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节竹梢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试验 被引量:16
1
作者 胡国良 俞彩珠 +3 位作者 楼君芳 赵银贵 周平山 詹国华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8-41,共4页
在掌握高节竹梢枯病Arenrinium phaeospermum发生规律的基础上,对10种杀菌剂进行室内药效测定,选出的70%甲基托布津、50%多菌灵、80%402乳剂、40%异稻瘟净、20%粉锈宁等5种杀菌剂对暗孢节菱孢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野外防治试验表明,采... 在掌握高节竹梢枯病Arenrinium phaeospermum发生规律的基础上,对10种杀菌剂进行室内药效测定,选出的70%甲基托布津、50%多菌灵、80%402乳剂、40%异稻瘟净、20%粉锈宁等5种杀菌剂对暗孢节菱孢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野外防治试验表明,采用综合治理措施,防治效果可达8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节竹 梢枯病 发生规律 药剂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后粗腿蚜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胡国良 俞彩珠 +3 位作者 楼君芳 吴继来 蔡晓虹 徐炳潮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46-650,共5页
Metamacropodaphis sp.was a new species belonging to Callaphididae of Homoptera.It was found for the first time in Lin’an of Zhejiang Province. Metamacropodaphis damaged the bamboo species for shoot production such as... Metamacropodaphis sp.was a new species belonging to Callaphididae of Homoptera.It was found for the first time in Lin’an of Zhejiang Province. Metamacropodaphis damaged the bamboo species for shoot production such as Phyllostachys praecox and P.prominens and caused severe effect on shoot bamboo production.This insect had over 20 generation each year and overwintered by egg adhering to the back of bamboo leaves or leaf sheath.The young aphid was hatched in early March of next year.Several pesticides,such as Yashijing,cyhalothrin,Shamiejuzhi and Dima were tested to control this insect and the effectiveness was as high as 96%~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后粗腿蚜 食用笋竹 生物学特性 防治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病害—山核桃果实黑斑病病原菌的鉴定 被引量:20
3
作者 张传清 徐志宏 +4 位作者 孙品雷 陈为民 徐炳潮 俞春来 包春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0-162,共3页
2007年以来,浙江临安、淳安、桐庐和安徽部分地区山核桃主产区出现了一种果实新病害——山核桃果实黑斑病,该病严重影响山核桃果实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从采集的病果中分离得到了一种真菌,离体幼果接种的症状与田间相似。病原菌在PDA培... 2007年以来,浙江临安、淳安、桐庐和安徽部分地区山核桃主产区出现了一种果实新病害——山核桃果实黑斑病,该病严重影响山核桃果实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从采集的病果中分离得到了一种真菌,离体幼果接种的症状与田间相似。病原菌在PDA培养基上形成白色轮纹状菌落,分生孢子长梭形,直或弯曲,(22.6~29.9)μm×(6.1~9.0)μm,5个细胞,中间3个有色孢(上部2个为黑褐色、下部1个为淡橄榄色),孢子顶生2~3根附属丝、多为3根。根据该病原菌的培养和形态特征及其ITS序列,将其鉴定为小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 果实黑斑病 ITS 拟盘多毛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节竹梢枯病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9
4
作者 马桂莲 胡国良 +2 位作者 俞彩珠 吴继来 徐炳潮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4-48,共5页
高节竹梢枯病是浙江临安市首次发现的新病害 ,国内外至今未见报道。经多年反复的分离培养 ,从病竹组织中只分离到一种真菌 ,是暗孢节菱孢菌Arthriniumphaeospermum(Corda)M .B .Ellis .。通过对当年新竹在室内外和有伤无伤的多次重复接... 高节竹梢枯病是浙江临安市首次发现的新病害 ,国内外至今未见报道。经多年反复的分离培养 ,从病竹组织中只分离到一种真菌 ,是暗孢节菱孢菌Arthriniumphaeospermum(Corda)M .B .Ellis .。通过对当年新竹在室内外和有伤无伤的多次重复接种和再分离 ,充分证明暗孢节菱孢有较强的致病力 ,能引起与自然发病相一致的症状。病原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 1 5~ 30℃ ,最适温度为 2 5℃ ;适宜的pH值为 5~ 1 0 ,最适的pH值为 6~ 8;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 2 0~ 30℃ ,最适温度为 2 8℃ ;分生孢子萌发最适宜的pH值为 6,分生孢子在竹汁水中萌发最适宜 ,光照可促进分生孢子发芽。表 9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节竹 梢枯病 病原菌 生物学特性 暗孢节菱孢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色蚜研究初报
5
作者 胡国良 吴兵 +2 位作者 詹国华 张国全 周平山 《竹子研究汇刊》 2005年第1期37-38,共2页
竹色蚜在浙江临安笋用竹产区发生普遍,一年3 0余代,由无翅孤雌蚜和有翅孤雌蚜繁殖,各虫态无越冬阶段,月月危害竹子。防治可用烟薰、喷雾等方法,防治效果达97%以上。
关键词 研究初报 防治效果 笋用竹 产区 虫态 竹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