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一次暴雨过程与重力波的关联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许一洲 李国平 +2 位作者 张晓玉 谢新 董元昌 《应用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6,共12页
利用ERA5再分析资料、GPM卫星降水产品和WRF模式,对2023年7月2—3日四川盆地一次暴雨过程的重力波特征进行天气动力学分析和数值试验,以期加深对重力波影响暴雨机理方面的认识。结果表明:该过程降水呈波动特征,受急流、切变线和高空槽... 利用ERA5再分析资料、GPM卫星降水产品和WRF模式,对2023年7月2—3日四川盆地一次暴雨过程的重力波特征进行天气动力学分析和数值试验,以期加深对重力波影响暴雨机理方面的认识。结果表明:该过程降水呈波动特征,受急流、切变线和高空槽等系统影响。高层重力波在四川盆地南侧边坡由切变不稳定、非平衡流机制激发,并向东北传播;低层重力波由边坡地形强迫产生后向北传播,两列波动在夜间呈同位相耦合,期间降水区内不稳定能量释放明显增强。削去四川盆地南部不同范围山地的数值试验表明,降水最早出现于山地北部山脚向平原的过渡带。四川盆地南部地形通过对气流的下坡加速和辐射冷却差异产生的扰动位势高度梯度共同促使垂直风切变增强,从而影响重力波激发位置。四川盆地南侧山地阻碍西南通道的水汽输送,水汽辐合主要位于平原地区,导致降水大值出现在四川盆地中部,而非作为重力波激发地的南侧边坡和毗邻山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雨 四川盆地 重力波 地形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