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肠癌患者肿瘤相关血管中胰岛素受体表达及其与肿瘤组织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泽然 张欣 +2 位作者 马杰 金丽 何徐军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25-731,共7页
目的:研究肿瘤相关血管中胰岛素受体(IR)在伴或不伴代谢综合征(MS)大肠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220例根治性切除大肠癌患者肿瘤相关血管中IR表达,分析在伴和不伴MS两... 目的:研究肿瘤相关血管中胰岛素受体(IR)在伴或不伴代谢综合征(MS)大肠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220例根治性切除大肠癌患者肿瘤相关血管中IR表达,分析在伴和不伴MS两类患者肿瘤相关血管中IR表达与大肠癌病理学特征(病理学亚型、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IR在正常大肠组织血管内皮细胞中呈阴性表达,而在大肠癌组织及其与正常交界区血管内皮细胞中呈阳性表达。伴MS患者肿瘤相关血管中IR高表达检出率低于不伴MS的患者(分别为21.6%和41.0%,P<0.05)。肿瘤相关血管中IR高表达与肿瘤深部浸润、淋巴结转移、高TNM分期相关(P<0.05或P<0.01),肿瘤相关血管中IR高表达可增加肿瘤深部浸润风险(OR=2.21,95%CI:1.10~4.44,P<0.05)、淋巴结转移风险(OR=2.21,95%CI:1.26~3.86,P<0.01)和高TNM分期风险(OR=2.08,95%CI:1.19~3.63,P<0.05)。上述相关性可存在于不伴MS患者中,在伴MS的患者中未体现。结论:血管内皮细胞IR高表达与肿瘤浸润、转移等侵袭性特征相关,可作为大肠癌患者,特别是不伴MS大肠癌患者预后判断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胰岛素受体 肿瘤相关血管 代谢综合征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家族C糖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
作者 周紫如 孙梦菲 +7 位作者 张华坤 孙淑妍 孙琦 李锋 陈云昭 禹洁 曹玉文 崔晓宾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9-1027,共9页
目的:探讨Rh家族C糖蛋白(RHCG)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ESCC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阐明RHCG作为ESCC患者诊断和预后标志物的价值。方法:收集ESCC组织样本143例,癌旁正常组织样本10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将... 目的:探讨Rh家族C糖蛋白(RHCG)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ESCC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阐明RHCG作为ESCC患者诊断和预后标志物的价值。方法:收集ESCC组织样本143例,癌旁正常组织样本10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将143例ESCC样本分为2组,免疫组织化学评分≤6分为RHCG低表达组,免疫组织化学评分>6分为RHCG高表达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43例ESCC组织和105例正常组织中RHCG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估RHCG蛋白在ESCC患者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影响ES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基因表达谱动态分析(GEPIA)2数据库分析多种肿瘤组织中RHCG mRNA表达情况。培养ESCC TE-1细胞,设置不同Lipofectamine 2000∶RHCG比例,在6孔细胞培养板中转染TE-1细胞,RHCG转染组质粒添加量分别为2.0、2.5和3.0μg,分别转染24和48 h,转染空载体的正常对照作为对照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不同浓度转染后各组TE-1细胞中RHCG蛋白表达量并验证最佳转染条件,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实验检测2组TE-1细胞增殖活性,平板克隆实验检测2组TE-1细胞克隆形成数,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2组TE-1细胞迁移细胞数。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ESCC、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等多种癌组织中RHCG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RHCG蛋白主要位于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的胞膜上,ESCC组织中RHCG蛋白表达强度低于癌旁正常食管组织(χ^(2)=109.373,P<0.001),且RHCG低表达组患者分化程度差于RHCG高表达组(P=0.041)。RHCG诊断ESC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6,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1%及75.0%;Kaplan-Meier生存分析,与RHCG高表达组比较,RHCG低表达组患者生存期更短,预后较差[风险比(HR)=0.269,95%置信区间(CI)=0.113~0.639,P=0.020];COX回归分析,RHCG低表达可作为影响ESC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4.569,95%CI=1.315~15.877,P=0.017)。Western blotting法验证,最佳转染条件为RHCG质粒3.0μg转染48 h,此时RHCG过表达效果最佳,RHCG蛋白表达量最高。CCK-8实验,与对照组比较,接种细胞第4天时,过表达RHCG组细胞增殖活性降低(P<0.001)。在TE-1细胞中,过表达RHCG组TE-1细胞克隆形成数低于对照组(t=17.70,P<0.001)。Transwell小室实验,与对照组比较,过表达RHCG组TE-1细胞迁移数减少(t=23.74,P<0.001)。结论:RHCG在ESCC组织中低表达且与ESCC患者预后不良相关,过表达RHCG可以抑制TE-1细胞的增殖和迁移,RHCG有望成为ESCC新的诊断和预后标志物及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家族C糖蛋白 食管鳞状细胞癌 诊断 预后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前列腺小细胞癌6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兵 段婷 曹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前列腺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 of the prostate,SCC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原发性SCC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影像学表现、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SCCP患者平... 目的探讨原发性前列腺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 of the prostate,SCC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原发性SCC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影像学表现、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SCCP患者平均年龄63.5岁,因进行性排尿困难伴肉眼血尿入院。影像学检查示前列腺增大伴弥漫低信号占位。镜下见前列腺腺体及平滑肌组织间见较小的瘤细胞呈弥漫片状排列,胞质稀少,核深染,部分挤压严重。免疫表型:瘤细胞CD56、CgA弥漫阳性,CKpan、Syn、SSTR2、p53灶性区域阳性,2例TTF-1灶阳性;vimentin、S-100、P504S、PSA、PAP、CD45和p63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85%~95%。6例患者确诊后均行化疗,部分辅以放疗,平均随访5.6个月,其中5例死亡。结论SCCP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特异性的组织学形态及神经内分泌标志物在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早期确诊并及时化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小细胞癌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胡索酸水合酶缺失型子宫平滑肌瘤3例临床病理和分子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20
4
作者 尹晓娜 段婷 +2 位作者 陈豪 何向蕾 赵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62-1066,共5页
目的探讨延胡索酸水合酶(fumarate hydratase,FH)缺失型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和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3例FH缺失型子宫平滑肌瘤,观察其形态学、FH蛋白表达以及患者预后,对其中的2例进行遗传学检测(二代测序和FH基因全外显子... 目的探讨延胡索酸水合酶(fumarate hydratase,FH)缺失型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和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3例FH缺失型子宫平滑肌瘤,观察其形态学、FH蛋白表达以及患者预后,对其中的2例进行遗传学检测(二代测序和FH基因全外显子测序各1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年龄分别为26、28和44岁,均无遗传性平滑肌瘤病和肾细胞癌(hereditary leiomyomatosis and renal cell carcinoma,HLRCC)综合征的典型临床表现。组织学上2例为非典型平滑肌肿瘤,1例为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3例均可见鹿角形血管和血管外皮瘤样结构、明显的嗜酸性核仁伴核仁周空晕以及胞质内圆形的嗜酸性玻璃样小球。2例富于细胞,2例可见奇异型核,1例可见肺泡样水肿,1例可见局灶坏死,2例可见核分裂象。免疫组化标记3例瘤细胞均显示FH完全表达缺失(周围的非肿瘤性平滑肌组织和间质血管阳性作为内对照)。对2例行分子遗传学检测均提示FH基因体细胞突变:1例示5号外显子的c.668_669delAA移码突变(二代测序),另1例示10号外显子的c.1724 T>C错义突变(全外显子测序)。2例获得长期随访,其中1例术后47个月复发。结论FH缺失型子宫平滑肌瘤具有其独特的形态学特点,遗传学上FH基因的体细胞突变较胚系突变多见。联合特征性的组织学表现及FH免疫组化标记可助于临床对HLRCC综合征的筛查,但确诊需要结合典型的临床表现以及FH基因的胚系突变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平滑肌瘤 遗传性平滑肌瘤病和肾细胞癌综合征 延胡索酸水合酶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生殖系统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免疫组化的应用和进展
5
作者 马天时 贺慧颖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8-353,共6页
第五版WHO《泌尿与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已于2022年正式出版[1]。尽管分子遗传学的发展给病理学带来了疾病的分类、命名、诊断、治疗和预后等多方面的新认识,但免疫组化染色仍然是病理诊断中最便捷、最经济和最广泛应用的辅助检测方... 第五版WHO《泌尿与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已于2022年正式出版[1]。尽管分子遗传学的发展给病理学带来了疾病的分类、命名、诊断、治疗和预后等多方面的新认识,但免疫组化染色仍然是病理诊断中最便捷、最经济和最广泛应用的辅助检测方法。该文结合第五版WHO分类的更新内容,梳理了男性生殖系统肿瘤诊断中免疫组化标志物的应用、可能遇到的陷阱和最新的研究进展[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生殖系统肿瘤 免疫组化标志物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中EGFR突变位点和样本差异性对突变与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叶美华 茹国庆 何向蕾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EGFR突变与蛋白表达的相关性以及不同突变位点和样本差异性的影响,寻求更有效的EGFR...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EGFR突变与蛋白表达的相关性以及不同突变位点和样本差异性的影响,寻求更有效的EGFR筛查手段。方法采用ARMS-PCR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356例NSCLC中EGFR基因突变和蛋白的表达,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EGFR基因突变率为53. 93%,EGFR蛋白阳性率为69. 8%;两者表达显著相关(P<0. 001);以ARMS-PCR法为金标准时,免疫组化法检测其灵敏度为87. 77%,特异性为53. 77%,阳性预测值为71. 34%,阴性预测值为77. 02%;因标本类型和组织学类型造成的样本差异性中,手术肿块(Kappa=0. 824)和肺鳞癌(Kappa=0. 496)样本的检测一致性明显优于其他组织; EGFR突变与患者性别(P <0. 001)、组织学类型(P <0. 001)、胸膜侵犯(P <0. 001)、脉管神经累犯(P=0. 001)和淋巴结转移(P=0. 002)密切相关。结论非小细胞肺癌中EGFR突变与蛋白表达相关,在充分考虑样本差异性影响的前提下,免疫组化检测可作为EGFR突变的经济便捷初筛手段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EGFR 基因突变 免疫组织化学 突变位点 样本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