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胃癌56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少杰 朱忆凌 +1 位作者 毛卫波 龚伟 《浙江临床医学》 2005年第11期1216-1216,共1页
关键词 临床病理分析 早期胃癌 黏膜下层 诊断水平 黏膜固有层 淋巴结转移 肿瘤体积 癌生存率 病理证实 病理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RADS-US超声弹性成像对三阴性乳腺癌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11
2
作者 艾慧俊 纪建松 +2 位作者 陈方红 陈述政 毛卫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6期1026-1028,1047,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BI-RADS指标特征与弹性超声结合对三阴性乳腺癌诊断价值。方法对手术病理证实的41例三阴性乳腺癌的41个乳腺病灶的超声BI-RADS征象进行分类,探讨各超声征象和病理之间的关系。并对其弹性图像以三分法进行评分,用两种方法对B... 目的探讨超声BI-RADS指标特征与弹性超声结合对三阴性乳腺癌诊断价值。方法对手术病理证实的41例三阴性乳腺癌的41个乳腺病灶的超声BI-RADS征象进行分类,探讨各超声征象和病理之间的关系。并对其弹性图像以三分法进行评分,用两种方法对BI-RADS分类进行调整,比较调整前、后诊断效能。结果根据超声弹性对BIRADS分类进行调整,调整前及两种调整方法后比较,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5%,80%,92.6%。结果显示第二种调整方法诊断符合率更高。结论 TNBC超声BI-RADS指标特征更倾向于良性肿瘤的特点,了解其影像特征结合弹性超声可提高对TNBC的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BI-RADS 超声弹性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脏肿瘤32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7
3
作者 涂朝勇 周新木 +2 位作者 邵初晓 王向阳 童健勇 《肝胆外科杂志》 2002年第2期104-105,共2页
目的 探讨脾脏肿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 32例经外科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脾脏肿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均经 2 3例进行 CT检查。5例转移性脾肿瘤行选择性脾动脉造影 ,术后病理示 :良性肿瘤 12例 ,原发性恶性肿瘤 1... 目的 探讨脾脏肿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 32例经外科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脾脏肿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均经 2 3例进行 CT检查。5例转移性脾肿瘤行选择性脾动脉造影 ,术后病理示 :良性肿瘤 12例 ,原发性恶性肿瘤 15例 ,转移性肿瘤 5例 ,均行脾切除术 ,无手术死亡 ,良性肿瘤预后好 ,恶性肿瘤预后差。结论 影像学检查是脾脏肿瘤主要诊断方法 ,良性肿瘤应行脾切除术 ,恶性肿瘤及转移性肿瘤强调以手术为中心结合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肿瘤 诊断 脾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新木 毛茂亲 +1 位作者 徐少杰 朱忆凌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6期826-826,共1页
关键词 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文献复习 血管内皮肿瘤 低度恶性肿瘤 临床病理特点 上皮样细胞 血管肉瘤 恶性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戈谢病合并脾脏海绵状血管瘤1例结合文献复习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叶新青 徐少杰 孙洪鸣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8期1121-1121,共1页
关键词 脾脏海绵状血管瘤 文献复习 戈谢病 国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6抑癌基因产物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6
作者 邵初晓 郑树森 +1 位作者 徐少杰 黄渊 《浙江临床医学》 2004年第6期453-454,共2页
目的 分析p16蛋白测定在肝癌临床中的地位 ,并推测p16基因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34例原发性肝细胞癌、20例癌旁肝细胞中p16蛋白表达 ,分析与肝细胞癌组织学分级、TNM分期、生存预后等关系。结果 64... 目的 分析p16蛋白测定在肝癌临床中的地位 ,并推测p16基因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34例原发性肝细胞癌、20例癌旁肝细胞中p16蛋白表达 ,分析与肝细胞癌组织学分级、TNM分期、生存预后等关系。结果 64.7%的原发性肝细胞癌p16蛋白表达阳性 ,35.3 %阴性 ,癌旁肝组织表达100%阳性。两者差异显著 (P<0.05)。组织学分化Ⅳ级的肝细胞癌表达阳性率为41.7 %、Ⅰ~Ⅲ级分化的阳性率75%~77.8% ,对比有差异显著性 (P<0.05)。TNMⅠ~Ⅳ期各组间p16蛋白的表达无差异。术后1、3年生存率在p16蛋白阳性者分别为93.7%和72.7% ,阴性者分别为77.8%和60 %。结论 部分肝细胞癌组织存在p16蛋白的表达缺失现象。p16蛋白表达障碍可能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和组织分化有关。p16蛋白是否可作为本病恶性行为判断、预后分析的参考指标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 抑癌基因 原发性肝细胞癌 基因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组织学分级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rce-CT能谱纯化技术在肺磨玻璃结节评估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孟潘炜 王海林 +2 位作者 刘力 陈春妙 毛卫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6期960-964,共5页
目的探讨Force-CT能谱纯化SPSII技术在肺磨玻璃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丽水市中心医院2016年9月~2018年12月筛查出肺磨玻璃结节(GGN)患者198例,根据病理结果和临床诊断直径3cm以下的肺部GGN的临床一般资料、图像质量与CT... 目的探讨Force-CT能谱纯化SPSII技术在肺磨玻璃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丽水市中心医院2016年9月~2018年12月筛查出肺磨玻璃结节(GGN)患者198例,根据病理结果和临床诊断直径3cm以下的肺部GGN的临床一般资料、图像质量与CT征像分三组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三者间诊断与鉴别诊断的CT影像规律。结果经Pearsonχ^2统计学处理,性别构成比与年龄三组间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322>0.05、P=0.063>0.05);在GGN高危征象中能谱纯化后图像质量明显优于未纯化图像P<0.05;三组GGN类型构成比有统计学差异(P=0.003<0.05)。GGN有无分叶,在三组病灶中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5);有无胸膜凹陷症、空气支气管征和空泡征在三组病灶中亦有统计学差异(P<0.001<0.05)、(P<0.001<0.05)、(P=0.032<0.05)。结论GGN形态、空泡征、分叶征、胸膜牵拉凹陷征、空气支气管征的特征规律和GGN的类型对炎症、癌前病变、MIA及IAC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能谱纯化技术在肺结节评估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玻璃结节 肺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CT和功能磁共振成像对肝内胆管细胞癌术前精准T分期的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舒恩芬 陈炜越 +4 位作者 吴徐璐 周永进 毛卫波 赵中伟 纪建松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4期605-610,共6页
目的探讨双源CT(dual source CT,DSCT)和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对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术前精准T分期诊断的准确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间在本院进行手术切除治疗的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两周内... 目的探讨双源CT(dual source CT,DSCT)和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对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术前精准T分期诊断的准确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间在本院进行手术切除治疗的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两周内行DSCT和fMRI扫描检查。以术后病理分期结果为金标准,检查结果与病理相关性行一致性检验,运用卡方检验对比联合检查和单独检查诊断术前ICC分期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结果纳入110例患者,其中,男性64例,女性46例,平均年龄(61.2±10.5)岁。联合检查诊断术前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T分期的准确率为95.45%,与单独行fMRI检查的准确率(92.7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明显高于单独行DSCT检查的准确率(80.00%)。联合检查和单独行fMRI检查诊断T分期结果与病理的一致性较强(Kappa值为0.928和0.886),优于单独行DSCT检查与病理的一致性(Kappa值为0.692)。在诊断效能方面,联合检查诊断T1和T2期的灵敏度优于单独行DSCT检查,特异度无明显差异。而单独行fMRI检查诊断T分期的效能与联合检查相比差异不大。结论联合应用双源CT(DSCT)和fMRI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肝内胆管细胞癌术前T分期的准确性,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更强,但与单独行fMRI检查诊断分期的结果相比诊断效能提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细胞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功能磁共振成像 肿瘤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