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总结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中断预防及管理最佳证据,为防范肠内营养喂养中断提供指引。方法以循证护理方法学构建护理问题,按照“6S”证据模型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学...目的总结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中断预防及管理最佳证据,为防范肠内营养喂养中断提供指引。方法以循证护理方法学构建护理问题,按照“6S”证据模型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学会、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医脉通(指南版)、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等数据库中关于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中断预防及管理相关主题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6月1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评价和证据提取。结果共纳入34篇研究,总结了23条最佳证据,包括肠内营养中断定义、肠内营养启动时机、肠内营养评估与监测、肠内营养中断原因、肠内营养中断时机、预防和管理肠内营养中断策略、培训与教育7个方面。结论本研究总结的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断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医护人员分析肠内营养中断原因、制定临床肠内营养中断干预方案提供循证依据。展开更多
目的了解骨转换标志物(bone turnover markers,BTMs)在高龄(≥80岁)男性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变化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对737例高龄男性进行连续2次(间隔12个月)血BTMs[包括Ⅰ型胶原羧基端肽(C-telopeptide of type 1 collage...目的了解骨转换标志物(bone turnover markers,BTMs)在高龄(≥80岁)男性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变化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对737例高龄男性进行连续2次(间隔12个月)血BTMs[包括Ⅰ型胶原羧基端肽(C-telopeptide of type 1 collagen,CTX)β特殊序列、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rocollagen1 N-terminal peptide,P1NP)和骨钙素(osteocalcin,OC)]和BMD[包括股骨颈骨密度(femoral neck bone mineral density,FNBMD)、总髋部骨密度(total hip bone mineral density,THBMD)和腰椎1-4骨密度(lumbar bone mineral density,LBMD)]测定,分析12个月前后高龄男性BTMs和BMD的变化趋势及其相关性。结果12个月后,高龄男性血清CTX和LBMD上升,血清OC下降(均P<0.01);基线血清CTX与△FNBMD(r=-0.109,P<0.05)、△THBMD(r=-0.135,P<0.01)呈负相关;△CTX(r=-0.119,P<0.05)和△OC(r=-0.137,P<0.01)与△LBMD呈负相关。结论 BTMs对高龄男性BMD变化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其中血清CTX水平越高,其股骨颈和总髋部BMD下降越快,而△CTX、△OC越高,腰椎BMD下降越快。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原发性前列腺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 of the prostate,SCC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原发性SCC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影像学表现、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SCCP患者平...目的探讨原发性前列腺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 of the prostate,SCC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原发性SCC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影像学表现、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SCCP患者平均年龄63.5岁,因进行性排尿困难伴肉眼血尿入院。影像学检查示前列腺增大伴弥漫低信号占位。镜下见前列腺腺体及平滑肌组织间见较小的瘤细胞呈弥漫片状排列,胞质稀少,核深染,部分挤压严重。免疫表型:瘤细胞CD56、CgA弥漫阳性,CKpan、Syn、SSTR2、p53灶性区域阳性,2例TTF-1灶阳性;vimentin、S-100、P504S、PSA、PAP、CD45和p63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85%~95%。6例患者确诊后均行化疗,部分辅以放疗,平均随访5.6个月,其中5例死亡。结论SCCP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特异性的组织学形态及神经内分泌标志物在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早期确诊并及时化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总结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中断预防及管理最佳证据,为防范肠内营养喂养中断提供指引。方法以循证护理方法学构建护理问题,按照“6S”证据模型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学会、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医脉通(指南版)、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等数据库中关于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中断预防及管理相关主题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6月1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评价和证据提取。结果共纳入34篇研究,总结了23条最佳证据,包括肠内营养中断定义、肠内营养启动时机、肠内营养评估与监测、肠内营养中断原因、肠内营养中断时机、预防和管理肠内营养中断策略、培训与教育7个方面。结论本研究总结的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断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医护人员分析肠内营养中断原因、制定临床肠内营养中断干预方案提供循证依据。
文摘目的了解骨转换标志物(bone turnover markers,BTMs)在高龄(≥80岁)男性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变化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对737例高龄男性进行连续2次(间隔12个月)血BTMs[包括Ⅰ型胶原羧基端肽(C-telopeptide of type 1 collagen,CTX)β特殊序列、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rocollagen1 N-terminal peptide,P1NP)和骨钙素(osteocalcin,OC)]和BMD[包括股骨颈骨密度(femoral neck bone mineral density,FNBMD)、总髋部骨密度(total hip bone mineral density,THBMD)和腰椎1-4骨密度(lumbar bone mineral density,LBMD)]测定,分析12个月前后高龄男性BTMs和BMD的变化趋势及其相关性。结果12个月后,高龄男性血清CTX和LBMD上升,血清OC下降(均P<0.01);基线血清CTX与△FNBMD(r=-0.109,P<0.05)、△THBMD(r=-0.135,P<0.01)呈负相关;△CTX(r=-0.119,P<0.05)和△OC(r=-0.137,P<0.01)与△LBMD呈负相关。结论 BTMs对高龄男性BMD变化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其中血清CTX水平越高,其股骨颈和总髋部BMD下降越快,而△CTX、△OC越高,腰椎BMD下降越快。
文摘目的探讨原发性前列腺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 of the prostate,SCC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原发性SCC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影像学表现、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SCCP患者平均年龄63.5岁,因进行性排尿困难伴肉眼血尿入院。影像学检查示前列腺增大伴弥漫低信号占位。镜下见前列腺腺体及平滑肌组织间见较小的瘤细胞呈弥漫片状排列,胞质稀少,核深染,部分挤压严重。免疫表型:瘤细胞CD56、CgA弥漫阳性,CKpan、Syn、SSTR2、p53灶性区域阳性,2例TTF-1灶阳性;vimentin、S-100、P504S、PSA、PAP、CD45和p63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85%~95%。6例患者确诊后均行化疗,部分辅以放疗,平均随访5.6个月,其中5例死亡。结论SCCP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特异性的组织学形态及神经内分泌标志物在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早期确诊并及时化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