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瓯江北口大桥中塔设计及索鞍施工预偏量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马碧波 叶雨清 +1 位作者 白雨东 王昌将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1-46,共6页
温州瓯江北口大桥主桥为缆跨布置(230+800+800+348)m的三塔四跨连续弹性支承体系悬索桥。该桥中塔采用四柱式钢筋混凝土A形刚性塔,总高142m,纵向为A形,横向为门形。由于刚性中塔的采用,在提高中塔自身抗推刚度的同时,提高了结构的整体刚... 温州瓯江北口大桥主桥为缆跨布置(230+800+800+348)m的三塔四跨连续弹性支承体系悬索桥。该桥中塔采用四柱式钢筋混凝土A形刚性塔,总高142m,纵向为A形,横向为门形。由于刚性中塔的采用,在提高中塔自身抗推刚度的同时,提高了结构的整体刚度,活载作用下加劲梁挠跨比1/588,中塔单根主缆的最大不平衡力达到35 003kN;与此同时,结构扭转基频提高到0.486Hz,颤振临界风速达到113.9m/s,抗风性能得到很大改善。采用BNLAS软件对中塔索鞍预偏与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塔顶主鞍座的理论预偏量为0.239m,预偏与否对中塔受力影响很有限、对边塔受力基本无影响,因此设计建议取消中塔索鞍预偏及顶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刚性中塔 A形塔 主缆抗滑移 结构刚度 索鞍预偏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形混凝土中塔多塔悬索桥设计与拓展应用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昌将 马碧波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6-91,共6页
为提升悬索桥的连续跨越能力,以瓯江北口大桥为背景,结合长江上已建成的3座三塔悬索桥,对三塔悬索桥的设计理念、设计要点、适用性等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采用A形混凝土中塔的不同跨数和不同主跨跨度的多塔连跨悬索桥方案进行受力分... 为提升悬索桥的连续跨越能力,以瓯江北口大桥为背景,结合长江上已建成的3座三塔悬索桥,对三塔悬索桥的设计理念、设计要点、适用性等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采用A形混凝土中塔的不同跨数和不同主跨跨度的多塔连跨悬索桥方案进行受力分析和拓展应用。研究发现:三塔悬索桥的性能关键在于中塔,中塔的刚度对桥梁整体刚度起决定性作用;采用增设全竖隔板的新型中主索鞍,主缆钢丝与鞍槽间名义摩擦系数可达到0.3;采用A形混凝土中塔的三塔悬索桥大幅提高了结构整体刚度和抗风稳定性能;A形混凝土中塔应用于多塔连跨悬索桥时,其主要力学指标变化幅度有限,影响主缆滑移的显著因素是恒载与活载的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多塔连跨结构 中塔 中主索鞍 主缆抗滑移 刚度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冷地区树脂沥青的材料设计与性能优化 被引量:4
3
作者 易军艳 诸一鸣 +2 位作者 冯德成 任昭 秦卫军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3-48,共6页
针对树脂沥青展开了拉拔试验和小梁弯曲试验。采用正交设计和拉拔试验方法对影响树脂沥青性能的沥青含量、固化剂含量、树脂含量、固化时间和固化温度等因素进行了研究,并结合低温小梁弯曲试验确定出最佳的配比、固化时间和固化温度,再... 针对树脂沥青展开了拉拔试验和小梁弯曲试验。采用正交设计和拉拔试验方法对影响树脂沥青性能的沥青含量、固化剂含量、树脂含量、固化时间和固化温度等因素进行了研究,并结合低温小梁弯曲试验确定出最佳的配比、固化时间和固化温度,再加入增韧剂提高树脂沥青的低温性能,从而实现其性能优化。研究表明:对树脂沥青拉拔强度影响程度排名为固化剂用量>沥青用量>固化时间>固化温度,且当采用固化时间为4 h、固化温度为120℃、固化剂用量为20%、沥青用量为30%、增韧剂用量为5%、松节油用量为2%时,能在保证其拉拔强度的同时也有较好的低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树脂沥青 拉拔强度 正交试验 小梁弯曲 低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照明系统辅助设计与优化分析软件研发 被引量:11
4
作者 郑国平 任兆丹 崔优凯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93-300,F0003,共9页
为提高公路隧道照明系统设计的效率和节能水平,基于IESNA LM-62标准的灯具配光数据文件,并以逐点法为照度和亮度计算方法,在VB.net平台中开发面向公路隧道的照明系统辅助设计与优化分析软件。软件包括的功能有:基于车流量、洞外亮度和... 为提高公路隧道照明系统设计的效率和节能水平,基于IESNA LM-62标准的灯具配光数据文件,并以逐点法为照度和亮度计算方法,在VB.net平台中开发面向公路隧道的照明系统辅助设计与优化分析软件。软件包括的功能有:基于车流量、洞外亮度和运行车速的三因素动态调光、各照明区段的长度与亮度分析、灯具回路设计与模式搜索法安装参数优化、各运营工况的照明质量验算、全年能耗估算、自动成图与结果输出等。以一个实际的工程案例展示上述功能,应用结果表明,软件可以为建立公路隧道能耗指标体系、开展节能评价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软件开发 逐点法 照明系统 辅助设计 参数优化 节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瓯江北口大桥主桥总体设计及结构选型 被引量:34
5
作者 戴显荣 王昌将 +1 位作者 王晓阳 万田保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0-85,共6页
温州瓯江北口大桥为高速公路和普通国道合建的通道,结合建桥条件对该桥主桥进行总体设计及结构选型。受通航孔位置、净空尺度控制,综合考虑防洪影响、结构受力和施工难度等因素,主桥采用主跨2×800m的三塔悬索桥。南边缆跨跨径为34... 温州瓯江北口大桥为高速公路和普通国道合建的通道,结合建桥条件对该桥主桥进行总体设计及结构选型。受通航孔位置、净空尺度控制,综合考虑防洪影响、结构受力和施工难度等因素,主桥采用主跨2×800m的三塔悬索桥。南边缆跨跨径为348m,北边缆跨设置6根背索,跨径为230m,两边跨均采用悬吊结构。选取平层合建和双层合建两种加劲梁方案进行比选,最终采用结构受力合理、建设难度较低的双层钢桁梁方案。为解决中塔主缆抗滑移的技术难题,该桥中塔选取整体结构刚度大、抗风稳定性好的纵向A形混凝土塔,并采用设置竖向摩擦板的中主索鞍。中塔基础采用整体性和稳定性好、能承受船舶直接撞击作用的沉井基础。边塔采用H形混凝土塔,钻孔灌注桩基础。南、北锚碇均采用安全可靠的重力式锚碇,北锚采用扩大基础,南锚采用大型沉井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双层钢桁梁 混凝土中塔 沉井基础 重力式锚碇 整体设计 结构选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法的钢纤维细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渊 陈荣达 +1 位作者 沈玲华 王激扬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0-93,共4页
基于正交试验法研究了钢纤维掺量、砂率、水胶比、粉煤灰置换率等因素对钢纤维细石混凝土力学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极差分析得到了较优配合比。结果表明:钢纤维细石混凝土抗压强度主要受水胶比和粉煤灰置换率影响,水胶比在0.3~0.34... 基于正交试验法研究了钢纤维掺量、砂率、水胶比、粉煤灰置换率等因素对钢纤维细石混凝土力学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极差分析得到了较优配合比。结果表明:钢纤维细石混凝土抗压强度主要受水胶比和粉煤灰置换率影响,水胶比在0.3~0.34和0.36~0.4间的变化分别引起抗压强度指标波动达10%和15%,而粉煤灰置换率的变化对抗压强度的影响随着水胶比的减小和龄期的增加而减弱。钢纤维细石混凝土的抗折强度主要取决于钢纤维掺量和粉煤灰置换率,钢纤维掺量在2%~2.5%和粉煤灰置换率在0.2~0.3间的变化引起指标结果的波动幅度都在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 钢纤维混凝土 配合比 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炉渣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与浸出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胡明君 李立寒 +1 位作者 王琎晨 杨昆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80-486,共7页
在AC-20沥青混合料中,以不同掺量、不同粒径的生活垃圾焚烧炉渣集料替代天然集料,用马歇尔设计方法进行配合比设计,并进行路用性能检验及浸出特性研究,分析炉渣集料的粒径、掺量对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混合料对炉渣集料溶出物... 在AC-20沥青混合料中,以不同掺量、不同粒径的生活垃圾焚烧炉渣集料替代天然集料,用马歇尔设计方法进行配合比设计,并进行路用性能检验及浸出特性研究,分析炉渣集料的粒径、掺量对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混合料对炉渣集料溶出物的稳定作用.结果表明:混合料的动稳定度随着炉渣集料掺量的提高先减后增,随着炉渣集料粒径增大而减小;混合料低温弯拉应变随炉渣集料掺量的提高先增后减,10%掺量的0~4.75mm粒径炉渣集料对混合料低温性能提升明显;0%~10%掺量的0~4.75mm粒径炉渣集料能提高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随炉渣集料掺量减少、粒径增大,混合料对炉渣集料溶出物的稳定效果增强.综合试验结果,推荐用于AC-20沥青混合料的炉渣集料适宜粒径为0~4.75mm,适宜掺量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生活垃圾焚烧炉渣 沥青混合料 路用性能 浸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板组合梁桥横向U型筋湿接缝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曹素功 张勇 +2 位作者 马芹纲 马如进 田浩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0-75,共6页
针对传统钢板组合梁桥湿接缝焊接工程量大、安全储备较难保证等问题,提出横向U型筋湿接缝结构,研究其受力可靠性。考虑横向U型筋不同搭接形式及长度,选取并制作支座墩顶中间位置横向U型筋湿接缝试件进行静力拉伸试验、支座墩顶钢主梁位... 针对传统钢板组合梁桥湿接缝焊接工程量大、安全储备较难保证等问题,提出横向U型筋湿接缝结构,研究其受力可靠性。考虑横向U型筋不同搭接形式及长度,选取并制作支座墩顶中间位置横向U型筋湿接缝试件进行静力拉伸试验、支座墩顶钢主梁位置横向U型筋湿接缝试件进行动力疲劳试验,分析试件裂缝发展、破坏形态和钢筋应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静力拉伸试验下,横向U型筋湿接缝施工缝处会较早产生裂缝;横向U型筋采用焊接或增加搭接长度可减小钢筋平均应力。动力疲劳试验下,混凝土开裂会造成横向U型筋应力转移,开裂荷载附近横向U型筋应变变化较为明显,开裂后横向U型筋应力呈非线性增长。静、动力试验过程中,横向U型筋结构裂缝发展及钢筋受力均满足设计要求,力学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组合梁桥 横向U型筋 湿接缝 力学性能 静力拉伸试验 疲劳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高韧性混凝土加固拱结构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于鹏 邢伟 +3 位作者 王激扬 蒋昌平 穆富江 李渊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8-163,169,共7页
针对公路隧道混凝土二次衬砌的裂缝控制问题,设计制作了二次衬砌的拱结构缩尺模型,并分别在内表面喷射10 mm厚高韧性混凝土薄层、粘贴碳纤维布及二者组合的方法进行了加固。通过静力加载试验,对不同加固方式对拱结构承载力、径向变形、... 针对公路隧道混凝土二次衬砌的裂缝控制问题,设计制作了二次衬砌的拱结构缩尺模型,并分别在内表面喷射10 mm厚高韧性混凝土薄层、粘贴碳纤维布及二者组合的方法进行了加固。通过静力加载试验,对不同加固方式对拱结构承载力、径向变形、钢筋应变、破坏模式等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喷射10 mm高韧性混凝土将隧道二次衬砌拱结构的破坏模式由压剪破坏变为受压破坏,其起裂荷载、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分别提高了13.6%、68.9%和29.9%,同时,初裂后刚度提升了63%,有效控制了拱结构的径向变形,提升了公路隧道二次衬砌在运营期的整体受力性能;而在相同受力条件下,粘贴碳纤维布的加固方法对拱结构的承载力及径向变形并没有起到明显的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二次衬砌 高韧性混凝土 碳纤维布 裂缝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水流环境下系泊船的水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洪杰 张博 +2 位作者 娄万里 姚慧岚 刘勇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共6页
为研究深水码头复杂水流条件下系泊船的水动力特性,利用CFD软件STAR-CCM+对系泊船模型的粘性流场进行瞬态数值模拟,通过求解RANS方程和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获得船舶水流作用力。在无波浪定常流作用下,系泊船姿态最终保持稳定,可用... 为研究深水码头复杂水流条件下系泊船的水动力特性,利用CFD软件STAR-CCM+对系泊船模型的粘性流场进行瞬态数值模拟,通过求解RANS方程和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获得船舶水流作用力。在无波浪定常流作用下,系泊船姿态最终保持稳定,可用固定船舶近似代替系泊船进行模型简化。在完成网格无关性和数值模型合理性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流速、不同流向角度以及流向沿水深变化的复杂水流条件下船舶的水动力进行预报,探讨不同水流条件下系泊船纵向力、横向力、首摇力矩的变化规律,研究成果可为复杂水流环境下系泊船的布缆及相关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码头 复杂水流 船舶水动力 数值模拟 重叠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山大桥通航孔桥钢箱梁设计关键技术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磊 王昌将 +1 位作者 陈向阳 白雨东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9-84,共6页
鱼山大桥通航孔桥为(70+140+180+260+180+140+70) m的钢-混凝土混合梁连续刚构桥。该桥主梁主跨中部85 m采用钢箱梁,其余位置采用混凝土箱梁,两者之间通过5 m的钢-混结合段连接。主梁除墩顶块外,均采用节段预制拼装工艺。为保证预制混... 鱼山大桥通航孔桥为(70+140+180+260+180+140+70) m的钢-混凝土混合梁连续刚构桥。该桥主梁主跨中部85 m采用钢箱梁,其余位置采用混凝土箱梁,两者之间通过5 m的钢-混结合段连接。主梁除墩顶块外,均采用节段预制拼装工艺。为保证预制混凝土梁节段与钢箱梁节段的高精度、高可靠性连接,该桥钢-混结合部采用部分截面连接承压传剪式结构,钢箱梁采用有格室的后承压板形式,并在钢-混结合段与混凝土梁的交接位置设置90 cm湿接缝作为悬臂拼装施工调整空间。为改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疲劳性能,该桥正交异性钢桥面板采用厚边U肋技术,对U肋边缘进行局部加厚,在材料用量基本不变的条件下,将U肋与桥面板连接处70 MPa疲劳细节的等效加载次数提高到常规U肋的1.63倍。为提高钢桥面铺装的耐久性,该桥采用极限拉伸应变≥2%的高韧性混凝土+沥青的铺装方案,实现了钢桥面与铺装的协调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刚构桥 混合梁 节段预制拼装 钢-混结合部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 厚边U肋 高韧性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面板干湿混合接缝在组合梁斜拉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邱国阳 陈智寿 +2 位作者 蔡邦国 茅兆祥 谈华顺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4-79,共6页
为提高组合梁斜拉桥混凝土桥面板横向预应力的施加效率,减少桥面板的纵向裂缝,提出一种可在混凝土桥面板与钢横梁结合前施加横向预应力的干湿混合接缝新型桥面构造。以鳌江特大桥为工程背景,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局部有限元模型... 为提高组合梁斜拉桥混凝土桥面板横向预应力的施加效率,减少桥面板的纵向裂缝,提出一种可在混凝土桥面板与钢横梁结合前施加横向预应力的干湿混合接缝新型桥面构造。以鳌江特大桥为工程背景,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局部有限元模型,计算比较传统湿接缝桥面板和新型干湿混合接缝桥面板的预应力施加效率。在鳌江特大桥上设置试验段应用干湿混合接缝新型桥面构造,现场测试施工阶段混凝土桥面板应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组合梁斜拉桥采用干湿混合接缝的新型桥面构造,可实现在混凝土桥面板与钢横梁结合前施加横向预应力,横向预应力施加效率提高了约70%,可减少混凝土桥面板纵向开裂;实桥测试中干湿混合接缝桥面板纵横向应力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组合梁 横向预应力 桥面板接缝 施加效率 干湿混合接缝 纵向裂缝 现场试验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梁斜拉桥桥面板纵向抗裂措施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蔡邦国 邱国阳 谈华顺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4-48,共5页
为增强组合梁斜拉桥混凝土桥面板抗裂性能,以某在建主跨320m的双塔双索面组合梁斜拉桥为背景进行抗裂措施研究。采用ANSYS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张拉桥面板横向预应力筋工况下混凝土桥面板、钢主梁应力以及焊钉剪力,并计算改变焊... 为增强组合梁斜拉桥混凝土桥面板抗裂性能,以某在建主跨320m的双塔双索面组合梁斜拉桥为背景进行抗裂措施研究。采用ANSYS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张拉桥面板横向预应力筋工况下混凝土桥面板、钢主梁应力以及焊钉剪力,并计算改变焊钉直径、采用柔性焊钉与改变湿接缝施工顺序后的横向预应力施加效率。结果表明:仅改变焊钉直径或采用柔性焊钉对横向预应力施加效率影响很小;相比于原设计方案(湿接缝全部施工完成后张拉横向预应力,φ22mm普通焊钉),主纵梁或横梁与桥面板滞后结合将导致局部焊钉受力增大,焊钉剪力增大86%~130%,应用柔性焊钉后,可有效减小该效应;主纵梁、横梁与桥面板滞后结合后,施加效率可提高7%~30%,而仅主纵梁与桥面板滞后结合对施加效率影响很小。主纵梁、横梁与桥面板滞后结合,并在小纵梁布置柔性焊钉连接件的方案最有效,预应力施加效率达8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组合梁 桥面板 纵向开裂 抗裂措施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沪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模式研究
14
作者 邹葱聪 吕苗苗 +1 位作者 吕红霞 张姣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11,共5页
基于运行图数据,研究京沪高速铁路不同运营时期的运输组织模式,分析不同速度列车共线模式下京沪高速铁路的运能结构变化,探讨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模式发展趋势。在分析本线全程列车始发时段与停站次数的关系,研究本线列车开行的周期规律。... 基于运行图数据,研究京沪高速铁路不同运营时期的运输组织模式,分析不同速度列车共线模式下京沪高速铁路的运能结构变化,探讨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模式发展趋势。在分析本线全程列车始发时段与停站次数的关系,研究本线列车开行的周期规律。结果表明,2018年底京沪高速铁路区段通过能力利用存在较大的不均衡性,能力限制区间为徐州东-蚌埠南;分析列车运行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区域路网直达+跨区域换乘"的运行模式是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模式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沪高速铁路 列车运行模式 限制区段 区段通过能力 周期开行规律 区域路网直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丽公路景观设计思考与探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林文丹 《现代园艺》 2019年第11期112-113,共2页
伴随着经济发展进步,人们对公路建设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公路景观也不单指道路绿化,而是将公路视为一种线性资源,融合串联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路域景观,让公路成为展示文化和地方特色的绿色走廊。在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背景下,... 伴随着经济发展进步,人们对公路建设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公路景观也不单指道路绿化,而是将公路视为一种线性资源,融合串联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路域景观,让公路成为展示文化和地方特色的绿色走廊。在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背景下,美丽公路建设也提出了更高品质的要求,围绕一路一景,全方位提升路域环境,积极打造"畅、安、舒、美、绿、文"的公路出行环境,公路应当变成集服务、通行、人文、景观以及历史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线形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公路 景观设计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流条件下富水砂层盾构隧道开挖面临界支护压力计算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跃明 钟久强 +2 位作者 余金 涂万年 朱碧堂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0-106,共7页
[目的]富水砂层是地铁盾构隧道常见的掘进地层,在土舱内外水压差作用下会发生渗流。因此,有必要研究渗流条件下,富水砂层盾构隧道开挖面临界支护压力的准确计算方法。[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上下限极限分析法和Optum G3软件,对无渗流条件... [目的]富水砂层是地铁盾构隧道常见的掘进地层,在土舱内外水压差作用下会发生渗流。因此,有必要研究渗流条件下,富水砂层盾构隧道开挖面临界支护压力的准确计算方法。[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上下限极限分析法和Optum G3软件,对无渗流条件下的盾构隧道开挖面开展稳定性研究,通过主要参数敏感性分析,提出了不考虑渗流条件下的开挖面临界支护压力计算方法。考虑土舱内外水头差引起的渗流作用,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和PLAXIS 3D软件,研究稳态渗流和流固耦合作用下富水砂层盾构隧道开挖面的失稳破坏模式。通过水头差、隧道埋深比和内摩擦角的敏感性分析,基于无渗流条件下的开挖面临界支护压力计算式,进一步提出了考虑稳态渗流条件下的开挖面临界支护压力计算方法。[结果及结论]所提计算式能够较为简便地确定富水砂层中盾构掘进的开挖面压力。对于不同的地下水状态,临界开挖面支护压力排序为:未发生渗流的临界开挖面支护压力>发生渗流的临界开挖面支护压力>干砂条件下的开挖面临界压力。当埋深比C/D<1、土体内摩擦角φ≤25°时,开挖面破坏区从拱底发展至接近地面处,容易发生浅层隧道冒顶破坏;当C/D≥1、φ>25°时,开挖面前方失稳破坏区局限于开挖面上方一定范围内,发生渗流时比无渗流时的破坏区域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盾构隧道 临界支护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速磁浮轨道梁温度场时程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戴公连 杨凌皓 +1 位作者 文望青 赵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7-234,共8页
为掌握磁浮轨道梁在长期外界环境作用下产生的复杂的温度场时变规律,在长沙磁浮运营线的轨道梁内埋设温度传感器,通过1.5 a的现场温度监测,获得测点温度时程曲线,并提出了基于时间序列加法模型求解的方法.该方法将测点温度分解成均匀温... 为掌握磁浮轨道梁在长期外界环境作用下产生的复杂的温度场时变规律,在长沙磁浮运营线的轨道梁内埋设温度传感器,通过1.5 a的现场温度监测,获得测点温度时程曲线,并提出了基于时间序列加法模型求解的方法.该方法将测点温度分解成均匀温度与波动温度,并利用傅立叶曲线拟合方法研究二者的时程曲线,得到轨道梁温度场时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均匀温度与当地气候变化相关,各测点均温基本相同,结构温度时变趋势可用中位值为20.41℃、变化幅值为12.61℃、初相位为20 d、周期为365 d的余弦函数表示长沙磁浮轨道梁均温时程曲线;波动温度与日照作用相关,以日为周期在0线上下波动,可用两个正弦函数分段拟合升降温时程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速磁浮交通 轨道梁 温度场 时程分析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水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模型试验 被引量:6
18
作者 杜广印 蔡俊 +2 位作者 孙长申 夏涵 章定文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14-821,共8页
为研究透水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采用模型试验获得了分级加载过程中的沉降、桩土应力比、桩身侧摩阻力和孔压消散规律.结果表明,骨料粒径为3~5 mm、孔隙率为30%的透水混凝土模型桩可以兼顾强度和透水性.处理饱和粉土地基时,相比... 为研究透水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采用模型试验获得了分级加载过程中的沉降、桩土应力比、桩身侧摩阻力和孔压消散规律.结果表明,骨料粒径为3~5 mm、孔隙率为30%的透水混凝土模型桩可以兼顾强度和透水性.处理饱和粉土地基时,相比不透水混凝土桩复合地基,透水混凝土桩复合地基使固结时间缩短30.3%,侧摩阻力平均提升0.12 kPa,并降低了荷载引起的超孔压峰值.水平方向越靠近桩体,透水混凝土桩的排水减压作用越明显.对比不同深度的超孔压峰值,靠近桩体时,透水混凝土桩对上部地基的排水减压效果较好,而远离桩体时,透水混凝土桩对下部地基的排水减压效果较好.透水混凝土桩可以快速提高桩周土体的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水混凝土桩 复合地基 承载特性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湾淤泥质粉质黏土排水蠕变试验及元件蠕变模型 被引量:8
19
作者 邓会元 戴国亮 +2 位作者 邱国阳 陈智寿 林新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8-324,共7页
为研究滨海地区软黏土的蠕变特性,选取杭州湾淤泥质粉质黏土,开展了一系列100~400 kPa围压的三轴固结排水蠕变试验,分析了不同偏应力状态下的蠕变规律.采用Merchant模型与Burgers模型对土样的蠕变行为进行预测分析,并将预测结果与蠕变... 为研究滨海地区软黏土的蠕变特性,选取杭州湾淤泥质粉质黏土,开展了一系列100~400 kPa围压的三轴固结排水蠕变试验,分析了不同偏应力状态下的蠕变规律.采用Merchant模型与Burgers模型对土样的蠕变行为进行预测分析,并将预测结果与蠕变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不同围压作用下,淤泥质粉质黏土主固结变形比均高于蠕变变形比.随着偏应力的增加,蠕变变形比呈指数函数衰减.相同条件下,蠕变变形模量为主固结变形模量的0.63~0.78倍,地勘压缩模量的0.92倍.Merchant模型与Burgers模型中的参数均受围压和偏应力影响,且后者预测得到的杭州湾淤泥质粉质黏土蠕变行为较前者更接近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变试验 淤泥质粉质黏土 Merchant模型 BURGERS模型 蠕变变形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势条件对混凝土结构电化学修复数值模拟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夏晋 金世杰 +2 位作者 何晓宇 徐小梅 金伟良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298-2308,共11页
通过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对比3类电势条件(常电势条件、电中性条件和高斯定理)对混凝土结构电化学修复过程数值模拟结果的影响.利用物质守恒定律、Nernst-Planck方程和电势条件构建电化学修复过程的数值模型,通过数值模型比较电化学修... 通过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对比3类电势条件(常电势条件、电中性条件和高斯定理)对混凝土结构电化学修复过程数值模拟结果的影响.利用物质守恒定律、Nernst-Planck方程和电势条件构建电化学修复过程的数值模型,通过数值模型比较电化学修复过程电势、氯离子浓度、净电荷数和电流密度等参数在混凝土内部的分布.结果表明,在常电势条件下,除氯前端的氯离子浓度梯度较大;当采用电中性条件与高斯定理时,模拟氯离子浓度分布和电势分布结果较为相似,混凝土分别在辅助阳极与阴极钢筋区域形成电迁移加速作用区与抑制作用区.试验研究电化学除氯过程的氯离子浓度分布.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表明,采用电中性条件或高斯定理模拟氯离子浓度分布更接近试验测试结果,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电化学修复的仿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 电化学修复 数值模拟 电势条件 常电势条件 电中性条件 高斯定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