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复病历的内容结构与数据标准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杨亚茹 邱卓英 +20 位作者 陈迪 王忠彦 张萌 吴士勇 张耀光 刘小燮 杨延砚 曾斌 周谋望 谢欲晓 许光旭 郑洁皎 张鸣生 叶祥明 杨剑 安娜 董原君 辛晓佳 任祥霞 刘叶 田益凡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2,共12页
目的阐明康复病历(包括电子病历)在康复医学临床实践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解析康复病历的结构、核心内容及数据标准,构建适用于康复医学的标准化病历数据架构和核心数据集,并探讨康复数据在绩效评估和支付结算中的应用。方法依据国家卫... 目的阐明康复病历(包括电子病历)在康复医学临床实践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解析康复病历的结构、核心内容及数据标准,构建适用于康复医学的标准化病历数据架构和核心数据集,并探讨康复数据在绩效评估和支付结算中的应用。方法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WHO-FICs)的核心分类《国际疾病分类》(ICD-10/ICD-11)、《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和《国际健康干预分类》(ICHI Beta-3),构建了康复病历的数据架构、核心内容和数据标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康复病案首页数据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按病种分值付费(DIP)和病例组合指数(Case Mix)等康复医疗统计和支付方式中的应用。结果提出了一套系统的康复病历标准框架,涵盖患者基本信息、康复诊断、功能评估、康复治疗处方、阶段性评估及出院总结等关键架构。分析ICD-10/ICD-11、ICF和ICHI Beta-3等工具在病案术语、编码和评估领域的系统应用方法和数据标准。构建规范化的康复病历数据结构和数据标准可以显著提升基于病案首页的康复医疗数据报送质量,从而提升康复服务质量控制水平,有效地支持优化康复医保支付机制,并有助于建立基于DRG和DIP等康复医疗绩效评估与康复支付方法体系。结论康复病历的结构化和数据标准化是康复质量控制的重要工具。系统地应用WHO-FICs分类标准,对标国家相关规范,构建标准化的康复病历架构与核心数据集,基于ICF方法标准化康复医疗流程,并开发基于ICD-11和ICF的康复评估工具、辅助诊断和治疗系统以及辅助术语、编码系统,能够有效提升康复病历质量,实现康复病历数据与其他医疗数据的互操作性和共享,从而提高康复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病历 病历数据标准化 国际疾病分类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国际健康干预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住院病案首页结构、内容和数据标准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叶海燕 秦晴 +19 位作者 刘叶 田益凡 张赢心 杨亚茹 王忠彦 张萌 刘小燮 杨延砚 曾斌 周谋望 谢欲晓 许光旭 郑洁皎 张鸣生 叶祥明 黄富表 黄秋晨 王一吉 陈迪 邱卓英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6,共12页
目的探索康复住院病案首页数据标准化,涉及康复住院病案首页的结构、内容和数据标准,旨在提高康复住院病案首页数据标准化水平,提升数据填报质量,为医保支付、医院绩效考核、康复学科评价等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方法基于国家卫生健... 目的探索康复住院病案首页数据标准化,涉及康复住院病案首页的结构、内容和数据标准,旨在提高康复住院病案首页数据标准化水平,提升数据填报质量,为医保支付、医院绩效考核、康复学科评价等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方法基于国家卫生健康委《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电子病历共享文档规范》《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6版)》相关规范,分析康复住院病案首页的结构和内容。系统运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WHO-FICs)参考分类《国际疾病分类》(ICD-10/ICD-11,ICD-9-CM-3)、《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和《国际健康干预分类》(ICHI Beta-3)进行疾病诊断、功能描述和评定以及康复干预,形成规范化的术语体系和编码方法。结果康复住院病案首页涵盖住院患者信息、住院信息、诊疗信息和费用信息四大板块。ICD-10/ICD-11是康复住院病案首页中的入院诊断和出院疾病诊断的标准和编码工具。ICD-11推荐的3大功能评定工具WHODAS 2.036项版本、简明示范残疾调查、通用功能领域以及ICF可用于康复功能评定和评定结果的编码。ICHI Beta-3和ICD-9-CM-3可用于病案首页中的手术和操作编码,也可用于康复干预项目的编码。结论康复住院病案首页是对康复病历相关内容的总结,也是康复住院数据上报的工具,需要根据康复医疗的特点进行细化和优化,并且补充必要的数据。应该全面推动ICD-11/ICD-10、ICF和ICHI Beta-3/ICD-9-CM-3分类标准的应用,从而提升住院患者疾病和功能诊断数据的准确性。基于ICD-11和ICF补充相关的功能评估结果数据,运用ICHI Beta-3/ICD-9-CM-3对康复干预进行编码。提升康复病历和康复住院病案首页质量,是康复医疗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也为基于康复住院病案首页的数据分析与应用奠定了循证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病案首页 数据标准化 国际疾病分类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国际健康干预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电子病历数据标准化研究
3
作者 田益凡 荀芳 +19 位作者 叶海燕 刘叶 张赢心 杨亚茹 王忠彦 张萌 刘小燮 杨延砚 曾斌 周谋望 谢欲晓 许光旭 郑洁皎 张鸣生 叶祥明 黄富表 黄秋晨 王一吉 陈迪 邱卓英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44,共12页
目的探讨康复领域电子病历的数据标准体系,聚焦康复电子病历的术语与编码标准、数据结构与重点内容。方法基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电子病历应用管理规范》和国际标准化组织以及健康信息互操作性标准(HL7)等相关组织发布的电子病... 目的探讨康复领域电子病历的数据标准体系,聚焦康复电子病历的术语与编码标准、数据结构与重点内容。方法基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电子病历应用管理规范》和国际标准化组织以及健康信息互操作性标准(HL7)等相关组织发布的电子病历标准架构,结合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WHO-FICs)框架,基于《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并依据《电子病历基本数据集》和《电子病历共享文档规范》构建康复电子病历的数据结构和内容以及数据标准。结果康复电子病历的数据结构应严格遵守电子病历结构,分为临床文档、文档段、数据组和数据元四个层次,包含基本信息、诊断信息、干预信息和费用信息4大内容领域。康复电子病历在传统临床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了与康复治疗相关的内容。WHO-FICs参考分类的应用为康复电子病历疾病和健康功能描述以及康复干预提供诊断标准、功能描述工具、编码工具和术语词表索引工具。研究详细说明了康复电子病历在4个主要类别的数据结构和内容范畴,细化了电子病历中康复内容的填报颗粒度,为康复电子病历提供了详细的数据填报指导。结论康复电子病历的标准化对于提升康复医疗服务质量、促进患者康复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康复电子病历的发展必须以国家和国际标准为基础,在通用的电子病历数据结构和标准下,构建纳入疾病诊断、功能描述和评定以及康复干预等核心数据的康复电子病历数据体系,提升康复电子病历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 电子病历 数据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门诊病历数据标准化研究
4
作者 刘叶 秦晴 +19 位作者 叶海燕 田益凡 张赢心 杨亚茹 王忠彦 张萌 刘小燮 杨延砚 曾斌 周谋望 谢欲晓 许光旭 郑洁皎 张鸣生 叶祥明 黄富表 黄秋晨 王一吉 陈迪 邱卓英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4,共10页
目的分析康复门诊病历的数据结构和标准,为提升康复门诊医疗质量、制定医保支付政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基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电子病历共享文档规范》,依据《门(急)诊诊疗信息页质量管理规定... 目的分析康复门诊病历的数据结构和标准,为提升康复门诊医疗质量、制定医保支付政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基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电子病历共享文档规范》,依据《门(急)诊诊疗信息页质量管理规定(试行)》,并结合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WHO-FICs)框架,确定康复门诊病历的数据框架和数据内容,探讨康复门诊病历的数据标准。结果构建了康复门诊病历的数据框架,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就诊过程信息、诊疗信息以及费用信息4项内容。通过应用WHO-FICs的参考分类ICD-10/ICD-11、ICF和ICHI Beta-3可以标准化制定康复门诊病历的诊断标准和术语,并用于疾病的诊断、功能描述和评估以及康复干预的编码,以提升康复门诊病历数据的上报质量,进而提升康复质量控制水平。结论康复门诊病历结构化和数据标准化是实现康复数据共享的基础。WHO-FICs分类标准用于康复门诊病历的疾病诊断、功能描述和评定以及干预等领域的术语和编码以及评估,为实现康复门诊数据的共享与互联互通以及优化康复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门诊病历 标准化 数据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大鼠颈深部淋巴静脉吻合术的动物建模
5
作者 吴建龙 谢庆平 +2 位作者 陈博达 朱孜冠 杨晓东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针对实验动物显微外科技术培训需求,建立一种可重复操作的颈深部淋巴静脉吻合大鼠模型,以提升显微外科医师在颈深部解剖区域的淋巴管静脉吻合的操作能力。方法选取20只4~5周龄的SPF级雄性SD大鼠(体重约100 g),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45... 目的针对实验动物显微外科技术培训需求,建立一种可重复操作的颈深部淋巴静脉吻合大鼠模型,以提升显微外科医师在颈深部解剖区域的淋巴管静脉吻合的操作能力。方法选取20只4~5周龄的SPF级雄性SD大鼠(体重约100 g),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45 mg/kg)麻醉后仰卧位固定。于鼻粘膜下注射稀释吲哚菁绿(ICG)0.05~0.10 mL(浓度:0.1 mg/mL),沿颈部中线作1.5 cm切口,结合术中荧光成像技术,暴露颈深淋巴管及颈外静脉。在放大25倍下行淋巴静脉端端吻合或端侧吻合。结果颈深部备选淋巴管平均直径0.18 mm(0.1~0.4 mm),静脉管直径0.6~1.2 mm。完成20处吻合,即刻淋巴静脉再通率95%(19/20),失败1例。结论该模型可模拟临床颈深部淋巴静脉吻合场景,同时具备解剖准备和操作重复性,为颈深淋巴静脉吻合训练提供了一种可操作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深部淋巴静脉吻合 动物模型 显微外科 技术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发性肢体淋巴水肿手术治疗的创新方案
6
作者 谢庆平 吴建龙 +2 位作者 索岩 王海文 施泽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8-132,共5页
目的介绍一个关键点合并数个局部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ymphaticovenous anastomosis,LVA)治疗继发性淋巴水肿的淋巴外科谢氏1+X治疗方式。方法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本组11例因肿瘤根治术合并淋巴结清扫术后产生继发性淋巴水肿患者,肿瘤... 目的介绍一个关键点合并数个局部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ymphaticovenous anastomosis,LVA)治疗继发性淋巴水肿的淋巴外科谢氏1+X治疗方式。方法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本组11例因肿瘤根治术合并淋巴结清扫术后产生继发性淋巴水肿患者,肿瘤术后发生淋巴水肿时间为7~190月,平均时间为24.5月,未进行外科手术干预而导致肢体淋巴水肿病程为10~185月,平均为42.6月,上诉患者均采用谢氏1+X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手术后随访时间2~12月,平均6.5月。结果分别记录患者手术前后肢体淋巴水肿程度、受累肢体分期、是否继发性蜂窝织炎及其发生时间。本组随访时间点为术前和术后1、3、6、12月。经手术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谢氏1+X显微治疗技术是综合治疗继发性淋巴水肿病因和现象的一种有效方案,具有治疗效果好,手术切口少,操作时间短的优势,可以作为继发性淋巴水肿较理想的手术方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淋巴水肿 淋巴管静脉吻合术 1+X手术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断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3
7
作者 米元元 刘猛 +11 位作者 吴白女 蔡喆燚 向成林 朱丽群 包磊 田飞 黄培培 张艳红 徐芸 杨婷婷 孙亮 黄海燕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99-104,共6页
目的总结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中断预防及管理最佳证据,为防范肠内营养喂养中断提供指引。方法以循证护理方法学构建护理问题,按照“6S”证据模型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学... 目的总结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中断预防及管理最佳证据,为防范肠内营养喂养中断提供指引。方法以循证护理方法学构建护理问题,按照“6S”证据模型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学会、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医脉通(指南版)、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等数据库中关于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中断预防及管理相关主题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6月1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评价和证据提取。结果共纳入34篇研究,总结了23条最佳证据,包括肠内营养中断定义、肠内营养启动时机、肠内营养评估与监测、肠内营养中断原因、肠内营养中断时机、预防和管理肠内营养中断策略、培训与教育7个方面。结论本研究总结的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断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医护人员分析肠内营养中断原因、制定临床肠内营养中断干预方案提供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患者 重症监护 肠内营养 营养中断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充气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空间构建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思路 被引量:3
8
作者 蒋烈浩 刘清 +5 位作者 凌枭凯 王佳峰 徐加杰 谭卓 葛明华 郑传铭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3,共7页
目的通过总结归纳外科医师在前期学习无充气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空间构建过程中的常见错误及解决思路,为后来的学习者提供参考,提高手术操作的规范化,缩短学习曲线,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间在浙江省... 目的通过总结归纳外科医师在前期学习无充气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空间构建过程中的常见错误及解决思路,为后来的学习者提供参考,提高手术操作的规范化,缩短学习曲线,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间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头颈外科行无充气腋窝入路腔镜技术患者共计210人,其中由初学组医师建腔150人,由熟练组医师建腔60人。评价了两组之间锁骨上皮神经损伤、肩胛舌骨肌损伤或离断等9项常见建腔过程中的错误发生情况,并比较了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直径、肿瘤位置和病理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学组医师建腔过程中在锁骨上皮神经损伤(19.33%vs.3.33%)、肩胛舌骨肌损伤或离断(16.00%vs.0)、颈前带状肌游离过度(24.00%vs.3.33%)、胸大肌及锁骨上筋膜损伤(16.00%vs.5.00%)、颈外静脉及属支损伤(8.00%vs.0)、胸锁关节过度游离(7.33%vs.0)、胸锁乳突肌肌间隙进入错误(8.67%vs.0)等问题的发生率上显著高于熟练组医师(P<0.05)。初学组与熟练组在颈内静脉及属支损伤(4.00%vs.0)、颈前带状肌进入层次错误(2.00%vs.0)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初学组医师在无充气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空间构建过程中损伤周围组织的发生率要远高于熟练组医师。扎实的解剖基础以及熟练的腔镜下操作技术是顺利构建空间体系的基础。通过总结无充气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空间构建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交流学习经验,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无充气腋窝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学习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 腔镜 腋窝入路 空间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生殖系统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免疫组化的应用和进展
9
作者 马天时 贺慧颖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8-353,共6页
第五版WHO《泌尿与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已于2022年正式出版[1]。尽管分子遗传学的发展给病理学带来了疾病的分类、命名、诊断、治疗和预后等多方面的新认识,但免疫组化染色仍然是病理诊断中最便捷、最经济和最广泛应用的辅助检测方... 第五版WHO《泌尿与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已于2022年正式出版[1]。尽管分子遗传学的发展给病理学带来了疾病的分类、命名、诊断、治疗和预后等多方面的新认识,但免疫组化染色仍然是病理诊断中最便捷、最经济和最广泛应用的辅助检测方法。该文结合第五版WHO分类的更新内容,梳理了男性生殖系统肿瘤诊断中免疫组化标志物的应用、可能遇到的陷阱和最新的研究进展[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生殖系统肿瘤 免疫组化标志物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转换标志物在高龄男性骨密度变化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1
10
作者 边平达 寿张轩 +2 位作者 李秀央 应奇峰 陈锦平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5-159,共5页
目的了解骨转换标志物(bone turnover markers,BTMs)在高龄(≥80岁)男性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变化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对737例高龄男性进行连续2次(间隔12个月)血BTMs[包括Ⅰ型胶原羧基端肽(C-telopeptide of type 1 collage... 目的了解骨转换标志物(bone turnover markers,BTMs)在高龄(≥80岁)男性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变化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对737例高龄男性进行连续2次(间隔12个月)血BTMs[包括Ⅰ型胶原羧基端肽(C-telopeptide of type 1 collagen,CTX)β特殊序列、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rocollagen1 N-terminal peptide,P1NP)和骨钙素(osteocalcin,OC)]和BMD[包括股骨颈骨密度(femoral neck bone mineral density,FNBMD)、总髋部骨密度(total hip bone mineral density,THBMD)和腰椎1-4骨密度(lumbar bone mineral density,LBMD)]测定,分析12个月前后高龄男性BTMs和BMD的变化趋势及其相关性。结果12个月后,高龄男性血清CTX和LBMD上升,血清OC下降(均P<0.01);基线血清CTX与△FNBMD(r=-0.109,P<0.05)、△THBMD(r=-0.135,P<0.01)呈负相关;△CTX(r=-0.119,P<0.05)和△OC(r=-0.137,P<0.01)与△LBMD呈负相关。结论 BTMs对高龄男性BMD变化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其中血清CTX水平越高,其股骨颈和总髋部BMD下降越快,而△CTX、△OC越高,腰椎BMD下降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骨转换标志物 高龄 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首次静脉输注唑来膦酸后急性发热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5
11
作者 寿张轩 边平达 +2 位作者 金雪 李秀央 陈锦平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2017年第4期378-381,共4页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其严重后果是发生脆性骨折,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关键词 女性骨质疏松 唑来膦酸 静脉输注 骨微结构破坏 急性发热 osteoporosis 脆性骨折 骨转换 破骨细胞 羟磷灰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中GnRHa扳机方案的胚胎培养结局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岭 徐维海 +6 位作者 黄琼晓 傅晓华 张琳 李施施 朱晶 吴瑞芳 舒静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9年第7期799-804,共6页
目的:比较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两种不同扳机方案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患者体外受精培养... 目的:比较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两种不同扳机方案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患者体外受精培养结局的影响,评估GnRHa扳机方案用于DOR患者的效率。方法:以本院生殖中心行体外受精(IVF)治疗的DOR患者为对象,排除只适合hCG扳机的患者(如降调方案),根据扳机方案分为GnRHa和hCG组。比较GnRHa扳机与hCG扳机后取卵、受精和胚胎培养结果,包括获卵情况、卵子成熟率、受精率、可用胚胎率和优质胚胎率等。结果:GnRHa组与hCG组相比,在年龄、体质指数(BMI)、卵巢基础功能指标、不孕原因及不孕年限、治疗相关参数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GnRHa组的正常受精率(%卵数)、可利用胚胎率(%卵数)和优质胚胎率(%卵数)分别为 73.03%、 63.10%和 42.24%,明显高于hCG组;但在使用广义估计方程平衡年龄、卵巢储备功能、不孕因素以及治疗方案后,两组的正常受精率、可利用胚胎率和优质胚胎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在DOR患者中,GnRHa扳机的实验室培养结局与hCG扳机组无显著差异,但仍需进一步扩大样本作深入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扳机方案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培养结局 体外受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中EGFR突变位点和样本差异性对突变与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叶美华 茹国庆 何向蕾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EGFR突变与蛋白表达的相关性以及不同突变位点和样本差异性的影响,寻求更有效的EGFR...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EGFR突变与蛋白表达的相关性以及不同突变位点和样本差异性的影响,寻求更有效的EGFR筛查手段。方法采用ARMS-PCR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356例NSCLC中EGFR基因突变和蛋白的表达,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EGFR基因突变率为53. 93%,EGFR蛋白阳性率为69. 8%;两者表达显著相关(P<0. 001);以ARMS-PCR法为金标准时,免疫组化法检测其灵敏度为87. 77%,特异性为53. 77%,阳性预测值为71. 34%,阴性预测值为77. 02%;因标本类型和组织学类型造成的样本差异性中,手术肿块(Kappa=0. 824)和肺鳞癌(Kappa=0. 496)样本的检测一致性明显优于其他组织; EGFR突变与患者性别(P <0. 001)、组织学类型(P <0. 001)、胸膜侵犯(P <0. 001)、脉管神经累犯(P=0. 001)和淋巴结转移(P=0. 002)密切相关。结论非小细胞肺癌中EGFR突变与蛋白表达相关,在充分考虑样本差异性影响的前提下,免疫组化检测可作为EGFR突变的经济便捷初筛手段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EGFR 基因突变 免疫组织化学 突变位点 样本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暴露与乳腺癌发病的关系初探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可望 刘娣 +3 位作者 潘风山 韦燕燕 候丹迪 杨肖娥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53-1357,共5页
收集2012—2014年浙江省人民医院经病理确诊的新发女性原发性乳腺癌病例96例(病例组),以所在医院同期住院的乳腺良性疾病女性30例作为对照(对照组),采用ICP-MS检测血清和乳腺组织中重金属(镉、汞、砷、铬、铅)的含量。结果显示,病例组... 收集2012—2014年浙江省人民医院经病理确诊的新发女性原发性乳腺癌病例96例(病例组),以所在医院同期住院的乳腺良性疾病女性30例作为对照(对照组),采用ICP-MS检测血清和乳腺组织中重金属(镉、汞、砷、铬、铅)的含量。结果显示,病例组血清中镉、铬、砷和铅的检出水平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且组织样品中镉、铬、砷和铅的含量亦高于对照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中镉、铬、砷和铅的含量与乳腺癌发病发生存在关联,OR(比值比)值分别为12.364(95%置信区间:3.405~44.889)、132(95%置信区间:14.257~1 222.1)、4.941(95%置信区间:1.521~16.047)和7.416(95%置信区间:0.326~9.980),表明环境中镉、铬、砷和铅的暴露与女性乳腺癌的发生可能有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重金属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前列腺小细胞癌6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兵 段婷 曹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前列腺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 of the prostate,SCC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原发性SCC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影像学表现、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SCCP患者平... 目的探讨原发性前列腺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 of the prostate,SCC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原发性SCC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影像学表现、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SCCP患者平均年龄63.5岁,因进行性排尿困难伴肉眼血尿入院。影像学检查示前列腺增大伴弥漫低信号占位。镜下见前列腺腺体及平滑肌组织间见较小的瘤细胞呈弥漫片状排列,胞质稀少,核深染,部分挤压严重。免疫表型:瘤细胞CD56、CgA弥漫阳性,CKpan、Syn、SSTR2、p53灶性区域阳性,2例TTF-1灶阳性;vimentin、S-100、P504S、PSA、PAP、CD45和p63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85%~95%。6例患者确诊后均行化疗,部分辅以放疗,平均随访5.6个月,其中5例死亡。结论SCCP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特异性的组织学形态及神经内分泌标志物在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早期确诊并及时化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小细胞癌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C相关性血栓风险评估工具的范围综述 被引量:8
16
作者 黄培培 钦晓英 +5 位作者 朱薇 项小燕 卢琪 陈立姣 张烨 崔智萍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3-116,共4页
目的对国内外PICC相关性血栓风险评估工具研究进行范围审查,为规范此类风险评估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和指南网站有关PICC相关性血栓风险评估工具的文献,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至2022年11月26日。结果最终纳入24篇文献,工具... 目的对国内外PICC相关性血栓风险评估工具研究进行范围审查,为规范此类风险评估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和指南网站有关PICC相关性血栓风险评估工具的文献,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至2022年11月26日。结果最终纳入24篇文献,工具类型分为风险预测模型(14种)、风险评估表(8种)、血栓弹力图(1种)和风险评估体系(1种)。24篇文献包含了疾病因素,19篇文献包含了治疗因素,13篇文献包含导管因素。疾病或治疗因素出现频率超过10次的评估内容为高风险因素、D-二聚体、静脉血栓史、化疗史;导管因素中导管并发症(6次)、导管—血管直径比(6次)、导管异位(5次)提及频次最多。结论疾病因素和治疗因素为PICC-RVT风险评估的重要内容。PICC-RVT风险评估工具的种类多样,但其信效度仍有待进一步检验,需要开展多中心、大范围的临床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血栓 风险评估 工具 疾病因素 治疗因素 导管因素 范围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非布司他改善无症状高尿酸血症高龄患者肾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赖秀秀 朱青燕 +3 位作者 谈佳奇 杨令 朱琰 周公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85-892,共8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合并无症状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高龄患者的效果、安全性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21年2月—2021年7月在浙江省人民... 目的·探讨小剂量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合并无症状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高龄患者的效果、安全性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21年2月—2021年7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望江山院区住院并符合入组标准的102例高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药物使用剂量分为小剂量组(20 mg/d)、正常剂量组(40 mg/d)和对照组(未予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为主)。总疗程3个月。计算各组患者每个月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达标率,收集并计算患者基线及治疗1、3个月后的SUA、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等指标的变化,其中eGFR1、eGFR2的计算分别采用简化的肾脏病饮食改良研究公式及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协作公式。同时观察药物引起的心脑血管事件、痛风、过敏等不良反应。采用χ2检验比较性别构成、基础疾病、用药情况的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比较SUA、Scr、Ccr、eGFR1、eGFR2的组间差异。结果·治疗1、2、3个月后,小剂量组和正常剂量组的SUA达标率分别93.8%、93.8%、90.6%和93.8%、93.8%、96.9%。相较于对照组,上述2组SUA水平显著降低(均P=0.000)。此外,治疗3个月后小剂量组的Ccr、eGFR1、eGFR2高于基线值(P=0.006,P=0.013,P=0.015)及对照组同期水平(P=0.019,P=0.020,P=0.021)。同时,小剂量组和正常剂量组SUA的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均P=0.000)。小剂量组Ccr、eGFR1、eGFR2的升高幅度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04,P=0.002,P=0.003),与正常剂量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观察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和正常剂量非布司他对CKD合并无症状HUA的高龄患者的降尿酸疗效相当,均可获得较高的SUA达标率,并可一定程度改善肾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建议非布司他干预无症状HUA可从小剂量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布司他 剂量 老年人 慢性肾脏病 高尿酸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互联网医疗高质量发展实现路径与重点策略研究 被引量:32
18
作者 谷佳伟 李瑞芳 +5 位作者 孙艳 张骏 黄海军 郑彬 袁方 张红芳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3-35,共3页
通过介绍互联网医疗的内涵与意义,描绘“互联网+医疗”高质量发展的“5新”(新体系、新趋势、新动力、新效能、新文化)实现路径。即构建医联体、医疗集团、三医联动系统的新体系;引领平战结合、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新趋势;提升以聚焦... 通过介绍互联网医疗的内涵与意义,描绘“互联网+医疗”高质量发展的“5新”(新体系、新趋势、新动力、新效能、新文化)实现路径。即构建医联体、医疗集团、三医联动系统的新体系;引领平战结合、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新趋势;提升以聚焦医疗服务流程、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效能;激活人才、信息、科研三位一体的新动力;建设以患者需求导向,关心关爱医务人员的新文化,并通过优化顶层设计、构建整合式一体化发展模式、保障与监管机制并轨而行、强调精细化管理理念等重点策略,打造互联网医疗高质量发展的闭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医疗 高质量发展 医疗服务 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康复机器人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和手功能的效果 被引量:10
19
作者 曾雅琴 程瑞动 +5 位作者 张利 房珊 戴允兰 吕倩 龚心怡 叶祥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27-1332,共6页
目的探讨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HD-tDCS)联合康复机器人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和手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住院的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和试验组(n=25),两组均接受常... 目的探讨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HD-tDCS)联合康复机器人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和手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住院的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和试验组(n=25),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接受HD-tDCS假刺激联合康复机器人治疗,试验组接受HD-tDCS联合康复机器人治疗,共4周。治疗前后采用上肢动作研究测试量表(ARAT)、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和运动功能评定量表(MAS)评定上肢和手功能。结果干预后,两组ARAT、FMA-UE和M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Z∣>3.320,t>6.379,P<0.01);试验组FMA-UE、MAS评分优于对照组(Z=-2.379,t=3.181,P<0.05),试验组ARAT的抓和粗大运动评分优于对照组(∣Z∣>2.033,P<0.05)。结论HD-tDCS联合康复机器人能够改善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和手功能,效果优于单纯康复机器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经颅直流电刺激 上肢 康复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胡索酸水合酶缺失型子宫平滑肌瘤3例临床病理和分子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20
20
作者 尹晓娜 段婷 +2 位作者 陈豪 何向蕾 赵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62-1066,共5页
目的探讨延胡索酸水合酶(fumarate hydratase,FH)缺失型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和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3例FH缺失型子宫平滑肌瘤,观察其形态学、FH蛋白表达以及患者预后,对其中的2例进行遗传学检测(二代测序和FH基因全外显子... 目的探讨延胡索酸水合酶(fumarate hydratase,FH)缺失型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和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3例FH缺失型子宫平滑肌瘤,观察其形态学、FH蛋白表达以及患者预后,对其中的2例进行遗传学检测(二代测序和FH基因全外显子测序各1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年龄分别为26、28和44岁,均无遗传性平滑肌瘤病和肾细胞癌(hereditary leiomyomatosis and renal cell carcinoma,HLRCC)综合征的典型临床表现。组织学上2例为非典型平滑肌肿瘤,1例为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3例均可见鹿角形血管和血管外皮瘤样结构、明显的嗜酸性核仁伴核仁周空晕以及胞质内圆形的嗜酸性玻璃样小球。2例富于细胞,2例可见奇异型核,1例可见肺泡样水肿,1例可见局灶坏死,2例可见核分裂象。免疫组化标记3例瘤细胞均显示FH完全表达缺失(周围的非肿瘤性平滑肌组织和间质血管阳性作为内对照)。对2例行分子遗传学检测均提示FH基因体细胞突变:1例示5号外显子的c.668_669delAA移码突变(二代测序),另1例示10号外显子的c.1724 T>C错义突变(全外显子测序)。2例获得长期随访,其中1例术后47个月复发。结论FH缺失型子宫平滑肌瘤具有其独特的形态学特点,遗传学上FH基因的体细胞突变较胚系突变多见。联合特征性的组织学表现及FH免疫组化标记可助于临床对HLRCC综合征的筛查,但确诊需要结合典型的临床表现以及FH基因的胚系突变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平滑肌瘤 遗传性平滑肌瘤病和肾细胞癌综合征 延胡索酸水合酶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