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发展现状及能力提升对策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春 曹慧 +1 位作者 王锐兰 谢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96-403,共8页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乎民生及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是全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形势依然严峻,农兽药残留超标、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等问题时...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乎民生及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是全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形势依然严峻,农兽药残留超标、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等问题时有出现。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技术支撑手段,食品检验检测机构也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人员管理不到位、设施设备使用不规范、法律意识淡薄出具不实报告等行为时有发生,严重扰乱检验检测市场正常秩序,影响食品安全检测的权威性准确性。本文结合近年浙江省组织的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情况,对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在管理水平和检测能力方面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研究,深入剖析根源,并从检验检测机构强化主体责任、监管部门管服结合、加强行业自律三方面提出具体的对策措施,以期促进其检验检测能力不断提升,推动食品检验检测机构高质量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检验检测 行业现状 能力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变电站机器人巡检的加权嵌套决策树数据质量协同评价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谷梦瑶 徐新胜 何雨辰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5-71,共7页
针对现有数据质量评价存在完成主体单一、方法主观性强等问题,提出面向变电站机器人巡检的加权嵌套决策树数据质量协同评价方法。首先,构建一种变电站机器人巡检数据质量的协同评价框架;然后,构建包含数据及时性、数据完整性、数据准确... 针对现有数据质量评价存在完成主体单一、方法主观性强等问题,提出面向变电站机器人巡检的加权嵌套决策树数据质量协同评价方法。首先,构建一种变电站机器人巡检数据质量的协同评价框架;然后,构建包含数据及时性、数据完整性、数据准确性和数据重复性4个指标及其评价规则的指标体系,并据此建立基于加权嵌套决策树的数据质量评价模型;最后,通过某变电站巡检机器人A的巡检数据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案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的评价结果不仅与专家评议结果一致且优于加权决策树的评价结果,所提协同评价框架有助于实现巡检数据质量的实时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机器人巡检数据 数据质量评价 加权嵌套决策树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驱蚊产品中35种挥发性致敏芳香剂的筛查方法及挥发规律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红艳 胡玉霞 +1 位作者 李长于 王瑾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58-1764,共7页
基于顶空/气相色谱-串联质谱(HS/GC-MS/MS)建立了驱蚊贴、驱蚊扣、驱蚊手环等新型驱蚊产品中35种挥发性致敏芳香剂的分析方法。35种物质经中等极性色谱柱Agilent DB-17MS分离,采用电子轰击源(EI源)通过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检测。考... 基于顶空/气相色谱-串联质谱(HS/GC-MS/MS)建立了驱蚊贴、驱蚊扣、驱蚊手环等新型驱蚊产品中35种挥发性致敏芳香剂的分析方法。35种物质经中等极性色谱柱Agilent DB-17MS分离,采用电子轰击源(EI源)通过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检测。考察了37个新型驱蚊样品在顶空温度分别为40℃和100℃时的筛查结果,40℃顶空条件下筛查出α-蒎烯、β-蒎烯和D-柠檬烯等14种致敏芳香剂,此外,100℃时还检出香叶醇、香芹酮等其它12种致敏芳香剂。以儿童用驱蚊贴和驱蚊扣为例,比较了不同顶空温度对各目标化合物响应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40℃时α-蒎烯、β-蒎烯和D-柠檬烯等8种致敏芳香剂的响应强度小于100℃时。对37个样品在40℃平衡温度下的半定量分析表明,α-蒎烯、β-蒎烯、D-柠檬烯等9种致敏芳香剂的检出率最高,其中α-蒎烯和D-柠檬烯的最高响应强度大于106。选择驱蚊贴和驱蚊扣进一步考察了α-蒎烯、β-蒎烯、D-柠檬烯、薄荷醇和樟脑5种致敏芳香剂在40℃下放置不同时间的挥发规律,发现α-蒎烯、β-蒎烯和D-柠檬烯放置12 h的响应强度为初始的20%~21%,薄荷醇和樟脑放置72 h后响应强度仍为初始的40%以上。该研究可为后续开展新型驱蚊产品中化学物质的含量测定和风险评估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驱蚊产品 致敏芳香剂 挥发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PC塑料拉伸性能无损分析框架
4
作者 卢骋 周麟铭 +3 位作者 厉小燕 沈振 吴勇军 王倩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1-476,492,共7页
拉伸性能是材料重要的力学性能之一,对于塑料等材料一般通过破坏性的拉伸试验进行评测。本研究采用基于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算法,将透明PC塑料的黄色指数、雾度和透光率等无损检测结果与其拉伸性能通过构建神经网络框架进行量化关联,实... 拉伸性能是材料重要的力学性能之一,对于塑料等材料一般通过破坏性的拉伸试验进行评测。本研究采用基于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算法,将透明PC塑料的黄色指数、雾度和透光率等无损检测结果与其拉伸性能通过构建神经网络框架进行量化关联,实现了基于无损检测结果的拉伸性能预测评估。其中,在对神经网络进行超参数优化后,预测模型表现更佳,尤其是对拉伸强度的预测,误差百分比仅为2.25%,为利用机器学习对材料力学性能进行无损评估提供了前期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神经网络 拉伸性能 无损分析 PC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在印染废水过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晓涵 邵怡沁 +1 位作者 邵慧奇 唐纱丽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59,共4页
通过喷涂法将碳纳米管复合液均匀喷涂于聚四氟乙烯(PTFE)亲水膜表面,制备性能优良的染料废水过滤膜。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接触角测定仪以及孔径分析仪等对膜的表面形貌结构、接触角以及孔隙率进行分析,评定膜的综合性能。将复合膜用于... 通过喷涂法将碳纳米管复合液均匀喷涂于聚四氟乙烯(PTFE)亲水膜表面,制备性能优良的染料废水过滤膜。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接触角测定仪以及孔径分析仪等对膜的表面形貌结构、接触角以及孔隙率进行分析,评定膜的综合性能。将复合膜用于染料废水过滤试验,发现其对亚甲基蓝(MB)以及中性红染料(NR)的过滤效果优良,能有效地过滤油水乳液,且添加TiO2粒子后能更好地提高复合膜对废水的过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颗粒 染料废水 喷涂法 过滤膜 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聚氨酯制品中25种有机磷阻燃剂
6
作者 杨阳 任洁芳 +3 位作者 唐纱丽 曹慧 周学军 王瑾 《质谱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6-216,I0004,共12页
本研究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聚氨酯制品中25种有机磷阻燃剂(organophosphate flame retardants,OPFRs),并对提取溶剂和固相萃取方式等前处理过程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乙腈提取样品后,经柱层层析硅胶(Si)和N-丙基乙二胺吸附... 本研究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聚氨酯制品中25种有机磷阻燃剂(organophosphate flame retardants,OPFRs),并对提取溶剂和固相萃取方式等前处理过程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乙腈提取样品后,经柱层层析硅胶(Si)和N-丙基乙二胺吸附剂(PSA)分散固相萃取可有效消除基质效应的影响。净化后的提取液经Kinete^(®)C_(18)色谱柱(2.6μm×3 mm,150 mm),在0.1%甲酸水-甲醇溶液梯度洗脱下分离,电喷雾电离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分析。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25种OPFRs在各自浓度范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在0.02~0.50、0.05~1.00 mg/kg之间。3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在61.09%~114.8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27%~13.92%之间。该方法的各项指标均能够满足检测要求,同时该净化方式避免了商品化固相萃取小柱的繁琐流程,成本低廉、耗时短、操作简便,可提高批量样品的分析效率。采用该方法检测实际样品,发现OPFRs广泛存在于日用消费品中,应加强对该类产品中OPFRs赋存情况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阻燃剂(OPFRs)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 分散固相萃取 聚氨酯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研究塑料接触材料中酚类化合物向奶油中的迁移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慧 曹慧 +4 位作者 姜侃 肖功年 王瑾 周学军 厉小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339-345,共7页
建立奶油中14种酚类化合物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的同时测定方法,研究裱花蛋糕塑料接触材料中酚类化合物在真实样品奶油中的迁移情况。塑料样品经奶油浸泡,乙腈-甲醇提取,T3色谱柱分离,以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测定,基质... 建立奶油中14种酚类化合物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的同时测定方法,研究裱花蛋糕塑料接触材料中酚类化合物在真实样品奶油中的迁移情况。塑料样品经奶油浸泡,乙腈-甲醇提取,T3色谱柱分离,以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测定,基质外标法定量;分析双酚A(bisphenol A,BPA)和4-壬基酚(4-nonylphenol,4-NP)在奶油样品中的迁移规律,用于14种酚类化合物在奶油中迁移量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14种酚类化合物的检出限为0.15~0.75μg/kg,定量限为0.5~2.5μg/kg,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酚类物质在动物和植物奶油中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78.2%~117.1%、79.4%~114.6%,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7%~12.1%、1.12%~12.5%;塑料接触材料中BPA和4-NP在奶油中的迁移量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采用本方法对市售塑料蛋糕装饰摆件等在动物奶油中的迁移量等进行测定,迁出化合物BPA和双酚S迁移量最高值分别为4.61、0.94μg/kg;4-NP迁移量最高值为125.1μg/kg,检出样品数量最多。酚类化合物迁移到食品中的风险性应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 塑料接触材料 奶油 酚类化合物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植物源驱蚊产品中82种风险性化学物质 被引量:3
8
作者 李红艳 刘英 +1 位作者 李长于 王瑾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0,共10页
为同时筛查植物源驱蚊产品中致敏性芳香剂和农药化合物,建立了一种基于溶剂提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同时检测78种致敏性芳香剂和4种农药化合物的方法。采用极性色谱柱Agilent VF-WAXms进行色谱分离,通过不同的特征离子对对部... 为同时筛查植物源驱蚊产品中致敏性芳香剂和农药化合物,建立了一种基于溶剂提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同时检测78种致敏性芳香剂和4种农药化合物的方法。采用极性色谱柱Agilent VF-WAXms进行色谱分离,通过不同的特征离子对对部分共流出化合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阳性样品为研究对象对提取溶剂和提取时间进行优化,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以二氯甲烷为提取溶剂,在30℃恒温条件下超声提取30 min。结果表明,82种目标化合物在对应质量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2 0,定量下限为0.02~5.0 mg/kg,回收率为60.0%~120%,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大于9.5%。将该方法用于驱蚊贴、驱蚊扣、驱蚊液和驱蚊凝胶等29个样品的筛查,共检出33种致敏性芳香剂和1种农药(驱蚊酯)。80%以上的样品中检出α-蒎烯、β-蒎烯和D-柠檬烯等11种致敏性芳香剂,最高含量为116~21 140 mg/kg;3个驱蚊液中检出驱蚊酯,含量为10 200~21 350 mg/kg。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用于驱蚊产品中致敏性芳香剂和农药化合物的同时筛查和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 驱蚊产品 致敏性芳香剂 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房用内墙涂料中TVOC释放量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沈振 蒋辉 +1 位作者 周路 李景菲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50-53,共4页
针对室内空气质量较差,内墙涂料的TVOC释放规律研究存在空白,参照国内外标准,研究了环境舱法、模拟箱法对内墙涂料中TVOC释放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7d时环境舱法中的TVOC释放速度趋缓,28d时模拟箱法中的TVOC释放速度趋缓,对我国内墙涂料... 针对室内空气质量较差,内墙涂料的TVOC释放规律研究存在空白,参照国内外标准,研究了环境舱法、模拟箱法对内墙涂料中TVOC释放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7d时环境舱法中的TVOC释放速度趋缓,28d时模拟箱法中的TVOC释放速度趋缓,对我国内墙涂料TVOC释放量的实际应用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VOC 释放规律 环境舱法 模拟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汽车内饰用三梳经编织物3D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正昊 武维莉 +1 位作者 唐纱丽 陈慰来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共6页
针对复杂的三梳栉经编织物,文章采用Rhino建模软件对其几何结构进行3D建模。首先,基于NURBS曲线对三梳经编织物线圈部分和延长线部分分别建模,通过确定曲线控制点拟合得到精度较高的空间纱线中心曲线;其次,根据纱线直径通过扫掠完成各... 针对复杂的三梳栉经编织物,文章采用Rhino建模软件对其几何结构进行3D建模。首先,基于NURBS曲线对三梳经编织物线圈部分和延长线部分分别建模,通过确定曲线控制点拟合得到精度较高的空间纱线中心曲线;其次,根据纱线直径通过扫掠完成各组线圈单胞模型的3D建模,并组装得到完整的织物模型;最后,根据织物的线圈轨迹,拟合得到经编织物的曲线方程,使得线圈轨迹数值化。结果表明,采用Rhino对经编织物进行三维仿真,方法简单可行,模拟得到的效果图线圈嵌套紧密且相互之间并无干涉,可以达到较好的织物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内饰用经编织物 RHINO 3D建模 曲线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餐具中14种重金属元素迁移量的影响因素及迁移规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唐纱丽 王瑾 +2 位作者 任洁芳 周学军 叶鹏程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6-83,共8页
[目的]探究影响餐具中Ag、As、Pb等14种重金属元素迁移量的因素及各元素迁移的规律。[方法]以银餐具为例,选取银纯度(92.50%,99.00%,99.90%,99.99%)、食品模拟物(饮用水,10%乙醇,5 g/L柠檬酸,4%乙酸,茶水)、浸泡温度(20,40,70℃)、浸泡... [目的]探究影响餐具中Ag、As、Pb等14种重金属元素迁移量的因素及各元素迁移的规律。[方法]以银餐具为例,选取银纯度(92.50%,99.00%,99.90%,99.99%)、食品模拟物(饮用水,10%乙醇,5 g/L柠檬酸,4%乙酸,茶水)、浸泡温度(20,40,70℃)、浸泡时间(0.5,1.0,6.0,12.0,24.0 h)设计混合水平正交试验,通过极差和方差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4种重金属元素均被检出,随着银纯度的增加,Ag元素的迁移量也增加;食品模拟物为酸性或有乙醇存在时,各元素的迁移量相对较高,且随着浸泡时间增长、浸泡温度增加,各元素迁移量呈一定的增加趋势。[结论]银餐具制品在长时间接触酸性或含酒精等食品时,重金属元素迁出量较高,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餐具 重金属 迁移量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儿童面霜中13种内分泌干扰物迁移量 被引量:1
12
作者 曹慧 张慧 +1 位作者 王瑾 杨春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4-349,共6页
建立了测定儿童面霜中13种内分泌干扰物迁移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氨水/乙腈溶液(1∶9,V/V)超声提取,提取液稀释后经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固相萃取柱富集和净化,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负离子模式进行分析,基质外标法定量。在最优实验条件下... 建立了测定儿童面霜中13种内分泌干扰物迁移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氨水/乙腈溶液(1∶9,V/V)超声提取,提取液稀释后经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固相萃取柱富集和净化,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负离子模式进行分析,基质外标法定量。在最优实验条件下,13种内分泌干扰物在各自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15~0.9996,检出限为0.3~1.5μg/kg,定量限为1.0~5.0μg/kg,在高、中、低3个加标水平下,13种内分泌干扰物的加标回收率为81.5%~109.4%,相对标准偏差为1.9%~9.2%。该方法操作简单、选择性好、检出限低,适用于儿童面霜中内分泌干扰物迁移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内分泌干扰物 迁移量 面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Orbitrap MS非靶向筛查进口儿童纺织品中未知化学危害物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雅慧 李红艳 +4 位作者 孔祥伟 王志娟 张庆 马强 吕庆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6-77,共12页
本文基于气相色谱-轨道阱高分辨质谱(GC-Orbitrap MS)建立了进口儿童纺织品中潜在化学危害物质的非靶向分析方法。通过综合评分和保留指数初步鉴定,化学电离模式确定分子式,质谱碎片离子比对区分同分异构体,化学标准品验证等4个步骤开... 本文基于气相色谱-轨道阱高分辨质谱(GC-Orbitrap MS)建立了进口儿童纺织品中潜在化学危害物质的非靶向分析方法。通过综合评分和保留指数初步鉴定,化学电离模式确定分子式,质谱碎片离子比对区分同分异构体,化学标准品验证等4个步骤开展未知物的定性分析。在40件进口儿童纺织品中共鉴定出48种物质,包括21种酯、8种酮、6种胺、4种醚、3种醇、3种酚以及3种其他类物质;对鉴定的物质进行统计和半定量分析,其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4-甲苯二异氰酸酯、棕榈酸异丙酯和1,2,4-丁三醇的检出率最高。综合考虑检出率、毒性和响应强度,进一步过滤和筛选鉴定出的物质,排查儿童纺织品中具有较高风险的化学物质。该方法为筛查纺织品等产品中潜在的化学物质提供了新途径,对开展产品化学风险监测以及促进产品质量安全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纺织品 非靶向筛查 气相色谱-轨道阱高分辨质谱(GC-Orbitrap 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分析奶酪中5种生物胺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慧 曹慧 +2 位作者 王瑾 肖功年 姜侃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0-86,共7页
目的:为生物胺形成机制的研究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新的技术思路。方法:建立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同时检测奶酪中酪胺、2-苯乙胺、色胺、章鱼胺和尸胺的测定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溶剂萃取生物胺,HILIC色谱柱分离,三重四极杆质谱... 目的:为生物胺形成机制的研究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新的技术思路。方法:建立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同时检测奶酪中酪胺、2-苯乙胺、色胺、章鱼胺和尸胺的测定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溶剂萃取生物胺,HILIC色谱柱分离,三重四极杆质谱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测定,内标法定量;研究提取溶剂种类、超声时间选择和基质效应对峰面积的影响,进行方法学验证和评估。结果:以0.1%甲酸-乙腈-水溶液为提取溶剂,超声提取15 min,生物胺无需衍生化处理,以乙酸铵(甲酸调pH值为4)-乙腈为流动相,HPLC-MS/MS直接测定。5种生物胺的加标回收率为78.6%~113.8%,相对标准偏差为2.41%~7.12%(n=3);色胺、苯乙胺、酪胺和章鱼胺的检出限为0.75μg/kg,定量限为2.5μg/kg;尸胺的检出限为1.5μg/kg,定量限为5.0μg/kg;在各自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对市售奶酪样品进行测定,不同样品中不同的生物胺含量差异较大,含量范围为4.45~2863.00μg/kg,均在安全范围内。结论:试验所建方法适合奶酪中5种生物胺含量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 非衍生化 奶酪 生物胺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析辅助液液萃取-HPLC-MS/MS法检测液态乳中13种双酚类和烷基酚类物质 被引量:5
15
作者 姜侃 张慧 +3 位作者 曹慧 王瑾 周学军 厉小燕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2-36,225,共6页
目的:建立盐析辅助液液萃取-HPLC-MS/MS法同时检测液态乳中13种双酚类和烷基酚类化合物的方法。方法:采用盐析辅助液液萃取前处理方法,三重四极杆质谱负离子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检测,基质外标法定量分析;研究萃取溶剂种类、盐... 目的:建立盐析辅助液液萃取-HPLC-MS/MS法同时检测液态乳中13种双酚类和烷基酚类化合物的方法。方法:采用盐析辅助液液萃取前处理方法,三重四极杆质谱负离子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检测,基质外标法定量分析;研究萃取溶剂种类、盐析助剂的选择和用量对回收率的影响;并评估方法性能。结果:以乙腈为提取溶剂、0.4 g氯化钠为盐析助剂对液态乳进行液液萃取,13种酚类物质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0.99;牛奶和酸奶中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1.5%~118.1%和80.8%~107.6%,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89%~12.3%和1.12%~11.9%;方法检出限为0.15~0.75μg/kg,定量限为0.5~2.5μg/kg。市售液态乳样品中有1个样品检出含有4-NP,含量为9.28μg/kg。结论:试验所建方法适合液态乳中13种双酚类和烷基酚类化合物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析 液液萃取 HPLC-MS/MS 液态乳 双酚类 烷基酚类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气溶胶胁迫下茶树叶片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及光谱快速检测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海天 周学军 +3 位作者 沙军静 李晓丽 王瑾 何勇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7-128,共12页
茶树作为多年生叶用植物,在铅气溶胶胁迫下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和铅累积效应亟待研究。本文以铅气溶胶方式模拟大气污染环境,研究‘乌牛早’与‘迎霜’2个品种茶树在铅气溶胶胁迫下根、茎、叶各器官的铅累积情况以及叶片中光合色素和抗... 茶树作为多年生叶用植物,在铅气溶胶胁迫下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和铅累积效应亟待研究。本文以铅气溶胶方式模拟大气污染环境,研究‘乌牛早’与‘迎霜’2个品种茶树在铅气溶胶胁迫下根、茎、叶各器官的铅累积情况以及叶片中光合色素和抗氧化物的变化规律,并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光谱技术建立各指标的快速检测模型。结果表明:在正常环境条件下茶树叶片的铅含量极少,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根的铅含量远高于叶,证明在正常环境条件下土壤-根途径是茶树积累铅的主要途径。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高质量浓度铅胁迫组叶片的铅含量显著高于茎和根,证明存在大气-叶面吸收途径,高质量浓度铅胁迫组叶片中铅含量最高可达无铅处理组的14倍;在胁迫试验的42 d中,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与抗坏血酸含量在胁迫的前中期不断增加,而在胁迫的中后期不断减少,谷胱甘肽含量整体处于上升趋势。分别采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与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建立了基于中红外光谱特征波段的生理生化指标定量预测模型,两者均可实现铅气溶胶胁迫下茶树生理生化指标的快速检测,并且ANN模型的效果普遍优于SVM模型。其中,叶绿素a的ANN定量模型得到了最佳预测效果,在预测集中的相关系数可达0.810,均方根误差可达0.032 mg/g。综上所述,铅气溶胶胁迫会导致茶树体内铅的累积以及生理生化指标的显著变化,基于FTIR光谱技术可实现茶树生理生化指标的快速检测,有望构建茶树受铅气溶胶胁迫的快速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气溶胶 茶树 光合色素 抗氧化物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氧化石墨烯分散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PVC儿童用品中内分泌干扰物迁移量 被引量:4
17
作者 曹慧 张慧 +2 位作者 杨春 姜侃 王瑾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07-1213,共7页
建立了磁性氧化石墨烯分散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PVC儿童用品中14种内分泌干扰物迁移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人工模拟汗液和人工模拟唾液浸泡,以磁性氧化石墨烯为分散固相萃取吸附剂,富集迁移液中的内分泌干扰物,采用液相色谱-... 建立了磁性氧化石墨烯分散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PVC儿童用品中14种内分泌干扰物迁移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人工模拟汗液和人工模拟唾液浸泡,以磁性氧化石墨烯为分散固相萃取吸附剂,富集迁移液中的内分泌干扰物,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分析,基质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磁性氧化石墨烯用量10 mg,吸附15 min,采用3 mL含1%甲酸的丙酮洗脱15 min,可实现14种内分泌干扰物的富集与净化。14种内分泌干扰物在各自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01~0.9992,检出限为0.1~0.5μg/L,定量下限为0.3~1.5μg/L,加标回收率为80.2%~10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6.8%。该方法操作简单、分析快速、重现性好,适用于PVC儿童用品中内分泌干扰物迁移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 磁性氧化石墨烯 内分泌干扰物 迁移量 PVC儿童用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QI建设中检验检测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被引量:5
18
作者 厉小燕 姜侃 +1 位作者 谢俊 方道广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79-284,共6页
检验检测是国家质量基础建设的质量支撑和判定工具,检验检测设备性能的稳定关系到数据的精准、可靠。围绕为充分发挥检验检测设备在国家质量基础建设中提供基础保障这一根本目标提出一套科学、系统、可行的检验检测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检验检测是国家质量基础建设的质量支撑和判定工具,检验检测设备性能的稳定关系到数据的精准、可靠。围绕为充分发挥检验检测设备在国家质量基础建设中提供基础保障这一根本目标提出一套科学、系统、可行的检验检测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该方法将设备全生命周期分成3个阶段10个环节,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为例对每个环节提出相应的管理方法。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对提高机构管理水平、提升服务质量和国家质量基础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备管理 国家质量基础 检验检测 生命周期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儿童消费品中14种酚类物质的迁移量
19
作者 曹慧 张慧 +2 位作者 姜侃 王瑾 杨春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83-889,共7页
儿童通过手、口等途径接触儿童消费品时,双酚A等酚类物质会通过唾液或汗液迁移到体内,影响儿童健康,而关于唾液和汗液中酚类物质迁移量检测的报道较少,因此进行了题示研究。将样品剪碎或粉碎成粒径小于2mm的颗粒,分取1.00g,加入20mL模... 儿童通过手、口等途径接触儿童消费品时,双酚A等酚类物质会通过唾液或汗液迁移到体内,影响儿童健康,而关于唾液和汗液中酚类物质迁移量检测的报道较少,因此进行了题示研究。将样品剪碎或粉碎成粒径小于2mm的颗粒,分取1.00g,加入20mL模拟汗液或模拟唾液,浸泡2.0h后分取10mL过活化好的Oasis HLB固相萃取柱,用5mL水淋洗,8mL甲醇洗脱。收集洗脱液,氮吹至近干,用30%(体积分数)甲醇溶液稀释至2.0mL,过0.22μm滤膜。滤液进入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目标物在AtlantisTMT3色谱柱上以不同体积比的水和体积比1∶1的甲醇-乙腈混合溶液进行梯度洗脱分离,以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电离,以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以基质匹配法定量。结果显示:14种酚类物质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1~20.0μg·L^(-1)(双酚A、双酚AF和四氯双酚A)和0.5~100.0μg·L^(-1)(其他11种酚类物质)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3~1.5μg·kg^(-1)。按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模拟汗液和模拟唾液中14种酚类物质的回收率分别为82.5%~106%和80.5%~108%,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分别为0.40%~9.1%和0.30%~8.7%。方法用于6份双酚A和壬基酚阳性样品的分析,双酚A和壬基酚的迁移量分别为0.26~6.98mg·kg^(-1)和0.01~0.12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酚类物质 儿童消费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壳体材质头盔耐候性评估
20
作者 李景菲 沈振 +1 位作者 葛凌慧 冯晓雷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6-123,共8页
为评估不同壳体材质电动自行车头盔的耐候性能,利用3种人工加速老化试验[紫外、65℃热氧、双85(温度85℃、相对湿度85%)湿热]及大气暴露和室内保存等方式对定制的4种不同材质头盔样品进行处理,并对不同老化阶段头盔的安全防护性能进行测... 为评估不同壳体材质电动自行车头盔的耐候性能,利用3种人工加速老化试验[紫外、65℃热氧、双85(温度85℃、相对湿度85%)湿热]及大气暴露和室内保存等方式对定制的4种不同材质头盔样品进行处理,并对不同老化阶段头盔的安全防护性能进行测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动态力学分析等手段对样品的微观形貌、热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各加速老化处理后头盔的吸收碰撞能量加速度峰值均小于150g(g=9.80665 m/s^(2)),仍能在实际使用中发挥安全防护作用,这主要得益于头盔缓冲层的存在。依据老化后样品形貌变化、破裂情况及刚度性能,评估壳体材质显示,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合金料样品性能最优;评估老化方式显示紫外老化影响最小,65℃热氧老化次之,双85湿热老化后头盔变形严重且破裂情况增多,不符合实际的使用场景。经双85湿热老化后,样品微观形貌显示其断面微孔结构增加,而热稳定性变化不大。头盔壳体材质直接影响碰撞试验后样品是否破裂,头盔吸收碰撞能量加速度峰值受其缓冲层影响较大,刚度性能可以作为头盔壳体材质性能有效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盔 壳体材质 安全防护性能 老化 耐候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