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5
1
作者 李厥宝 倪朝民 +2 位作者 韩瑞 邱纪方 孟兆祥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6个月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进行临床对照研究,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康复组加以运动疗法和言语治疗,并对每组患者在入组时和6个...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6个月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进行临床对照研究,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康复组加以运动疗法和言语治疗,并对每组患者在入组时和6个月后利用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中文版对其生存质量(Qualityoflife,QOL)进行评定。结果:康复组两次生存质量评分分别为59.85±12.14、76.66±13.62,对照组为59.87±11.45、69.75±10.19;两组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变化均数比较,康复组6个月后的QOL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提高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康复 生存质量 日常生活活动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1
2
作者 韩瑞 倪朝民 +1 位作者 李厥宝 孟兆祥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3个月和6个月后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进行临床对照研究,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康复组加以运动疗法,对每...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3个月和6个月后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进行临床对照研究,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康复组加以运动疗法,对每例患者在入组时、病程3个月和6个月分别用Fugl-Meyer测试平衡功能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测试ADL能力。结果:康复组3次平衡功能积分分别为2.71±2.42、8.74±2.02、10.28±2.35,MBI分别为20.66±13.45、67.72±18.90、80.55±16.33,对照组平衡功能为3.44±2.89、7.27±2.20、8.44±2.79,MBI为27.24±16.18、57.36±19.67、70.69±23.30;两组前后比较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的变化均数比较康复组6个月后平衡功能和ADL恢复优于对照组(P<0.001)。平衡功能和ADL呈正相关(r=0.79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早期康复 平衡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失语症患者语言康复治疗前后N400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周亮 叶祥明 +1 位作者 李厥宝 闻万顺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52-1154,共3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汉语失语症患者语言康复治疗前后事件相关电位N400波幅和潜伏期变化的特征和规律。方法 20例汉语失语症患者接受规范语言康复治疗,治疗前后采用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AB)评估患者的语言功能,电生理检查记录N400波幅和潜伏... 目的观察和分析汉语失语症患者语言康复治疗前后事件相关电位N400波幅和潜伏期变化的特征和规律。方法 20例汉语失语症患者接受规范语言康复治疗,治疗前后采用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AB)评估患者的语言功能,电生理检查记录N400波幅和潜伏期。结果经12周治疗后,WAB中自发言语、复述、命名及失语商(AQ)积分较治疗前增加(P<0.05);N400潜伏期较治疗前缩短,波幅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前后,N400潜伏期、波幅差值与AQ积分差值均呈负相关(P<0.001)。结论 N400能反映汉语失语症患者在语言康复治疗前后语言功能的改善情况,可以作为语言功能恢复的电生理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语症 语言治疗 N4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瘫患者的家庭康复训练和护理 被引量:8
4
作者 贾勤 陈爱初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5期229-231,共3页
偏瘫患者的家庭康复训练和护理贾勤1陈爱初1脑血管意外具有很高患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在我国其致残率和复发率分别高达80%和41%〔1〕。由于目前康复机构少,大量患者通过住院治疗控制、稳定病情后,其偏瘫得不到早期的和全... 偏瘫患者的家庭康复训练和护理贾勤1陈爱初1脑血管意外具有很高患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在我国其致残率和复发率分别高达80%和41%〔1〕。由于目前康复机构少,大量患者通过住院治疗控制、稳定病情后,其偏瘫得不到早期的和全面的康复治疗训练和护理,更多的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偏瘫 康复 家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三偏征的早期康复效果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叶祥明 李厥宝 +1 位作者 周亮 闻万顺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6期560-562,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三偏征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8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实验组(三偏征患者37例)和对照组(单纯性偏瘫患者49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规范化康复治疗,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给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定...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三偏征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8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实验组(三偏征患者37例)和对照组(单纯性偏瘫患者49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规范化康复治疗,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给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定神经缺损功能、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定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平衡量表(FMB)评定平衡功能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式量表(WHOQOL-BREF)评定生理、心理、环境及社会关系领域的生存质量。结果①两组治疗后NHI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FMA、FMB及MB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实验组治疗后NHI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FMA、FMB及MBI评分低于对照组。②两组治疗后WHOQOL-BREF在生理、心理及环境领域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实验组治疗后WHOQOL-BREF在生理、心理领域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改善急性脑卒中三偏征患者功能状况及生存质量,但康复效果较非三偏征患者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三偏征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介入治疗脊髓前半切综合征1例报道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建华 邱纪方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37-38,共2页
早期康复介入治疗脊髓前半切综合征1例报道李建华1邱纪方1脊髓前半切综合征是神经内科、康复科校为少见的病种,国内尚未见有关此病康复治疗的完整报道,我科于1996年11月收治了1例脊髓前半切综合症患者,进行了必要的临床药... 早期康复介入治疗脊髓前半切综合征1例报道李建华1邱纪方1脊髓前半切综合征是神经内科、康复科校为少见的病种,国内尚未见有关此病康复治疗的完整报道,我科于1996年11月收治了1例脊髓前半切综合症患者,进行了必要的临床药物加早期康复功能训练处理,取得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前半切 综合征 早期康复 介入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康复期常见并发症与护理干预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元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3年第8期492-493,共2页
目的探讨干预性护理措施对预防和减少脊髓损伤 (SCI)患者脊髓功能的进一步损害、防止并发症发生的作用。方法对 65例SCI患者在入院后进行康复护理评定 ,并随机分为观察组 (2 9例 )和对照组 (36例 )。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 目的探讨干预性护理措施对预防和减少脊髓损伤 (SCI)患者脊髓功能的进一步损害、防止并发症发生的作用。方法对 65例SCI患者在入院后进行康复护理评定 ,并随机分为观察组 (2 9例 )和对照组 (36例 )。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康复期存在的或潜在的功能障碍和并发症 ,采取干预性护理措施 ,1 2周后评定两组的护理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常见功能障碍和并发症是相同的 ,但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和尿路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患者 (P <0 .0 5) ,深静脉血栓、皮肤压疮和烫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干预性护理措施可降低康复期SCI患者的肺部感染和尿路感染率 ,并使深静脉血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康复医学现状与启示 被引量:2
8
作者 邱纪方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5期229-229,共1页
关键词 康复医学 日本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康复期常见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元娇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3年第1期69-70,共2页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并发症 康复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记忆训练用于脑卒中后失语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0
作者 周亮 田智慧 +1 位作者 田亮 叶祥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30-533,共4页
目的:探讨工作记忆训练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19例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例)和对照组(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言语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工作记忆训练。训练前和训练4周后接受数字广度测试(DS)、西方失... 目的:探讨工作记忆训练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19例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例)和对照组(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言语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工作记忆训练。训练前和训练4周后接受数字广度测试(DS)、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AB)。结果:训练后,治疗组DS评分、WAB各项子测试积分及失语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DS评分、听理解积分及失语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DS评分与WAB自发言语积分(r=0.801,P<0.01)、听理解积分(r=0.826,P<0.01)呈正相关。结论:工作记忆训练可促进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言语功能,尤其是听理解能力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记忆 失语症 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口透承山针法配合患肢活动对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疗效 被引量:9
11
作者 周亮 朱根应 +2 位作者 谭同才 石君杰 叶祥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5-97,共3页
目的观察条口透承山针法配合患肢活动对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12月,40例肩手综合征Ⅰ期脑卒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偏瘫侧对侧条口透承山... 目的观察条口透承山针法配合患肢活动对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12月,40例肩手综合征Ⅰ期脑卒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偏瘫侧对侧条口透承山加患部运动,对照组采用偏瘫侧"肩三针"。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疼痛分级指数(PRI)、Fugl-Meyer评定(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80%(χ^2=0.784,P=0.376)。治疗后,两组PRI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5.37,P〈0.001),FMA、MBI较治疗前显著提高(t〉4.66,P〈0.001);治疗组FMA、MBI较对照组显著提高(t〉2.253,P〈0.05)。结论条口透承山针法配合患肢活动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疗效优于"肩三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针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失语症患者的N400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周亮 叶祥明 +1 位作者 李厥宝 闻万顺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10-712,共3页
目的探讨汉语失语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N400的特征和规律。方法对23例失语症患者(失语组)和20名正常人(对照组)进行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AB)检查和N400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失语组N400差异波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波幅较对照组增大。... 目的探讨汉语失语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N400的特征和规律。方法对23例失语症患者(失语组)和20名正常人(对照组)进行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AB)检查和N400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失语组N400差异波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波幅较对照组增大。N400潜伏期(r=-0.553,P=0.000)、波幅(r=-0.628,P=0.000)与失语症患者失语商(AQ)值具有显著相关性,波幅与命名能力具有显著相关性(r=-0.372,P=0.001)。结论 N400能客观反映汉语失语症语言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可以用于临床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尤其是命名能力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失语症 事件相关电位 N4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单元的系统论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厥宝 倪朝民 《医学与哲学》 2004年第7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卒中单元 系统论 脑卒中 卒中病房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自然病程演变规律 被引量:5
14
作者 柯青 张利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355-359,共5页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是最常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性疾病,DMD基因突变导致抗肌萎缩蛋白缺失,不仅引起肌肉运动障碍,而且引起脊柱侧弯、认知功能障碍,以及泌尿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脏病等多系统疾病,患者最终于成年早期死于呼吸和...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是最常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性疾病,DMD基因突变导致抗肌萎缩蛋白缺失,不仅引起肌肉运动障碍,而且引起脊柱侧弯、认知功能障碍,以及泌尿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脏病等多系统疾病,患者最终于成年早期死于呼吸和循环衰竭。早期多学科综合治疗可以延缓疾病进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然而目前对该病的诊断与治疗存在明显延迟。本文拟从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呼吸功能、心脏功能等方面综述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的自然病程,有助于临床医护人员对该病早期识别、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使患者得到最大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营养不良 杜氏 肌营养不良蛋白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婷 叶祥明 于恩彦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26-1130,共5页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指脑卒中后患者出现一系列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疲乏易累为主要核心症状的情感障碍综合征,常伴有头晕、出汗等躯体症状。PSD是卒中后常见的情感障碍,荟萃分析显示,PSD的患病率约为33.5%,其...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指脑卒中后患者出现一系列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疲乏易累为主要核心症状的情感障碍综合征,常伴有头晕、出汗等躯体症状。PSD是卒中后常见的情感障碍,荟萃分析显示,PSD的患病率约为33.5%,其中重度抑郁占17.7%,轻度抑郁占13.2%,在卒中后5年内的综合发病率约为31%。PSD不仅影响卒中后患者的躯体和心理康复,阻碍其回归社会,增加家庭及社会负担,还可导致患者死亡率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躯体症状 荟萃分析 心理康复 核心症状 轻度抑郁 情感障碍 经颅直流电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风后抑郁的心理护理 被引量:8
16
作者 金卫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41-41,共1页
中风后抑郁的心理护理金卫群1中风后抑郁继发于脑器质性病变之后,是中风后的常见并发症,发病率较高,严重地影响康复计划的实施与进展。临床观察中风后抑郁的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及独立步行所需的时间要长于单纯运动功能障碍的中风患... 中风后抑郁的心理护理金卫群1中风后抑郁继发于脑器质性病变之后,是中风后的常见并发症,发病率较高,严重地影响康复计划的实施与进展。临床观察中风后抑郁的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及独立步行所需的时间要长于单纯运动功能障碍的中风患者。因此,做好中风后抑郁患者的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抑郁 护理 心理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祛积汤”联合埃克替尼通过细胞周期阻滞机制协同抑制肺腺癌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增殖的研究
17
作者 赵同伟 卢丽琴 +7 位作者 应栩华 潘智敏 张建宾 梁卫青 李厥宝 罗利民 毕爱红 袁国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96-1200,I0027-I0028,共6页
目的:从诱导细胞周期阻滞机制研究中药"扶正祛积汤"联合埃克替尼对肺腺癌细胞A549裸鼠移植瘤的协同抑瘤作用。方法:(1)将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随机分成模型组、埃克替尼组、中药"扶正祛积汤"组和中药"扶正祛积汤... 目的:从诱导细胞周期阻滞机制研究中药"扶正祛积汤"联合埃克替尼对肺腺癌细胞A549裸鼠移植瘤的协同抑瘤作用。方法:(1)将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随机分成模型组、埃克替尼组、中药"扶正祛积汤"组和中药"扶正祛积汤"联合埃克替尼联合组(联合组),每组5只,按分组给药,21 d后处死裸鼠,计算各组抑瘤率和联合组增效率;(2)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移植瘤细胞周期分布情况;(3)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CDK4、Rb和Cyclin D1的表达水平。结果:(1)埃克替尼组、中药"扶正祛积汤"组和联合组的抑瘤率分别为14.74%、12.76%和31.25%,联合组增效率为111.11%,说明中药"扶正祛积汤"可以增效埃克替尼的抑瘤作用;(2)联合组G0/G1期细胞比例(54.51±0.35)%均明显高于埃克替尼组(49.39±0.27)%、"扶正祛积汤"组(47.59±1.05)%和模型组(45.88±0.24)%(P<0.05),细胞周期G1/S阻滞最更明显;(3)联合组瘤组织Cyclin D1和CDK4表达水平均低于埃克替尼组、中药"扶正祛积汤"组和模型组(均P<0.05),Rb表达则均高于上述3组(均P<0.05)。结论:中药"扶正祛积汤"可以增效埃克替尼对肺癌细胞A549裸鼠移植瘤的抑制增殖作用,其协同抑瘤机制可能和引起Cyclin D1、CDK4表达进一步下降和Rb表达进一步上升导致细胞周期G0/G1阻滞加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祛积汤 埃克替尼 肺肿瘤 细胞周期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并发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与治疗
18
作者 林坚 张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77-78,共2页
脊髓损伤并发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与治疗林坚,张健深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是脊髓损伤患者较常见的并发症,它不仅影响患者的顺利康复,且可能引发死亡率极高的肺栓塞(Polmonaryembol... 脊髓损伤并发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与治疗林坚,张健深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是脊髓损伤患者较常见的并发症,它不仅影响患者的顺利康复,且可能引发死亡率极高的肺栓塞(Polmonaryembolism),故对该病应有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脊髓损伤患者 诊断与治疗 肺栓塞 静脉血栓形成 发生率 下肢深静脉血栓 异位骨化 纤维蛋白原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外科术后患者发生谵妄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17
19
作者 李瑛 李贤煌 +2 位作者 胡燕 肖伽 李冬英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2-76,共5页
目的 明确心脏外科术后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为早期识别和预防谵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选择心脏外科患者发生谵妄危险因素的文献,搜索建库至2020年12月,利用RevMan ... 目的 明确心脏外科术后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为早期识别和预防谵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选择心脏外科患者发生谵妄危险因素的文献,搜索建库至2020年12月,利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5篇文献,总样本量12147例,谵妄发生例数为2250例。高血压(OR=2.47)、入住ICU时间(OR=5.47)、糖尿病(OR=1.47)、术后房颤(OR=1.69)、房颤病史(OR=1.90)、APACHEⅡ评分(OR=1.24)、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评分(OR=5.80)、脑血管事件(OR=3.75)、肌酐水平(OR=2.44)、手术时间(OR=1.35)、术后疼痛(OR=3.74)等11项因素为心脏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结论 医护人员可依据上述11项因素识别心脏术后谵妄的高发人群,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减少心脏术后谵妄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谵妄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的物理治疗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建华 徐康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1998年第1期49-51,共3页
脊髓损伤的治疗目前多集中在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方面,对于物理治疗(PhysicalThera$$山东省滨州地区中心医院||,!!251700||PyPT)论述较少。本文就脊髓损伤患者的PT技术结合本科实际情况作一个归纳与整理,从急性期PT治疗、早期训练、... 脊髓损伤的治疗目前多集中在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方面,对于物理治疗(PhysicalThera$$山东省滨州地区中心医院||,!!251700||PyPT)论述较少。本文就脊髓损伤患者的PT技术结合本科实际情况作一个归纳与整理,从急性期PT治疗、早期训练、平衡训练、轮椅训练和步行训练5个方面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PT治疗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