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境电商发展与中小企业创新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梦颖 张诚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3-184,共22页
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进而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是稳定中国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跨境电商政策构造准自然实验,基于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连续型双重差分模型检验跨境电商发展对中小企业创新的影响及... 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进而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是稳定中国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跨境电商政策构造准自然实验,基于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连续型双重差分模型检验跨境电商发展对中小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跨境电商发展提升了中小企业的创新水平。从专利类型来看,跨境电商显著促进了企业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增加,但并未优化专利结构;从独立创新和联合创新来看,跨境电商对联合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大。作用机制检验表明,跨境电商发展主要通过激励研发资金投入、扩大海外市场需求规模及提高外部信息可得性三个渠道赋能中小企业创新。进一步以跨境电商衡量“外循环”,以内需表征“内循环”,分析发现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对中小企业创新存在显著的协同效应。本文为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供新思路,同时为数字经济背景下发展贸易新模式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电商 创新 中小企业 双循环新格局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市圈发展战略下市域(郊)铁路公交化运营的制度障碍与改造模式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翱 孙久文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5-205,共11页
市域(郊)铁路大运量、快速和高效的运输功能可有效满足都市圈较大空间尺度的运输需求,是都市圈空间格局的重要支撑。由于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国内存在国铁制式和城轨制式两类市域(郊)铁路。国铁制式市域(郊)铁路刚性运营的模式效率... 市域(郊)铁路大运量、快速和高效的运输功能可有效满足都市圈较大空间尺度的运输需求,是都市圈空间格局的重要支撑。由于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国内存在国铁制式和城轨制式两类市域(郊)铁路。国铁制式市域(郊)铁路刚性运营的模式效率低下,并存在与都市圈发展相割裂等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公交化改造,以盘活铁路资源,服务国家都市圈发展战略。目前,在国家都市圈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对市域(郊)铁路公交化改造存在地方政府主导新建、铁路部门垂直经营和路地合作三种模式。铁路行业垄断经营是造成国铁制式市域(郊)铁路公交化改造困境的体制原因。市域(郊)铁路公交化改造需在铁路行业运营环节推进市场化改革,支持地方政府提出的市域(郊)铁路公交化运营方案。系统总结市域(郊)铁路公交化改造的模式与路径,能够拓展对铁路等垄断行业改革的研究,对于铁路部门与地方政府之间探索创新合作模式、支持都市圈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郊)铁路 都市圈 市场化改革 铁路公交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装备进口与制造业企业创新质量的关系研究
3
作者 虞柳明 黄先海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1-51,共11页
工业智能化是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如何借助数智转型提升制造业创新实力,对于推进创新强国建设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基于2009—2016年中国制造业税收调查企业数据,实证分析智能装备进口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异质性特... 工业智能化是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如何借助数智转型提升制造业创新实力,对于推进创新强国建设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基于2009—2016年中国制造业税收调查企业数据,实证分析智能装备进口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异质性特征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智能装备进口显著促进了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质量提升;其主要机制是通过赋能企业增强研发合作能力和经营运作能力,推动了创新质量的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相较于国有、未拓展服务业务、西部的企业而言,民营、外资、拓展服务业务以及位于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企业,其智能装备进口对创新质量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工业智能生产装备和智能控制型装备的进口对创新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智能信息化装备和虚拟仿真型装备的进口对创新质量提升效果不显著。研究结论从技术引进和创新合作的角度为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质量跃升提供了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装备进口 创新质量 赋能型技术 税收调查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沿线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高亚佳 黄裕洪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40,共10页
拓展和深化旅游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文章基于2009—2020年中国27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潜在机制。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城市旅游经... 拓展和深化旅游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文章基于2009—2020年中国27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潜在机制。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城市旅游经济发挥显著的促进效应,这一影响效应在东部城市、大城市及历史文化名城中更为突出;机制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完善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推动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服务供给水平等渠道推动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研究结论可以为中国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旅游经济 高质量发展 区域经济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机制及理论启示
5
作者 张翱 孙久文 《经济与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9,共12页
进入新时代,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空间布局的影响日益凸显。构建一个旅游服务需求外生于区域经济的空间均衡模型,从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视角研究了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该模型的核心在于外生的旅游服务需求引导区域内人力资本... 进入新时代,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空间布局的影响日益凸显。构建一个旅游服务需求外生于区域经济的空间均衡模型,从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视角研究了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该模型的核心在于外生的旅游服务需求引导区域内人力资本的空间配置,从而影响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空间溢出效应和地区经济发展。研究发现:在考虑了空间溢出效应以后,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不仅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也存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对区域性中心城市发挥集聚经济的抑制作用;旅游业发展促进了区域城市化进程,增加了区域的人力资本规模,与此同时,降低了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集聚经济,从而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抑制作用。总之,旅游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塑造特征是“小集聚,大分散”。文章的研究为在大国内部旅游资源丰富的欠发达区域如何发展经济和优化产业布局提供理论启示,也为如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研究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空间溢出效应 区域经济 集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商环境评价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基于“中国营商环境试评价”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陆 张泽野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共10页
文章以“中国营商环境试评价”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7—2022年中国245个城市面板数据,借助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分析营商环境评价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营商环境评价显著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该结论在进行一... 文章以“中国营商环境试评价”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7—2022年中国245个城市面板数据,借助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分析营商环境评价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营商环境评价显著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该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发现,提高政府重视程度、促进绿色创新、激发创业活力和提高人力资本是营商环境评价影响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作用机制;拓展性分析发现,在小规模和官员晋升激励弱的城市,营商环境评价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商环境评价 经济高质量发展 准自然实验 多期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视域下负责任创新的判定原则与路径
7
作者 金龙君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5,共8页
科技创新与责任的平衡要求体现于负责任创新,科技伦理治理法治化的制度导向映射出一个重要问题:法治视域下应当如何审视科技创新与责任的平衡性。负责任创新在创新与责任的对立交互中促使科技发展与伦理规约协同共进,也在道德意识、制... 科技创新与责任的平衡要求体现于负责任创新,科技伦理治理法治化的制度导向映射出一个重要问题:法治视域下应当如何审视科技创新与责任的平衡性。负责任创新在创新与责任的对立交互中促使科技发展与伦理规约协同共进,也在道德意识、制度规范和行为规制三大空间中获得适用力,形成一套适用空间系统。法治领域中重要的权衡工具:比例原则,与负责任创新在意涵、结构、功能等方面有诸多契合,能作为负责任创新在法治环境中的判定原则。在判定路径上,负责任创新的一阶判定采用目的正当性原则,适用于道德意识空间;二阶判定采用适当性原则与必要性原则,适用于制度规范空间;三阶判定采用均衡性原则,适用于行为规制空间,三者相互关联、逐步强化,共同构成负责任创新法治环境的判定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责任创新 比例原则 法治 适用 判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策源能力、关键使能技术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锦其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24,共9页
本文系统分析创新策源能力影响经济发展质量的直接效应、异质性效应和关键使能技术的调节效应,并基于2003—2018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开展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创新策源能力显著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其影响效应存在异质... 本文系统分析创新策源能力影响经济发展质量的直接效应、异质性效应和关键使能技术的调节效应,并基于2003—2018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开展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创新策源能力显著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其影响效应存在异质性,对大中城市、东中部地区城市及创新型城市的提升效果更大,且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提升效果更显著。进一步地,关键使能技术正向调节创新策源能力对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效应。这一结论对优化创新策源地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策源能力 经济发展质量 关键使能技术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与新质生产力的生成逻辑 被引量:27
9
作者 张翱 孙久文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95,共9页
全球正在经历数字化革命,以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数字经济变革传统生产方式,使生产力的突破性发展成为可能。本文将新质生产力作为一个整体概念,通过经济运行的资源配置模式和生产方式变革考察其生成逻辑。数字经济发展形成数据牵引,... 全球正在经历数字化革命,以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数字经济变革传统生产方式,使生产力的突破性发展成为可能。本文将新质生产力作为一个整体概念,通过经济运行的资源配置模式和生产方式变革考察其生成逻辑。数字经济发展形成数据牵引,算法规制和算力驱动的资源配置新模式是生成新质生产力的基本逻辑。在传统生产力基础上,数字经济运行的“数据—算法—算力”机制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通过科技驱动的智能化,将传统生产力转变为新质生产力。在生产关系变化中,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规则和制度创新,对新质生产力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数字化已经成为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的关键力量,应围绕数字经济构建新质生产力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字经济 数据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如何吸引人才?——基于政策营销视角的混合研究
10
作者 徐畅 金铭 陈丽君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2-106,158,159,共17页
地方政府围绕人才资源展开竞争已成为理论研讨焦点。既有研究关注到了政策营销对于“竞争人才”的重要意义,但尚未对营销效果发挥的作用机理展开深入分析。对此,从营销人员特征切入,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二十多年的浙江为调查场域,依托扎... 地方政府围绕人才资源展开竞争已成为理论研讨焦点。既有研究关注到了政策营销对于“竞争人才”的重要意义,但尚未对营销效果发挥的作用机理展开深入分析。对此,从营销人员特征切入,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二十多年的浙江为调查场域,依托扎根理论研究和结构方程模型展开的混合研究表明:营销人员特征对人才政策价值营销效果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利益感知在营销人员特征与人才政策营销效果的关系中具有中介效应;政策获取意愿在营销人员特征与利益感知的关系中、利益感知与人才政策价值营销效果的关系中均发挥了负向调节作用。这一结论可为政策营销工具在人才政策领域的运用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地方政府利用营销人员自身优势激发政策受众的自我意识,继而提高人才政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政策 政策营销 营销人员特征 利益感知 政策获取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三维分析
11
作者 蒋雪颖 刘欣 许静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34-40,共7页
作为基于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型生产力形式,新质生产力对出版业的转型升级具有前瞻性意义。通过系统分析新质生产力如何扩大优质出版内容供给、融合出版技术应用和优化出版治理体系,可以揭示出版业在新质生产力的引领下实... 作为基于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型生产力形式,新质生产力对出版业的转型升级具有前瞻性意义。通过系统分析新质生产力如何扩大优质出版内容供给、融合出版技术应用和优化出版治理体系,可以揭示出版业在新质生产力的引领下实现高效能、高质量的深度融合发展路径,为增强产业竞争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出版深度融合 出版技术 出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与新质生产力:逻辑、现实境遇与政策取向 被引量:8
12
作者 黄先海 虞柳明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37,248,共14页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将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创新思维模式,更是助力行业提质增效的重要引擎。人工智能作为技术变革的新范式,具有应用渗透性、生产协同性、内容创新性、系统赋能性等四个“技术—经济”特征。新质...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将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创新思维模式,更是助力行业提质增效的重要引擎。人工智能作为技术变革的新范式,具有应用渗透性、生产协同性、内容创新性、系统赋能性等四个“技术—经济”特征。新质生产力质态拓展的“技术—经济”范式考察了人工智能与新质生产力的逻辑关系,挖掘了人工智能通过劳动者增强效应、劳动资料智能集成效应、劳动对象算力驱动效应、劳动三要素智能优化效应等微观机制和催生新产业、创造新模式、激发新动能等宏观机制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面对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瓶颈,中国应加快构筑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政策治理制度框架,制定中小企业智能化转型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支持方案,打造创新驱动的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研发生态系统,完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新质生产力 智能集成 “技术—经济”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八战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运用和发展
13
作者 胡承槐 《治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16,157,共14页
对"八八战略"的解读是浙江理论界最近十几年来最大的理论热点,每年都有大量的著作、文章发表。然而,从方法论的维度尤其是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维度进行深入讨论的文章并不多见。为此,通过研究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发表的关... 对"八八战略"的解读是浙江理论界最近十几年来最大的理论热点,每年都有大量的著作、文章发表。然而,从方法论的维度尤其是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维度进行深入讨论的文章并不多见。为此,通过研究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发表的关于制定、实施"八八战略"的文章、讲话,梳理出蕴含在"八八战略"中的主体方法论、实践方法论、矛盾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和历史分析法,分析和讨论这五大方法论的具体内容、相互间的辩证关系,分析和论证"八八战略"蕴含的五大方法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综合运用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八战略" 方法论 运用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协商民主的嵌入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徐东涛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101,共11页
基层协商民主是中国协商民主体系中最具特色与活力的部分,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基层协商民主深度嵌入地方社会关系和制度环境,其运行显著受制于社会结构、政治体制、文化观念和专业认知四种制度环境因素。依据制度因素的自... 基层协商民主是中国协商民主体系中最具特色与活力的部分,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基层协商民主深度嵌入地方社会关系和制度环境,其运行显著受制于社会结构、政治体制、文化观念和专业认知四种制度环境因素。依据制度因素的自主性程度,基层协商民主实践衍生出实体嵌入与形式嵌入两种路径。实体嵌入作为主流,依赖社会组织、乡镇党委政府、群众情感信任及治理共同体的支撑。在基层社会更具创新性的形式嵌入,则主要依托基层精英网络、县级机关、群众利益信任及专业共同体的协同。两种嵌入共同揭示了政社互动的多样性、复杂性、动态性等复杂动力学机制。实体嵌入与形式嵌入的协同演化,将有效促进基层协商民主向纵深发展,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 实体嵌入 形式嵌入 基层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学术共同体运转起来:学术期刊选题策划的功能定位
15
作者 徐东涛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1-128,共8页
学术共同体以学术为中心,是推动学术进步、打造学术生态的重要支撑。学术共同体建设对于培养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家、形成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学派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学术期刊对推动学术共同体建设及其有效运转,具有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 学术共同体以学术为中心,是推动学术进步、打造学术生态的重要支撑。学术共同体建设对于培养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家、形成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学派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学术期刊对推动学术共同体建设及其有效运转,具有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学术期刊开展高质量选题策划,不仅提升了学术共同体的认同度,达成协作质量与研究范式的创新,而且通过引领学术前沿,有助于培育学术新人,塑造集体认同感,进一步强化学术共同体黏性。在学刊期刊选题策划过程中,一方面,主编、编辑、编委、作者、读者等形成多层次互动,让共同体成员更紧密连接起来;另一方面,在更广阔的空间进行学术传播、知识分享,吸引更多研究者参与学术对话、学术争鸣,推动学术共同体成长壮大。学术期刊和学术共同体相辅相成,构建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与学术共同体良性运转互促机制,是繁荣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和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期刊 学术共同体 选题策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下的数据新闻实践:范式变迁、应用变革、深度融合 被引量:2
16
作者 蒋雪颖 付砾乐 许静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3,共9页
我国数据新闻历经社会科学范式的本土化移植到计算主义范式的技术跃迁,生成式人工智能正驱动数据新闻迈入认知重构的新阶段。通过智能化数据处理、自动化叙事生成与交互式可视化等创新技术手段,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深度重构数据新闻的生... 我国数据新闻历经社会科学范式的本土化移植到计算主义范式的技术跃迁,生成式人工智能正驱动数据新闻迈入认知重构的新阶段。通过智能化数据处理、自动化叙事生成与交互式可视化等创新技术手段,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深度重构数据新闻的生产链条与运作模式。在转型过程中,数据新闻呈现多维度的深度融合特征:在价值导向上,实现了技术向善理念与新闻公共使命的有机统一;在人机交互层面,构建了以信息协同为核心的新型交互模式;在知识生产维度,开辟了通向共享与开放的知识创新路径。这种深度融合不仅拓展了数据新闻的实践边界,也为新闻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新的发展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新闻 生成式人工智能 新闻范式 新闻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经济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理论机制与经验证据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大鹏 郭东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6-135,共10页
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推动力,然而平台经济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效果及其机制仍待探索。本文从平台基础设施、平台交易、平台网络和平台创新四个维度构建平台经济的评价指标,并以2013—2021年沪深A股上... 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推动力,然而平台经济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效果及其机制仍待探索。本文从平台基础设施、平台交易、平台网络和平台创新四个维度构建平台经济的评价指标,并以2013—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分析平台经济对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作用。研究发现,平台经济有效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但这一影响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平台经济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赋能作用在高盈利水平企业、非国有企业、高创新水平企业和东部地区更为显著。从作用机制来看,平台经济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升技术市场活跃度和提高市场竞争度三条途径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经济 企业数字化 融资约束 技术市场活跃度 市场竞争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国竞争态势、社会联盟与美国对竞争者的出口管制政策 被引量:1
18
作者 秦渝斌 《国际安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5-90,166,167,共28页
在不同的大国竞争态势中,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经历了数轮深刻的调整。出口管制既关涉美国的整体安全和经济利益,也牵扯不同产业的利益得失,是社会、国家和体系三个层次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区分美国面临的不同大国竞争态势和社会联... 在不同的大国竞争态势中,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经历了数轮深刻的调整。出口管制既关涉美国的整体安全和经济利益,也牵扯不同产业的利益得失,是社会、国家和体系三个层次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区分美国面临的不同大国竞争态势和社会联盟的政策影响力及偏好,可构建大国竞争态势左右社会联盟政策影响力和带动出口管制安全/经济效应,并导致美国对竞争对手出口管制调整的分析框架。在不同的大国竞争态势下,美国不同社会联盟影响政策的意愿和能力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分化,出口管制的经济/安全效应凸显,从而推动美国对竞争者出口管制政策的变化。在大国竞争升级态势下,军工安全联盟的政策影响力显著上升,出口管制的安全效应凸显,带动美国加强对竞争者的出口管制;在大国竞争缓和态势下,科技商贸联盟的政策影响力上升,导致出口管制的经济效益凸显,推动美国放松对竞争者的出口管制。通过引入争议问题、质疑既有制度、劝服反对集团三个环节,社会联盟会推动政府调整对竞争者的出口管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管制 大国竞争 社会联盟 经济安全 美国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工作专班泛化的现实表征与路径依赖——基于L区信访工作示范区创建的案例分析
19
作者 唐京华 陈宏彩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4-102,共9页
工作专班是科层组织韧性治理的重要实践机制,为基层政府完成一些超常规、复杂性的治理任务提供了有效工具。然而,各地不同程度存在的专班组织泛化、功能泛化、责任泛化等问题,也给基层治理带来了新挑战。基于L区的调查研究发现,工作专... 工作专班是科层组织韧性治理的重要实践机制,为基层政府完成一些超常规、复杂性的治理任务提供了有效工具。然而,各地不同程度存在的专班组织泛化、功能泛化、责任泛化等问题,也给基层治理带来了新挑战。基于L区的调查研究发现,工作专班泛化现象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其产生与基层政府的认知惰性、成本控制和责任落实等密切相关。工作专班泛化的路径依赖逻辑折射了基层治理转型中自上而下控权强化与自下而上自主性缺失的体制性悖论,以及基层治理体系愈加朝向刚性化特征演进的总体趋势。如何平衡好行政权集中与基层自主性生长之间的关系,使基层政府 拥有更具灵活性、适应性的可持续治理能力,是当前亟待重视并解决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层体制 工作专班 治理转型 基层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空间黏性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化效应:来自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建设的证据
20
作者 张翱 孙久文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7-108,共12页
在数字经济时代优化区域经济布局需要培育以数据为核心生产要素的新经济区域增长极。基于数据要素理论和空间黏性理论,从数据要素的汇聚、本地存储和安全以及不完全流动3个维度解析数据要素空间黏性的概念内涵及其类型。从数据要素跨区... 在数字经济时代优化区域经济布局需要培育以数据为核心生产要素的新经济区域增长极。基于数据要素理论和空间黏性理论,从数据要素的汇聚、本地存储和安全以及不完全流动3个维度解析数据要素空间黏性的概念内涵及其类型。从数据要素跨区域流动受限的视角构建数据要素空间黏性及其区域经济增长极化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提出数据要素空间黏性通过技术进步和资源空间配置两种渠道形成区域经济增长极化效应;以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建设作为外生的政策冲击,利用2003—2023年地级市层面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数据要素空间黏性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化效应。研究结果从地理维度上扩展了数据要素理论,为优化数据要素空间治理和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的政策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空间黏性 增长极化 区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