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伤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死亡危险因素早期评估 被引量:2
1
作者 邹吾清 杜志晗 王晓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9-621,共3页
目的探讨创伤合并急性肺损伤(ALI)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的早期评估指标。方法将创伤合并ALI患者115例按预后分为死亡组(27例)和存活组(88例),对影响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入院24 h内血pH值、血肌酐、血清清... 目的探讨创伤合并急性肺损伤(ALI)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的早期评估指标。方法将创伤合并ALI患者115例按预后分为死亡组(27例)和存活组(88例),对影响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入院24 h内血pH值、血肌酐、血清清蛋白(ALB)水平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APACHEⅡ评分)、损伤严重度评分(I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白细胞计数(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进入回归模型的因素是WBC、血肌酐、ALB,其OR值分别为7.704、14.482和3.353。结论 WBC、ALB、血肌酐均能够早期预测创伤合并ALI的患者死亡,WBC≥13×109/L、血肌酐≥110 mmmol/L、ALB≤30 g/L均能够增加创伤合并ALI患者死亡,有这些危险因素的患者应早期治疗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肺损伤 急性 死亡 危险因素 损伤严重度评分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心肺复苏患者的心肌及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孙陟中 方一新 +2 位作者 黄海军 王牡丹 徐杰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7期810-813,共4页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心肺复苏患者的心肌及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例急性心肺复苏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心肺复苏即刻给予参附注射液,于心肺复苏后0、24、48...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心肺复苏患者的心肌及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例急性心肺复苏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心肺复苏即刻给予参附注射液,于心肺复苏后0、24、48 h,对比两组心肌功能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I)、肝肾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结果:两组心肺复苏后CK-MB、cTnI、ALT、Cr、hs-CRP、TNF-α显著升高(P<0.05);心肺复苏后24、48 h,研究组的CK-MB、cTnI、ALT、Cr、hs-CRP、TNF-α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死亡率(36.67%)显著低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06,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心肺复苏患者的心肌及肝肾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显著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心肺复苏 心肌功能 肝肾功能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