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重点公益林生物量模型研究 被引量:68
1
作者 袁位高 江波 +2 位作者 葛永金 朱锦茹 沈爱华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共5页
根据浙江省重点公益林的森林群落和树种分布特点,在全省200多万hm2重点公益林范围内共设置854个典型样地,样地根据气候区、立地条件、林分类型、群落结构、林龄等因素综合布设,实测样株生物量,利用树木各分量生物量之间存在相对生长关系... 根据浙江省重点公益林的森林群落和树种分布特点,在全省200多万hm2重点公益林范围内共设置854个典型样地,样地根据气候区、立地条件、林分类型、群落结构、林龄等因素综合布设,实测样株生物量,利用树木各分量生物量之间存在相对生长关系,乔木以树高、胸径、枝下高为变量构建各分量生物量模型通式,下木层以地径和株数构建单位面积生物量,草本层则以盖度和高度构建生物量模型,共构建了松类、杉类、硬阔(Ⅰ、Ⅱ)、软阔、毛竹、杂竹、灌木(下层木)、草本9组主要树种(组)生物量模型,模型测算因子简单易得,经评价和检验,各模型均具有较好的拟合精度和预估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物量 模型 构建 公益林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丽水地区袋料栽培木耳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4
2
作者 李伶俐 吕明亮 +4 位作者 应国华 薛振文 朱琼 吴邦仁 田苏奎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5-58,共4页
综合菌棒发菌、出耳情况以及耳片商品品质,对来源于东北、陕西及浙江丽水等地的18个木耳(Auriculariaauricula-judae)菌株在浙江丽水地区进行品种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菌株新科5、A97-2、A08、Au233、黑丰5号、916-1比较适合浙江丽... 综合菌棒发菌、出耳情况以及耳片商品品质,对来源于东北、陕西及浙江丽水等地的18个木耳(Auriculariaauricula-judae)菌株在浙江丽水地区进行品种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菌株新科5、A97-2、A08、Au233、黑丰5号、916-1比较适合浙江丽水地区栽培;其中A97-2、A08、Au233、黑丰5号出耳早,产量较高,可以作为秋季接种较迟的品种,品质以A08最好;新科5、916-1出耳较迟,产量高,抗烂棒能力强,是当前栽培的主流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袋料栽培 品种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丽水地区油茶林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军峰 葛永金 +2 位作者 金晓春 吴林森 丁洲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2-55,共4页
对丽水地区的油茶林土壤养分变化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丽水地区油茶林土壤pH值较为稳定,为弱变异性。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达到中等变异性程度;不同土壤层次的养分含量不同,表层养分含量最高,向下表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不... 对丽水地区的油茶林土壤养分变化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丽水地区油茶林土壤pH值较为稳定,为弱变异性。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达到中等变异性程度;不同土壤层次的养分含量不同,表层养分含量最高,向下表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不同抚育措施对油茶林土壤养分含量有一定的影响,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垦复林地>劈山林地>未抚育林地,但垦复和劈山对土壤pH值没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变异 丽水 油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精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刘跃钧 张媛 +1 位作者 蒋燕锋 刘京晶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85-1091,共7页
为揭示中药材黄精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种源间亲缘关系,建立了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分子标记(SCoT)方法,采用非加权平均距离法(UPGMA)和主坐标分析(PCoA)等方法对19份不同种源的黄精Polygonatum材料进行分析.从待选的29个引物... 为揭示中药材黄精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种源间亲缘关系,建立了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分子标记(SCoT)方法,采用非加权平均距离法(UPGMA)和主坐标分析(PCoA)等方法对19份不同种源的黄精Polygonatum材料进行分析.从待选的29个引物中筛选出15个SCoT引物用于扩增基因组DNA,总共得到500个条带,平均每个引物产生33.3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498个,多态性比率为99.6%,19个黄精种质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5540-0.7340.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的黄精种质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SCoT分子标记可以为黄精的分类及鉴别提供-定的依据,为中药黄精优良品种的培育及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学 黄精 SCoT 种质资源 聚类分析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南安息香人工林生长与优树选择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因刚 周小平 +4 位作者 柳新红 华朝晖 刘伟 刘建灵 谢建秋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28,共5页
以位于浙江省云和县、遂昌县、龙泉市和开化县等地的越南安息香(Styrax tonkinens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其人工林生长情况,并利用优势木对比法进行了优树早期选择。结果表明,在云和、遂昌和龙泉3个试验点,4年生越南安息香的胸径... 以位于浙江省云和县、遂昌县、龙泉市和开化县等地的越南安息香(Styrax tonkinens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其人工林生长情况,并利用优势木对比法进行了优树早期选择。结果表明,在云和、遂昌和龙泉3个试验点,4年生越南安息香的胸径、树高和材积等性状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树种,但以遂昌点试验林为最好,其胸径、树高和材积均值分别为7.47 cm、6.95 m和0.015 9 m3。在对5年生试验林全面踏查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分别为开化、遂昌和龙泉三地初选出优良度高、形质指标好的KH-03C、SC-01C和LQ-02C等材用优树6株,为开化、遂昌和云和三地初选出KH-05Y、SC-01Y和YH-02Y等油用优树12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安息香 人工林 生长:优树 早期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密度山地速生工业原料林生物量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柳新红 吴林森 +2 位作者 王军峰 葛永金 谢建秋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18,共5页
通过对4年生马褂木、邓恩桉、杜英3个树种不同密度条件下山地林分生物量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①4年生林分平均胸径5.08cm,树高4.96m,蓄积25.52m^3/hm^2;平均单株生物量4.18k,其中树干2.95kg,树皮0.36kg,树枝0.73kg,树... 通过对4年生马褂木、邓恩桉、杜英3个树种不同密度条件下山地林分生物量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①4年生林分平均胸径5.08cm,树高4.96m,蓄积25.52m^3/hm^2;平均单株生物量4.18k,其中树干2.95kg,树皮0.36kg,树枝0.73kg,树叶O.20kg;林分平均总生物量达到16.98t/hm^2,其中树干10.43t/hm^2,树皮1.29t/hm^2,树枝2.25t/hm^2,树叶0.71t/hm^2,凋落物2.53t/hm^2②不同密度不同树种的林分生物量存在极显著差异,1.0m×1.8m密度极显著大于其它密度,马褂木极显著大于其它树种。1.0m×1.8m密度的马褂木林分生物量达到41.71t/hm^2极显著大于其它林分,可以作为山地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的主要经营模式;③在空间分布上,山地工业原料林单株生物量由基部向上逐渐减少,呈塔形分布,树干和树皮生物量主要集中在树体的1/2树高以下,枝叶主要集中在中间区段,马褂木在3~6m树高处,邓恩桉在3~5m树高处,杜英在1~4m树高处,是整个林分光合作用的主要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林分密度 工业原料林 马褂木 邓恩桉 杜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江方竹和刺方竹13种不同种源方竹笋营养成分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刘跃钧 王立平 +2 位作者 傅冰 潘心禾 季赛娟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42,共6页
利用不同方法测定了浙江省内合江方竹和刺方竹13种不同种源方竹笋的水分、粗脂肪、灰分、粗纤维、维生素C、蛋白质、铁、锰、铜、锌、还原糖、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方竹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13种不同种源方竹笋干的蛋白质平均含量... 利用不同方法测定了浙江省内合江方竹和刺方竹13种不同种源方竹笋的水分、粗脂肪、灰分、粗纤维、维生素C、蛋白质、铁、锰、铜、锌、还原糖、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方竹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13种不同种源方竹笋干的蛋白质平均含量为28.11%,鲜笋的蛋白质平均含量为2.48%;氨基酸种类齐全丰富,含有17种氨基酸,干笋氨基酸总量的平均值为10.7445g/100g,鲜笋氨基酸总量的平均值为0.9501g/100g,鲜笋中鲜味氨基酸(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总量的平均值为219mg/100g,明显高于普通的食用笋;13种不同种源方竹笋中,"丽水种源"合江方竹、"杭州种源"合江方竹等7个种源的干笋营养成分含量值更高,而"莲都种源2"刺方竹、"莲都种源1"刺方竹、"景宁种源"刺方竹等6个种源的鲜笋营养成分含量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竹属 竹笋 不同种源 营养成分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荷生物防火林带与杉木林可燃物数量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倪荣新 宋其岩 +2 位作者 吴英俊 王军峰 杜国坚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5-48,共4页
对遂昌县木荷生物防火林带和杉木的生长情况、林下植被、可燃物、土壤含水率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 h和10 h时滞可燃物干重木荷林带内地表分别为377、591 g/m2,杉木林地为541、810 g/m2,木荷林内可燃物仅为针叶林的70%左右;不同坡... 对遂昌县木荷生物防火林带和杉木的生长情况、林下植被、可燃物、土壤含水率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 h和10 h时滞可燃物干重木荷林带内地表分别为377、591 g/m2,杉木林地为541、810 g/m2,木荷林内可燃物仅为针叶林的70%左右;不同坡位的木荷林生长和防火能力有一定差异,总体上呈现随海拔升高,生长和防火性能下降的趋势;木荷防火林带的土壤水分含量较杉木林高1.4倍左右,木荷防火林林土壤含水率总体上也呈现随海拔升高而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荷 杉木 生物防火 地表可燃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叶蚊母的光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练发良 向盛萍 +4 位作者 吴平荷 赵彩芳 雷珍 袁德义 戴海英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9,共4页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量系统在2008年6-11月对4个不同类型的小叶蚊母(Distylium buxifolium,LW06#、LW07#、LW13#、LW18#)进行光合性能测定,结果表明:小叶蚊母4个类型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曲线类型在8月呈双峰型,LW06#在9月转为单峰...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量系统在2008年6-11月对4个不同类型的小叶蚊母(Distylium buxifolium,LW06#、LW07#、LW13#、LW18#)进行光合性能测定,结果表明:小叶蚊母4个类型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曲线类型在8月呈双峰型,LW06#在9月转为单峰型,LW07#、LW13#、LW18#仍为双峰型,10、11月均呈单峰型;净光合速率月变化均表现为6-9月逐月下降,10月快速拉升至高点,11月又下降;4个类型小叶蚊母的光饱和点为1 260~1 600μmol·m-2·s-1,光补偿点为7.82~25.71μmol·m-2·s-1,具有很高的光饱点和较低的光补偿点,属喜阳耐阴植物,相比较而言,LW06#、LW07#更适应强光环境,LW13#、LW18#更适合弱光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蚊母 净光合速率 光合特性 光饱和点 光补偿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褂木等3个树种人工林生长量及生物量调查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葛永金 练发良 +4 位作者 王军峰 雷珍 柳新红 张健 严国琴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5-58,共4页
对丽水市白云山人工林群落设置标准样地进行生长量和生物量调查。林分径阶分析显示,20年生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e)和24年生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径阶集中在14~18 cm,径阶分布较集中,22年生日本冷杉(Abies firma)径阶具明... 对丽水市白云山人工林群落设置标准样地进行生长量和生物量调查。林分径阶分析显示,20年生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e)和24年生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径阶集中在14~18 cm,径阶分布较集中,22年生日本冷杉(Abies firma)径阶具明显的双峰结构,林分总蓄积为马褂木(347.62 m3/hm2)>日本冷杉(175.31 m3/hm2)>福建柏(127.79 m3/hm2);连年生长量分析表明,马褂木胸径的连年生长高峰在第8~12年,在第10年达到最高峰,福建柏分别在第12年和第16年出现2个生长高峰,马褂木前期生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2个树种,但之后生长速度下降较快。马褂木人工林生物量比福建柏人工林高176.61%、比日本冷杉人工林高42.15%。在各人工林乔木层总生物量中,干材(包括树皮)最大,其中尤以马褂木干材比重最大,为68.43%,对以收获木材为主要经营目标的人工林来说,马褂木相对于福建柏和日本冷杉,具有较大的木材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褂木 人工林 生长量 生物量 径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幼林复合经营系统中3种农作物的生长节律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志伟 龙梦琪 +2 位作者 何小勇 葛永金 张日清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2-57,共6页
2012年3月在浙江丽水市龙泉市兰巨乡仙仁村土地整理后种植1年生油茶(Camelliaoleifera)嫁接苗,2015年5月分别套种落花生(Arachishypogaea)、大豆(Glycinemax)和稻(Oryzasativa)。7月起采用整株挖掘取样法和图像分析法,测定生... 2012年3月在浙江丽水市龙泉市兰巨乡仙仁村土地整理后种植1年生油茶(Camelliaoleifera)嫁接苗,2015年5月分别套种落花生(Arachishypogaea)、大豆(Glycinemax)和稻(Oryzasativa)。7月起采用整株挖掘取样法和图像分析法,测定生长期套种农作物的生物量,分析其生长节律。结果表明,3种农作物高度最高为稻,收获时可达150.23cm;生物量累积最高为大豆,收获时达769g;单株根系长度、须根总长、根表面积最大值均为大豆,收获时分别为33.33cm,875.04cm,174.34cm2。3种农作物中大豆具有最佳的根系以应对油茶幼林复合系统中潜在的根系竞争,且大豆根系腐化后可提高油茶幼林的耕性;3种作物生物量在器官中的积累规律趋于一致,茎和叶所占生物量最高,可达61.6%~68%;根所占生物量最低,约占总生物量的6.6%~1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幼林 复合经营系统 生长节律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川西小黄菊复合经营中根系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倪荣新 葛永金 +3 位作者 洪小平 吴英俊 何小勇 刘跃钧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14,共5页
2015年11月,在浙江省龙泉市油茶(Camellia oleifera)—川西小黄菊(Pyrethrum tatsienense)复合经营林地中,采用分层挖掘和环刀法取样,使用Win Rhizo系统分析根系根长、体积,测定生物量,对复合经营根系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 2015年11月,在浙江省龙泉市油茶(Camellia oleifera)—川西小黄菊(Pyrethrum tatsienense)复合经营林地中,采用分层挖掘和环刀法取样,使用Win Rhizo系统分析根系根长、体积,测定生物量,对复合经营根系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系统中川西小黄菊地下根系密度、体积分布趋势较为一致,在树冠滴水线附近较小,根系各指标数值随着距离增加而增大,在离滴水线30 cm左右达到最大值;在垂直方向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少(置信概率95%),根系绝大部分分布在0-20 cm的土层。油茶的根长密度、生物量和体积在树冠滴水线附近占比分别为34.76%、28.27%和35.23%,随着距离增大而减小;根长密度、生物量和体积在20 cm以下土层占比分别为82.27%,74.66%和89.39%。油茶单作条件下的根系根长密度、生物量和体积在水平分布上随着距离增大而逐渐减少,但其相对值却比复合系统大,其根系在0-20 cm的土层分布有所增加。复合系统根系在水平方向,在滴水线附近的重叠程度为0.76,垂直方向的〉20-40 cm土层中的重叠程度为0.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复合系统 根系 川西小黄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甜竹丰产林地下竹鞭结构生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何林 傅冰 +1 位作者 王军峰 潘心禾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17,共5页
本文通过对黄甜竹丰产林16块标准地的地下竹鞭、地上竹高、胸径等因子的系统调查,了解黄甜竹地下竹鞭的结构、生长规律以及在土层中分布情况,并分析黄甜竹生物量与竹高、胸径等林分各因子的相互关系,采用线性回归和幂函数方程对其生物... 本文通过对黄甜竹丰产林16块标准地的地下竹鞭、地上竹高、胸径等因子的系统调查,了解黄甜竹地下竹鞭的结构、生长规律以及在土层中分布情况,并分析黄甜竹生物量与竹高、胸径等林分各因子的相互关系,采用线性回归和幂函数方程对其生物量进行数学模型拟合,讨论并论述了改善林下竹鞭结构的生长发育规律和提高黄甜竹生物量的指导方法,从而为黄甜竹丰产栽培技术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甜竹 丰产林 地下鞭 生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丽玫’小叶蚊母树夏季不同位置叶片表型差异及光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何张齐 杨先裕 +1 位作者 练发良 唐丽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6-80,共5页
2016年8月,对‘丽玫’小叶蚊母树Distylium buxifolium‘Limei’当年生叶片特征、气孔密度及光合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春、夏各梢段叶片均从基部到顶部逐渐变小,尤其春梢顶部的叶片长、宽、叶面积、单叶质量均显著小于其它位置的叶片... 2016年8月,对‘丽玫’小叶蚊母树Distylium buxifolium‘Limei’当年生叶片特征、气孔密度及光合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春、夏各梢段叶片均从基部到顶部逐渐变小,尤其春梢顶部的叶片长、宽、叶面积、单叶质量均显著小于其它位置的叶片;叶色参数、气孔密度及大小总体差异不大。夏梢叶片在叶片长度、宽度、叶面积、气孔密度这些指标上与春梢叶片相差不大。试验显示,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11.67~15.01μmol·m-2·s^(-1),光补偿点7.50~17.50μmol·m-2·s^(-1),光饱和点1 104~1 419μmol·m-2·s^(-1),节间长度11.33~19.46 mm,说明‘丽玫’不仅耐修剪,而且具有良好的耐荫性和耐强光能力,对生长环境适应性强,是一种优良的园林地被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蚊母树 叶型 气孔密度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朴种源嫁接保存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成敏 谭美 +1 位作者 刘均跃 程小燕 《吉林林业科技》 2019年第1期7-11,共5页
在浙江磐安以湖南道县的中间型2年生厚朴实生苗为嫁接砧木,以收集的湖南、湖北、江西、广西、浙江、福建、贵州等种源地厚朴优树的枝条为接穗,用嫁接的方法开展了厚朴种质资源保存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嫁接苗中,来自湖南桑植、广... 在浙江磐安以湖南道县的中间型2年生厚朴实生苗为嫁接砧木,以收集的湖南、湖北、江西、广西、浙江、福建、贵州等种源地厚朴优树的枝条为接穗,用嫁接的方法开展了厚朴种质资源保存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嫁接苗中,来自湖南桑植、广西融水、湖南安化等3个种源的嫁接成活率较高,嫁接后新稍生长较旺盛;湖南桑植种源嫁接苗苗高、地径生长量突出,广西融水、湖北利川种源嫁接苗叶片生长较好,江西庐山种源嫁接苗根系生长较好,贵州习水、江西庐山、广西融水种源嫁接苗生物量较大;中间型厚朴与中间型及凹叶型厚朴嫁接亲和性较高,且嫁接苗生长良好,适合用嫁接方法对其种源进行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 种质资源 嫁接 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枣柿繁育研究初报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连海 徐象华 +2 位作者 颜福花 吕贤良 朱国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019-2021,共3页
试验以金枣柿(Diospyros kaki Thunb.cv.Jingzao)一年生枝条为接穗,以浙江柿(D.glaucifolia Metc.)、野柿(D.kakivar Thunb.var.sylvestris Makino)、君迁子(D.lotus Linn.)一年生实生苗为砧木,进行了嫁接亲和性试验。结果表明,浙江柿... 试验以金枣柿(Diospyros kaki Thunb.cv.Jingzao)一年生枝条为接穗,以浙江柿(D.glaucifolia Metc.)、野柿(D.kakivar Thunb.var.sylvestris Makino)、君迁子(D.lotus Linn.)一年生实生苗为砧木,进行了嫁接亲和性试验。结果表明,浙江柿、野柿与金枣柿有较强的亲和性,适宜做金枣柿的砧木;君迁子做砧木不仅成活率低,且生长差,不适宜做金枣柿砧木。试验还以金枣柿不同种源的一年生枝条为接穗,以十年生丽水本地普通涩柿(D.kaki Thunb.)为砧木进行了高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金枣柿接穗与普通涩柿均有较好的亲和性,可用于普通涩柿的高接换种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枣柿 繁育 砧木 高接换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花黄精炮制方法考证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跃钧 叶玉珠 +4 位作者 蒋燕锋 李永和 郑英茂 谢建秋 葛永金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3期516-521,共6页
为了更好地运用现代技术提升黄精根茎炮制工艺,该文对黄精炮制方法进行了古法考证及文献研究。经考证,黄精始载于《名医别录》,炮制方法始载于《抱朴子内篇》,古代用药黄精基原植物以轮叶系的滇黄精、黄精、粗毛黄精、轮叶黄精和对叶系... 为了更好地运用现代技术提升黄精根茎炮制工艺,该文对黄精炮制方法进行了古法考证及文献研究。经考证,黄精始载于《名医别录》,炮制方法始载于《抱朴子内篇》,古代用药黄精基原植物以轮叶系的滇黄精、黄精、粗毛黄精、轮叶黄精和对叶系的棒丝黄精为主,互叶系的多花黄精和长梗黄精为辅;多花黄精作为药用黄精使用史见于宋朝,民国开始作为药用黄精主流基原物种。古代多花黄精炮制方法有“九蒸九曝”、黑豆炮制法、蔓菁子炮制法等,以“九蒸九曝”为主;现代多花黄精炮制方法有干燥法、蜜润蒸透法、酒润炖透法、蒸透法,均1次炮制而成。现代科学研究中,可能由于用于炮制试验的多花黄精原生境、根茎龄级及各龄级质量比例的不确定性,导致了研究结论“多花黄精炮制根茎多糖含量变化规律”大相径庭。因此,在确保根茎材料一致性的基础上,开展不同炮制方法和蒸晒次数与多花黄精根茎多糖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从炮制后的药效组分筛选评价多花黄精根茎最佳炮制方法,对生产更具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黄精 炮制 考证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叶蚊母树冬季不同叶龄叶色及其光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何小勇 杨先裕 练发良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10,共5页
对小叶蚊母树(Distylium buxifolium)不同叶龄叶片特征、叶色参数及光合特性于2015年1月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叶龄叶片叶型及叶色参数差异显著,秋叶的叶片长、宽、面积和周长显著高于夏叶和春叶,L*为秋叶>春叶>夏叶,a*显示秋叶... 对小叶蚊母树(Distylium buxifolium)不同叶龄叶片特征、叶色参数及光合特性于2015年1月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叶龄叶片叶型及叶色参数差异显著,秋叶的叶片长、宽、面积和周长显著高于夏叶和春叶,L*为秋叶>春叶>夏叶,a*显示秋叶红色程度较高;3种不同叶龄叶片光合特性存在一定差异,P_n、T_r、T_f、G_s、W_(UE)和C_i都随着PAR的增加而增加,其中P_n、G_s、T_r差异显著,均是春叶显著高于夏叶和秋叶,3者的T_f、W_(UE)差异不显著;C_i随着PAR的增加开始呈下降的趋势,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蚊母树 叶龄 叶型 叶色参数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种子植物2新记录种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棣飞 王军峰 张芬耀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0-72,共3页
报道了浙江省发现的2种新记录植物,它们分别是采集自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的华中婆婆纳Veronica henryi T.Yamazaki.(浙江新记录)与散斑竹根七Disporopsis aspera(Hua)Engler.(华东新记录)。凭证标本保存于温州大学标本馆(WZU)。
关键词 华中婆婆纳 散斑竹根七 浙江 华东 新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环粘盖牛肝菌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应国华 吕明亮 +2 位作者 李伶俐 王益 薛振文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15,共2页
在掌握了褐环粘盖牛肝菌生态学特性、野生增产技术、菌种分离扩繁、菌剂制作、菌根苗培育技术的基础上,开展了在旱地采用栽种褐环粘盖牛肝菌菌根苗的人工栽培试验,试验采用不同基质培育菌根苗,并对栽培出菇效果进行了比较。通过菌根苗... 在掌握了褐环粘盖牛肝菌生态学特性、野生增产技术、菌种分离扩繁、菌剂制作、菌根苗培育技术的基础上,开展了在旱地采用栽种褐环粘盖牛肝菌菌根苗的人工栽培试验,试验采用不同基质培育菌根苗,并对栽培出菇效果进行了比较。通过菌根苗移栽与无菌苗就地接种培育菌根苗的栽培试验,研究了催菇处理对出菇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栽种菌根苗取得了褐环粘盖牛肝菌人工栽培的成功,单产高达283.57g·m-2,采用带土基质培育的菌根苗出菇效果明显优于无土基质,移栽菌根苗的出菇效果优于就地接种培育菌根苗,催菇处理的效果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环粘盖牛肝菌 人工栽培 菌根苗 催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