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Hardinge小切口入路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中短期临床疗效 被引量:7
1
作者 张跃正 吴仁政 林平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第7期986-988,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Hardinge小切口入路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中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9年6月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68例(L组),采用改良Hardinge小切口入路行全髋或半髋关节置换术,另选取同期采用标准后外侧Gib...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Hardinge小切口入路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中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9年6月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68例(L组),采用改良Hardinge小切口入路行全髋或半髋关节置换术,另选取同期采用标准后外侧Gibson入路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70例为对照组(PL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并发症,住院时间,X线片髋臼外展角和前倾角,以及术后1、3、12个月以及末次随访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等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L组随访时间(53±12.6)个月,PL组随访时间(49±14.6)个月,两组术中切口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PL组出现2例后脱位,L组出现1例前脱位,两组均无深部和关节腔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L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PL组,两组术后Harris和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1个月Harris与VAS评分L组均优于PL组(P<0.05);术后3、12个月两组Harris和VAS评分均进一步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L组Harris评分优于P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Hardinge小切口入路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切口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功能恢复佳、脱位发生率低等优势,且中期髋关节功能优于后外侧入路,是临床可供选择的一种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Hardinge小切口入路 髋关节置换股 骨颈骨折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与MRI诊断外踝骨折后三角韧带损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蒋兴德 计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4期754-756,共3页
目的探讨X线与MRI在外踝骨折后三角韧带损伤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X线与MRI来诊断与评价外踝骨折后三角韧带损伤程度与踝内侧间隙(medial clear space,MCS)的相关性,记录并比较以X线片和MRI为参考的全部病例Lauge-Hansen分型。结果... 目的探讨X线与MRI在外踝骨折后三角韧带损伤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X线与MRI来诊断与评价外踝骨折后三角韧带损伤程度与踝内侧间隙(medial clear space,MCS)的相关性,记录并比较以X线片和MRI为参考的全部病例Lauge-Hansen分型。结果患者三角韧带深层和浅层损伤等级的升高,MCS值也随着升高,经相关性分析深层r=0.767,P=0.000,浅层r=0.656,P=0.000。经ROC曲线分析,判断MCS的最佳临界值为7.86mm(深层),以此临界值作为深层韧带完全断裂诊断标准的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80.0%和83.9%。而诊断浅层韧带完全断裂的MCS最佳临界值为6.50mm,其诊断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85.0%和81.0%。本组患者依据X线片诊断后,过诊14例,低估20例,Lauge-Hansen(LH)分型的准确性为58.5%(48/82)。依据X线片的Lauge-Hansen(LH)分型判断三角韧带完全断裂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63.2%,准确性为82.9%。结论急性外踝骨折后即使未出现内踝骨折,也常伴有三角韧带损伤,与X线检查相比,MRI能更准确地评估外踝骨折后三角韧带损伤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踝骨折 三角韧带损伤 磁共振成像 X线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张跃正 吴仁政 +1 位作者 杨俊涛 田纪青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2期269-270,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使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和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时间70-150min,平均90min。出血量20... 目的探讨使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使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和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时间70-150min,平均90min。出血量200-400ml,平均250ml。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0个月(5-12个月)。平均愈合时间5个月(3-10个月)。下肢功能恢复优32例、良4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90%。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快,是治疗股骨干骨折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带锁髓内钉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伴有H型高血压对血管系统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丁乐群 《淮海医药》 CAS 2015年第2期158-159,共2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伴有单纯高血压与H型高血压对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3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伴有单纯高血压患者73例设为对照组,糖尿病伴有H型高血压的患者57例为观察组,观察2组患者的心电图、心脏彩超、头颅核磁共振...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伴有单纯高血压与H型高血压对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3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伴有单纯高血压患者73例设为对照组,糖尿病伴有H型高血压的患者57例为观察组,观察2组患者的心电图、心脏彩超、头颅核磁共振、肾功能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梗死、颈部血管和肾功能受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伴有高血压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水平和心脏、脑血管、肾脏的损害有明显的关系,这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H型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 血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记忆锯齿臂环抱内固定器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临床应用
5
作者 张跃正 诸良奎 +1 位作者 林平 徐柯烽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第6期852-854,共3页
目的探讨形状记忆锯齿臂环抱内固定器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髋关节人工假体置换(THA)术后发生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患者9例,均采用形状记忆钛合金环抱器治疗,必要时辅以钢缆固定:术后定期随访,X线检查评... 目的探讨形状记忆锯齿臂环抱内固定器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髋关节人工假体置换(THA)术后发生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患者9例,均采用形状记忆钛合金环抱器治疗,必要时辅以钢缆固定:术后定期随访,X线检查评估假体位置、骨折愈合情况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Hams髋关节评分和數字评价量表(NRS)评估临床疗效。结果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55个月,平均28个月,术后切口均获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等并发症..骨折骨性愈合时间为2.5~5.5个月,平均4.2个月,术前髋关节Hams评分(23.4±10.2)分,术后6月髋关节Harris评分(89.6±9.30)分,髋关节功能较术前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所有患者均无假体松动、感染、内固定断裂、骨折不愈合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采用形状记忆锯齿臂环抱内固定器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具有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功能恢复佳等优势,且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锯齿臂环抱器 髋关节置换 假体周围骨折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