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余姚地区松褐天牛羽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百万 柳建定 +2 位作者 赵宝安 王菊英 舒金平 《华东昆虫学报》 2008年第1期39-43,共5页
通过室内饲养和室外笼养观察研究了余姚地区松褐天牛成虫的羽化规律。结果表明:松褐天牛在室内开始羽化的时间晚于室外,但羽化盛期基本一致。野外成虫羽化受气候影响较为明显,不同的年份羽化始期不同,但羽化盛期基本一致。另外,高山地... 通过室内饲养和室外笼养观察研究了余姚地区松褐天牛成虫的羽化规律。结果表明:松褐天牛在室内开始羽化的时间晚于室外,但羽化盛期基本一致。野外成虫羽化受气候影响较为明显,不同的年份羽化始期不同,但羽化盛期基本一致。另外,高山地区松褐天牛的羽化期比平原地区推迟30d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褐天牛 羽化 余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甲烷土壤熏蒸+药物浸根处理防治樱花冠瘿病 被引量:1
2
作者 何月秋 池树友 +3 位作者 赵宝安 李百万 王亚红 王志龙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0-62,共3页
在应用溴甲烷进行圃地土壤薄膜覆盖熏蒸处理的基础上,采用K84菌株、农用链霉素、四霉素、井冈霉素、甲维盐、CuSO4晶体6种药物对樱花苗木浸根处理后再移栽的方法进行防治樱花冠瘿病试验。结果表明,溴甲烷土壤熏蒸+药物浸根处理对樱花冠... 在应用溴甲烷进行圃地土壤薄膜覆盖熏蒸处理的基础上,采用K84菌株、农用链霉素、四霉素、井冈霉素、甲维盐、CuSO4晶体6种药物对樱花苗木浸根处理后再移栽的方法进行防治樱花冠瘿病试验。结果表明,溴甲烷土壤熏蒸+药物浸根处理对樱花冠瘿病当年及次年的控制率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花 冠瘿病 溴甲烷 土壤熏蒸 浸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姚地区松幽天牛发生情况及其在枯死马尾松根部分布规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柳建定 李百万 +3 位作者 王菊英 赵宝安 沈强 熊小萍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4-47,共4页
调查了松幽天牛(Asemum amurense)在余姚地区的发生情况及其幼虫在枯死松树根内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松幽天牛在余姚地区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松树根内越冬。4月中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6月上旬成虫开始产卵,7月下旬卵开始孵... 调查了松幽天牛(Asemum amurense)在余姚地区的发生情况及其幼虫在枯死松树根内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松幽天牛在余姚地区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松树根内越冬。4月中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6月上旬成虫开始产卵,7月下旬卵开始孵化。松幽天牛在余姚地区的平均危害率达42.9%,其发生与土壤理化性质密切相关。松幽天牛幼虫在主、侧根内的分布数量差异显著,主根内的幼虫数显著多于侧根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幽天牛 形态 生物学特性 危害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姚野生兰花种质资源调查 被引量:5
4
作者 熊小萍 向继云 +5 位作者 鲁才员 李百万 阮伟健 陈锋 张芬耀 谢文远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39,共5页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实地调查,查明余姚市共有野生兰花资源17属25种,其中香港绶草(Spiranthes hongkongensis)为华东地区地理分布新记录种,长唇羊耳蒜(Liparis pauliana)和鹅毛玉凤花(Habenaria dentata)为宁波市地理分布新记录种,无柱...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实地调查,查明余姚市共有野生兰花资源17属25种,其中香港绶草(Spiranthes hongkongensis)为华东地区地理分布新记录种,长唇羊耳蒜(Liparis pauliana)和鹅毛玉凤花(Habenaria dentata)为宁波市地理分布新记录种,无柱兰(Amitostigma gracile)、大花无柱兰(A.pinguiculum)、小舌唇兰(Platanthera minor)、小花蜻蜓兰(Tulotis ussuriensis)、金兰(Cephalanthera falcata)、带唇兰(Tainia dunnii)、广东石豆兰(Bulbophyllum kwangtungense)、纤叶钗子股(Luisia hancockii)和蜈蚣兰(Cleisostoma scolopendrifolium)9种兰花为余姚市地理分布新记录种。调查结果表明,余姚野生兰花种类的生长和分布与海拔、坡向、坡度、坡位、植被等生境因子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姚 野生兰花资源 资源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地区杨扇舟蛾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被引量:4
5
作者 王菊英 沈强 +2 位作者 李章达 王序贤 唐振海 《浙江林业科技》 2004年第6期30-33,共4页
杨扇舟蛾在浙江宁波1a发生5代,以蛹越冬。7-9月的第3代、第4代幼虫为害杨树最重。以生物农药为主、化学农药为辅、天敌保护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技术,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控制杨扇舟蛾的发生。
关键词 杨扇舟蛾 生物学特性 天敌保护 杨树 可持续控制 越冬 幼虫 江宁 宁波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松材线虫病预防注射药剂配制与林间药效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来燕学 何月秋 +6 位作者 池树友 王亚红 张毅丰 柳建定 沈幼莲 李国平 林茂松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71-878,共8页
为有效防治松材线虫病,采用阿维菌素和甲维盐为主药,吐温等为表面活性剂,复配混合药剂;同时,模制长喙50 m L容积药瓶,组合成适合向松树注输药物的专用注射针剂,在松材线虫病发生林地开展树干注入药剂抗松材线虫病试验。林间抗松材线虫... 为有效防治松材线虫病,采用阿维菌素和甲维盐为主药,吐温等为表面活性剂,复配混合药剂;同时,模制长喙50 m L容积药瓶,组合成适合向松树注输药物的专用注射针剂,在松材线虫病发生林地开展树干注入药剂抗松材线虫病试验。林间抗松材线虫病试验,采用2种方法进行,即树干注入药剂后作人工接种病原松材线虫和自然感染病原松材线虫;同时,用日本专用松材线虫病预防注射剂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日本药物(A类药)对人工接种病原松材线虫具有75%的预防效果;自配的阿维菌素(C21类药)和甲维盐(C22类药)对人工接种获得50%和100%的预防效果,使自然感染松材线虫病的松树死亡率平降至2.70%;而对照试验的人工接种病线虫的松树死亡率为100%,自然感染松树死亡率为22.36%。结果表明:试验开发的松树注射剂阿维菌素C21和甲维盐C22,能有效预防松树个体的松材线虫病发生与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甲维盐 阿维菌素 树干注射 预防 接种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绒寄甲产卵行为和产卵量及对松褐天牛幼虫的寄生作用 被引量:19
7
作者 王亚红 来燕学 +2 位作者 岑定浩 王菊英 杨忠岐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17-522,共6页
为了增强花绒寄甲对松材线虫病的媒介昆虫松褐天牛搜索和寄生能力,本文研究了花绒寄甲在实验室条件下的产卵行为、产卵量及对松褐天牛幼虫的寄生作用。结果表明,花绒寄甲成虫能被松褐天牛幼虫诱集并产卵,产于紧邻松褐天牛幼虫的卵卡内;... 为了增强花绒寄甲对松材线虫病的媒介昆虫松褐天牛搜索和寄生能力,本文研究了花绒寄甲在实验室条件下的产卵行为、产卵量及对松褐天牛幼虫的寄生作用。结果表明,花绒寄甲成虫能被松褐天牛幼虫诱集并产卵,产于紧邻松褐天牛幼虫的卵卡内;卵成扇形排列,每扇面卵量在26-115粒;卵"米"粒形,长1mm,直径0.2mm。大个体花绒寄甲成虫平均产卵135.88粒/头,中个体平均产卵70.50粒/头,小个体平均产卵33.68粒/头,产卵量大个体:中个体:小个体=4.03:2.09:1。花绒寄甲卵孵化后即可对松褐天牛幼虫进行寄生,寄生率达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绒寄甲 松褐天牛 松材线虫 成虫 幼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褐天牛龄级划分方法初探 被引量:16
8
作者 柳建定 李百万 +2 位作者 王菊英 赵宝安 舒金平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4-86,共3页
分期收集12批松褐天牛越冬虫卵于林间进行笼养观察,自卵孵化开始直至蛹出现定期解剖林间笼养的1 018条刚脱皮松褐天牛幼虫,量取其头壳宽度、前胸背板长度及体长,观测数据表明:松褐天牛幼虫头宽和前胸背板宽度值频次分布明显呈现出5个峰... 分期收集12批松褐天牛越冬虫卵于林间进行笼养观察,自卵孵化开始直至蛹出现定期解剖林间笼养的1 018条刚脱皮松褐天牛幼虫,量取其头壳宽度、前胸背板长度及体长,观测数据表明:松褐天牛幼虫头宽和前胸背板宽度值频次分布明显呈现出5个峰形,说明松褐天牛幼虫的虫龄为5龄。松褐天牛前胸背板宽度较头宽值更易量测,可用于松褐天牛幼虫龄级划分,获得的各龄级数据值也可以供各地松褐天牛幼虫虫龄划分时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褐天牛 幼虫 前胸背板 头宽 虫龄 龄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孢白僵菌×蜡蚧轮枝孢菌(BV制剂)对松墨天牛幼虫寄生试验初报 被引量:12
9
作者 来燕学 柳建定 +2 位作者 徐企尧 王亚红 周成枚 《江苏林业科技》 2003年第4期7-9,共3页
用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蜡蚧轮枝孢菌(Verticilliumlecanii)及2种菌混合物配制成0 5×109~5 0×109孢子/mL,在室内和野外对松墨天牛幼虫进行了防治试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和蜡蚧轮枝孢菌对松墨天牛幼虫... 用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蜡蚧轮枝孢菌(Verticilliumlecanii)及2种菌混合物配制成0 5×109~5 0×109孢子/mL,在室内和野外对松墨天牛幼虫进行了防治试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和蜡蚧轮枝孢菌对松墨天牛幼虫均有较强的致病性,2种菌混合使用致病作用倍增。球孢白僵菌对松墨天牛的寄生率为5%~32%,平均20%;蜡蚧轮枝菌的寄生率为2 9%~25%,平均14 9%;2种菌混合物寄生率为12%~76%,平均47 9%。野外试验表明,球孢白僵菌防治效果为50 43%,蜡蚧轮枝孢菌防治效果为38 66%,2菌混合物防治效果为69 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蜡蚧轮枝孢菌 松墨天牛 松材线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寄生松墨天牛幼虫的白僵菌和轮枝菌三级培养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柳建定 徐企尧 +2 位作者 来燕学 张义丰 王亚红 《浙江林业科技》 2003年第6期15-19,共5页
对球孢白僵菌和蜡蚧轮枝孢菌作了分离和三级培养试验。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和蜡蚧轮枝孢菌均有较好的培养性状。三级培养物中蜡蚧轮枝菌孢子含量可达1.46×1011个/g,白僵菌孢子数可达7.8×1010个/g。这二种虫生菌的分离培养成功... 对球孢白僵菌和蜡蚧轮枝孢菌作了分离和三级培养试验。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和蜡蚧轮枝孢菌均有较好的培养性状。三级培养物中蜡蚧轮枝菌孢子含量可达1.46×1011个/g,白僵菌孢子数可达7.8×1010个/g。这二种虫生菌的分离培养成功,为松材线虫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蜡蚧轮枝孢菌 松墨天牛 松材线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