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年来浙江省银行流动资金贷款效益分析
1
作者 应宜逊 王强 《浙江学刊》 CSSCI 1992年第2期43-46,共4页
一、浙江省银行流动资金贷款概况流动资金贷款历来是银行贷款的主要项目,1978年流动资金贷款占银行各项贷款的95.3%;1979年以后,银行陆续开办了多种固定资产贷款,流动资金贷款的比重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85%左右。从绝对量看,1978年我省... 一、浙江省银行流动资金贷款概况流动资金贷款历来是银行贷款的主要项目,1978年流动资金贷款占银行各项贷款的95.3%;1979年以后,银行陆续开办了多种固定资产贷款,流动资金贷款的比重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85%左右。从绝对量看,1978年我省银行流动资金贷款余额为45.0亿元,1990年增为418.0亿元,增长8.3倍,年均递增20.4%。同时,我省银行还开办了外汇流动资金贷款,1990年末余额超过1亿美元。从信贷业务经营主体看,1978年以前我省只有人民银行一家。目前,大体上工商银行占将近一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银行 资金 贷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十年代浙江省金融机构固定资产贷款态势浅析
2
作者 袁隆生 周瑞谷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1992年第1期27-29,45,共4页
随着我国商品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机构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金融机构的固定资产贷款占全部投资的比重日趋提高,因而对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宏观经济环境变动中,研究八十年代浙江... 随着我国商品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机构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金融机构的固定资产贷款占全部投资的比重日趋提高,因而对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宏观经济环境变动中,研究八十年代浙江省金融机构固定资产贷款运筹的态势,无疑为九十年代我省投资结构优化提供借鉴。一、八十年代浙江省金融机构固定资产贷款运筹特点八十年代,浙江省金融机构固定资产贷款运筹具有以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八十年代 金融机构 浙江省 贷款规模 全民所有制单位 经济发展 九十年代 年均增长率 经济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构想
3
作者 应宜逊 《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1990年第3期34-39,59,共7页
一、产业结构现状 (一)浙江经济的基本特点浙江是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之一,1987年全省国民收入为508亿元,人均1241元,均列全国第六位,由于自然与历史的原因,目前浙江的经济存在着三个明显的特点。 1.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素以精耕细... 一、产业结构现状 (一)浙江经济的基本特点浙江是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之一,1987年全省国民收入为508亿元,人均1241元,均列全国第六位,由于自然与历史的原因,目前浙江的经济存在着三个明显的特点。 1.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素以精耕细作称著农田复种指数高达250%,而居全国第一位。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也较高。 2.工业“轻、小、集” 1986年我省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占64.3%,比全国平均数47.7%高出16.6个百分点,轻型化程度仅次于广东省;小企业的产值占工业总值的7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比较优势 产品质量 乡镇企业 浙江经济 速度型 产业结构现状 结构失调 经济发展模式 国民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总需求超前增长是迫使货币过量发行的根源——从浙江省经济金融态势透视通货膨胀的成因
4
作者 高天鹏 《探索(浙江)》 1988年第6期13-18,共6页
就实质而言,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但中央银行一直采取紧缩货币政策同通货膨胀作斗争,而为什么“紧而不缩”,难以控制住货币净投放总量和贷款总规模的不断扩张?笔者认为总需求持续地超前增长是迫使货币过量发行和贷款总规模大幅度扩... 就实质而言,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但中央银行一直采取紧缩货币政策同通货膨胀作斗争,而为什么“紧而不缩”,难以控制住货币净投放总量和贷款总规模的不断扩张?笔者认为总需求持续地超前增长是迫使货币过量发行和贷款总规模大幅度扩张的焦点。 一、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地大幅度超前增长与投资结构失衡拉动货币过量发行。 在经济体制转换时期,实现由高度集权的单一的国家投资主体,向以国家、部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货膨胀 固定资产投资 货币现象 经济体制转换 中央银行 总规模 货币政策 结构失衡 投资主体 社会总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包经营并非专业银行企业化的正确选择
5
作者 周建松 沈思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1988年第3期34-38,共5页
专业银行企业化作为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了种种矛盾和困难,困扰人们的思维,阻碍改革的进程。而与此同时,承包经营责任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思路,在农村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在中小企业显示了威力,在大... 专业银行企业化作为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了种种矛盾和困难,困扰人们的思维,阻碍改革的进程。而与此同时,承包经营责任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思路,在农村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在中小企业显示了威力,在大中型企业也有所突破,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银行企业化 承包经营责任制 承包方 金融体制改革 地方政府 中央银行 经济体制改革 承包制 银行经营 银行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中央银行对地方财政信用的调控作用
6
作者 高天鹏 《浙江学刊》 CSSCI 1990年第2期29-30,23,共3页
近几年来地方财政信用发展速度较快,几乎每个省区都存在地方财政信用。是取消还是发展地方财政信用,理论界和实业界具有较大的争议。我们拟依据浙江省地方财政信用的规模与结构现状,在探讨其存在的根源、作用和弊病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 近几年来地方财政信用发展速度较快,几乎每个省区都存在地方财政信用。是取消还是发展地方财政信用,理论界和实业界具有较大的争议。我们拟依据浙江省地方财政信用的规模与结构现状,在探讨其存在的根源、作用和弊病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研究设想:在强化中央银行对地方财政信用的调控作用的基础上,有效引导和发展地方财政信用,并将财政信用委托专业银行营运。一、当前的地方财政信用规模和结构近年来,浙江省财政信用发展很快。据调查,1989年一季度末累计发放额达14亿元,其中向企业发放贷款8.94亿元,占64%;财政内部同业拆借3.8亿元,占27%;向专业银行发放临时贷款1.3亿元,占9%。在企业贷款中,流动资金贷款占86%,基本建设和挖革改贷款占14%。从全省来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银行 地方财政 调控 财政信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银行超然地位评析
7
作者 朱文剑 《武汉金融》 1987年第11期27-28,共2页
1983年9月国务院明确了人民银行为我国的中央银行,这从形式上具备了加强宏观控制的主观条件,但在经历了1984年的信贷大失控之后,为什么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金融政策始终摆脱不了“震荡”、“被动”的局面呢?究其根源,除了客观的、旧体制... 1983年9月国务院明确了人民银行为我国的中央银行,这从形式上具备了加强宏观控制的主观条件,但在经历了1984年的信贷大失控之后,为什么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金融政策始终摆脱不了“震荡”、“被动”的局面呢?究其根源,除了客观的、旧体制、旧观念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银行 人民银行 信贷政策 宏观控制 货币发行 货币金融 金融决策 资金供应 金触机构 再贴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阶段中国股票市场的缺陷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杨鹏 李跃华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63-66,共4页
中国股市的设计存在太多的人为的制度性缺陷。本文将从中国股市的融资功能,股票发行规模,股份结构设置,股票定价机制,投资主体结构以及证券中介机构状况等七个方面来对中国股市进行深刻剖析,借此阐发现阶段中国股票市场的缺陷,或... 中国股市的设计存在太多的人为的制度性缺陷。本文将从中国股市的融资功能,股票发行规模,股份结构设置,股票定价机制,投资主体结构以及证券中介机构状况等七个方面来对中国股市进行深刻剖析,借此阐发现阶段中国股票市场的缺陷,或期对中国股市的规范和成熟能有些许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股票市场 缺陷分析 金融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价之宝”如何进行资产评估——对桐庐县组建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资产评估的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臧焕华 毕愚溪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8-29,共2页
桐庐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已开发的瑶琳仙境、桐君山和严子陵钓台等名胜古迹早已纳入“两江一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待开发的景点有阆苑石景、九里洲、江心沙、白云源,龙门瀑布、大奇山、天子岗、蜜蜂岩、……举不胜举。桐庐县旅游业已... 桐庐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已开发的瑶琳仙境、桐君山和严子陵钓台等名胜古迹早已纳入“两江一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待开发的景点有阆苑石景、九里洲、江心沙、白云源,龙门瀑布、大奇山、天子岗、蜜蜂岩、……举不胜举。桐庐县旅游业已具相当规模,现有职工500人,旅游年收入2000万元,年创外汇80万美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名胜古迹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资产评估 桐庐 瀑布 旅游点 风景旅游资源 股份有限公司 自然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飞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7期28-31,共4页
关于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有人主张“单一的”目标论——稳定币值;有人主张“双重的”目标论——发展经济和稳定物价;还有人主张“多元论”——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上述分歧集中到一点,就是我国的货币... 关于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有人主张“单一的”目标论——稳定币值;有人主张“双重的”目标论——发展经济和稳定物价;还有人主张“多元论”——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上述分歧集中到一点,就是我国的货币政策是采用单一目标,还是多元目标(两元以上)?亦即究竟是经济增长,还是稳定币值。笔者认为,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还不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还不是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况且,在我国现阶段的就业制度和工资制度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和运行,是无法对我国就业率发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也无法对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目标发生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因为产品出口创汇不仅受到技术设备、产品质量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目标 经济增长率 通货膨胀率 国际收支平衡 稳定币值 最终目标 我国现阶段 物价上涨率 国内生产总值 充分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利率杠杆作用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天鹏 潘方圣 《探索(浙江)》 CSSCI 1989年第1期20-22,共3页
一、储蓄利率必须高于预期物价上涨率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低利率政策。低利率助长了企业对投资与贷款的需求持续膨胀,从而导致了固定资产投资膨胀与流动资金短缺同时并存,银行被迫增加货币投放以补充信贷缺口。低利率不能以真实报酬... 一、储蓄利率必须高于预期物价上涨率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低利率政策。低利率助长了企业对投资与贷款的需求持续膨胀,从而导致了固定资产投资膨胀与流动资金短缺同时并存,银行被迫增加货币投放以补充信贷缺口。低利率不能以真实报酬鼓励储蓄。近几年储蓄之所以大幅度增加,主要由于消费基金膨胀,而适销对路商品却供给不足,人们手持货币待购不如存入银行待购。因此,大部分储蓄增加只是“被迫性”的储蓄。这种没有真实报酬的非自愿的储蓄是极不稳定的。一旦物价突发性持续大幅度上涨,人们预期物价上涨在相当长时期内大大高于利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贷款利率 金融机构 利率杠杆 储蓄利率 存款利率 物价上涨率 散货 低利率 有限制 几个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蓄持续增长的负效应及其对策
12
作者 高天鹏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17-19,74,共4页
储蓄持续大幅度虚假增加,部份储蓄形成没有物资保证的虚拟资本。城乡居民货币收入连年超过国民收入增长速度,而同时大部份商品又严格限制其价格上涨,造成我国市场供需差额逐年加大,结余货币购买力大幅度增长。1988年当年形成的零售商品... 储蓄持续大幅度虚假增加,部份储蓄形成没有物资保证的虚拟资本。城乡居民货币收入连年超过国民收入增长速度,而同时大部份商品又严格限制其价格上涨,造成我国市场供需差额逐年加大,结余货币购买力大幅度增长。1988年当年形成的零售商品货源达到7900亿元,比1983年增长1.6倍,这样快的增长速度是历史少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购买力 负效应 储蓄结构 增长速度 资本积累 国民收入 货币收入 城乡居民 乡镇企业 虚拟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配套改革 稳定中求成长
13
作者 高天鹏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5-41,共7页
保持货币适度增长,避免物价大帽波动物价稳定与经济成长是经济发展的两大目标,每个国家都希望在经济快速成长同时,保持物价稳定,但能达到双重目标的国家极少。根据各国早期发展经验,显示经济快速发展时,即是物价膨胀时期。以日本为例,... 保持货币适度增长,避免物价大帽波动物价稳定与经济成长是经济发展的两大目标,每个国家都希望在经济快速成长同时,保持物价稳定,但能达到双重目标的国家极少。根据各国早期发展经验,显示经济快速发展时,即是物价膨胀时期。以日本为例,日本在经济起飞时期,政府和银行选择了稳定批发物价,同时也就自然允许消费物价上涨了。消费物价和批发物价反映在价格体系中就拉开一定的距离,它们关系表明,要稳定消费物价必降低批发物价,或者稳定批发物价必导致消费物价上升,二者必择其一。稳定消费物价对个人消费有利,稳定批发物价对企业生产有利,是重视企业生产还是侧重个人消费,这必须有所选择。日本在赶超欧美实现经济起飞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 通货膨胀率 财政赤字 金融机构 配套改革 经济成长 经济起飞时期 消费物 基础产业 经济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疲软的哲学思考——谈当前市场疲软的三种特性
14
作者 马骏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0年第4期44-45,53,共3页
我国的市场销售疲软,至今已持续达10个多月之久,但社会上对其成因及对策,仍存在一定的分歧:决策者是有喜有忧,其行为多取向于扭转生产滑坡;经营者是忧大于喜,其行为取向于经济效益;消费者则皆大欢喜,在经受了高通货膨胀痛苦之后,希望能... 我国的市场销售疲软,至今已持续达10个多月之久,但社会上对其成因及对策,仍存在一定的分歧:决策者是有喜有忧,其行为多取向于扭转生产滑坡;经营者是忧大于喜,其行为取向于经济效益;消费者则皆大欢喜,在经受了高通货膨胀痛苦之后,希望能保持现在那样宽松市场环境,并期待着供给不断丰富和物价进一步回落。如何来统一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疲软 哲学思考 种特性 治理整顿 物价 市场销售 购买倾向 生产滑坡 矛盾的特殊性 基础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进一步稳定货币的思考
15
作者 应宜逊 《浙江学刊》 CSSCI 1991年第1期32-35,共4页
一、当前的货币形势当前货币形势的基本特点是:已经初步稳定,但未最终稳定,不稳定因素甚多,再次膨胀的危险严重存在。(一)货币初步稳定的标志从金融运行方面看,一是货币投放得到控制。1989年全国货币投放210亿元,比1988年减少470亿元,... 一、当前的货币形势当前货币形势的基本特点是:已经初步稳定,但未最终稳定,不稳定因素甚多,再次膨胀的危险严重存在。(一)货币初步稳定的标志从金融运行方面看,一是货币投放得到控制。1989年全国货币投放210亿元,比1988年减少470亿元,流通中货币增长率为9.8%,是80年代以来增长最慢的一年。今年1—8月,货币回笼165亿元,创历史上同期回笼的最高纪录。二是储蓄持续大幅度增长。1989年储蓄存款净增额首次突破一千亿元大关,达到1345亿元。今年1—9月已达1500亿元,预计全年可比去年增加500亿元左右。三是信贷收支情况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蓄存款 货币投放 货币政策 金融运行 信贷规模 不稳定因素 货币回笼 消费需求 金融机构 经济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成长环境与基础的实证研究
16
作者 高天鹏 《浙江学刊》 CSSCI 1991年第4期50-53,共4页
居民消费持续扩大是经济持续成长的必要环境当前我国出口总额占总产出比重极低,经济持续成长的必要环境仍然是居民即期最终消费持续扩大。只有在即期最终消费需求拉力持续扩张的市场环境下,才能增加有效投资以推动技术进步和增加有效供... 居民消费持续扩大是经济持续成长的必要环境当前我国出口总额占总产出比重极低,经济持续成长的必要环境仍然是居民即期最终消费持续扩大。只有在即期最终消费需求拉力持续扩张的市场环境下,才能增加有效投资以推动技术进步和增加有效供给,才能拉动主导工业(最终消费工业)持续成长,并通过主导工业与后向、前向、旁侧产业链的传导和金融循环效应,带动补充工业和基础产业持续增加有效供给,实现经济持续增长。以下,依据改革以来经济发展三个阶段,对经济持续成长的必要环境作些实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成长 实证研究 有效供给 改革以来 实证分析 国民收入 居民消费 有效投资 高速增长 百分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信贷资金短缺的原因及缓解政策设想
17
作者 高天鹏 曲一声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0-32,共3页
我国信贷资金供需缺口长期处于短缺状态,有以下几种原因。一、稀缺资源供给瓶颈,成本增加推动价格与资金缺口轮番上涨。近几年来,我国消费加工业超高速增长与基础产业供给脱节,导致电力、能源、钢铝、化工等稀缺原材料和丝、
关键词 银行贷款 货币 财政赤字 金融机构 呆滞贷款 缓解政策 资金短缺 信贷资金 稀缺资源 资金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交通电力“先行资金”积累机制 缓解瓶颈制约
18
作者 高天鹏 吴群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5期17-19,共3页
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浙江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有三个,一是交通运输,二是电力,三是资金。为此,我们对浙江的交通运输和电力瓶颈情况做了调查。建议快速建立交通电力“先行资金”积累机制,增加这两大基础产业的投入,从而缓解浙江经济发展... 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浙江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有三个,一是交通运输,二是电力,三是资金。为此,我们对浙江的交通运输和电力瓶颈情况做了调查。建议快速建立交通电力“先行资金”积累机制,增加这两大基础产业的投入,从而缓解浙江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 交通不畅电力短缺 一、交通不畅 1、内河航运堵航。自1992年3季度以来,我省内河长湖申线、京杭运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累机制 解瓶颈 电力增长 股份投资 电力投资 公路 浙江经济发展 交通项目 内河航运 投资入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当前我国金融主要困境及突破对策
19
作者 高天鹏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2-35,49,共5页
(一) 资金供给制的金融体制造成巨额“金融赤字” 自1984年,专业银行分设,建立中央银行体制以来,在政策上要求,中央银行不包专业银行的资金,专业银行不包企业的资金,专业银行的资金要求自求平衡。但在实质上与过去并无本质差别,都是统... (一) 资金供给制的金融体制造成巨额“金融赤字” 自1984年,专业银行分设,建立中央银行体制以来,在政策上要求,中央银行不包专业银行的资金,专业银行不包企业的资金,专业银行的资金要求自求平衡。但在实质上与过去并无本质差别,都是统包企业资金需求缺口—资金供给制。现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金融 对策 资金供给制 社会集资 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流动资金效益的对策论证
20
作者 高天鹏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1992年第3期23-24,38,共3页
减少资金沉淀,阻止资金漏损,提高资金效益,是搞活大中型企业的一个关键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从长期发展战略上看,必须深化改革,明确产权归属关系,强化公有制资产管理,消除企业财产无真正主人负责和产权虚置等弊病.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 减少资金沉淀,阻止资金漏损,提高资金效益,是搞活大中型企业的一个关键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从长期发展战略上看,必须深化改革,明确产权归属关系,强化公有制资产管理,消除企业财产无真正主人负责和产权虚置等弊病.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产权归属关系明晰化的所有制结构。但从短期来看,我们应采取如下宏观配套政策进行综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金效益 配套政策 搞活大中型企业 货币供给 资金占用 亏损企业 资金沉淀 归属关系 流动资金 所有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