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几种单胞藻对褶皱臂尾轮虫的营养强化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磊 朱小明 +1 位作者 方芳 吴洪喜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8-72,共5页
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小球藻、牟氏角毛藻、球等鞭金藻和投喂不同藻类后12h的褶皱臂尾轮虫的脂肪酸含量。试验结果表明,不论是投喂单种藻类还是2种混合藻类,强化后的轮虫其体内的脂肪酸含量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单链脂肪酸及低度不饱... 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小球藻、牟氏角毛藻、球等鞭金藻和投喂不同藻类后12h的褶皱臂尾轮虫的脂肪酸含量。试验结果表明,不论是投喂单种藻类还是2种混合藻类,强化后的轮虫其体内的脂肪酸含量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单链脂肪酸及低度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在投喂前后没有变化,各种脂肪酸的含量界于未强化的轮虫和所投喂的单胞藻饵料含量之间。3种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除了二十二碳六烯酸因在牟氏角毛藻中含量较低,在单独投喂牟氏角毛藻后的轮虫中未检测出外,其余均与其所投喂的单胞藻的脂肪酸一致;轮虫中被检出的3种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在单种藻类试验组中均低于所投喂藻类的含量;在2种藻类混合试验组中界于2种单胞藻含量之间。混合藻类比单种藻类强化轮虫具有更加全面的营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饵料 褶皱臂尾轮虫 脂肪酸 营养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蟹粉对污染水体重金属的吸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薛宇航 陈瑛翔 +2 位作者 方芳 张维维 方旭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011-6013,共3页
[目的]研究超细蟹粉对污染水体重金属的吸附作用,使重金属回收再利用,解决水体重金属污染问题。[方法]将废弃蟹壳通过超细技术处理,以超细蟹粉为吸附剂,对水体中Pb2+、Ni2+、Cu2+的去除进行静态吸附试验,研究蟹粉的细度、超细蟹粉用量... [目的]研究超细蟹粉对污染水体重金属的吸附作用,使重金属回收再利用,解决水体重金属污染问题。[方法]将废弃蟹壳通过超细技术处理,以超细蟹粉为吸附剂,对水体中Pb2+、Ni2+、Cu2+的去除进行静态吸附试验,研究蟹粉的细度、超细蟹粉用量、溶液初始pH、吸附时间、吸附温度等对吸附作用的影响,并确定最佳的吸附条件,以测定工业废水中Pb2+、Ni2+、Cu2+的吸附率。[结果]超细蟹粉对Pb2+、Ni2+、Cu2+吸附作用的最佳吸附条件为:在常温(25℃),pH为6.0时,0.8 g超细蟹粉对Ni2+和Cu2+的吸附时间为120 min,而Pb2+的吸附时间为150 min,可使吸附达到最佳状态。[结论]超细蟹粉对Pb2+、Ni2+、Cu2+有很强的吸附能力,是一种有效的生物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蟹粉 污染水体 重金属 吸附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de Haan)和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 Fabricius苗种淡化生产试验
3
作者 周朝生 《现代渔业信息》 2006年第10期16-18,共3页
为进一步提高养虾产量和效益,笔者进行了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de Haan)和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 Fabricius的苗种淡化生产技术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相关技术总结如下。
关键词 刀额新对虾 斑节对虾 苗种 淡化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虾苗种淡化生产试验
4
作者 周朝生 《河北渔业》 2006年第9期43-45,共3页
关键词 苗种淡化 生产试验 海虾 淡化养殖技术 海水养虾 社会效益 刀额新对虾 养殖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