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脂异常与急性脑梗死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戚观树 秋超 +2 位作者 金鑫 周金丽 侯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7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浙江省中医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74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1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浙江省中医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74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1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与急性脑梗死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①观察组患者TC、LDL-C分别为(4.83±0.10)、(2.83±0.09)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4.42±0.14)、(2.48±0.12)mmol/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HDL-C水平[(1.46±0.04)mmol/L]低于对照组[(1.69±0.1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与对照组TG值[(1.71±0.10)mmol/L比(1.50±0.13)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TC、LDL-C、HDL-C异常值检出率[60.34%(105/174)、72.99%(127/174)、50.57%(88/174)]显著高于对照组[60.34%(105/174)、72.99%(127/174)、50.57%(88/174)],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TG异常值检出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TC、LDL-C、HDL-C均与急性脑梗死发生相关(P<0.01)。结论 TC、LDL-C、HDL-C异常与急性脑梗死发生密切相关,HDL-C水平降低是急性脑梗死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脂异常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穴贴压缓解脑卒中后疲劳临床研究 被引量:32
2
作者 杨莉莉 孙秋华 +2 位作者 沈勤 倪裴琳 杜丽萍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3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疗法对缓解脑卒中后患者疲劳的作用。方法将66例脑卒中后疲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与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取神门、皮质下、交感、缘中、心、肝、脾、肾耳穴贴压进行干预,2个疗...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疗法对缓解脑卒中后患者疲劳的作用。方法将66例脑卒中后疲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与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取神门、皮质下、交感、缘中、心、肝、脾、肾耳穴贴压进行干预,2个疗程后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在干预后表现体力及疲劳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通过运用耳穴贴压疗法对脑卒中后疲劳患者进行干预,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疲劳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疲劳 耳穴贴压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头痛的治疗策略及中成药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章正祥 黄晓明 +1 位作者 曹克刚 范吉平 《江西中医药》 2010年第6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偏头痛相关中成药在其治疗中的调节作用。方法:对现有偏头痛相关中成药文献进行归纳整理,提炼中成药治疗偏头痛作用特点。结果:中成药在偏头痛中的治疗策略主要是个体化治疗和分期治疗。中成药可以预防、治疗偏头痛,并通过共... 目的:探讨偏头痛相关中成药在其治疗中的调节作用。方法:对现有偏头痛相关中成药文献进行归纳整理,提炼中成药治疗偏头痛作用特点。结果:中成药在偏头痛中的治疗策略主要是个体化治疗和分期治疗。中成药可以预防、治疗偏头痛,并通过共患疾病的治疗减少偏头痛发作频度。结论:中成药为偏头痛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治疗策略 中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炙马钱子对实验性兔脊髓损伤Tarlov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芹 杨科朋 +2 位作者 侯群 魏新侠 魏丹丹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9期69-70,85,共3页
目的观察炙马钱子对实验性兔脊髓损伤(SCI)模型Tarlov评分的影响,探讨治疗脊髓损伤的新方法。方法 18只兔造模成功,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每天喂服两次马钱子胶囊,每次40mg;高剂量组每次80mg。对照组给予淀粉... 目的观察炙马钱子对实验性兔脊髓损伤(SCI)模型Tarlov评分的影响,探讨治疗脊髓损伤的新方法。方法 18只兔造模成功,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每天喂服两次马钱子胶囊,每次40mg;高剂量组每次80mg。对照组给予淀粉颗粒。各组动物分别于造模后6h、24h、3d、1周、2周、3周6个时间点进行下肢Tarlov评分。结果低剂量组在治疗2周后Tarlov评分(1.67±0.5)较对照组(0.67±0.8)升高(P<0.05),3周后Tarlov评分(2.00±0.6)与对照组相(0.50±0.8)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在高剂量组,在治疗1周后Tarlov评分(1.66±0.5)与对照组相比(0.83±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评分(2.17±0.7)和3周评分(3.00±0.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3周后,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相比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炙马钱子对脊髓损伤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钱子 脊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芪解郁方对产后抑郁大鼠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
5
作者 李净娅 秋超 张丽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4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参芪解郁方对产后抑郁(PPD)大鼠前额叶小胶质细胞的炎症反应调节作用。方法将24只2月龄SD雌性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假手术组、PPD模型组、参芪解郁方组和西药对照组,每组6只;PPD模型组、参芪解郁组和西药对照组去势后连... 目的探讨参芪解郁方对产后抑郁(PPD)大鼠前额叶小胶质细胞的炎症反应调节作用。方法将24只2月龄SD雌性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假手术组、PPD模型组、参芪解郁方组和西药对照组,每组6只;PPD模型组、参芪解郁组和西药对照组去势后连续16 d皮下注射2.5μg雌二醇和5 mg黄体酮,后7 d每日注射50μg雌二醇,第24天停止激素注射,以模拟孕期及产后雌孕激素变化来建立PPD大鼠模型。参芪解郁方组对造模后的大鼠灌胃给予溶于蒸馏水的参芪解郁方颗粒剂;西药对照组灌胃给予盐酸帕罗西汀;假手术组及PPD模型组灌胃给予2 ml蒸馏水。药物干预3周后测试旷场实验(水平格数和站立次数),并选取大鼠背外侧前额叶检测各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皮质醇(Cor)及小胶质细胞标志性Iba1抗体水平。结果PPD模型组水平格数和站立次数低于假手术组,TNF-α、Cor及Iba1水平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芪解郁方组大鼠水平格数和站立次数高于PPD模型组,TNF-α、Cor及Iba1水平低于PPD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解郁方能改善PPD大鼠行为学表现,抑制PPD大鼠前额叶小胶质细胞的表达,降低炎症反应及Cor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抑郁 中药 炎症反应 小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婴分离方法制备产后抑郁大鼠模型的行为学及海马病理变化的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净娅 章正祥 +1 位作者 戚观树 杨歆科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第6期991-993,共3页
目的观察并验证母婴分离方法制备的产后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与海马病理学表现。方法随机选取16R大鼠进行为期14d的母婴分离,另4只产后母鼠作为空白对照不作任何分离。造模结束后对母鼠行旷场实验评价,根据其评分应用K-聚类分析进行... 目的观察并验证母婴分离方法制备的产后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与海马病理学表现。方法随机选取16R大鼠进行为期14d的母婴分离,另4只产后母鼠作为空白对照不作任何分离。造模结束后对母鼠行旷场实验评价,根据其评分应用K-聚类分析进行分类,造模1周后对20只大鼠行为学评价,造模5周后取大脑海马观察HE染色结果。结果聚类分析结果得出正常组9只(包括4只空白对照大鼠),产后抑郁组11只。与正常组比较,造模1周后产后抑郁组大鼠体重变化程度明显增加,水平及垂直分数明显降低,悬尾实验不动时间明显增加,十字迷宫开臂停留时间及进入开闭臂总次数明显降低,并且闭臂停留时间明显增加。HE染色显示产后抑郁组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结论经过2周母婴分离的母鼠有抑郁表现的概率为68.75%,此模型有必要进一步的探索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抑郁 动物模型 母婴分离 行为学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