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余姚市茭白主栽品种及无公害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
作者 符长焕 郑春龙 翁丽青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49-51,共3页
余姚市茭白主栽品种余茭2号具有品质优、个体大、易孕茭、产量高、商品性好、耐冷藏、效益高等优点,全年二季茭白667m2壳茭产量逾3000kg,产值3000~9000元,2008年复种面积达2000hm2以上。在无公害栽培技术上,注重茭白寄秧田与大田... 余姚市茭白主栽品种余茭2号具有品质优、个体大、易孕茭、产量高、商品性好、耐冷藏、效益高等优点,全年二季茭白667m2壳茭产量逾3000kg,产值3000~9000元,2008年复种面积达2000hm2以上。在无公害栽培技术上,注重茭白寄秧田与大田环境选择,适时寄秧与大田定植,科学施肥与田间管理,选用生物农药、性诱剂、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运用农业防治与生物防治技术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与为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公害栽培技术 主栽品种 余姚市 茭白 大田定植 田间管理 科学施肥 生物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姚市茭白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符长焕 郑春龙 翁丽青 《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1期19-21,共3页
针对当前余姚市茭白产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强化茭白新品种的选育与繁种基地建设,大力推广与应用茭白病虫草害的生物与物理防治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促早栽培技术,提倡使用复混型茭白专用有机肥,科学利用茭白草资源,实现... 针对当前余姚市茭白产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强化茭白新品种的选育与繁种基地建设,大力推广与应用茭白病虫草害的生物与物理防治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促早栽培技术,提倡使用复混型茭白专用有机肥,科学利用茭白草资源,实现茭白、水稻轮作等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白 可持续发展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姚市高山西瓜嫁接栽培技术规程 被引量:1
3
作者 翁丽青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8期354-357,共4页
余姚市发展高山西瓜生产具有独特的自然与生态条件,无"三废"污染,夏季比平原温度低3℃~6℃,非常适合高山西瓜的生长。但由于高山地区耕地有限,轮作困难,连作障碍严重。本文作者从栽培技术角度考虑,在产地环境、品种选择、嫁... 余姚市发展高山西瓜生产具有独特的自然与生态条件,无"三废"污染,夏季比平原温度低3℃~6℃,非常适合高山西瓜的生长。但由于高山地区耕地有限,轮作困难,连作障碍严重。本文作者从栽培技术角度考虑,在产地环境、品种选择、嫁接栽培、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控等方面总结出了一套高山西瓜嫁接栽培技术规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西瓜 嫁接栽培 技术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粳杂种一代稻米蒸煮品质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董彦君 董文其 +1 位作者 李建荣 张云康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169-178,共10页
采用稻米品质不同的3个粳稻和4个籼稻材料按完全双列模型进行杂交,配组24个籼粳杂种一代F1,对稻米蒸煮和食味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杂种一代的直链淀粉含量介于籼粳双亲之间,多数以粳稻为母本的杂种直链淀粉含量略低于以籼... 采用稻米品质不同的3个粳稻和4个籼稻材料按完全双列模型进行杂交,配组24个籼粳杂种一代F1,对稻米蒸煮和食味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杂种一代的直链淀粉含量介于籼粳双亲之间,多数以粳稻为母本的杂种直链淀粉含量略低于以籼稻为母本的,正反交的差异不显著。多数杂种一代的胶稠度比籼粳双亲高,表现出超亲负优势,多数以粳稻为母本的杂种胶稠度比以籼稻为母本的高,但正反交的差异不显著。杂种一代的糊化温度介于双亲之间,并接近双亲平均值,胞质籼粳类型对其胶稠度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粳杂种 蒸煮品质 食味品质 稻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茭白甲鱼共生防治福寿螺技术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翁丽青 符长焕 +1 位作者 郑春龙 刘宝法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茭白 甲鱼 福寿螺 田间管理 产量 采茭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迟熟突变体恢复系LR7954配组特性研究
6
作者 夏岳章 沈圣泉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3期21-21,25,共2页
用60Coγ射线(350Gy)辐照水稻恢复系浙恢7954干种子,经诱变后代筛选,获得了1份迟熟突变体LR7954。经考察,与原浙恢7954相比,LR7954抽穗期和全生育期分别延迟7 d和5 d;同时,还表现为植株高大、茎秆粗壮、穗大粒多等特性。配组试验表明,LR... 用60Coγ射线(350Gy)辐照水稻恢复系浙恢7954干种子,经诱变后代筛选,获得了1份迟熟突变体LR7954。经考察,与原浙恢7954相比,LR7954抽穗期和全生育期分别延迟7 d和5 d;同时,还表现为植株高大、茎秆粗壮、穗大粒多等特性。配组试验表明,LR7954所配的杂交F1的全生育期较大幅度延迟,产量明显提高,具有良好的生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恢复系 LR7954 γ诱变 迟熟突变体 高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薯枣新品种引进及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建荣 朱梦龙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05S期10-10,共1页
番薯富含植物纤维、类胡萝卜素、抗坏血酸等功能保健因子,是健康食品的典型代表。为了提高了番薯枣品质,引进、筛选和推广番薯枣加工专用的新品种。通过对比试验,浙薯13、浙薯132等2个品种进行加工,产值能达1.2×105元/hm2,适宜加... 番薯富含植物纤维、类胡萝卜素、抗坏血酸等功能保健因子,是健康食品的典型代表。为了提高了番薯枣品质,引进、筛选和推广番薯枣加工专用的新品种。通过对比试验,浙薯13、浙薯132等2个品种进行加工,产值能达1.2×105元/hm2,适宜加工产品类型,可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薯枣 新品种 加工工艺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季晚粳稻宁88直播栽培的播期、播量研究
8
作者 陈国 成丽萍 +2 位作者 叶朝辉 金林灿 丁伟红 《农业科技通讯》 2009年第11期60-61,共2页
试验结果表明,宁88作单季晚稻直播栽培,适宜的播种期为6月5日-10日,每亩播种量为3.0kg左右。
关键词 单季晚稻 宁88 直播栽培 播种期 播种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早稻品种甬籼15氮肥施用特点研究
9
作者 金林灿 成丽萍 +1 位作者 施贤波 符长焕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4期47-48,50,共3页
为实现甬籼15的高产稳产,笔者开展了甬籼15氮肥施用量和施用方式的研究。结果表明,从高产、稳产、效益三方面综合考虑,在肥力中等偏上的土壤条件下,甬籼15纯氮施用量宜控制在180.0㎏/hm2左右为佳;施氮方式以基、苗、穗肥比例为0.5∶1.5... 为实现甬籼15的高产稳产,笔者开展了甬籼15氮肥施用量和施用方式的研究。结果表明,从高产、稳产、效益三方面综合考虑,在肥力中等偏上的土壤条件下,甬籼15纯氮施用量宜控制在180.0㎏/hm2左右为佳;施氮方式以基、苗、穗肥比例为0.5∶1.5∶1这种适施基肥、早施重施苗肥、施好穗肥的倒"V"字型施肥方法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甬籼15 氮肥 施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施肥对茭白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1
10
作者 姜丽娜 符建荣 +2 位作者 符长焕 翁丽青 李建荣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161-166,共6页
研究了"浙大二号"茭白平衡施肥技术,明确了磷钾肥对茭白的增产效应和改善品质,提高商品价值及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在分析产量结果及茭白氮磷钾营养吸收规律的基础上,筛选出氮磷钾平衡施肥最佳配方。
关键词 茭白 平衡施肥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季茭白余茭4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被引量:6
11
作者 符长焕 翁丽青 +1 位作者 郑许松 郑春龙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9期1108-1109,共2页
余茭4号是从浙茭2号优良变异单株中筛选出来的双季茭白新品种。该品种株型高大紧凑,分蘖力强,孕茭性好,茭型大,品质优,商品性好,抗病虫性强,产量高,秋茭晚熟,2012年12月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余茭4号秋茭单个壳茭重136.7 g,... 余茭4号是从浙茭2号优良变异单株中筛选出来的双季茭白新品种。该品种株型高大紧凑,分蘖力强,孕茭性好,茭型大,品质优,商品性好,抗病虫性强,产量高,秋茭晚熟,2012年12月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余茭4号秋茭单个壳茭重136.7 g,净茭重90.8 g,667 m2产量1 324.8 kg;夏茭单个壳茭重118.1 g,净茭重70.4 g,667 m2产量2 704.3 kg。总结了余茭4号栽培要点及繁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白 品种 余茭4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藕鳖共育控制食根金花虫幼虫(地蛆)为害 被引量:4
12
作者 夏岳章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3-24,共2页
藕田套养中华鳖有效地控制地蛆对莲藕的为害,提高了莲藕的产量,减少了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和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莲藕的生长为中华鳖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农田害虫及福寿螺又为中华鳖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
关键词 中华鳖 莲藕 为害 地蛆 控制 幼虫 共育 生长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茭白田福寿螺生物学特性、危害及防治现状 被引量:21
13
作者 翁丽青 陈亚雄 《浙江农业科学》 2006年第1期76-77,共2页
调查茭白田福寿螺的生物学特性,在福寿螺重发区的茭白田中,福寿螺喜食茭白小分蘖和茭白肉,使有效分蘖降低7.71%,产量降低6.13%,每667 m2损失产量73.25 kg。利用本地生物中华鳖来控制和减轻茭白田中福寿螺的发生和危害才是一种安全有效... 调查茭白田福寿螺的生物学特性,在福寿螺重发区的茭白田中,福寿螺喜食茭白小分蘖和茭白肉,使有效分蘖降低7.71%,产量降低6.13%,每667 m2损失产量73.25 kg。利用本地生物中华鳖来控制和减轻茭白田中福寿螺的发生和危害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寿螺 生物学特性 茭白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茭白草堆肥过程中温度及营养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12
14
作者 符长焕 《浙江农业科学》 2009年第1期187-189,共3页
茭白草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是生产有机肥的理想原料,但目前大量的茭白草被遗弃而未能被充分利用。系统地研究了茭白草堆肥过程中的温度、含水量及营养成分的变化,明确了茭白草、茭白草与猪粪混合堆肥发酵腐熟所需的时间以及茭白草与猪... 茭白草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是生产有机肥的理想原料,但目前大量的茭白草被遗弃而未能被充分利用。系统地研究了茭白草堆肥过程中的温度、含水量及营养成分的变化,明确了茭白草、茭白草与猪粪混合堆肥发酵腐熟所需的时间以及茭白草与猪粪混合堆肥中相宜的混配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白草 堆肥 温度 含水量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根草对水稻螟虫的诱杀及应用 被引量:24
15
作者 夏岳章 孙文岳 《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12期1693-1695,1698,共4页
化学药剂防治水稻螟虫常易造成农田和水环境的污染及稻米农药残留超标。香根草植株挥发物对水稻螟虫的雌蛾有较强的诱集作用,且其植株含有杀虫活性成分,致幼水稻螟虫不能完成生活史,从而减轻虫害发生,降低农药使用量,改善生态环境,提高... 化学药剂防治水稻螟虫常易造成农田和水环境的污染及稻米农药残留超标。香根草植株挥发物对水稻螟虫的雌蛾有较强的诱集作用,且其植株含有杀虫活性成分,致幼水稻螟虫不能完成生活史,从而减轻虫害发生,降低农药使用量,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作物安全性,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根草 水稻螟虫 生态诱杀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茭白鞘叶栽培蘑菇试验初报 被引量:4
16
作者 符长焕 郑良义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9期20-21,共2页
茭白鞘叶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与栽培草腐菌所需要的营养元素,是栽培生产蘑菇的理想原料。通过茭白鞘叶栽培蘑菇试验,初步明确了茭白鞘叶栽培蘑菇的工艺流程、栽培技术与克服出现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 茭白鞘叶 蘑菇 栽培 工艺流程 温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藕鳖共育控制福寿螺及套养技术 被引量:5
17
作者 夏岳章 翁丽青 符长焕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10期1363-1365,共3页
通过藕田套养中华鳖,利用中华鳖喜食福寿螺的习性,可有效控制福寿螺的危害;同时福寿螺又为中华鳖提供了营养丰富的食物来源,降低了养鳖成本,减少了农残和污染,达到了藕鳖共育增产、增效和增质的效果。探索了一套藕鳖共育的高产高效技术... 通过藕田套养中华鳖,利用中华鳖喜食福寿螺的习性,可有效控制福寿螺的危害;同时福寿螺又为中华鳖提供了营养丰富的食物来源,降低了养鳖成本,减少了农残和污染,达到了藕鳖共育增产、增效和增质的效果。探索了一套藕鳖共育的高产高效技术规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寿螺 中华鳖 共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棚茭白新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2
18
作者 翁丽青 陈亚雄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01X期81-82,共2页
试验采用大区对比的方法,比较了浙99-1、浙911、宁波四九茭、黄岩双季茭白与浙茭2号的生育特性、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等。结果表明浙99-1生长势较强,分蘖力中,产量高,商品性好,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对照品种,适宜于本地大棚种植。
关键词 大棚 茭白 品种 比较试验 生育特性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茭二号”秋茭施钾肥效应试验简报 被引量:1
19
作者 翁丽青 《上海农业科技》 2005年第3期84-84,共1页
关键词 试验简报 钾肥效应 秋茭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合理施肥技术 茭白生产 2003年 产量和品质 栽培面积 茭白种植 粗放管理 比例失调 经济效益 效应试验 施钾肥 半野生 种植户 氮磷钾 河姆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公害茭白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 被引量:1
20
作者 翁丽青 李忠伟 《上海蔬菜》 2005年第1期56-56,共1页
茭白是我市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生蔬菜,目前复种面积已超过0.34万hm2.茭白生长期间的病虫草害种类多,危害重,防治工作量大.为保持农业生态平衡,控制环境污染,我所从2002年开始,进行了无公害茭白病虫草害综合配套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并取... 茭白是我市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生蔬菜,目前复种面积已超过0.34万hm2.茭白生长期间的病虫草害种类多,危害重,防治工作量大.为保持农业生态平衡,控制环境污染,我所从2002年开始,进行了无公害茭白病虫草害综合配套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效果,现简要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白 病虫草害 无公害 复种 生长期 水生蔬菜 综合防治 控制环境 种植面积 农业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