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瞬态面波法的道路地下病害无损探测技术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胡智 尹方东 +1 位作者 王金昌 孙雅珍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89-192,共4页
针对杭州市某道路产生塌陷和裂缝的问题,利用瞬态面波法开展道路地下病害无损探测。根据地基波速试验探测结果分析不同地层情况,确定道路地下病害范围,为处理道路安全隐患提供了及时准确的数据资料。探测结果表明,道路下方7 m范围内存... 针对杭州市某道路产生塌陷和裂缝的问题,利用瞬态面波法开展道路地下病害无损探测。根据地基波速试验探测结果分析不同地层情况,确定道路地下病害范围,为处理道路安全隐患提供了及时准确的数据资料。探测结果表明,道路下方7 m范围内存在土体疏松病害,给出的建议为部分区域进行注浆加固,部分区域清除表面碎石;瞬态面波法图像直观、经济快速,能够确定出具有工程灾害隐患的病害,为道路的检修和维护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 瞬态面波 测线 道路 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AC^3D的塑钢板桩路基防护优化设计与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叶霄 詹伟 +1 位作者 余以强 于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20-727,共8页
低等级公路防护设施匮乏,路肩边坡水土流失严重。为了提高路基路面整体稳定性,延长道路使用寿命,通过对塑钢板桩材料本身的物理力学性能测定、基于FLAC3D对桩型优选和相应的参数优化分析以及依托工程现场试验,对塑钢板桩用于低等级公路... 低等级公路防护设施匮乏,路肩边坡水土流失严重。为了提高路基路面整体稳定性,延长道路使用寿命,通过对塑钢板桩材料本身的物理力学性能测定、基于FLAC3D对桩型优选和相应的参数优化分析以及依托工程现场试验,对塑钢板桩用于低等级公路路基防护工程中的可行性与适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悬臂式塑钢板桩路基防护型式适用于防护高度1.2 m以下,防护高度与入土深度比宜取1∶1;拖板式和拉锚式塑钢板桩路基防护型式分别适用于防护高度1.8 m和2.4 m以下,防护高度与入土深度比均推荐取3∶2。塑钢板桩用于低等级公路中防护效果显著,防护成本低廉,在"四好农村路"建设中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钢板桩 路基防护 优化设计 镀锌钢管 “四好”农村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的干湿循环-动荷载贯序耦合作用下压实粉质黏土细观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胡智 李志超 +2 位作者 李丽华 严鑫 詹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860-2870,共11页
为进一步揭示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服役期路基土体性能劣化机制,在前期工作基础上,采用CT扫描技术对经历不同干湿循环、动荷载条件的压实粉质黏土试样细观结构特征开展研究,分析干湿循环-动荷载贯序耦合作用对试样孔隙三维空间分布、孔隙体... 为进一步揭示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服役期路基土体性能劣化机制,在前期工作基础上,采用CT扫描技术对经历不同干湿循环、动荷载条件的压实粉质黏土试样细观结构特征开展研究,分析干湿循环-动荷载贯序耦合作用对试样孔隙三维空间分布、孔隙体积统计分布、图像灰度统计指标的影响规律,分析试样宏观性能与细观结构特征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干湿循环作用会导致试样产生更多大孔隙和贯通裂隙,动荷载作用可以使因干湿循环产生的部分孔隙或裂隙闭合;随着干湿循环和动荷载的贯序耦合作用,试样中的小孔隙数量呈增多趋势;干湿循环作用均会导致孔隙总体积增加,动荷载作用则会使孔隙总体积减小;试样细观结构特征参数可以用于解释试样宏观性能演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干湿循环 动荷载 贯序耦合作用 路基土 细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性土打入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评价 被引量:5
4
作者 杨仲轩 黄中原 +2 位作者 郭望波 董晓强 詹伟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66-771,共6页
海洋工程中常见的砂性土打入桩设计方法包括传统美国石油协会API法与基于静力触探试验CPT的ICP-05、UWA-05、Fugro-05和NGI-05等。但这些设计方法的可靠性与准确性仍然存在争议,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高质量的静载试验数据来对这些计算方... 海洋工程中常见的砂性土打入桩设计方法包括传统美国石油协会API法与基于静力触探试验CPT的ICP-05、UWA-05、Fugro-05和NGI-05等。但这些设计方法的可靠性与准确性仍然存在争议,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高质量的静载试验数据来对这些计算方法进行全面评价。为了对各种设计方法进行统一评价,并为新建立的打入桩设计方法提供原始数据进行标定和校验,因此建立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桩基承载力静载试验数据库尤为重要。基于以上原因,在国际上一些常用数据库的基础上进行扩充整理,组建了更具代表性的ZJU-ICL砂土数据库,其中包含118根高质量打入桩静载试验数据,并对该数据库采用统计方法对上述5种设计方法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入桩 竖向承载力 砂性土 设计方法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循环−动荷载贯序耦合作用下压实粉质黏土电阻率演化规律 被引量:11
5
作者 胡智 艾聘博 +2 位作者 李志超 马强 李丽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722-2732,共11页
路基土体在干湿循环、动荷载等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性能演化规律对于路基安全稳定至关重要。采用交流二极法,对经历不同干湿循环、动荷载条件的压实粉质黏土试样开展了电阻率测试,研究了干湿循环−动荷载贯序耦合作用对试样电阻率的影响规... 路基土体在干湿循环、动荷载等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性能演化规律对于路基安全稳定至关重要。采用交流二极法,对经历不同干湿循环、动荷载条件的压实粉质黏土试样开展了电阻率测试,研究了干湿循环−动荷载贯序耦合作用对试样电阻率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基于电阻率的试样动力性能定量表征数学关系,最后探讨了电阻率法用于压实土体状态评价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压实土试样在干湿循环−动荷载耦合作用下,经历干湿循环次数越多、干湿循环幅度越大,试样电阻率下降幅度越大,但动荷载作用引起的下降幅度逐渐降低。该研究结果可为利用电阻率法评价干湿循环−动荷载耦合作用下路基土体状态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率 干湿循环 动荷载 贯序耦合作用 路基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