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集合预报的浙江省积层混合云人工增雨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付远 杨洁帆 +6 位作者 刘汉华 程莹 潘琳琳 宋喆 徐铖 雷恒池 魏蕾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05-1419,共15页
目前人工增雨催化数值模拟研究较少考虑环境场误差对模拟效果的影响,结论往往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有鉴于此,本文将初始场扰动集合预报技术与包含催化模块的柱状云模式进行单向耦合(One Way Coupling),利用中尺度模式所提供包含环境场... 目前人工增雨催化数值模拟研究较少考虑环境场误差对模拟效果的影响,结论往往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有鉴于此,本文将初始场扰动集合预报技术与包含催化模块的柱状云模式进行单向耦合(One Way Coupling),利用中尺度模式所提供包含环境场扰动误差的多组热力、微物理量廓线实时驱动柱状云模式,对2022年1月23日浙江省积层混合云降水过程进行多成员、单/多格点AgI催化数值试验,尝试从概率的角度探讨最佳播撒方案以及对应的增雨潜力。从单站(杭州站)的模拟效果来看,23日15:00(协调世界时)在3.6 km高度(−5.2℃)处使用AgI(碘化银催化剂量为1.2×10^(−7)~1.2×10^(−4)g kg^(−1))播撒时所有集合成员均能够取得正增雨效果,其中采用1.2×10^(−5)g kg^(−1)剂量时增雨率最大,所有成员的均值为4.67%,99%分位数为7.77%。在单点模拟中,初始场扰动对于过量播撒是否导致减雨的判断有很大影响,例如,播撒剂量增加至1.2×10^(−2)g kg^(−1)后,超过50%的集合成员表现为减雨效果,但仍然有部分成员表现为增雨。针对这次过程,多格点催化试验表明增雨效果发生概率最优的区域位于浙西北和浙北北部区域,尤其在嘉兴东北部和临安附近,从概率预报的角度来说也往往对应着相对较高的平均过冷水含量和较低的冰晶数浓度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合预报 云模式 催化效果 增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