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实践活动的设计 被引量:6
1
作者 吕芯韵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1-53,59,共4页
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亲临问题的“现场”,真实感知学习情境的学习活动。它以获取知识为启程点,以实践探究为着落点,以素养习得为关键点,结合确定选题、实践探究、交流评价、反思修改的设计框架,将语文实践活动设计为交际表达系列、学科... 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亲临问题的“现场”,真实感知学习情境的学习活动。它以获取知识为启程点,以实践探究为着落点,以素养习得为关键点,结合确定选题、实践探究、交流评价、反思修改的设计框架,将语文实践活动设计为交际表达系列、学科融合系列和研学实践系列,进而促进学生能力发展,提升学生自信,将核心素养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学习情境 语文实践活动 交际表达 学科融合 研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整本书阅读任务群表现性评价策略 被引量:8
2
作者 沈远铭 《教学与管理》 2023年第5期69-72,共4页
目前,整本书阅读评价标准缺乏细化,评价过程缺少反馈、诊断和激励,评价策略单一,方法简单,因而影响其实施效果。参照课程标准,结合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的特点,构建小学整本书阅读任务群表现性评价的内容序列,设计针对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操... 目前,整本书阅读评价标准缺乏细化,评价过程缺少反馈、诊断和激励,评价策略单一,方法简单,因而影响其实施效果。参照课程标准,结合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的特点,构建小学整本书阅读任务群表现性评价的内容序列,设计针对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操作性强的表现性阅读评价方案,细化目标,积极发挥表现性评价情境性、指导性、过程性的作用,在真实活动过程中,综合评价学生在整本书阅读活动中的表现,以此促成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教学的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本书阅读 表现性评价 内容序列 读前评价 读中评价 读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隐性资源的挖掘与教学 被引量:7
3
作者 朱丽娟 沈远铭 《教学与管理》 2023年第17期42-46,共5页
非连续性文本是一种以图表、图画等形式出现的间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是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在现行统编教材当中体现不多,因此在落实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时候有必要进行非连续性文本隐性资源的开发。实践中... 非连续性文本是一种以图表、图画等形式出现的间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是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在现行统编教材当中体现不多,因此在落实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时候有必要进行非连续性文本隐性资源的开发。实践中可以通过挖掘教材、学科整合、课外拓展等途径进一步开发非连续性文本隐性资源,并采用图文对照、比较阅读、情境架构等方式实施教学,提高学生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同时促进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任务群 非连续性文本 隐性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语文读写一体化的可视化教学策略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淑燕 《教学与管理》 2023年第26期44-47,51,共5页
读写一体化是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促进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提升的一项综合语言能力,需要在教学中为写而读,融读于写。在阅读中,图领单元内容、图示语篇结构、图列人物关系、图视写作方法,迁移运用到写作中,将结构、过程、情境、策略和评... 读写一体化是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促进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提升的一项综合语言能力,需要在教学中为写而读,融读于写。在阅读中,图领单元内容、图示语篇结构、图列人物关系、图视写作方法,迁移运用到写作中,将结构、过程、情境、策略和评价可视化。用可视化的教学方法,优化读写结合的资源,拓宽读写训练维度,内化读写结合方法,真正构建读写结合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读写一体化 可视化 阅读 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整视域下文言文教学的梯度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吕芯韵 《教学与管理》 2023年第8期45-47,52,共4页
统编教材文言文教学呈现一个“提早进入”“增量进入”的新形式。但目前文言文教学缺乏梯度教学。统整视域下根据教学目标的梯度变化,横向关照单元整体,纵向关注语文要素,开展梯度教学:从“古今”对照、“情境”创设去“悦”读激趣;以... 统编教材文言文教学呈现一个“提早进入”“增量进入”的新形式。但目前文言文教学缺乏梯度教学。统整视域下根据教学目标的梯度变化,横向关照单元整体,纵向关注语文要素,开展梯度教学:从“古今”对照、“情境”创设去“悦”读激趣;以“品文字”“赏文章”“悟文化”去“阅”读化人;依“兴趣点”“发展点”去“越”读拓展,构建学习文言文的良好机制,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习得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整视域 文言文 梯度教学 教学目标 文体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问题和需求的靶向精准校本研训 被引量:1
6
作者 沈远铭 《教学与管理》 2022年第11期24-26,共3页
传统的粗放型、“大一统”的校本研训,其突出问题是忽视了教师的实际需求和个体之间的差异,导致研训内容和教师实际需求之间严重脱节。“靶向精准研训”从引导教师制定个性化的“七彩专业发展规划”入手,让每位教师都能客观准确地进行... 传统的粗放型、“大一统”的校本研训,其突出问题是忽视了教师的实际需求和个体之间的差异,导致研训内容和教师实际需求之间严重脱节。“靶向精准研训”从引导教师制定个性化的“七彩专业发展规划”入手,让每位教师都能客观准确地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定位,明确发展的目标和路径,在此基础上,学校再分层分类,遵循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的原则,有针对性地设计研训项目对各层次的教师实施“靶向”研训,并建立运行机制护航“靶向”研训,让校本研训活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成长 七彩规划 靶向研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