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长廊伴车行——浙江公路生态长廊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1
作者 周健 《国土绿化》 2008年第10期46-47,共2页
乘车穿行在浙江公路上,触目所及,到处绿树成荫,绿地成片。阳光下,那一片片翠叶、一簇簇青草、一丛丛灌木、一排排绿树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浙江大地蜿蜒流淌的血脉,披上了时代的绿色新衣。它们在用朴素的妆容,向人们展示着浙江公路... 乘车穿行在浙江公路上,触目所及,到处绿树成荫,绿地成片。阳光下,那一片片翠叶、一簇簇青草、一丛丛灌木、一排排绿树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浙江大地蜿蜒流淌的血脉,披上了时代的绿色新衣。它们在用朴素的妆容,向人们展示着浙江公路绿色通道日新月异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公路 绿色长廊 生态 绿色通道 绿地 青草 灌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沿海公路桥梁耐久性现状 被引量:43
2
作者 金伟良 吕清芳 潘仁泉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4-257,共4页
为全面了解东南沿海地区在役混凝土公路桥梁结构的耐久性现状,在浙江省内开展了混凝土公路桥梁结构的耐久性现状调查,并对典型桥梁进行了详细检测.通过分析调查和检测的结果,发现这些结构普遍存在耐久性老化的现象,并且随环境条件不同... 为全面了解东南沿海地区在役混凝土公路桥梁结构的耐久性现状,在浙江省内开展了混凝土公路桥梁结构的耐久性现状调查,并对典型桥梁进行了详细检测.通过分析调查和检测的结果,发现这些结构普遍存在耐久性老化的现象,并且随环境条件不同在老化程度与老化类型上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因此建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环境区划标准以进行结构耐久性设计十分必要.最后提出了东南沿海地区混凝土公路桥梁结构耐久性设计、施工与评估的若干具体初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桥梁 耐久性 环境区划 混凝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连体隧道的设计与施工 被引量:2
3
作者 朱汉华 傅鹤林 +1 位作者 潘明军 范臻辉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6-100,共5页
综述国内外连体隧道设计施工研究现状,分析国内外在隧道围岩分类、连体隧道力学模型、公路连体隧道的防水设计与施工,指出公路连体隧道设计施工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海游连体隧道实例对连体隧道设计和施工进行了应用研究。
关键词 连体隧道 设计 施工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车辆感应线圈检测系统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吴晓航 《机电工程》 CAS 2008年第8期108-110,共3页
车辆感应线圈检测系统是公路交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检测系统的精确度,针对感应线圈检测系统的材料选择、施工要点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保证了系统检测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预定的功效,... 车辆感应线圈检测系统是公路交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检测系统的精确度,针对感应线圈检测系统的材料选择、施工要点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保证了系统检测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预定的功效,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线圈 车辆计数检测 材料 安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钢-混凝土组合加固技术在空心板桥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5
作者 金辉 徐岳 +1 位作者 郑求才 邵国涛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4-118,共5页
装配式空心板桥由于铰缝损伤而出现"单板受力"问题,为增强梁板间的横向连接,提出型钢-混凝土组合加固技术,以寿昌江二号桥(装配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桥)为背景,简述该技术在该桥中的应用。型钢-混凝土组合加固是在沿... 装配式空心板桥由于铰缝损伤而出现"单板受力"问题,为增强梁板间的横向连接,提出型钢-混凝土组合加固技术,以寿昌江二号桥(装配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桥)为背景,简述该技术在该桥中的应用。型钢-混凝土组合加固是在沿梁底铰缝两侧设置剪力键,纵向锚贴U形钢板,并在U形钢板和铰缝间灌注高强自密实灌浆料。为检验加固效果,对该桥第2跨进行加固前、后的静载试验。结果表明:加固后该桥跨中应变平均降低20%,挠度平均降低25%以上,桥梁的刚度有所提升;加固后1号板的横向分布系数增大,1号与2号梁板间的铰缝损伤得到修复。实践证明,型钢-混凝土组合加固技术可增强主梁间的横向联系,能有效解决"单板受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梁桥 空心板桥 钢筋混凝土结构 型钢-混凝土 组合加固 单板受力 荷载试验 桥梁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碎围岩中连拱隧道荷载计算理论解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亮 郭乃正 +1 位作者 傅鹤林 朱汉华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0-54,共5页
针对连拱隧道围岩、结构整体受力和受力敏感分析不明确的问题,提出按岩体结构观点对连拱隧道围岩进行分类,即分成连续介质围岩、碎裂介质围岩、块裂介质围岩和板裂介质围岩。将碎裂介质围岩、块裂介质围岩和板裂介质围岩称为破碎围岩。... 针对连拱隧道围岩、结构整体受力和受力敏感分析不明确的问题,提出按岩体结构观点对连拱隧道围岩进行分类,即分成连续介质围岩、碎裂介质围岩、块裂介质围岩和板裂介质围岩。将碎裂介质围岩、块裂介质围岩和板裂介质围岩称为破碎围岩。建立破碎围岩的力学模型,求破碎围岩中连拱隧道荷载的理论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拱隧道 破碎围岩 力学模型 荷载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水玻璃双液浆的特性试验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4
7
作者 安妮 赵宇 +2 位作者 石文广 孙红月 朱汉华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8-130,共3页
针对盾构施工过程中常出现的壁后注浆问题,比较单液浆和水泥—水玻璃双液浆的优缺点,得出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更适合于城市地铁施工的盾构壁后注浆,因此进行水泥—水玻璃双液浆的相关特性研究试验,得出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凝胶时间、一轴... 针对盾构施工过程中常出现的壁后注浆问题,比较单液浆和水泥—水玻璃双液浆的优缺点,得出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更适合于城市地铁施工的盾构壁后注浆,因此进行水泥—水玻璃双液浆的相关特性研究试验,得出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凝胶时间、一轴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及相关规律。将其应用于某实际工程取得了良好效果,可以为相关的盾构注浆施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后注浆 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凝胶时间 一轴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碎围岩中单拱隧道荷载计算的理论解 被引量:18
8
作者 傅鹤林 韩汝才 朱汉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78-483,共6页
按岩体结构观点对隧道围岩进行分类,将其分为连续介质围岩、碎裂介质围岩、块裂介质围岩和板裂介质围岩等类型,其中碎裂介质围岩、块裂介质围岩和板裂介质围岩合称为破碎围岩,进而确定不同类型破碎围岩中隧道荷载计算的力学模型,求出了... 按岩体结构观点对隧道围岩进行分类,将其分为连续介质围岩、碎裂介质围岩、块裂介质围岩和板裂介质围岩等类型,其中碎裂介质围岩、块裂介质围岩和板裂介质围岩合称为破碎围岩,进而确定不同类型破碎围岩中隧道荷载计算的力学模型,求出了破碎围岩中隧道荷载计算的理论解,并将板裂介质围岩中隧道荷载理论运用于实际工程的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碎围岩 隧道 荷载 理论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头跳车对行车安全性影响的模糊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婷婷 项贻强 +4 位作者 朱汉华 金福根 孙筠 张厚泉 李威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2期212-217,共6页
桥头跳车现象严重影响了高等级公路行车的舒适性与安全性,目前尚无可行的指标或方法来评价桥头跳车对于行车安全性的影响。从道路和环境这些影响行车安全的基本因素出发,提出了桥头跳车对行车安全性影响的评价指标,并且基于层次分析法... 桥头跳车现象严重影响了高等级公路行车的舒适性与安全性,目前尚无可行的指标或方法来评价桥头跳车对于行车安全性的影响。从道路和环境这些影响行车安全的基本因素出发,提出了桥头跳车对行车安全性影响的评价指标,并且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桥头跳车对行车安全性影响的评估模型。采用Matlab软件结合其GUI功能,开发了人性化的行车安全评估系统,并对实际的桥头环境进行了评估,它为桥头跳车对行车安全的影响评估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与使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头跳车 行车安全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 评估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入加劲肋的圆孔蜂窝组合梁强度简化计算 被引量:8
10
作者 邵旭东 刘俊珂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11,共5页
为了简便计算带加劲肋的圆孔蜂窝组合梁的强度,应用空腹桁架理论,推导了计入加劲肋影响的圆孔蜂窝钢-混凝土组合梁强度简化计算公式.通过算例与ANSYS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的分析方法是正确的,并建议对剪力分布大的梁段混凝土板内配置... 为了简便计算带加劲肋的圆孔蜂窝组合梁的强度,应用空腹桁架理论,推导了计入加劲肋影响的圆孔蜂窝钢-混凝土组合梁强度简化计算公式.通过算例与ANSYS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的分析方法是正确的,并建议对剪力分布大的梁段混凝土板内配置受拉钢筋.将计算结果与没有加劲肋的算例梁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加劲肋可以通过增加计算截面面积来提高蜂窝组合梁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孔蜂窝组合梁 加劲肋 强度 空腹桁架理论 ANSYS 桥梁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次支护结构对围岩塑性区和位移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建辉 陈自海 +1 位作者 文献民 朱汉华 《隧道建设》 2012年第4期441-447,共7页
为了探索初期支护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岩土工程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Z_Soil3D对隧道施工中锚杆和钢架的作用进行了模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增加锚杆长度或钢架惯性矩,围岩塑性区厚度和围岩位移都减小,锚杆长度及钢架惯性矩存在优... 为了探索初期支护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岩土工程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Z_Soil3D对隧道施工中锚杆和钢架的作用进行了模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增加锚杆长度或钢架惯性矩,围岩塑性区厚度和围岩位移都减小,锚杆长度及钢架惯性矩存在优化值,当锚杆长度或惯性矩超过优化值后对进一步改善围岩稳定性的作用不明显;永久钢架主要起拱的作用,其内力以轴向压力为主,在节点处存在局部弯矩,永久钢架构件内力与施工顺序相关,最早施加的构件轴力是后施加的数倍;临时钢架为压弯构件,存在较大轴力和弯矩,水平和竖向临时钢架的弯矩相差不大,2层水平钢架构件的轴力相差较大,竖向构件的轴力与上层水平构件的轴力相当,但明显大于下层水平构件的轴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锚杆 钢架 惯性矩 位移 塑性区 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岩地震波作用下隧道计算模型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严细水 赵永倩 +1 位作者 朱汉华 王迎超 《隧道建设》 2009年第5期503-505,562,共4页
针对隧道的地震计算模型,详细分析了地震波、有限元区域及边界条件、有限单元尺寸等3个关键问题,指出:隧道的地震分析应采用平原基岩地震波;在地震波作用分析中计算模型应采用底部固定边界条件,侧面具有无限边界时,不宜采用有限截断后... 针对隧道的地震计算模型,详细分析了地震波、有限元区域及边界条件、有限单元尺寸等3个关键问题,指出:隧道的地震分析应采用平原基岩地震波;在地震波作用分析中计算模型应采用底部固定边界条件,侧面具有无限边界时,不宜采用有限截断后添加具有透射功能的边界,而宜根据圣维南原理采用大范围的截断边界;有限元尺寸应根据地震波的频谱关系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地震波 有限元区域 边界条件 有限元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中横隔梁对小箱梁桥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万里 项贻强 +2 位作者 吴光宇 汪劲丰 朱汉华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6期708-714,共7页
以虚拟层合单元程序为基础,综合考虑结构的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对一典型5跨简支连续小箱梁桥结构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分析,重点考察了在有、无跨中横隔梁时,结构从加载到破坏的全过程中受力性能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跨中横隔梁的设置... 以虚拟层合单元程序为基础,综合考虑结构的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对一典型5跨简支连续小箱梁桥结构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分析,重点考察了在有、无跨中横隔梁时,结构从加载到破坏的全过程中受力性能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跨中横隔梁的设置,使得桥梁在弯矩工况下免于遭受箱梁间横向联系失效引起的局部破坏,结构的极限承载力可因此提高40%左右.跨中横隔梁的设置,还增强了桥梁的工作整体性和结构的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箱梁桥 跨中横隔梁 极限承载力 虚拟层合单元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新奥法原理与发展 被引量:61
14
作者 朱汉华 杨建辉 尚岳全 《隧道建设》 2008年第1期11-14,共4页
首先探讨了围岩自承能力的力学机制,认为围岩自承能力来源于强度,围岩塑性强化区和弹性区是主要的承载结构。新奥法"充分发挥围岩自承能力"的观点可进一步表述为"基本维持围岩原始状态",这是一种"显性"表... 首先探讨了围岩自承能力的力学机制,认为围岩自承能力来源于强度,围岩塑性强化区和弹性区是主要的承载结构。新奥法"充分发挥围岩自承能力"的观点可进一步表述为"基本维持围岩原始状态",这是一种"显性"表述,提出了技术方向,具有可操作性。将能量最小原理分别应用于石质隧道和土质、破碎围岩隧道,对其具体含意进行了深入阐述,提出此原理可以作为判断各种施工方案优劣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奥法 围岩强度 原始状态 能量最小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发射信号预测山体滑坡基础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熊文 万毅宏 +1 位作者 侯训田 叶见曙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4-190,共7页
对现场取样并二次加工的岩石样本采用深梁三点加载方式在5种工况(变速加载、匀速加载、破坏形态改变、加载环境改变以及尺寸改变)下进行剪切加载至破坏,以模拟岩体滑坡.进而基于声发射理论,利用声发射传感器对试验样本破坏全过程中的声... 对现场取样并二次加工的岩石样本采用深梁三点加载方式在5种工况(变速加载、匀速加载、破坏形态改变、加载环境改变以及尺寸改变)下进行剪切加载至破坏,以模拟岩体滑坡.进而基于声发射理论,利用声发射传感器对试验样本破坏全过程中的声发射信号进行实时采集,并形成相应位置的声发射信号随时间变化曲线.最终通过声发射信号曲线变化特征识别区分出岩石样本加载破坏整个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试验结果证明,基于传感器合理布置位置,通过观察声发射信号曲线变化特征可以对山体滑坡面中关键点破坏的预警提供较好的判断依据,从而通过对多个关键点破坏位置的预警来预测滑坡面的早期形态,为今后声发射信号预测山体滑坡的工程应用提供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 山体滑坡 岩石样本 基础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岭隧道地震反应的几个特性
16
作者 严细水 朱汉华 王迎超 《隧道建设》 2009年第4期420-423,共4页
通过对山岭隧道的有限元动力计算,总结山岭隧道地震反应的一些特性。深埋隧道比浅埋隧道的动力响应小;洞口偏压明显的隧道,其偏压侧的动力响应明显比非偏压侧大,并且最大动力响应出现于隧道拱腰;而洞口偏压不太明显的隧道,其偏压侧的动... 通过对山岭隧道的有限元动力计算,总结山岭隧道地震反应的一些特性。深埋隧道比浅埋隧道的动力响应小;洞口偏压明显的隧道,其偏压侧的动力响应明显比非偏压侧大,并且最大动力响应出现于隧道拱腰;而洞口偏压不太明显的隧道,其偏压侧的动力响应比非偏压侧稍微大一点,最大动力响应出现于隧道拱顶;另外隧道围岩的弹性模量对隧道的动力影响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岭隧道 偏压 地震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机理分析
17
作者 李豪 金秀丽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B12期211-214,共4页
总结了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的特点,对比分析了真空预压与堆载预压法加固机理及强度增长机理,并结合观测资料进一步讨论了存在争议的一些问题,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加固软土基效果明显,尤其适用于高速公路,可进一步推... 总结了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的特点,对比分析了真空预压与堆载预压法加固机理及强度增长机理,并结合观测资料进一步讨论了存在争议的一些问题,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加固软土基效果明显,尤其适用于高速公路,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 加固 软土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连续箱梁合龙束横向效应 被引量:5
18
作者 项贻强 唐国斌 +1 位作者 朱汉华 晁春峰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30,共6页
PC连续箱梁合龙束张拉不仅使底板纵向受压,同时在横向产生附加效应;以某跨海大桥为例,对底板合龙束作用机理进行探讨,并通过精细有限元模型,对施工过程中合龙束的横向效应进行分析和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合龙束张拉过程中底板横向应力处... PC连续箱梁合龙束张拉不仅使底板纵向受压,同时在横向产生附加效应;以某跨海大桥为例,对底板合龙束作用机理进行探讨,并通过精细有限元模型,对施工过程中合龙束的横向效应进行分析和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合龙束张拉过程中底板横向应力处于动态变化过程,其横向效应远大于恒载和其它预应力作用结果,同时,合龙束的横向效应对底板的线形、厚度及孔道保护层较为敏感;最后,基于横向框架法,通过引入预应力效应简化系数和孔道修正系数,提出合龙束横向效应的简化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箱梁 合龙束 横向效应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拱桥吊杆锈蚀高强钢丝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2
19
作者 李晓章 谢旭 +2 位作者 潘骁宇 孙文智 朱汉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8-76,共9页
为了评价拱桥服役吊杆的残余寿命,以使用10余年的吊杆高强钢丝为对象,通过自然锈蚀、人工锈蚀及机械损伤方法得到轻微锈蚀、严重锈蚀以及点蚀状态的钢丝样本,根据拉伸试验和疲劳试验、破坏断口形貌分析,研究了锈蚀钢丝的拉伸性能、疲劳... 为了评价拱桥服役吊杆的残余寿命,以使用10余年的吊杆高强钢丝为对象,通过自然锈蚀、人工锈蚀及机械损伤方法得到轻微锈蚀、严重锈蚀以及点蚀状态的钢丝样本,根据拉伸试验和疲劳试验、破坏断口形貌分析,研究了锈蚀钢丝的拉伸性能、疲劳寿命以及破断机理。在此基础上用精细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蚀坑对钢丝应力集中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锈蚀对钢丝的拉伸强度影响不大,承载力变化主要取决于钢丝有效截面的减少程度;锈蚀导致钢丝的延性下降;钢丝疲劳性能受锈蚀程度的影响具有先敏感后迟钝的特征,即锈蚀初期钢丝的疲劳寿命因锈蚀而显著降低,但进一步锈蚀引起的钢丝疲劳寿命下降不明显。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点蚀钢丝的疲劳寿命不仅取决于蚀坑底部的应力集中程度,还受到应力集中区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桥吊杆 高强钢丝 锈蚀 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隧道、小净距隧道和连拱隧道结构受力独立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汉华 杨建辉 王迎超 《隧道建设》 2007年第5期5-8,共4页
独立隧道、小净距隧道和连拱隧道三种隧道设计与施工都要遵循"基本维持围岩原始状态"和"能量最小原理"。只要结构设计合理、科学组织施工,即可基本保持小净距隧道和连拱隧道洞体受力的独立性。连拱隧道优化断面衬... 独立隧道、小净距隧道和连拱隧道三种隧道设计与施工都要遵循"基本维持围岩原始状态"和"能量最小原理"。只要结构设计合理、科学组织施工,即可基本保持小净距隧道和连拱隧道洞体受力的独立性。连拱隧道优化断面衬砌压力和内力分布基本对称,与分离隧道相接近,是一种合理的连拱隧道构筑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拱隧道 小净距隧道 结构设计 围岩 能量最小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