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台风灾害及应急机制建设 被引量:36
1
作者 吕振平 姚月伟 《灾害学》 CSCD 2006年第3期69-71,共3页
针对浙江省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研究分析了台风灾害的特点以及应急机制建设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预防台风灾害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 台风灾害 应急机制建设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99630”特大洪水中水利工程的防洪减灾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春来 谢龙大 《灾害学》 CSCD 2001年第4期57-62,共6页
1999年梅雨期间 ,浙北的杭嘉湖地区和新安江流域发生了百年未遇的洪灾 -“996 30”特大洪水。这次洪水的降雨、水位都超过历史记录。在特大灾害面前 ,各级防汛部门精心调度 ,正确指挥 ,各地发扬风格 ,团结抗洪 ,各类水利工程充分发挥了... 1999年梅雨期间 ,浙北的杭嘉湖地区和新安江流域发生了百年未遇的洪灾 -“996 30”特大洪水。这次洪水的降雨、水位都超过历史记录。在特大灾害面前 ,各级防汛部门精心调度 ,正确指挥 ,各地发扬风格 ,团结抗洪 ,各类水利工程充分发挥了防洪减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防洪减灾 浙江 洪水 1999年 降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注桩侧摩阻力发挥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叶建忠 周健 韩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029-2032,共4页
桩侧摩阻力的发挥主要与桩周土的力学性质、侧向有效压力、桩土的相对位移量、桩土的接触性质、时间效应等有关。采用双曲线侧摩阻力发挥模型,通过分析上海某地区灌注桩的现场试验实测资料,提出了双曲线模型的计算参数取值范围。此外,... 桩侧摩阻力的发挥主要与桩周土的力学性质、侧向有效压力、桩土的相对位移量、桩土的接触性质、时间效应等有关。采用双曲线侧摩阻力发挥模型,通过分析上海某地区灌注桩的现场试验实测资料,提出了双曲线模型的计算参数取值范围。此外,对桩侧摩阻力的时间效应也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采用双曲线函数对灌注桩侧摩阻力与相对位移间的变化关系进行拟合是合理的;由于各级荷载下桩体沉降同样具有时间性,桩侧摩阻力同时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灌注桩 侧摩阻力 双曲线函数 时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不同成桩方式单桩特性的颗粒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4
作者 叶建忠 周健 韩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94-900,共7页
采用基于离散单元法的颗粒流数值技术对砂土中(无黏聚力)设置就位后单桩在使用阶段的承载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对应工程中的挤土桩与非挤土桩,按照桩设置的不同方式研究并对比了静压沉桩方式与预埋式两种不同单桩在就位后的工作特性,对... 采用基于离散单元法的颗粒流数值技术对砂土中(无黏聚力)设置就位后单桩在使用阶段的承载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对应工程中的挤土桩与非挤土桩,按照桩设置的不同方式研究并对比了静压沉桩方式与预埋式两种不同单桩在就位后的工作特性,对两种成桩方式下桩–土–筏板的共同作用特性也略作了比较。分析中,克服传统的连续介质力学模型的宏观连续性假设,研究加载过程中桩体力学行为表现与桩周土体的细观结构参数反应的联系,增进了对桩基工程承载特性与土体渐进破坏演变过程的深入理解。此外,将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作了对比分析,桩端荷载–位移曲线特征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单元法 颗粒流数值模拟 静压桩 共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08”号超强台风暴雨洪水及防洪效益综述 被引量:2
5
作者 金新芽 邵学强 +1 位作者 黄仕勇 闵惠学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3-96,共4页
"200608"号超强台风是建国以来登陆我国大陆强度最强的台风。登陆时中心气压达920hPa,气压之低、强度之强为近50年来所罕见,带来的区域性大风强度破建国以来的记录,给浙江省温州、丽水等地造成了严重的灾害。本文对该次超强... "200608"号超强台风是建国以来登陆我国大陆强度最强的台风。登陆时中心气压达920hPa,气压之低、强度之强为近50年来所罕见,带来的区域性大风强度破建国以来的记录,给浙江省温州、丽水等地造成了严重的灾害。本文对该次超强台风作典型个例分析,供防汛抗台工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洪水 防洪效益 台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安江流域“99·7”暴雨洪水及水库洪水调度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黄仕勇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0-62,共3页
介绍了1999年6月23日至7月1日新安江水库坝址以上流域发生的特大暴雨、洪水过程和洪水调度情况,并与“96·7”暴雨洪水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 水库 暴雨洪水 洪水调度 新安江流域 1999年 7月 时空分布 降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水动力模型在河口潮流推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金新芽 邵学强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6-92,共7页
针对河口地区潮流特点,建立了潮流量推算一维水动力数学模型。该模型将Sa in t-V enan t方程组进行求解,并根据涨、落潮流的水动力特性,分别进行涨、落潮糙率率定,准确计算出逐时段河道各断面的水位和流量。应用该模型对宁波三江口地区... 针对河口地区潮流特点,建立了潮流量推算一维水动力数学模型。该模型将Sa in t-V enan t方程组进行求解,并根据涨、落潮流的水动力特性,分别进行涨、落潮糙率率定,准确计算出逐时段河道各断面的水位和流量。应用该模型对宁波三江口地区的潮流量进行推算,结果表明,计算的潮流量与该地区实测的潮流量吻合得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量 一维水动力模型 差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