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8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氨酯材料在新型智能纺织服装领域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姚怡 金子敏 +1 位作者 蒙冉菊 高慧英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21,共12页
聚氨酯(PU)作为一种结构可调、力学性能优异且具备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材料,在智能纺织服装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综述了近年来PU基纤维和功能涂料在形状记忆、智能传感、环境响应、医疗防护等智能纺织品中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其制备... 聚氨酯(PU)作为一种结构可调、力学性能优异且具备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材料,在智能纺织服装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综述了近年来PU基纤维和功能涂料在形状记忆、智能传感、环境响应、医疗防护等智能纺织品中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其制备方法、作用机制及应用性能,指出了PU基智能化纺织品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可持续、低成本PU基智能纺织品的研究方向。综述发现,PU基智能材料在纺织品的智能化和多功能集成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尤其在可穿戴技术、健康监测及环境响应等应用中展现了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智能化 纺织品 纤维 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工程参数下聚甲醛纤维/聚乙烯醇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压缩性能
2
作者 杨晓庆 魏发云 +2 位作者 阳知乾 王海楼 张伟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0-76,共7页
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是一类重要的工程材料。为改善水泥材料的力学性能,采用不同规格聚甲醛(POM)纤维和聚乙烯醇(PVA)纤维对其进行增强增韧。研究不同工程参数下PVA纤维和POM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压性能。涉及的工程参数包括... 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是一类重要的工程材料。为改善水泥材料的力学性能,采用不同规格聚甲醛(POM)纤维和聚乙烯醇(PVA)纤维对其进行增强增韧。研究不同工程参数下PVA纤维和POM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压性能。涉及的工程参数包括纤维长度、纤维直径、纤维质量分数以及纤维混杂方式等四个方面。结果表明:POM纤维和PVA纤维对水泥有明显的增强增韧效果,可分别将水泥基材料的抗压强度提高28.69%和24.54%;优化出最佳纤维规格及纤维质量分数后,将两种纤维按照不同方式进行混配,制得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发现两类纤维混杂可进一步提高水泥基材料的抗压强度和比吸收能量;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的抗压强度可较纯水泥增加52.43%,POM纤维和PVA纤维可以起到显著的协同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醛纤维 聚乙烯醇纤维 抗压强度 比吸收能量 工程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视域下丝绸产业数字传播应用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方平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共6页
丝绸是“一带一路”倡议富含的鲜明元素,是中华文明、民族工业的重要承载,但正面临着市场萎缩、产品单一等产业发展瓶颈。数字传播作为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型传播模式,对于丝绸产业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实现产品链接、文化交流、形象升... 丝绸是“一带一路”倡议富含的鲜明元素,是中华文明、民族工业的重要承载,但正面临着市场萎缩、产品单一等产业发展瓶颈。数字传播作为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型传播模式,对于丝绸产业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实现产品链接、文化交流、形象升级大有裨益。文章以素有“丝绸之府”美誉的浙江为例,探究丝绸产业运用数字传播的现状,立足“一带一路”视域,聚焦思维、表达、内蕴等方面存在的短板,从四个维度出发,提出构建“政府育导、行业引导、市场利导、文化先导”的四位一体数字传播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丝绸产业 数字传播 应用 对策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化视角下丝巾之源变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启正 贾淑琦 +1 位作者 方婷玉 邓涛 《服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0-147,共8页
针对当前普遍认为丝巾源自西方服饰体系的主流观点提出疑问。通过历史文献调查与文物图像分析,系统梳理丝巾在中国古代服饰中的不同形制与发展脉络,并从图案、材质、形状、色彩、工艺等设计视角分析丝巾设计要素之变。研究认为,中国古... 针对当前普遍认为丝巾源自西方服饰体系的主流观点提出疑问。通过历史文献调查与文物图像分析,系统梳理丝巾在中国古代服饰中的不同形制与发展脉络,并从图案、材质、形状、色彩、工艺等设计视角分析丝巾设计要素之变。研究认为,中国古代“丝巾”形制最早可追溯至秦汉时期的“巾帔”;在中国古代服饰体系中,虽无“丝巾”这一称谓的直接记载,但与丝巾形制相近的服饰品类众多,并形成了连续的服饰传承体系。先秦“巾帔”奠定实用基础,魏晋“帔帛”开启装饰功能,宋代“霞帔”实现制度规范,明清“云肩”和清朝“领巾”则将装饰与实用统一推向极致。现代丝巾作为女性颈间的时尚符号,其演变是中西方多元文化交融的产物,是不同历史时期社会风貌的重要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 丝巾 巾帔 帔帛 霞帔 云肩 领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珠丝/真丝交织物抗氧化与远红外/抗紫外功能评价
5
作者 张雯 张金珍 +4 位作者 张慧芳 陈燕芳 田伟 祝成炎 张红霞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6-53,共8页
为满足健康需求,功能性纺织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本文开发一种兼具抗氧化、抗紫外及远红外功能的珍珠丝/真丝交织面料。选用桑蚕丝作为经纱,珍珠丝和人造丝(即普通黏胶长丝)作为纬纱,以不同投纬比和组织结构试织A、B系列共14组不同工艺规... 为满足健康需求,功能性纺织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本文开发一种兼具抗氧化、抗紫外及远红外功能的珍珠丝/真丝交织面料。选用桑蚕丝作为经纱,珍珠丝和人造丝(即普通黏胶长丝)作为纬纱,以不同投纬比和组织结构试织A、B系列共14组不同工艺规格的织物样品,测试试样抗氧化、远红外和抗紫外性能,并且对测试数据进行函数拟合分析。结果表明:A系列中由于珍珠丝的特殊结构,其含量对抗氧化、抗紫外和远红外功能影响明显,即当纬纱中珍珠丝含量达到100%时,自由基清除率为43.06%、UPF值65.49、远红外发射率0.946、辐射温升2.10℃,复合功能最好。B系列试样功能则受到厚度和浮线变化影响,蜂巢组织远红外发射率最高,缎纹组织抗紫外性能最佳。实验结果说明珍珠丝在护肤保健服装领域研究上具有极大可行性和创新潜力,为多功能纺织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丝 抗氧化 抗紫外 远红外 护肤保健 功能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纤维素的多维结构演变及其功能材料研究进展
6
作者 余厚咏 黄程玲 +1 位作者 陈毅 高智英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5-55,共11页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推动下,减少石化塑料依赖并开发绿色低碳材料已成为重要研究课题。纤维素基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低毒性,通过纳米技术、材料科学和化学改性可赋予其多维结构与多样化功能。为提高天然纤维素资源的利用率和...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推动下,减少石化塑料依赖并开发绿色低碳材料已成为重要研究课题。纤维素基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低毒性,通过纳米技术、材料科学和化学改性可赋予其多维结构与多样化功能。为提高天然纤维素资源的利用率和高价值转化,基于天然纤维素固有结构及物化特性,系统分析了天然纤维素的多维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特性及应用,阐明天然纤维素多维结构演变机制及其核心驱动力。从结构维度出发,详细讨论了不同纤维素材料在力学性能、加工工艺和功能特性上的显著差异,概述了多维结构纤维素在药用辅料、智能纺织品、可降解包装材料与节能净水材料等领域的应用进展,总结了多维结构调控与设计对纤维素基功能材料的影响,指出其面临的生产挑战及技术瓶颈。最后,展望了各类纤维素材料在多维结构转化应用方面的潜力,以期为纤维素基材料的多维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结构 纳米纤维素 再生纤维 纤维素膜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纬组合全显结构织物的颜色预测方法
7
作者 张爱丹 王倩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1-158,共8页
针对现有颜色预测方法不适用于三纬组合全显结构织物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彩色织物图像进行颜色线性重构预测模型。将彩色织物图像的颜色分离和图形分层后,分别获得每种经纱、纬纱、经纬交织产生的阴影和反映纱线材质纹理的特征图形;在计... 针对现有颜色预测方法不适用于三纬组合全显结构织物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彩色织物图像进行颜色线性重构预测模型。将彩色织物图像的颜色分离和图形分层后,分别获得每种经纱、纬纱、经纬交织产生的阴影和反映纱线材质纹理的特征图形;在计算4种特征图形面积率的基础上进行颜色赋值,运用Lab比例加和法构建颜色预测模型,并运用岭回归算法对其进行优化。以三纬组合全显结构设计织造的红、黄、蓝3组渐变色织物的颜色实测值为标准色,比较分析本文所提方法、几何模型法、颜色平均计算法等3种方法的颜色预测值的色差。结果表明:相较于其它2种,本文所提方法的总色差均值分别降低了92.09%和89.35%,证明其具有更优异的颜色预测精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纬组合全显结构 颜色预测 渐变色织物 彩色织物图像 机织物设计 色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尼尔/涤纶空气层衬纬针织物的吸声性能
8
作者 杨柳 厉纯纯 王雪琴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5,共9页
为满足小型室内空间的吸声降噪需求,采用雪尼尔/涤纶纱为主要原料,通过调控织物表里层连接百分比,设计和编织散点式连接和线条式连接的2类空气层衬纬针织物,并测试二者在100~6300 Hz频率范围内的吸声系数,研究表里层连接百分比和连接方... 为满足小型室内空间的吸声降噪需求,采用雪尼尔/涤纶纱为主要原料,通过调控织物表里层连接百分比,设计和编织散点式连接和线条式连接的2类空气层衬纬针织物,并测试二者在100~6300 Hz频率范围内的吸声系数,研究表里层连接百分比和连接方式对织物吸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此类织物适用于中高频吸声,吸声系数最高可达0.86;连接百分比与织物的吸声性能呈高度负相关,在主要吸声区域宜采用大块面的线条式连接或较疏松的散点式连接;散点式连接在连接百分比低于10%、线条式连接在百分比低于15%时织物吸声表现更优;当连接百分比大于26%时散点式连接和线条式连接2种连接方式对织物吸声性能的影响差异不大;可以通过增加厚度、面密度以及减小体积密度、控制流阻率的方式优化雪尼尔/涤纶空气层衬纬织物的结构及声学特征参数,进而用于具有吸声效果的墙布、屏风、装饰画等室内装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层 衬纬针织物 吸声材料 吸声系数 吸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改性邻甲酚醛环氧树脂的制备及深层光固化行为
9
作者 王伟 余林潘 +3 位作者 李忠安 翟世民 戚栋明 汪继承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7-48,共12页
针对丙烯酸树脂在紫外光固化过程中存在的深层固化程度不足、热机械性能欠佳及附着力较差等问题,以邻甲酚醛环氧树脂和丙烯酸为原料,通过开环反应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光敏性邻甲酚醛环氧丙烯酸树脂(EOA)。以EOA作为主体树脂,系统研究了... 针对丙烯酸树脂在紫外光固化过程中存在的深层固化程度不足、热机械性能欠佳及附着力较差等问题,以邻甲酚醛环氧树脂和丙烯酸为原料,通过开环反应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光敏性邻甲酚醛环氧丙烯酸树脂(EOA)。以EOA作为主体树脂,系统研究了Ⅰ型引发剂907和Ⅱ型引发剂ITX对EOA固化膜表层及深层双键转化率、热力学性能、铅笔硬度和附着力的协同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当引发剂907与ITX以10∶1的比例复配且总质量分数为4%时,EOA光固化膜表现出优异的综合性能。其中,深层双键转化率达到76.2%,较单独使用907时提升了22.1%;玻璃化转变温度(T_(g))提升至161.6℃,增幅达9.1%;储能模量达到3259.5 MPa,提高了21.1%。同时,固化膜的铅笔硬度达到5 H,附着力为0级,各项性能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研究结果可为开发高性能紫外光固化材料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甲基酚醛环氧树脂 紫外光固化 深层固化 光固化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纤维膜的制备与性能”专栏导言
10
作者 刘国金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0-90,共1页
膜材料对支撑化工、食品、医药等过程工业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是解决水资源、能源、环境问题和推动传统产业技术升级的战略性材料。纳米纤维膜凭借其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和高取向性等特性,在医疗防护、生命健康、环境保护与包装工程... 膜材料对支撑化工、食品、医药等过程工业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是解决水资源、能源、环境问题和推动传统产业技术升级的战略性材料。纳米纤维膜凭借其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和高取向性等特性,在医疗防护、生命健康、环境保护与包装工程、精密过滤与分离技术、智能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展现出日益显著的应用潜力,为纺织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取向性 纳米纤维膜 生命健康 医疗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增强双网络水凝胶织物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诸葛承耀 黎顺洋 +1 位作者 吕汪洋 李楠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8,共12页
水凝胶和织物的复合可有效解决水凝胶力学性能差的问题,然而水凝胶和织物之间的弱界面强度,会影响其实际应用。本文利用聚丙烯酸(PAA)接枝弹性棉织物(PAFB)与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酰胺(PAM)双网络水凝胶制备得到界面强度增强的PAM-PVA-P... 水凝胶和织物的复合可有效解决水凝胶力学性能差的问题,然而水凝胶和织物之间的弱界面强度,会影响其实际应用。本文利用聚丙烯酸(PAA)接枝弹性棉织物(PAFB)与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酰胺(PAM)双网络水凝胶制备得到界面强度增强的PAM-PVA-PAFB柔性传感器。测试结果表明,PAM-PVA-PAFB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含有的植酸(PA)和乙二醇(EG)使其具有优异的抗冻性;能够识别1%~100%的应变,可应用于人体关节运动和面部表情的检测;PAA的引入,使水凝胶和织物之间以共价键形式复合,有效提升了界面强度,减少了两者之间的滑移。因此,PAM-PVA-PAFB应变传感器在可穿戴电子设备领域中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棉织物 接枝 应变传感器 抗冻 界面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雕刻对织物结构与透光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缪永达 金肖克 +2 位作者 田伟 丁昊 祝成炎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51,共9页
为阐明激光雕刻对织物结构与透光性的影响,借助电镜观察纯棉、纯涤纶织物,研究激光在织物上的作用机制;结合织物的孔隙图像处理方法,研究激光雕刻对织物结构的影响;测试织物厚度、质量损失率、透光率的变化,同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相... 为阐明激光雕刻对织物结构与透光性的影响,借助电镜观察纯棉、纯涤纶织物,研究激光在织物上的作用机制;结合织物的孔隙图像处理方法,研究激光雕刻对织物结构的影响;测试织物厚度、质量损失率、透光率的变化,同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相关性理论,分析激光雕刻后织物结构参数对透光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使棉织物产生膨胀与破裂乃至汽化去除,使涤纶织物熔融流动甚至汽化分解;棉、涤纶织物上的孔隙数量和孔隙率与激光雕刻能量呈正相关,随着激光雕刻能量的增大,棉织物厚度下降,涤纶织物的厚度则是先增加后减少;激光雕刻后织物孔隙率、厚度与透光性之间呈强关联性,其中孔隙率为透光性的第一影响因素,织物透光性与孔隙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厚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可为激光雕刻技术在窗帘等类型纺织品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雕刻 织物结构 孔隙 透光性 灰色关联分析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辐射冷却涤纶织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珏昆 时一 +2 位作者 张佳文 蔡英 易玲敏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44,共9页
被动式日间辐射冷却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的冷却方式,通常要求材料保持白色或银色的外观,不符合实际应用场景下对色彩的要求。本文通过浸涂法和相分离技术制备了分级多孔聚合物涂层涤纶织物,并引入颜料彩色层赋予其彩色外观。通过... 被动式日间辐射冷却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的冷却方式,通常要求材料保持白色或银色的外观,不符合实际应用场景下对色彩的要求。本文通过浸涂法和相分离技术制备了分级多孔聚合物涂层涤纶织物,并引入颜料彩色层赋予其彩色外观。通过优化颜料含量,平衡色彩与冷却性能之间的矛盾,最终制备得到了具有较优冷却性能的彩色辐射冷却织物。结果表明,黄色和红色辐射冷却织物的光谱特性相较于仅有颜料附着的彩色对比样有着明显的提升,并分别能实现低于箱体环境温度9.3℃和6.2℃的冷却效果。在开放的户外应用场景下,其仍分别具备相对彩色对比样4.7℃和3.3℃的冷却能力,同时表现出优异的色牢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式日间辐射冷却 光谱特性 涤纶织物 分层多孔涂层 有机颜料 相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凝胶芳香微胶囊/PVA共混纤维的制备及缓释性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宋沛举 唐俊松 +2 位作者 高国洪 马明波 周文龙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共7页
为探索气凝胶颗粒在芳香纤维制备中的应用,将负载有香精的SiO_(2)气凝胶颗粒掺入聚乙烯醇(PVA)纺丝液中,利用湿法纺丝工艺制备了芳香纤维,并研究了芳香微胶囊添加量对纺丝液粘度及分散性的影响,同时探究了芳香纤维的形貌、热学性能、力... 为探索气凝胶颗粒在芳香纤维制备中的应用,将负载有香精的SiO_(2)气凝胶颗粒掺入聚乙烯醇(PVA)纺丝液中,利用湿法纺丝工艺制备了芳香纤维,并研究了芳香微胶囊添加量对纺丝液粘度及分散性的影响,同时探究了芳香纤维的形貌、热学性能、力学性能及芳香缓释性能。研究表明:共混纺丝液的粘度随SiO_(2)气凝胶芳香微胶囊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添加质量分数超过4%后,芳香微胶囊在纺丝液中开始团聚,添加量超过7%后,纺丝较困难;随着SiO_(2)气凝胶芳香微胶囊含量的增加,芳香纤维的应力、应变及热学性能均相应降低;该芳香微胶囊和芳香纤维具有较好的留香性能,室温下放置60 d后,芳香微胶囊和芳香纤维中的精油残留率仍有77.8%和86.6%。研究结果对制备缓释功能微胶囊及其功能纤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_(2)气凝胶 芳香微胶囊 芳香纤维 缓释性能 湿法纺丝 PV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丙弹性复合纱线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付振州 戴家木 +2 位作者 魏发云 张广宇 张伟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25,共7页
为推动弹性材料市场的发展,选用丙烯-乙烯弹性体Vistamaxx作为原料,通过熔融纺丝法制备聚烯烃纤维,探索了纤维表面形貌变化及纺丝温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对其外包不同纤维制备包芯纱,研究了外包纤维对包芯纱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推动弹性材料市场的发展,选用丙烯-乙烯弹性体Vistamaxx作为原料,通过熔融纺丝法制备聚烯烃纤维,探索了纤维表面形貌变化及纺丝温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对其外包不同纤维制备包芯纱,研究了外包纤维对包芯纱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Vistamaxx 6202表现出更为均衡的流变特性,所制备的纤维表面光滑,无明显缺陷或裂纹,且当纺丝温度为175℃时,其表现出最佳的断裂伸长率和循环拉伸性能;另外,外包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芳纶和棉纤维能显著提升了纱线的强力和耐久性,同时也能保持纤维的弹性。研究结果对Vistamaxx材料在纤维和纱线中的后续开发具有重要的技术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烯烃弹性体 熔融纺丝 聚烯烃纤维 包芯纱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技能熟练度的服装流水线仿真优化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小源 王青云 +2 位作者 侯珏 杨阳 刘正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9-178,共10页
针对服装流水线人员编排不合理对生产效益产生的负面影响,以流水线平衡和提高生产效益为目的,提出了一种基于员工技能熟练度与仿真技术的流水线编排方法。采用实际生产数据量化员工技能熟练度评价指标,基于离差平方和的综合集成赋权法... 针对服装流水线人员编排不合理对生产效益产生的负面影响,以流水线平衡和提高生产效益为目的,提出了一种基于员工技能熟练度与仿真技术的流水线编排方法。采用实际生产数据量化员工技能熟练度评价指标,基于离差平方和的综合集成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技能熟练度评价模型,精确量化员工技能水平;通过员工技能配比系数构建流水线编排模型,提高流水线运行效率;再利用Flexsim工具进行模型仿真优化和评估,得到最佳流水线编排方案;最后,以休闲女裤为例进行生产编排的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流水线编制效率可达93.77%,比考虑员工技能差异性的实际编排提高了6.05%。该模型可有效提高服装生产效益,为服装企业流水线编排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生产 服装流水线 技能熟练度 生产线仿真 工序编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NWs-有机硅改性PU柔性薄膜传感器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澳 钱建华 杨晶晶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2-230,共9页
为获得高灵敏度、宽频响范围和化学性能良好的柔性传感器,以聚氨酯(PU)柔性薄膜作为基底,用有机硅对其进行改性,将银纳米线(AgNWs)作为电阻材料制备柔性薄膜传感器。采用一步多元醇法合成AgNWs,制备出平均直径约为66.19 nm,平均长度约为... 为获得高灵敏度、宽频响范围和化学性能良好的柔性传感器,以聚氨酯(PU)柔性薄膜作为基底,用有机硅对其进行改性,将银纳米线(AgNWs)作为电阻材料制备柔性薄膜传感器。采用一步多元醇法合成AgNWs,制备出平均直径约为66.19 nm,平均长度约为104.79μm,长径比最高可达到1876的银纳米线。以聚乙二醇和聚丙二醇为混合软段组分,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硬段组分,用羟烃基双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进行改性,在最优条件制备聚氨酯乳液和薄膜。再以有机硅改性聚氨酯(Si-PU)薄膜作为柔性基底材料,AgNWs作为电阻材料,组装得到三明治结构的Si-PU柔性薄膜传感器。AgNWs的质量浓度为30 g/L时,所制传感器表面电极附着良好,有较高的灵敏度(GF=21.78),测得方阻最低可达到13.21Ω/sq。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传感器 银纳米线 有机硅 聚氨酯 方块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率分布和XGBoost决策算法的织机异常数据处理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开心 戴宁 +1 位作者 汝欣 胡旭东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20-2130,共11页
为了解决对织机设备进行数据采集时出现异常数据导致数据质量低下、可用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概率分布和XGBoost决策算法的织机异常数据处理方法。首先,获取织机各参数相邻数据点的时序变化差值,得到反映各参数近似变化趋势的可信区... 为了解决对织机设备进行数据采集时出现异常数据导致数据质量低下、可用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概率分布和XGBoost决策算法的织机异常数据处理方法。首先,获取织机各参数相邻数据点的时序变化差值,得到反映各参数近似变化趋势的可信区间;其次,基于织机参数间的相关性程度,利用贝叶斯网络对织机正常数据点、偏离异常点和不活跃异常点3类数据类型的概率分布进行推理,定位异常数据发生的时刻点和异常类型;再次,基于XGBoost决策算法对织机异常数据造成的数据缺失位进行修复。最后,以某纺织企业织机设备的采集数据为例进行分析表明,与决策树和K最近邻算法相比,所提织机异常数据识别方法的平均异常识别率分别提升13.80%,19.09%;所提织机缺失数据修复模型能提升修复准确度,对织机织布产量、打纬次数、运行效率和运行车速的拟合系数分别为0.9646,0.9563,0.9832,0.97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气织机 异常数据 概率分布 XGBoost 数据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色再生纤维的混色预测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素丽 赵连英 +2 位作者 马雷雷 董福星 顾学锋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2-50,共9页
为了缓解废旧纺织品对环境造成的压力,避免剥色处理对环境造成危害,提出了一种基于有色再生纤维的颜色回收方法,开发了色纺纱纺制过程中的纤维混色数字化预测路径,以此提高色纺纱工艺中纤维混合打样配色的精度。首先选用数码测色法采集... 为了缓解废旧纺织品对环境造成的压力,避免剥色处理对环境造成危害,提出了一种基于有色再生纤维的颜色回收方法,开发了色纺纱纺制过程中的纤维混色数字化预测路径,以此提高色纺纱工艺中纤维混合打样配色的精度。首先选用数码测色法采集有色再生纤维的RGB数值,确定纤维样品参数,再通过色彩平均计算的方法计算混色纤维色彩,并与实际样品色彩进行神经网络拟合预测,实现混色样品色彩的数字化调控。该混色预测流程不仅能够快速打样预测,有利于新产品的开发,还便于数字化颜色信息的沟通与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再生纤维 纤维颜色测量 纤维配色 混色预测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染料对涤纶织物的可染性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康啸虎 李厚明 +1 位作者 宋凯利 余志成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0,共7页
为开展植物染料对涤纶织物的可染性理论研究,并开发对应的染色工艺和助剂,基于无机性有机性平衡值理论,计算得到大黄、虎杖、紫草和靛蓝IOB值分别为1.43、1.26、1.24和1.17(与涤纶IOB值0.68相差不大),具有良好的染色性能和染色牢度;而... 为开展植物染料对涤纶织物的可染性理论研究,并开发对应的染色工艺和助剂,基于无机性有机性平衡值理论,计算得到大黄、虎杖、紫草和靛蓝IOB值分别为1.43、1.26、1.24和1.17(与涤纶IOB值0.68相差不大),具有良好的染色性能和染色牢度;而葡萄籽、胭脂虫红IOB值分别为1.87和2.80,染色效果较差。将涤纶织物用硫酸亚铁进一步处理,大黄染色涤纶织物K/S值提高至1.31,日晒牢度提高至3~4级;虎杖染色涤纶织物K/S值提升至6.76,日晒牢度提升至4级;紫草染色涤纶织物K/S值提升至3.97,日晒牢度提升至2~3级。研究结果可为植物染料的研发及在涤纶织物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染料 涤纶织物 无机性有机性平衡值 染色 色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