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标准风机盘管用于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张秀平 潘云钢 +4 位作者 田旭东 杜立卫 贾磊 冯旭伟 宋有强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2-76,49,共6页
阐述了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THICS)空调处理的特点,提出了干式风机盘管的技术要求,并通过对标准风机盘管机组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大量实验研究,讨论该类产品在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中的适应性,以期为干式风机盘管的产品研发和温湿度独立控... 阐述了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THICS)空调处理的特点,提出了干式风机盘管的技术要求,并通过对标准风机盘管机组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大量实验研究,讨论该类产品在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中的适应性,以期为干式风机盘管的产品研发和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的节能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 标准风机盘管 干式风机盘管 适应性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热水器系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唐黎明 李涛 +4 位作者 吕宇捷 佟杨 陈光明 陈琪 李建军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2-27,共6页
研制了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热水器实验台,在一定蒸发温度下,分别对常规系统、带回热器系统及带喷射器和回热器系统这3种跨临界二氧化破热泵热水器系统在制取不同温度热水时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制热系数、制热量、压缩机耗功量、... 研制了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热水器实验台,在一定蒸发温度下,分别对常规系统、带回热器系统及带喷射器和回热器系统这3种跨临界二氧化破热泵热水器系统在制取不同温度热水时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制热系数、制热量、压缩机耗功量、压缩机压比等参数随热水出水温度的变化趋势,并分析了回热器、喷射器的工作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和常规系统相比,引入回热器后系统制热系数可以提高约10%,引入喷射器和回热器后系统制热系数可以提高约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器 回热器 跨临界循环 系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级耦合热泵供暖化霜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志毅 陈光明 汪新民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205-1208,共4页
在江浙等湿热地区应用双级耦合热泵即空气源热泵代替水环热泵系统中的锅炉,空气源热泵制取低温热水作为水环热泵的热源,空气源热泵制冷循环除霜会使其供热量减少.在水环热泵空调系统中有串联在水环路上的蓄热水箱来改善系统的运行特性.... 在江浙等湿热地区应用双级耦合热泵即空气源热泵代替水环热泵系统中的锅炉,空气源热泵制取低温热水作为水环热泵的热源,空气源热泵制冷循环除霜会使其供热量减少.在水环热泵空调系统中有串联在水环路上的蓄热水箱来改善系统的运行特性.通过计算,选择了合适的空气源热泵、水环热泵和蓄热水箱,通过实验研究了蓄热水箱对化霜的影响.由于蓄热水箱的存在,中间环路的热惯性较大,空气源热泵机组结、化霜对系统的影响与室温的稳定性几乎无关.空气源热泵机组可以应用于该系统,本实验系统的各项技术指标均能满足实际工程要求,为推广应用提供了必要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热泵 双级耦合 空气源热泵 蓄热水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空气侧换热器交叉除霜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志毅 陈松 杨创辉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4-37,共4页
采用四通换向阀换向逆循环除霜,风冷热泵机组系统压力波动剧烈而产生比较大的机械冲击,频繁启动压缩机,影响室内的舒适性与压缩机的寿命,针对逆循环除霜的缺陷,提出了交叉除霜循环的原理和过程。交叉除霜对需要除霜的一组空气侧换热器... 采用四通换向阀换向逆循环除霜,风冷热泵机组系统压力波动剧烈而产生比较大的机械冲击,频繁启动压缩机,影响室内的舒适性与压缩机的寿命,针对逆循环除霜的缺陷,提出了交叉除霜循环的原理和过程。交叉除霜对需要除霜的一组空气侧换热器通过切换对应的四通换向阀进行空气侧换热器分组除霜,在制冷量为359kW的风冷螺杆热泵冷热水机组上进行了空气侧换热器交叉除霜的实验研究。测试结果表明:机组的排气温度在合理的温度范围内,吸气压力略有升高,不易产生低压保护,空调房间可以送出热风。交叉除霜制热时间延长,提高了机组运行的经济性,除霜时间缩短,提高了机组综合能效比,可以应用于多组空气侧换热器的风冷热泵机组的除霜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实验 交叉除霜 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户式中央空调机组的蓄热装置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志毅 南晓红 王红燕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9-42,共4页
针对水侧换热器采用板式换热器的户式中央空调机组在部分负荷状态启动频繁、冬季制热化霜时供回水温度波动大、化霜时间长的问题,设计了蓄热装置。蓄热装置由容积较大的桶体和内置套管换热器、电加热器及附属设备组成,蓄存的热量可以减... 针对水侧换热器采用板式换热器的户式中央空调机组在部分负荷状态启动频繁、冬季制热化霜时供回水温度波动大、化霜时间长的问题,设计了蓄热装置。蓄热装置由容积较大的桶体和内置套管换热器、电加热器及附属设备组成,蓄存的热量可以减少压缩机的启停次数,蓄热-换热装置和电加热器很好地解决了机组制热量不足以及化霜的问题。实验研究了两种机组的性能对比,采用蓄热装置的机组部分负荷下小时启停次数减少、化霜时间缩短、化霜时水温比较稳定。通过对户式中央空调水侧换热器的改进,提高了机组的性能,蓄热装置可以用于新型的户式中央空调机组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学 实验 蓄热装置 板式换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制冷剂对换热和压缩机性能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梦寻 张华 娄江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145-4150,共6页
纳米技术在制冷设备中的应用是目前制冷领域的创新性研究之一。本文综述了纳米技术在制冷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在节能环保的背景下总结了纳米材料应用于制冷系统中的优势,简单介绍了近几年常用的制备方法,列举了不同的纳米制冷剂对换热... 纳米技术在制冷设备中的应用是目前制冷领域的创新性研究之一。本文综述了纳米技术在制冷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在节能环保的背景下总结了纳米材料应用于制冷系统中的优势,简单介绍了近几年常用的制备方法,列举了不同的纳米制冷剂对换热效果的影响,阐述了纳米颗粒在减小压缩机摩擦、提高压缩机性能方面的作用。提出如何制备具有长期稳定性的纳米制冷剂、建立纳米制冷剂流动沸腾换热和压降特性模型、确保纳米粒子可以在制冷系统各部件中运行稳定无沉淀是未来纳米技术在制冷领域研究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制冷剂 热导率 沸腾换热 压缩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冷冻机油密度和热导率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陈梦寻 张华 +1 位作者 娄江峰 张博涵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90-1493,共4页
采用超声振荡的方法制备稳定性良好的多壁碳纳米管冷冻机油。在不同温度(20~80℃)下,利用密度计和热导率测试系统对不同浓度的多壁碳纳米管冷冻机油(MWCNTs的质量分数为0.5%、1.0%、1.5%、2.0%)进行测试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冷冻... 采用超声振荡的方法制备稳定性良好的多壁碳纳米管冷冻机油。在不同温度(20~80℃)下,利用密度计和热导率测试系统对不同浓度的多壁碳纳米管冷冻机油(MWCNTs的质量分数为0.5%、1.0%、1.5%、2.0%)进行测试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冷冻机油的密度随MWCNTs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冷冻机油的热导率随MWCNTs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其中,热导率增大的效果随质量分数增加较随温度升高更为明显。当多壁碳纳米管质量分数为2%、温度为80℃时,纳米冷冻机油的热导率可达到0.1637W/(m·K),较同温度下纯RL68H冷冻机油热导率增大9.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制备 纳米粒子 分散 密度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石墨冷冻机油对R600a流动沸腾换热的影响
8
作者 陈梦寻 张华 娄江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394-4400,共7页
搭建了纳米冷冻机油/制冷剂水平光管内流动沸腾换热测试实验台,研究了石墨/R600a纳米制冷剂在水平直光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特性,分析了纳米石墨对含油制冷剂流动沸腾换热的影响。实验测试段为总长2.5 m、外径9.52 mm、内径8 mm、壁厚0.76 m... 搭建了纳米冷冻机油/制冷剂水平光管内流动沸腾换热测试实验台,研究了石墨/R600a纳米制冷剂在水平直光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特性,分析了纳米石墨对含油制冷剂流动沸腾换热的影响。实验测试段为总长2.5 m、外径9.52 mm、内径8 mm、壁厚0.76 mm的紫铜管。在质量流速为150、200、250、300 kg·m-2·s-1下,分别测量纯R600a、含油R600a、不同质量分数(0.05%、0.1%、0.2%)纳米石墨冷冻机油和R600a混合物在水平光滑圆管内流动沸腾传热系数随干度的变化趋势。实验结果表明:纳米石墨的添加增强了含油制冷剂的流动沸腾换热。实验获得了基于石墨的含油纳米制冷剂流动沸腾换热关联式,关联式的预测值与94.5%的实验数据偏差在±1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传热 测量 传热系数 预测 关联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