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层医院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实践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章小敏
叶爱菊
-
机构
浙江省三门县人民医院药剂科
-
出处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3期260-260,共1页
-
-
关键词
基层医院
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
-
分类号
R952
[医药卫生—药学]
R969.3
[医药卫生—药理学]
-
-
题名盐酸氨溴索不良反应8例
被引量:6
- 2
-
-
作者
洪冰
-
机构
浙江省三门县人民医院药剂科
-
出处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9期1242-1243,共2页
-
文摘
目的分析盐酸氨溴索所致不良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警示。方法调查2005年9月~2009年8月药品不良反应中心收集的关于盐酸氨溴索不良反应报告,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盐酸氨溴索引起的不良反应一般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皮疹、瘙痒等变态反应,但也有致药物热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应重视盐酸氨溴索相关不良反应,确保安全、合理用药。
-
关键词
氨溴索
盐酸
不良反应
-
分类号
R974
[医药卫生—药品]
R969
[医药卫生—药理学]
-
-
题名药源性低钾血症81例分析
被引量:4
- 3
-
-
作者
陈将
叶亚丽
-
机构
浙江省三门县人民医院药剂科
-
出处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2期1649-1650,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药源性低钾血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收集药源性低钾血症患者81例,对其用药剂量、临床表现、诱发时间、辅助检查结果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清钾测定和心电图可作为诊断低钾血症的主要辅助依据,给予不同程度的补钾治疗后,81例均已痊愈。结论药源性低钾血症预后良好。应大力开展药师下临床,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关键词
低钾血症
药源性
合理用药
-
分类号
R977.7
[医药卫生—药品]
R969.3
[医药卫生—药理学]
-
-
题名银屑病患者长期服用多种药物诱发急性白血病1例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洪冰
章小敏
-
机构
浙江省三门县人民医院药剂科
-
出处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71-1372,共2页
-
文摘
分析1例银屑病患者继发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用药情况。查阅相关文献,结果发现,乙双吗啉、郁金银屑片、郁金银屑胶囊和消银胶囊等多药使用可能会诱发白血病。虽然药物诱发白血病的可能性较大,但银屑病患者本身染色体不稳定,DNA修复能力缺陷,在多种因素结合下,发生白血病的概率也高于常人。
-
关键词
消银胶囊
郁金平屑片
郁金平屑胶囊
银屑病
白血病
-
分类号
R969.2
[医药卫生—药理学]
-
-
题名群发副伤寒甲377例临床抗菌药物治疗分析
被引量:2
- 5
-
-
作者
叶爱菊
姚备军
-
机构
浙江省三门县人民医院药剂科
浙江省三门县人民医院感染科
-
出处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2期1442-1443,共2页
-
文摘
目的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群体暴发副伤寒甲。方法调查377例集中暴发的副伤寒甲患者的一般临床情况、甲型副伤寒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比较单种、2联、3联及各种抗菌药物治疗效果。结果甲型副伤寒杆菌对第3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广谱青霉素与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磺胺甲唑/甲氧苄啶(SMZco)、氯霉素敏感率为100.0%,阿米卡星为94.4%,氨苄西林为76.1%。体温>39.0℃患者采用1种、2联、3联抗菌药物静脉滴注治疗,平均退热时间分别为(3.7±2.2),(6.3±2.5),(8.7±2.8)d;复发率分别为6.67%,2.76%,4.76%;氯霉素影响第3代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抗菌效果。体温<39.0℃患者采用1种、2联、3联抗菌药物静滴治疗平均退热时间分别为(3.9±3.3),(4.5±3.4),(8.0±3.7)d,复发率分别为0.0%,0.0%,12.5%。平均疗程16.7 d,复发病例与疗程过短有关。结论临床常用的第3代头孢菌素、广谱青霉素、氟喹诺酮类、磺胺类、氯霉素等抗菌药物对群发副伤寒甲疗效好,可选用1种、2种抗菌药物治疗,疗程不宜<2周,氯霉素避免与第3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合用治疗副伤寒甲。
-
关键词
抗菌药物
副伤寒甲
-
分类号
R978
[医药卫生—药品]
R516.3
[医药卫生—内科学]
-
-
题名27例不合理用药致严重不良事件回顾性分析
- 6
-
-
作者
郑仁达
叶爱菊
-
机构
浙江省三门县人民医院药剂科
-
出处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9期1234-1235,共2页
-
文摘
目的为了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严重药物不良事件(ADE)发生。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查2004年1月~2008年10月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统计分析不合理用药致ADE情况。结果101份严重ADR报告中27例存在不合理用药,占严重ADR的26.7%。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比例最高(51.9%),其次为地塞米松(14.8%)。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不对症用药、禁忌证用药、超极量使用、存在潜在危险的联合用药。结论不合理用药可使严重ADE发生率升高。
-
关键词
抗菌药物
不良反应
不良事件
合理用药
-
分类号
R969.3
[医药卫生—药理学]
-
-
题名184份病历中常见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医嘱分析
- 7
-
-
作者
杨菊芝
洪冰
叶爱菊
林菊萍
-
机构
浙江省三门县中医院药剂科
浙江省三门县人民医院药剂科
-
出处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4期545-548,共4页
-
文摘
目的提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水平。方法抽查浙江省三门县人民医院2012年12月—2013年11月使用了抗菌药物的出院病历452份,进行药物医嘱审核,将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医嘱进行归纳、整理并分析。结果在抽查的病历中,有184份存在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主要表现为:缺适应证用药、缺联合用药指征、相互作用致疗效降低、品种选择错误、经验用药欠妥、序贯疗法不当、应该使用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而未使用、给药时机不当、全身用的抗菌药物局部外用、不良反应可能加重症状、作用机制相同药物之间更换、给药间隔时间按药效学/药动学原理衡量欠妥、换药过频、疗程不足、缺预防用药指证、不符合预防用药原则。结论该院病历中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仍较突出,需加大监督和医嘱检查力度,使抗菌药物的使用更加合理化。
-
关键词
抗菌药物
医嘱
合理性
-
分类号
R978.1
[医药卫生—药品]
R969.3
[医药卫生—药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