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栽培方式和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62
1
作者
袁玲
张宣
+3 位作者
杨静
杨春蕾
曹小闯
吴良欢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50-359,共10页
为阐明水稻产量和营养品质在不同栽培方式和秸秆还田条件下的表现特性,以两优培九(籼稻)为材料,常规水作(CFC)为对照,通过长期定位试验(2001—2010年)研究了覆膜旱作(PFMC)、裸地旱作(NMC)和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精米中蛋白质和氨基酸...
为阐明水稻产量和营养品质在不同栽培方式和秸秆还田条件下的表现特性,以两优培九(籼稻)为材料,常规水作(CFC)为对照,通过长期定位试验(2001—2010年)研究了覆膜旱作(PFMC)、裸地旱作(NMC)和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精米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糙米中铁和锌含量的影响。2008—2010三年试验结果(平均值)表明,与CFC相比,PFMC能显著增加水稻产量,增产幅度达8.0%,精米中总氨基酸含量下降3.5%,精米中蛋白质,糙米中铁锌含量与CFC处理差异不显著;NMC处理产量显著下降5.1%,蛋白质、总氨基酸和铁含量分别下降4.4%、9.3%和11.9%。秸秆还田较不还田处理,CFC条件下,产量增加了113.6kghm2;NMC条件下,产量增加142.6kghm2;PFMC条件下,产量增加522.1kghm2;3种栽培方式产量平均增加3.3%,糙米中的铁和锌含量平均增加3.1%和6.4%,精米中蛋白质和总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本试验结果表明,PFMC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秸秆还田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和稻米中铁、锌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旱作
秸秆还田
营养品质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化抑制剂组合对黄泥田土壤尿素态氮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
23
2
作者
周旋
吴良欢
戴锋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5-100,123,共7页
采用室内恒温、恒湿培养方法,通过不同剂量和配比试验,研究脲酶抑制剂(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硝化抑制剂(2-氯-6(三氯甲基)吡啶,NP)及其两者组合对尿素态氮在黄泥田土壤中的转化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尿素在黄泥田土壤中,有...
采用室内恒温、恒湿培养方法,通过不同剂量和配比试验,研究脲酶抑制剂(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硝化抑制剂(2-氯-6(三氯甲基)吡啶,NP)及其两者组合对尿素态氮在黄泥田土壤中的转化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尿素在黄泥田土壤中,有效作用时间≤3d;不同剂量NBPT处理可以缓释尿素3~9d,有效抑制脲酶活性,减缓尿素分解(效果表现为1.0%〉0.5%〉0.25%),对土壤中NO3-生成量及表观硝化率的影响基本与尿素一致;不同剂量NP处理可以有效抑制NH4+-N向NO3--N转化,其有效调控时间长达72d以上(效果表现为0.6%〉0.3%〉0.15%)。第72d,不同剂量NBPT和NP处理土壤中表观硝化率分别为64%和43%左右,NP对硝化作用抑制效果显著(P〈0.05)。与仅添加NBPT和NP处理相比,在黄泥田土壤中两者组合表现出对氮素转化明显的协同抑制效果,既能缓释尿素施入3~9d,有效抑制脲酶活性,减缓尿素水解,又能保持土壤中较高NH4+-N含量的时间超过72d。其中,NBPT 0.5%+NP 0.3%组合抑制效果最佳。总体认为,在黄泥田土壤中施用生化抑制剂时,NBPT和NP选用范围分别为≤0.5%和≤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酶抑制剂
硝化抑制剂
尿素态氮
铵态氮
硝态氮
NBPT
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年定位试验覆膜旱作与施用包膜尿素对水稻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3
作者
杨静
韩春妮
+1 位作者
刘彦伶
吴良欢
《陕西农业科学》
2016年第6期24-28,共5页
以高产中熟籼型杂交稻"两优培九"为供试水稻品种,于2012-2014年采用连续田间定位试验,探讨覆膜旱作(PM)条件下施用包膜尿素(PCU)及普通尿素(PU)对盆地地区水稻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PM较传统水作(TF...
以高产中熟籼型杂交稻"两优培九"为供试水稻品种,于2012-2014年采用连续田间定位试验,探讨覆膜旱作(PM)条件下施用包膜尿素(PCU)及普通尿素(PU)对盆地地区水稻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PM较传统水作(TF)处理水稻产量略有增加,PM+PCU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比TF+PCU处理显著提高23.1%-28.2%,PM处理降低了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提高了土壤有效磷含量,2012年和2013年差异显著。2PM+PCU处理和TF+PCU处理的产量和氮肥农学效率分别高于PM+PU和TF+PU处理,2013年和2014年差异显著。氮肥利用率则表现为PCU处理3 a均显著高于PU处理,PCU处理和PU处理对土壤养分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覆膜旱作
控释肥
产量
氮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工艺复合肥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7
4
作者
周旋
丁俊山
+3 位作者
吴良欢
陆若辉
杨国标
王旭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26-636,共11页
随着肥料产业的发展,我国复合肥料的产量逐年增高,生产工艺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连续3年采用室内盆栽试验,在养分含量(15-15-15)相同条件下,研究不同工艺复合肥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工艺复合肥养分总量相同,而有效养...
随着肥料产业的发展,我国复合肥料的产量逐年增高,生产工艺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连续3年采用室内盆栽试验,在养分含量(15-15-15)相同条件下,研究不同工艺复合肥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工艺复合肥养分总量相同,而有效养分形态和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不施肥处理相比,不同工艺复合肥处理的增产幅度达到48.49%~122.93%。AZF复合肥15-15-15S和团粒法复合肥15-15-15S处理有利于小白菜的植株生长,产量较高,但叶片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较低,硝酸盐含量较高,品质下降;树脂包膜复合肥18-9-18S和单质肥料处理降低了小白菜叶片硝酸盐的累积,根系活力和叶片叶绿素含量较高,但产量较低。通径分析表明,不同工艺复合肥有效养分含量对小白菜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大小为:NH_4^+-N(1.9855)>有效K(0.8002)>有效Ca(0.6871)>pH值(-0.1196)>硝铵比(-0.354 0);对硝酸盐含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大小为:pH值(0.9298)>有效S(0.2176)>硝铵比(0.1461)。小白菜叶片硝酸盐含量与游离氨基酸含量和SPAD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总之,高塔法复合肥15-15-15S较有利于小白菜的高产、优质栽培,且提升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肥
小白菜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栽培方式和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62
1
作者
袁玲
张宣
杨静
杨春蕾
曹小闯
吴良欢
机构
教育部
环境
修复与生态健康
重点
实验室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浙江省亚热带土壤与植物营养重点研究实验室/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出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50-359,共10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101-012-04)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003016)
浙江省"三农五方"科技协作计划项目(2010)资助
文摘
为阐明水稻产量和营养品质在不同栽培方式和秸秆还田条件下的表现特性,以两优培九(籼稻)为材料,常规水作(CFC)为对照,通过长期定位试验(2001—2010年)研究了覆膜旱作(PFMC)、裸地旱作(NMC)和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精米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糙米中铁和锌含量的影响。2008—2010三年试验结果(平均值)表明,与CFC相比,PFMC能显著增加水稻产量,增产幅度达8.0%,精米中总氨基酸含量下降3.5%,精米中蛋白质,糙米中铁锌含量与CFC处理差异不显著;NMC处理产量显著下降5.1%,蛋白质、总氨基酸和铁含量分别下降4.4%、9.3%和11.9%。秸秆还田较不还田处理,CFC条件下,产量增加了113.6kghm2;NMC条件下,产量增加142.6kghm2;PFMC条件下,产量增加522.1kghm2;3种栽培方式产量平均增加3.3%,糙米中的铁和锌含量平均增加3.1%和6.4%,精米中蛋白质和总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本试验结果表明,PFMC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秸秆还田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和稻米中铁、锌含量。
关键词
覆膜旱作
秸秆还田
营养品质
水稻
Keywords
Plastic film mulching cultivation
Rice straw incorporation
Nutrition quality
Rice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化抑制剂组合对黄泥田土壤尿素态氮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
23
2
作者
周旋
吴良欢
戴锋
机构
教育部
环境
修复与生态健康
重点
实验室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浙江省亚热带土壤与植物营养重点研究实验室/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浙江
奥复托化工有限公司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5-100,123,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5CB150502)
浙江省"三农六方"科研协作计划
浙江大学-浙江奥复托化工有限公司合作项目
文摘
采用室内恒温、恒湿培养方法,通过不同剂量和配比试验,研究脲酶抑制剂(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硝化抑制剂(2-氯-6(三氯甲基)吡啶,NP)及其两者组合对尿素态氮在黄泥田土壤中的转化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尿素在黄泥田土壤中,有效作用时间≤3d;不同剂量NBPT处理可以缓释尿素3~9d,有效抑制脲酶活性,减缓尿素分解(效果表现为1.0%〉0.5%〉0.25%),对土壤中NO3-生成量及表观硝化率的影响基本与尿素一致;不同剂量NP处理可以有效抑制NH4+-N向NO3--N转化,其有效调控时间长达72d以上(效果表现为0.6%〉0.3%〉0.15%)。第72d,不同剂量NBPT和NP处理土壤中表观硝化率分别为64%和43%左右,NP对硝化作用抑制效果显著(P〈0.05)。与仅添加NBPT和NP处理相比,在黄泥田土壤中两者组合表现出对氮素转化明显的协同抑制效果,既能缓释尿素施入3~9d,有效抑制脲酶活性,减缓尿素水解,又能保持土壤中较高NH4+-N含量的时间超过72d。其中,NBPT 0.5%+NP 0.3%组合抑制效果最佳。总体认为,在黄泥田土壤中施用生化抑制剂时,NBPT和NP选用范围分别为≤0.5%和≤0.3%。
关键词
脲酶抑制剂
硝化抑制剂
尿素态氮
铵态氮
硝态氮
NBPT
NP
Keywords
urease inhibitor
nitrification inhibitor
urea nitrogen
ammonium nitrogen
nitrate nitrogen
N-(n-butyl)thiophosphoric triamide(NBPT)
nitrapyrin(NP)
分类号
S143.1 [农业科学—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年定位试验覆膜旱作与施用包膜尿素对水稻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3
作者
杨静
韩春妮
刘彦伶
吴良欢
机构
咸阳职业技术
学院
贵州省
土壤
肥料
研究
所
浙江省亚热带土壤与植物营养重点研究实验室/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出处
《陕西农业科学》
2016年第6期24-28,共5页
文摘
以高产中熟籼型杂交稻"两优培九"为供试水稻品种,于2012-2014年采用连续田间定位试验,探讨覆膜旱作(PM)条件下施用包膜尿素(PCU)及普通尿素(PU)对盆地地区水稻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PM较传统水作(TF)处理水稻产量略有增加,PM+PCU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比TF+PCU处理显著提高23.1%-28.2%,PM处理降低了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提高了土壤有效磷含量,2012年和2013年差异显著。2PM+PCU处理和TF+PCU处理的产量和氮肥农学效率分别高于PM+PU和TF+PU处理,2013年和2014年差异显著。氮肥利用率则表现为PCU处理3 a均显著高于PU处理,PCU处理和PU处理对土壤养分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水稻
覆膜旱作
控释肥
产量
氮肥利用率
分类号
S51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工艺复合肥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7
4
作者
周旋
丁俊山
吴良欢
陆若辉
杨国标
王旭
机构
教育部
环境
修复与生态健康
重点
实验室
/
浙江省亚热带土壤与植物营养重点研究实验室/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浙江省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浙江
惠多利农资连锁有限公司
中国-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
出处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26-636,共11页
基金
浙江省"三农六方"科技协作计划项目(2015)
浙江省科技特派员专项(2012T2T124)
浙江大学-中国-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合作项目(10-315201-004)
文摘
随着肥料产业的发展,我国复合肥料的产量逐年增高,生产工艺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连续3年采用室内盆栽试验,在养分含量(15-15-15)相同条件下,研究不同工艺复合肥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工艺复合肥养分总量相同,而有效养分形态和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不施肥处理相比,不同工艺复合肥处理的增产幅度达到48.49%~122.93%。AZF复合肥15-15-15S和团粒法复合肥15-15-15S处理有利于小白菜的植株生长,产量较高,但叶片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较低,硝酸盐含量较高,品质下降;树脂包膜复合肥18-9-18S和单质肥料处理降低了小白菜叶片硝酸盐的累积,根系活力和叶片叶绿素含量较高,但产量较低。通径分析表明,不同工艺复合肥有效养分含量对小白菜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大小为:NH_4^+-N(1.9855)>有效K(0.8002)>有效Ca(0.6871)>pH值(-0.1196)>硝铵比(-0.354 0);对硝酸盐含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大小为:pH值(0.9298)>有效S(0.2176)>硝铵比(0.1461)。小白菜叶片硝酸盐含量与游离氨基酸含量和SPAD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总之,高塔法复合肥15-15-15S较有利于小白菜的高产、优质栽培,且提升土壤肥力。
关键词
复合肥
小白菜
产量
品质
Keywords
compound fertilizer
pakchoi
yield
yield quality
分类号
S143.12 [农业科学—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栽培方式和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袁玲
张宣
杨静
杨春蕾
曹小闯
吴良欢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6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生化抑制剂组合对黄泥田土壤尿素态氮转化的影响
周旋
吴良欢
戴锋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三年定位试验覆膜旱作与施用包膜尿素对水稻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杨静
韩春妮
刘彦伶
吴良欢
《陕西农业科学》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不同工艺复合肥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周旋
丁俊山
吴良欢
陆若辉
杨国标
王旭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