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数据思维的服装产品生命周期实证分析
- 1
-
-
作者
刘丽娴
王贺林
李浩
郑泽宇
-
机构
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省丝绸与时尚文化研究中心
浙江理工大学马兰戈尼时尚设计学院(国际时装技术学院)
浙江理工大学浙江-法国数字时尚联合实验室
杭州知衣科技有限公司
-
出处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100,共7页
-
基金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2023ZY1029)
浙江省“尖兵领雁+X”科技计划项目(2025C03012)。
-
文摘
为帮助服装品牌提高设计效率,提升品牌市场竞争力,在已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借助知衣科技智能平台,以卫衣单品为典型,以8个代表性品牌的80款女装连帽卫衣的近30万销量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采用数据分析和拟合方法,探讨互联网时代服装行业产品生命周期类型及其特点。研究结果表明:传统服装行业产品生命周期类型在当下服装行业仍具适用性,此外还呈现前期变异、中期变异和后期变异3种变异类型,且各生命周期类型卫衣产品在图案、工艺、色彩、细节设计上存在类型特征。
-
关键词
服装产品
生命周期
数据思维
卫衣
服装品牌
-
Keywords
clothing product
life cycle
data analysis method
hoodie
brand
-
分类号
TS941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
-
题名基于数字化AI技术的“年俗”元素服饰产品设计研究
- 2
-
-
作者
刘芷伊
林剑
李萍
-
机构
浙江理工大学马兰戈尼时尚设计学院(国际时装技术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系
-
出处
《染整技术》
2025年第5期102-107,共6页
-
基金
2023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基于数字化AI技术的“年俗”服装服饰产品开发设计(202310338049S)。
-
文摘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科技。现今利用AI技术可以对现有图片进行简单的再生成、扩充等操作。基于大数据时代和服装行业发展趋势,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创新、个性化和高质量的图案生成。主要探索AI在服装图案设计方面的可行性以及如何更好地实现智能技术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结合,并提出了具体方法和解决方案。探索人工智能技术未来在服装产业的发展方向,包括提高生成图案的独特性和准确度,模拟引入实际市场,增强该技术的解释性和实用性,这些研究将推动传统服装图案设计领域的革新,并为服装行业带来更多商业化和个性化定制的机会与可能性。此外,还有助于推动时尚产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为服装设计师、品牌商和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我们以服装为载体,在设计中抓住传统文化里年俗的部分,在新的设计艺术中唤醒人们对原本年俗文化的情感。年的观念、行为、象征等都是中国节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装与服饰的设计过程中结合先进的AI技术,通过在图案、款式、颜色和面料上的创新,把年俗文化的核心放大,使得年俗文化得以在新时代中以新颖的方式得到更好的传承。
-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服装设计
年俗文化
图案
-
Keywor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lothing design
custom culture
pattern
-
分类号
TS941.7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基于余姚土布的服饰及文创产品设计
- 3
-
-
作者
林馨豪
林剑
金莹
李昕
-
机构
浙江理工大学马兰戈尼时尚设计学院(国际时装技术学院)
-
出处
《染整技术》
2025年第5期78-82,共5页
-
基金
2023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基于非遗文化“余姚土布”的服饰及文创产品数字化创新设计(202310338042)。
-
文摘
基于非遗文化余姚土布元素,展开设计创新,对其布料、图案、色彩进行创新服装、文创产品设计和研究。通过实地调研、查阅文献深入了解余姚土布,提炼其艺术特征,对土布进行再设计研发,将传统布料与现代廓形、传统纹样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使古今风格碰撞,增加服装的设计和美感,同时开发更易于传播推广的文创产品。设计出了系列服饰及文创产品,并做出了部分实物。该设计研究可为同类型非遗文化的传承创新、产品研发提供参考。
-
关键词
余姚土布
手工织布
非物质文化遗产
衍生设计
-
Keywords
Yuyao homespun cloth
hand-wove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erivative design
-
分类号
TS941.7
[轻工技术与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