用秧龄以11—15d为宜,不宜超过19d,在适宜范围内以尽早移栽为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季稻 免耕 强化栽培 秧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梅大小年结果的成因及其调控技术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新炉 唐成庆 +1 位作者 梁森苗 查增祥 《柑桔与亚热带果树信息》 2001年第6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杨梅 大小年结果现象 成因 调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