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路径的仿真研究
1
作者 翁异静 刘星辰 +1 位作者 郑新跃 杜磊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17-2430,共14页
研究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包含经济子系统、人口子系统、环境子系统、资源子系统和科技子系统5个系统的社会-经济-自然系统结构框架,并通过分析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动态反馈机制,借助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社会-经济-自然系统动力学结... 研究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包含经济子系统、人口子系统、环境子系统、资源子系统和科技子系统5个系统的社会-经济-自然系统结构框架,并通过分析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动态反馈机制,借助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社会-经济-自然系统动力学结构模型。选定15个变量作为灵敏政策干预点,经政策干预点的不同组合设定了自然发展型、生态保护型、经济发展型、平衡发展型和绿色低碳型5种不同建设发展方案,并通过系统仿真得出了不同发展方案下浙江省社会-经济-自然系统在2018—2030年的发展趋势,从而提出了浙江省社会-经济-自然系统协调发展路径。仿真结果显示:加大外来人才引进的力度,同时控制外来人口总数;扩大新能源汽车比例,同时控制机动车总量;加大环境投资力度,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减少污水和废物排放,降低工业能耗,是最适合浙江省社会-经济-自然系统的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社会-经济-自然系统 系统动力学 建设方案 灵敏政策干预点 系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思想政治教育引领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进路
2
作者 邱洋海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7-49,共3页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性支撑。拔尖创新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引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要求,也是优势所在。...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性支撑。拔尖创新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引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要求,也是优势所在。高校要通过优化顶层设计、改进育人体系、完善制度保障等举措,系统打造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区”,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政治引领、价值导向、精神激发和人格塑造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 拔尖创新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育时代新人应牢牢把握教育三大属性
3
作者 陈佳伟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58-61,共4页
在以教育强国建设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牢牢把握教育的三大属性,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就要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加强品德修为教育、涵养中华传统文化,为时代新人培根铸魂。牢... 在以教育强国建设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牢牢把握教育的三大属性,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就要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加强品德修为教育、涵养中华传统文化,为时代新人培根铸魂。牢牢把握教育的人民属性,就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构建多元支持体系,为时代新人强基固本。牢牢把握教育的战略属性,就要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精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深化教育国际合作,为时代新人提质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新人 政治属性 人民属性 战略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健康伦理思想的宏观视域研究
4
作者 李萌 陈默 +1 位作者 李恩昌 刁传秀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16-720,共5页
本文从宏观视野对儒家健康伦理思想进行了研究。在人与自身的关系方面,儒家主张身心统一,强调“心”对“身”的主导作用和自身道德对健康的重要性;倡导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社会适应性;强调不断自省,促进自身精神健康;重视逆境中的自强奋... 本文从宏观视野对儒家健康伦理思想进行了研究。在人与自身的关系方面,儒家主张身心统一,强调“心”对“身”的主导作用和自身道德对健康的重要性;倡导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社会适应性;强调不断自省,促进自身精神健康;重视逆境中的自强奋斗,为健康创造必要条件。在人与他人的关系方面,儒家主张践行“忠恕之道”,为生命健康创造良好的伦理情境;实施节欲,以良好的行为方式促进人伦关系而有利于健康。在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儒家贯彻“仁义”精神,为生命健康构筑公平融洽的伦理关系;向往“天下大同”,为健康创造公正理想的社会环境。这些思想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伦理学体系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伦理 健康伦理学 孔子 孟子 生命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历史逻辑与时代价值
5
作者 李包庚 周芷颖 《重庆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1,共17页
现代化进程中,各国在社会性质、政治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上具有差异性,但在城乡关系问题上,却面临着一个普遍困境,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导致城市繁荣而乡村衰退。西方的现代化受资本逻辑主导,城乡关系呈现“农村从属于城市”格局;中... 现代化进程中,各国在社会性质、政治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上具有差异性,但在城乡关系问题上,却面临着一个普遍困境,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导致城市繁荣而乡村衰退。西方的现代化受资本逻辑主导,城乡关系呈现“农村从属于城市”格局;中国的现代化探索可以追溯到鸦片战争,随之而来的“两半社会”导致中国农村“益沉沦而就死”。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城乡关系经历了三个时期的发展,总体上呈现从“协调共进”到“分离对立”再到“一体融合”的趋势。当前,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我国建立健全以人民为中心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持续实施“千万工程”、全面实施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建设等举措,使城乡关系呈现城乡融合发展的美好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城乡关系 马克思 乡村振兴 城乡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萧龙友“心正意诚”的医学人文思想研究
6
作者 徐夏雨 黄羚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2-34,40,共4页
通过深入研究萧龙友医学人文思想,揭示其核心内涵为“心正意诚”,“心正”由《大学》“正心”演化而来,是医者道德修养的基础,在医术上追求卓越,在诊疗中精益求精是“意诚”的诠释,也是儒家“诚者天之道”思想在医学领域的具体实践。萧... 通过深入研究萧龙友医学人文思想,揭示其核心内涵为“心正意诚”,“心正”由《大学》“正心”演化而来,是医者道德修养的基础,在医术上追求卓越,在诊疗中精益求精是“意诚”的诠释,也是儒家“诚者天之道”思想在医学领域的具体实践。萧龙友以“心正意诚”诠释医德修养、医匠精神,以“心正”守护中医价值,以“意诚”推动临床创新,为中医振兴指明了方向。萧龙友的医学人文思想兼具历史深度与现代意义,为中医伦理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龙友 医学人文思想 中医伦理思想 心正 意诚 儒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生物多样性友好指数构建及测度评价
7
作者 陈慧萍 汤博 +2 位作者 俞昀肖 张敏东 刘瑜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5-40,I0002,I0003,共8页
为反映地区生物多样性主流化水平,通过界定生物多样性友好的内涵,搭建涵盖管理、保护、安全、利用、公众5个维度的生物多样性友好概念框架,构建了涵盖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3个层次的浙江省生物多样性友好指数(BFI),用以评价地区生物... 为反映地区生物多样性主流化水平,通过界定生物多样性友好的内涵,搭建涵盖管理、保护、安全、利用、公众5个维度的生物多样性友好概念框架,构建了涵盖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3个层次的浙江省生物多样性友好指数(BFI),用以评价地区生物多样性管理水平和工作开展情况。以浙江省11个地市为对象开展BFI评价,结果显示,2023年浙江省BFI平均得分为71.9,处于较好水平。其中,丽水市、杭州市和宁波市分列前三。从目标层得分率分析发现,浙江省生物多样性管理决策和公众参与的力度较大,而可持续利用水平相对较低。从准则层得分率分析发现,涉及生物多样性调查观测、行政执法、资源认证和利用等方面的工作力度较小,需要加大相关工作力度。评价结果为进一步提高浙江省生物多样性主流化水平提供了针对性的管理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友好指数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生物多样性主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模型的浙江省生态安全评价及对策
8
作者 邱廉 刘瑜 +2 位作者 陈冉 刘珍珍 毛惠萍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20-26,共7页
构建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评估2013—2022年浙江省生态安全演变趋势。结果显示,浙江省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呈上升态势,由2013年的极不安全状态上升至2022年的较安全状态,全省生态系统处于较稳定的状态;资源... 构建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评估2013—2022年浙江省生态安全演变趋势。结果显示,浙江省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呈上升态势,由2013年的极不安全状态上升至2022年的较安全状态,全省生态系统处于较稳定的状态;资源环境压力、生态系统状态、人类活动响应3项指数对浙江省生态安全格局均呈正向贡献;部分指标的提升已经接近瓶颈,后续生态安全状态的提升面临较大压力。基于评价结果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快速妥善应对各项风险挑战、全面维护浙江省域生态安全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 层次分析法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新征程中华文化主体性何以实现——以戏曲文化创新发展为例
9
作者 张健 周旻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29,共10页
中华文化主体性具体体现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贯通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并与人民群众共同价值观念相融合的精神文明成果。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文化主体性百余年的砥砺探索是其生成的实践基础。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 中华文化主体性具体体现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贯通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并与人民群众共同价值观念相融合的精神文明成果。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文化主体性百余年的砥砺探索是其生成的实践基础。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文化主体性”重要理论,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广度推进“第二个结合”,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意义。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戏曲文化对巩固和发展中华文化主体性,塑造积极的国家形象具有重要意义。总结发现:构建新时代戏曲发展体系,在世界视域下增强中华文化的普及性和认同度,是巩固和彰显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有效举措。要强化文化自信,守好意识形态阵地;融合传统与现代,提升文化吸引力;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传播中国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主体性 戏曲 第二个结合 创新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路径构建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郭夏 庄忠正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38,共10页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蕴含了因地制宜的思想,强调生产力发展必须尊重自然条件、社会历史条件和生产关系差异,同时强调科学技...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蕴含了因地制宜的思想,强调生产力发展必须尊重自然条件、社会历史条件和生产关系差异,同时强调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综合考虑传统生产要素、科技创新和行业等三个维度。中国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已取得显著成绩,并形成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发展质态,但仍存在体制机制僵化、区域协调发展不足和创新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制约了新质生产力的全面发展。这一现状要求我们在体制机制构建过程中,基于资源禀赋和传统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形成多样化技术创新路径,构建符合区域实际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区域间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地制宜 新质生产力 体制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业态模式 繁荣乡村文化
11
作者 于洋 《河南农业》 2025年第2期1-1,共1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要“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202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扎实推进乡村建设,繁荣乡村文化,推进移风易俗,...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要“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202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扎实推进乡村建设,繁荣乡村文化,推进移风易俗,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对于推动文明乡风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要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发展,凝聚乡村全面振兴的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建设 业态模式 全面振兴 乡土文化资源 文化繁荣发展 农业强国 乡村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空间向度 被引量:4
12
作者 桂泽堃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32-36,共5页
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工具、策略和模式,成为推动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空间转型的关键“生产力要素”。从空间取向看,数字技术赋能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是一体推进“三不腐”战略的现实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时代诉求,还是... 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工具、策略和模式,成为推动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空间转型的关键“生产力要素”。从空间取向看,数字技术赋能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是一体推进“三不腐”战略的现实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时代诉求,还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内在需求。从空间转向看,数字技术给大学生廉洁教育带来具身体验下的呈现场景之变、趣缘关系下的渗透过程之变、信息爆炸下的内容表达之变。从空间路向看,应在思维空间、主体空间、应用空间上多向发力,以理念为牵引,更新数字赋能的存续质态;以队伍为抓手,增强教育主体的数字素养;以规范为关键,构建数字治理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廉洁教育 空间向度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美学“和合”思想的理论阐释及其实践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瑛 谢汉卿 +1 位作者 王春艳 王樱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67-71,共5页
中医美学蕴含着丰富的“和合”思想,研究中医美学“和合”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实践机制,追溯“和合”思想的哲学根源,凸显其在中医美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从多个维度剖析中医美学“和合”思想的时代价值,助力中医“和合”的美学底蕴与生态... 中医美学蕴含着丰富的“和合”思想,研究中医美学“和合”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实践机制,追溯“和合”思想的哲学根源,凸显其在中医美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从多个维度剖析中医美学“和合”思想的时代价值,助力中医“和合”的美学底蕴与生态和谐、社会“和合”的实践理念与文明进步、人体“和合”的医学探索与健康保障以及医患“和合”的审美准则与和谐医疗。融入自然,实现和谐养生;注重实践,培养审美情操;调和阴阳,实现身心健康;提升医德,构建医患关系,为中医美学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也为中医事业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美学 中医哲学 “和合”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三线一单”实施的成效、问题与展望 被引量:2
14
作者 汤博 刘瑜 +3 位作者 徐婷婷 毛惠萍 张雍 汪丽妹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33-1236,共4页
浙江省已于2019年完成了省、市、县三级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印发实施,目前已步入动态更新和全面应用阶段。通过近5年的实施,浙江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取得了明显成效,相关工作总体走在全国前列。在总结浙江... 浙江省已于2019年完成了省、市、县三级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印发实施,目前已步入动态更新和全面应用阶段。通过近5年的实施,浙江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取得了明显成效,相关工作总体走在全国前列。在总结浙江省“三线一单”实施取得成效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分区管控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实施领域有待进一步拓宽及实施路径有待进一步明晰等方面的问题和挑战,结合浙江省生态空间管控面临的形势要求,借鉴其他优秀经验做法,从优化分区管控体系、强化数据平台共建共享、进一步拓展应用领域、优化实施路径等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下一步对策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线一单” 浙江省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视角下浙江省山区26县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汤博 陈慧萍 +3 位作者 刘瑜 黄燕 胡尊英 傅智慧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12-1620,共9页
浙江省山区26县(以下简称山区26县)是浙江省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点和薄弱环节。基于2016—2020年山区26县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数据,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山区26县在“十三五”期间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经... 浙江省山区26县(以下简称山区26县)是浙江省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点和薄弱环节。基于2016—2020年山区26县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数据,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山区26县在“十三五”期间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水平,及其在时空维度上的演变特征,同时结合相对发展度和障碍度分析,判别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5年间,山区26县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具有较高耦合协调水平的县域大多位于浙江省中部地区,而位于浙江省西南部的县域则耦合协调度整体偏低。山区26县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同步发展的县域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大部分县域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区生产总值(GRP)、人均GRP等经济发展指标是拉低耦合协调度的主要障碍因素。根据评估结果,建议山区26县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等战略统筹安排,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同时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以此推动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26县 共同富裕 生态环境保护 经济发展 耦合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象性、现实性、必然性:中国式现代化出场史的辩证法阐释
16
作者 孙琳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101,共10页
中国式现代化出场史不是史料堆砌,不是故事长廊,我们要把握历史表象背后的科学规律。科学规律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出场史具有对象性、现实性、必然性等拾级而上的发展阶段,蕴含了与时俱进的对象化活动的创新必然性。中国式现代化出场史... 中国式现代化出场史不是史料堆砌,不是故事长廊,我们要把握历史表象背后的科学规律。科学规律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出场史具有对象性、现实性、必然性等拾级而上的发展阶段,蕴含了与时俱进的对象化活动的创新必然性。中国式现代化出场史的对象性经历了被动接受的感性对象、能动性的关系对象、进行反思的本质对象等形态变化阶段;在中国走向世界的新时代交往实践活动中,对象性进入现实性,产生差异性的具体化实践,形成社会形态、意识形态、实践形态等现实形态。交往实践及其交互关系推动现实性进入必然性,这就是诸表现形态内在的科学规律,这一科学规律就是唯物辩证法,是形态创新的活的灵魂。中国式现代化在不断重置的复杂矛盾体系和具体化实践中,以自我反思作为现实性的“本质—根据”,不断创建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新出场形态,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不是套用任何现代化建设模板或公式的完形运动,而是以中国具体实际为条件的、有“本质—根据”的创造性构形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象性 现实性 必然性 中国式现代化 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伦理基础及其完善
17
作者 肖祥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I0002,共12页
经济伦理基础是经济伦理理念、经济伦理制度供给和经济伦理环境条件的集合体,为经济发展提供价值支撑和持续动能。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伦理基础旨在为经济发展提供道义逻辑、对经济行为主体进行价值引导、对经济行为规则作出规范性判断... 经济伦理基础是经济伦理理念、经济伦理制度供给和经济伦理环境条件的集合体,为经济发展提供价值支撑和持续动能。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伦理基础旨在为经济发展提供道义逻辑、对经济行为主体进行价值引导、对经济行为规则作出规范性判断。增进公共利益以实现美好生活的经济发展目的、抛弃理性自利及扭曲财富价值观的经济发展理念、防止效率崇拜和效用“分配冷漠”的经济发展方式,说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经济伦理基础的必要性。完善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伦理基础,不仅要从发展目的、发展环境、发展方式、发展主体入手,贯彻增进民生福祉、坚持公平正义、坚持包容性增长、保障权利实现等实践原则,而且要建构一种包括国家、政府、企业、个体等利益相关者在内的“机制性责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经济伦理基础 公共利益 企业家精神 经济责任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山区26县绿色发展效率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
18
作者 杨月 翁异静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65-1075,共11页
提高绿色发展效率,缩小区域差距是推动山区县(市)迈向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和泰尔指数测度浙江山区26县(市、区)2010—2022年的绿色发展效率和区域差距,结合NICH指数和Hurst指数探讨绿色发展效率的未来趋势,运用面板To... 提高绿色发展效率,缩小区域差距是推动山区县(市)迈向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和泰尔指数测度浙江山区26县(市、区)2010—2022年的绿色发展效率和区域差距,结合NICH指数和Hurst指数探讨绿色发展效率的未来趋势,运用面板Tobit模型识别绿色发展效率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11个生态发展县的整体绿色发展效率始终高于15个跨越发展县,绿色发展效率区域差异逐渐缩小。2)空间敛散分布差异较大。下方发散型县域由低水平块状聚集向点状分散态势转变;下方收敛型县域由带状分布向块状集聚过渡;上方收敛型县域由中西部向东部转移;上方发散型县域相对分散。3)景宁畲族自治县、磐安县、青田县等县域的绿色发展效率未来将稳定高效增长,莲都区、龙泉市、遂昌县等县域未来将持续大幅下降,持续性和稳定性较低。4)城镇化和产业结构是提升山区26县(市、区)整体绿色发展效率的主要因素。对于生态发展县,产业结构的改善能显著提升其绿色发展效率。对于跨越发展县,城镇化是提升其绿色发展效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效率 时空格局 区域差距 HURST指数 浙江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价值遵循、实践困境与推进路径
19
作者 李金桥 李乐帆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60,共9页
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对高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提出迫切要求。高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既是满足生产力发展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也是回应高等教育自身变革的内在发展要求。目前,高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存在庸俗功利化倾向、悬浮... 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对高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提出迫切要求。高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既是满足生产力发展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也是回应高等教育自身变革的内在发展要求。目前,高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存在庸俗功利化倾向、悬浮性调整、同质化发展与投入不足等实践困境。因此,学科建设应从单纯的功利化转向价值理性,注重学科的社会价值、知识传承与创新;专业调整应从悬浮性调整转向实质优化,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和教育质量提升;组织运行应从同质化转向特色发展,建立灵活、动态、前瞻性的学科建设和管理机制;政策支持应从制度保障到资源配置,加强教育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推动高校与产业界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学科专业 优化调整 内涵建设 特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简约治理的运行机制与制度逻辑:一项案例研究
20
作者 王国勤 张丽娜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3-45,157,共14页
改革开放以后涌现出来的众多专业市场,是一种空间相对独立和易于观察的治理场景,尤其在近年来中央强调“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的背景下,可以说是研究基层治理创新的理想对象。鉴于此,本文基于制度逻辑与组织场域的理论视角,以... 改革开放以后涌现出来的众多专业市场,是一种空间相对独立和易于观察的治理场景,尤其在近年来中央强调“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的背景下,可以说是研究基层治理创新的理想对象。鉴于此,本文基于制度逻辑与组织场域的理论视角,以浙江省桐乡市濮院镇羊毛衫专业市场2023年首创的“社区化自治”创新实践为例,探讨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应当如何进行基层简约治理的机制优化与体系建设。研究发现,基层简约治理要实现秩序与繁荣、正当性与有效性等治理目标,在其机制优化与体系建设上,至少要涵盖以下三个着力点或重要命题,即集中权威与放权自治的有机统一、机制简约与运行敏捷的有机统一、治理规范化与人性化的有机统一。总之,基层简约治理不仅是“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的重要途径,而且具有从描述性概念转变为解释性概念的理论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约治理 专业市场 社区化自治 协商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