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组学特征联合CT影像学征象对周围型肺癌胸膜浸润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心悦 潘佳雯 +3 位作者 应海峰 周宝鹤 陈春妙 王祖飞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9-43,共5页
目的探讨放射组学特征与CT影像学征象相结合在预测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生胸膜浸润(VPI)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NSCLC患者398例,根据有无胸膜浸润将患者分为阴性组209例和阳性组189例,评估所有患者的CT征象。... 目的探讨放射组学特征与CT影像学征象相结合在预测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生胸膜浸润(VPI)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NSCLC患者398例,根据有无胸膜浸润将患者分为阴性组209例和阳性组189例,评估所有患者的CT征象。以7∶3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配到训练集和验证集,使用随机森林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纹理特征模型、CT影像学特征模型和联合预测模型),用ROC曲线评价其诊断性能。结果阴性组和阳性组患者在平均直径、平均CT值、密度、病灶与胸膜的关系(RAP)分型、胸膜凹陷征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平均直径、密度、RAP类型和淋巴结转移是VPI的独立预测因子。共选出786个纹理参数,通过mRMR和LASSO特征分析识别出12个具有预测意义的纹理特征。RF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结果显示联合预测模型对训练集和验证集的AUC分别为0.915、0.887,且联合预测模型的AUC分别显著高于纹理特征模型和CT影像学特征模型(0.915 vs 0.856 vs 0.852;0.887 vs 0.855 vs 0.827);联合预测模型的特异度也高于纹理特征模型和CT影像学特征模型(91.2%vs 88.2%vs 85.3%;94.1%vs 85.3%vs 70.6%)。结论放射组学特征联合CT影像学征象可有效预测直径≤3.0 cm周围型NSCLC患者胸膜浸润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胸膜浸润 放射组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MRI在肛瘘诊断及Parks分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罗项超 周永进 +3 位作者 程淑芳 应海峰 陈玲 王祖飞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4期159-161,共3页
目的 探讨高分辨MRI在肛瘘诊断及Parks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肛瘘接受手术治疗患者108例,均行MRI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患者MRI特征及Parks分型。结果 108例中总计检出内口112个、瘘管124个、外口112个、肛周脓肿35个,与... 目的 探讨高分辨MRI在肛瘘诊断及Parks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肛瘘接受手术治疗患者108例,均行MRI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患者MRI特征及Parks分型。结果 108例中总计检出内口112个、瘘管124个、外口112个、肛周脓肿35个,与手术确诊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括约肌间型64例、经括约肌型30例、括约肌上型11例、括约肌外型3例,与手术确诊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应用于肛瘘诊断并进行Parks分型,能清晰显示出内口、外口、瘘管、脓肿位置以及数目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Parks分型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穿孔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炳荣 周利民 +2 位作者 张文伟 徐晓飞 纪建松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9期1434-1436,1440,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胃肠道穿孔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经手术证实胃肠道穿孔患者术前CT及X线表现,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本组研究腹部平片及CT游离气体的阳性率分别为60.0%(27/45)、93.9%(46/49),差异有...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胃肠道穿孔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经手术证实胃肠道穿孔患者术前CT及X线表现,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本组研究腹部平片及CT游离气体的阳性率分别为60.0%(27/45)、93.9%(46/49),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MSCT示游离气体部位为肝前间隙35例,肝十二指肠韧带区5例,肝门区4例,小网膜区3例,盆腔区9例。胃肠道穿孔病因:胃、十二指肠溃疡19例,胃肠道恶性肿瘤9例,小肠缺血性肠梗阻穿孔5例,外伤性小肠破裂4例,急性穿孔性阑尾炎12例。术前MSCT诊断符合率为85.7%(42/49)。结论 MSCT对胃肠道穿孔及其病因的诊断均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 穿孔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放射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多平面及曲面重建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4
作者 周金伟 宋晶晶 +1 位作者 周利民 纪建松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12期2129-2131,共3页
本文分析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和多层螺旋CT影像学资料,提高对急性阑尾炎多层螺旋CT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探讨多层螺旋CT(MDCT)多平面及曲面重组(MPR/CPR)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阑尾炎 图像处理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及鼻窦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CT和MRI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5
作者 叶勇军 周利民 +1 位作者 张文伟 冯洁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8期1384-1386,共3页
目的探讨CT和MR诊断鼻腔及鼻窦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例鼻腔及鼻窦原发恶性黑色素瘤的CT和MRI影像表现。本组11例病变短径均>1.5cm,CT检查11例,11例均行CT平扫;MRI扫描9例,均行平扫+DWI+增强... 目的探讨CT和MR诊断鼻腔及鼻窦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例鼻腔及鼻窦原发恶性黑色素瘤的CT和MRI影像表现。本组11例病变短径均>1.5cm,CT检查11例,11例均行CT平扫;MRI扫描9例,均行平扫+DWI+增强扫描。重点观察病灶的数目、位置、形态、对周围结构侵犯及影像学特征。结果11例中,CT、MRI能准确反映病灶的位置、形态及邻近结构的累及情况。CT表现为单侧5例,双侧6例;肿瘤形态不规则,呈软组织密度,其内未见钙化及囊变,11例均侵犯周围组织;11例均有周围骨质破坏;9例患者主要MRI表现为9例形态均不规则;单侧5例,双侧4例;表现为混杂信号,T_1WI以等、低信号为主,其内可见斑片状高信号;T_2WI 5例以等低信号为主,4例以稍高信号为主,DWI均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邻近周围组织均有侵犯。结论鼻腔及鼻窦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CT表现无特异性;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CT和MRI能很好地显示肿瘤的部位、与周围组织关系及邻近骨质破坏情况,为临床分期及手术方案制定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鼻腔 鼻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异物的多层螺旋CT诊断 被引量:13
6
作者 胡祥华 纪建松 +1 位作者 周利民 张文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4期541-543,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食管异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9例食管异物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并在工作站行MPR图像重建,分析食管异物多层螺旋CT表现,并与手术、内镜结果对照。结果:29例食管异物多层螺旋CT平扫表现为短或长条状高密度影,...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食管异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9例食管异物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并在工作站行MPR图像重建,分析食管异物多层螺旋CT表现,并与手术、内镜结果对照。结果:29例食管异物多层螺旋CT平扫表现为短或长条状高密度影,6例可见局部食管壁增厚,5例见异物部分穿出食管壁外,食管周围、纵隔积气,1例纵隔广泛积气、左肺下叶不张。结论:多层螺旋CT及其重建技术能直观显示异物的位置、大小、形态、穿孔部位及有无其他并发症,在食管异物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异物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CT诊断价值 被引量:15
7
作者 胡祥华 纪建松 +1 位作者 卢陈英 周利民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5期651-653,共3页
目的:探讨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9例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临床和CT检查资料。结果:9例均为单发肿瘤,位于腮腺浅叶,紧邻包膜下。CT平扫肿瘤呈类圆形7例,长椭圆形伴浅分叶2例,边缘清晰,直径多<... 目的:探讨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9例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临床和CT检查资料。结果:9例均为单发肿瘤,位于腮腺浅叶,紧邻包膜下。CT平扫肿瘤呈类圆形7例,长椭圆形伴浅分叶2例,边缘清晰,直径多<3cm,4例肿瘤内见囊变;CT增强扫描实质部分动脉期呈显著强化,静脉期强化程度接近或稍低于动脉期,密度相对较均匀。结论: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其临床特点有助于其术前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基底细胞腺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9
8
作者 徐民 纪建松 +2 位作者 卢陈英 陈述政 王祖飞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10期1677-1680,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以求进一步明确螺旋CT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评估。方法 25例初治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3~62岁,平均年龄48.9岁,全组病例化疗前行粗针穿刺明确诊断,分别行...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以求进一步明确螺旋CT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评估。方法 25例初治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3~62岁,平均年龄48.9岁,全组病例化疗前行粗针穿刺明确诊断,分别行2~4周期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前后行螺旋CT扫描,测量化疗前后肿块数目及大小、淋巴结数目及大小、肿块强化模式等。结果多层螺旋CT检查评价乳腺癌病灶变化与病理学评价的符合率90.9%。结论多层螺旋CT结合三维重建技术能够准确反映出乳腺癌病灶及淋巴结化疗前后的信息,并能准确的反映乳腺癌病灶化疗前后的血流信息,对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新辅助化疗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9
作者 卢陈英 吕桂坚 +2 位作者 纪建松 徐民 刘建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10期1422-1424,共3页
目的:以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并与常规MR T1WI、T2WI结合应用,探讨DWI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10年1月临床确诊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62例(4h^15天)进行DWI和常规T1WI、T2WI检查。... 目的:以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并与常规MR T1WI、T2WI结合应用,探讨DWI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10年1月临床确诊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62例(4h^15天)进行DWI和常规T1WI、T2WI检查。结果:DWI出现高信号病灶59例,T1WI信号异常32例,T2WI信号异常13例。DWI高信号病灶多见于大脑皮层、侧脑室周围白质区及室管膜下,T1WI高信号以脑室周围白质区多见。出血性病变,在T1WI呈高信号,而DWI表现为无信号。结论:DWI适用于早期HIE,T1WI及T2WI在亚急性期、恢复期或随访应用显示病灶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腮腺腺淋巴瘤的CT诊断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建平 朱伟丹 +1 位作者 周利民 程雪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4期628-629,共2页
腮腺腺淋巴瘤是较常见的腮腺良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多形性腺瘤,居第二位。临床发病缓慢,具有多发倾向、术后易复发。本文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腮腺腺淋巴瘤CT资料,以提高对该瘤的诊断水平。
关键词 腮腺 腺淋巴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E-MRI联合MSCT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中的价值 被引量:6
11
作者 程雪 徐民 +5 位作者 杨宏远 纪建松 陈述政 王祖飞 卢陈英 王海林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9期1600-1603,共4页
目的 探讨DCE-MRI联合MSCT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45例经穿刺活检确诊的进展期乳腺癌患者,分别行2~4周期新辅助化疗,化疗前后均进行DCE-MRI及MSCT检查,对比化疗前后肿块最长... 目的 探讨DCE-MRI联合MSCT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45例经穿刺活检确诊的进展期乳腺癌患者,分别行2~4周期新辅助化疗,化疗前后均进行DCE-MRI及MSCT检查,对比化疗前后肿块最长直径、强化模式、腋窝淋巴结数目及大小等,并与术后病理学结果对照。结果 DCE-MRI评估完全缓解(CR)者3例,部分缓解(PR)者30例,稳定(SD)者8例,进展(PD)者4例;MSCT评价CR者2例,PR者28例,SD者11例,PD者4例;DCE-MRI、MSCT评价乳腺癌化疗后临床缓解率分别为73.3%、67.7%;化疗后病理缓解率为82.2%。结论 DCE-MRI能够更好显示乳腺癌原发灶形态学、血流动力学变化,MSCT更准确反应腋窝淋巴结的情况,还能发现肺内隐匿的转移灶。DCE-MRI联合MSCT对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化疗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肺吸虫病的MRI表现 被引量:12
12
作者 吴天斌 张文伟 +1 位作者 胡祥华 纪建松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1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肝肺吸虫病的MRI表现。方法对11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肺吸虫病的肝脏MRI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发病灶2例,多发病灶9例。病灶均分布在肝包膜下或门脉分支周围肝实质内,呈不规则形或条形,部分病灶在右肝后段可见"隧道征... 目的探讨肝肺吸虫病的MRI表现。方法对11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肺吸虫病的肝脏MRI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发病灶2例,多发病灶9例。病灶均分布在肝包膜下或门脉分支周围肝实质内,呈不规则形或条形,部分病灶在右肝后段可见"隧道征";MRI T1WI呈等信号6例,呈稍高信号5例,T2WI呈稍高信号9例,稍低信号2例;动态增强扫描,多发病灶在动脉期及门脉期可见斑片状强化,延迟期病灶呈等信号,单发病灶可见周围环形强化,动脉期显示最清。结论肝肺吸虫病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MRI对该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并殖吸虫病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3
作者 徐小雄 涂建飞 +1 位作者 周利民 徐民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4期555-557,共3页
目的:研究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提高CT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结果:7例患者均为女性。CT表现为囊实性肿块,边界清楚,5例位于胰头部,1例位于胰体,1例位于胰腺尾部;其中2例... 目的:研究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提高CT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结果:7例患者均为女性。CT表现为囊实性肿块,边界清楚,5例位于胰头部,1例位于胰体,1例位于胰腺尾部;其中2例肿块内可见钙化;所有病例胰管、胆管均未见扩张。增强后肿块囊壁及实性部分明显强化,无局部浸润或淋巴结转移。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好发于年轻女性,CT表现具特征性,结合临床特征可在术前作出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及其定期随访对肝硬化结节癌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伟文 杨宏远 纪建松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12期1953-1955,共3页
目的探讨MR及定期随访在肝硬化结节癌变诊断中的价值,旨在早期发现肝硬化结节癌变。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或手术证实48例肝硬化结节恶变患者的T1WI、T2WI、增强扫描、DWI表现及随访资料,分析肝硬化结节恶变MR表现、信号变化。结果 48例... 目的探讨MR及定期随访在肝硬化结节癌变诊断中的价值,旨在早期发现肝硬化结节癌变。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或手术证实48例肝硬化结节恶变患者的T1WI、T2WI、增强扫描、DWI表现及随访资料,分析肝硬化结节恶变MR表现、信号变化。结果 48例患者共66个病灶,T1WI呈等、低信号,偶有高信号;T2WI多为稍高信号,亦可见等信号;三期增强扫描"快进快出"、"快进慢出"、"持续性强化"都可出现,典型"快进快出"为主;DWI呈高信号多见。部分病灶首次MR检查并未发现癌变,随访过程中T2WI信号增高,强化方式改变或进行性增大等改变,后经证实已癌变。结论磁共振常规技术及DWI能对大多数肝硬化结节癌变做出明确诊断,定期随访能早期发现结节恶变,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弥散成像 肝硬化结节 癌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在老年非外伤性急腹症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5
作者 程淑芳 杨宏远 纪建松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9期1537-1540,共4页
目的探讨MSCT在老年非外伤性急腹症病因诊断及临床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4例老年非外伤性急腹症患者的临床、随访资料以及MSCT表现。患者均行腹部MSCT检查,常规MPR重建,血管源性急腹症VR、MIP重建,动态随访评价患者恢复情... 目的探讨MSCT在老年非外伤性急腹症病因诊断及临床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4例老年非外伤性急腹症患者的临床、随访资料以及MSCT表现。患者均行腹部MSCT检查,常规MPR重建,血管源性急腹症VR、MIP重建,动态随访评价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254例患者中,MSCT诊断符合率:肠梗阻91.7%(55/60)、急性胰腺炎90.0%(36/40)、急性阑尾炎94.9%(37/39)、血管源性急腹症100%(32/32)、肿瘤88.9%(24/27)、泌尿系结石95.7%(22/23)、胃肠道穿孔90.5%(19/21)、胆道结石、胆囊炎83.3%(10/12),总符合率92.5%。197例不同病因患者行MSCT动态随访。结论 MSCT清晰显示老年非外伤性急腹症的病因、发病部位、范围及并发症情况,不仅准确诊断,指导治疗方案选择,还可治疗过程中进行动态随访评价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急腹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Wernicke脑病的MRI表现 被引量:7
16
作者 周金伟 周利民 +1 位作者 张文伟 纪建松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3期376-378,392,共4页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Wernicke脑病的MRI特点,以提高对该种脑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非酒精性Wernicke脑病的MRI表现。结果 5例非酒精性Wernicke脑病中,3例显示为导水管周围、四叠体、第三脑室旁、双侧丘脑对称性稍长T1长T2信号,FLAIR...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Wernicke脑病的MRI特点,以提高对该种脑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非酒精性Wernicke脑病的MRI表现。结果 5例非酒精性Wernicke脑病中,3例显示为导水管周围、四叠体、第三脑室旁、双侧丘脑对称性稍长T1长T2信号,FLAIR、DWI呈高信号;1例显示为双侧丘脑、侧脑室旁、脑桥被盖对称性稍长T1长T2信号,脑沟旁大脑皮质等T1长T2信号,FLAIR、DWI呈均为高信号,1个半月后头颅MRI复查,两侧丘脑略增大,FLAIR序列见少许对称性稍高信号改变;1例T1WI、T2WI、FLAIR未发现异常,DWI序列显示四叠体边缘少许高信号。结论非酒精性Wernicke脑病具有典型的MRI表现,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尼克脑病 维生素B1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性密度浸润型肺腺癌MSCT征象与不同病理亚型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程雪 杨伟斌 +3 位作者 林桂涵 徐民 吴徐璐 王祖飞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6期962-966,共5页
目的探讨实性密度浸润型肺腺癌MSCT征象与不同病理亚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4例实性密度浸润型肺腺癌患者行术前胸部CT扫描,病理标本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并依据最新的肺腺癌分类标准分为五组:附壁状生长为主型组、腺泡为主型组、乳... 目的探讨实性密度浸润型肺腺癌MSCT征象与不同病理亚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4例实性密度浸润型肺腺癌患者行术前胸部CT扫描,病理标本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并依据最新的肺腺癌分类标准分为五组:附壁状生长为主型组、腺泡为主型组、乳头状为主型组、实性为主型、微乳头状为主型组,使用卡方检验对五组间的临床资料、MSCT征象等内容是否存在差异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预后好、差分为1级、2级、3级,绘制2级和3级两组病灶长径、CT值的ROC曲线。结果114例病例中,附壁型17例,腺泡型37例,乳头型24例,实体型27例,微乳头型9例。五组病例在年龄、肺肿瘤相关标志物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术后有无复发、有无毛刺、分叶情况、病灶周围有无磨玻璃密度、病灶内有无充气支气管征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微乳头状为主型和实性为主型肺腺癌淋巴结转移、术后复发多见,毛刺征多见于腺泡为主型肺腺癌,病灶周围磨玻璃密度多见于乳头为主型肺腺癌,病灶内充气支气管征多见于附壁状生长为主型肺腺癌。结论实性密度浸润型肺腺癌MSCT的征象与不同病理亚型具有相关性,MSCT对病理的亚型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性密度 浸润型肺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 被引量:5
18
作者 周利民 苏金亮 +1 位作者 张文伟 刘建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8期1255-1257,共3页
目的:探讨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的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韧带样型纤维瘤病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15例韧带样型纤维瘤病表现为腹壁或腹内软组织肿块,CT平扫病灶呈稍低密度或等密度,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大... 目的:探讨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的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韧带样型纤维瘤病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15例韧带样型纤维瘤病表现为腹壁或腹内软组织肿块,CT平扫病灶呈稍低密度或等密度,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大部分呈不均匀轻度强化,静脉期病灶持续强化,延迟期病灶强化明显,周边部分残留有斑片状、条状无强化低密度区。结论: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CT对该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带样型纤维瘤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肘、足静脉注射对比剂MSCT血管造影在髂静脉受压综合征评价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海林 纪建松 +2 位作者 卢陈英 胡祥华 周利民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4期690-692,共3页
目的探讨经肘、足静脉注射对比剂MSCT血管造影在髂静脉受压综合征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采用Philips Brilliance iCT 64层螺旋CT对85例疑为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的患者均行MSCT血管造影,对比剂注射方案为同时从右肘静脉和左足背浅静脉注... 目的探讨经肘、足静脉注射对比剂MSCT血管造影在髂静脉受压综合征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采用Philips Brilliance iCT 64层螺旋CT对85例疑为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的患者均行MSCT血管造影,对比剂注射方案为同时从右肘静脉和左足背浅静脉注射对比剂,手动触发扫描,通过Philip EBW后处理工作站对原始图像进行VR、MIP及MPR重建。分析髂动、静脉的成像质量以及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影像学特点。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MSCT血管造影检查,图像质量结果:优76.5%(65/85),良21%(18/85),差2.5%(2/85),总体优良率97.5%,IVCS阳性患者CT诊断结果均与DSA相符合。结论经肘、足静脉注射对比剂MSCT血管造影可直观显示髂静脉受压部位、范围、管腔狭窄程度及血管走行,对血管外科术前准备、术后疗效评估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动静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瘤MRI三维动态增强特性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民 纪建松 +1 位作者 卢陈英 王祖飞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7期1103-1105,共3页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减影技术对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进行乳腺MRI三维动态增强减影扫描并有明确病理结果的79例共85个病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5个恶性病灶中,MRI检出84个,检出率为98.8%;时间-信号强度曲线72个为廓清型,...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减影技术对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进行乳腺MRI三维动态增强减影扫描并有明确病理结果的79例共85个病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5个恶性病灶中,MRI检出84个,检出率为98.8%;时间-信号强度曲线72个为廓清型,占84.70%;形态不规则79个,占92.94%,82.35%有毛刺和分叶,87.05%不均匀环形强化,71.76%有多支肿瘤血管。结论 MRI三维动态增强及减影技术能够清楚的显示乳腺恶性病变的形态学特征,时间-信号曲线反映了病变的血流动力学信息,对诊断乳腺恶性病变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动态 减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