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盐预处理分离木质纤维生物质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郭桂辛 李印正 +1 位作者 陈天影 唐艳军 《中国造纸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8,共8页
木质纤维生物质作为自然界储量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可转化为清洁能源、功能材料及高附加值平台化学品,但其致密结构导致的天然抗降解特性,严重制约了转化效率和资源利用率。预处理是一种可以打破木质纤维生物质抗降解屏障的关键技术,其... 木质纤维生物质作为自然界储量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可转化为清洁能源、功能材料及高附加值平台化学品,但其致密结构导致的天然抗降解特性,严重制约了转化效率和资源利用率。预处理是一种可以打破木质纤维生物质抗降解屏障的关键技术,其中金属盐预处理法因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和多样的存在形态备受关注。本文基于组分全质化利用理念,系统综述了不同存在形式金属盐的预处理方法:重点剖析了熔盐水合物、稀溶液体系、低共熔溶剂及催化剂型金属盐,以及其与其他辅助手段协同作用的预处理效能;从绿色化学角度展望了金属盐预处理体系的发展方向,为构建高效清洁的木质纤维生物质高值化利用技术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盐 木质纤维生物质 预处理 分离 高值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枝改性纤维素凝胶材料在染料吸附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黄海琳 陈卓越 +1 位作者 陈天影 唐艳军 《中国造纸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67,共10页
综述了接枝改性纤维素凝胶材料在吸附去除水体中染料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纤维素作为吸附材料的特点和纤维素凝胶材料对染料的吸附机理,分析了接枝不同官能团的纤维素凝胶材料对阴/阳离子染料的吸附性能,并对不同接枝官能团与吸附性... 综述了接枝改性纤维素凝胶材料在吸附去除水体中染料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纤维素作为吸附材料的特点和纤维素凝胶材料对染料的吸附机理,分析了接枝不同官能团的纤维素凝胶材料对阴/阳离子染料的吸附性能,并对不同接枝官能团与吸附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进行了探讨,揭示了接枝改性纤维素凝胶材料在提高吸附能力、增加选择性和促进吸附剂再生方面的优势,对接枝改性纤维素凝胶材料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接枝改性 凝胶 染料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丝纤维力学性能改良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卓可进 潘梦瑶 +2 位作者 金雨薇 毛迎 江文斌 《蚕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8-288,共11页
蚕丝是一种天然蛋白质纤维,具有独特的性质和优良的性能,但其力学性能与蜘蛛丝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制约了蚕丝纤维及其制品的应用与发展。为了克服蚕丝纤维力学性能的不足,国内外学者探究了多种改性方法来提升蚕丝纤维的力学性能,包... 蚕丝是一种天然蛋白质纤维,具有独特的性质和优良的性能,但其力学性能与蜘蛛丝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制约了蚕丝纤维及其制品的应用与发展。为了克服蚕丝纤维力学性能的不足,国内外学者探究了多种改性方法来提升蚕丝纤维的力学性能,包括物理改性法、化学改性法、基因改性法、添食喂育法等。文中以蚕丝纤维为研究对象,综述了近些年蚕丝纤维力学性能改良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各种方法的改性效果,指出其所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展望了蚕丝改性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本综述为今后蚕丝纤维力学性能改良研究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丝纤维 力学性能 改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相陶瓷纳米纤维海绵的制备及其隔热性能
4
作者 梁缘 徐诗怡 +2 位作者 赵晓宇 张彤 张猛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9-48,共10页
为实现陶瓷纳米纤维海绵的一体化常压成型,首先通过调控前驱体纺丝液中无机组分的比例,利用静电纺丝工艺,制备出了不同硅锆摩尔比例的陶瓷纳米纤维膜,并对其形貌与力学性能进行表征,从而确定了最佳纺丝液浓度。接着采用共轭静电纺丝技术... 为实现陶瓷纳米纤维海绵的一体化常压成型,首先通过调控前驱体纺丝液中无机组分的比例,利用静电纺丝工艺,制备出了不同硅锆摩尔比例的陶瓷纳米纤维膜,并对其形貌与力学性能进行表征,从而确定了最佳纺丝液浓度。接着采用共轭静电纺丝技术,在常压下制备出了自带卷曲纤维的双相陶瓷纳米纤维海绵,最后对其形貌与隔热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当硅锆摩尔比为1∶1时,双相陶瓷纳米纤维海绵单纤维具有良好的韧性,曲率半径可达1.13μm,平均晶粒尺寸为6.19 nm。此外,利用共轭静电纺丝制备的双相陶瓷纳米纤维海绵展现出优异的隔热性能,在密度为5.6 mg/cm^(3)时,其导热率为27.8 mW/(m·K)。研究结果可为新型隔热材料的制备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共轭成型 结晶/非晶双相结构 陶瓷纳米纤维海绵 高温隔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珠丝/真丝交织物抗氧化与远红外/抗紫外功能评价
5
作者 张雯 张金珍 +4 位作者 张慧芳 陈燕芳 田伟 祝成炎 张红霞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6-53,共8页
为满足健康需求,功能性纺织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本文开发一种兼具抗氧化、抗紫外及远红外功能的珍珠丝/真丝交织面料。选用桑蚕丝作为经纱,珍珠丝和人造丝(即普通黏胶长丝)作为纬纱,以不同投纬比和组织结构试织A、B系列共14组不同工艺规... 为满足健康需求,功能性纺织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本文开发一种兼具抗氧化、抗紫外及远红外功能的珍珠丝/真丝交织面料。选用桑蚕丝作为经纱,珍珠丝和人造丝(即普通黏胶长丝)作为纬纱,以不同投纬比和组织结构试织A、B系列共14组不同工艺规格的织物样品,测试试样抗氧化、远红外和抗紫外性能,并且对测试数据进行函数拟合分析。结果表明:A系列中由于珍珠丝的特殊结构,其含量对抗氧化、抗紫外和远红外功能影响明显,即当纬纱中珍珠丝含量达到100%时,自由基清除率为43.06%、UPF值65.49、远红外发射率0.946、辐射温升2.10℃,复合功能最好。B系列试样功能则受到厚度和浮线变化影响,蜂巢组织远红外发射率最高,缎纹组织抗紫外性能最佳。实验结果说明珍珠丝在护肤保健服装领域研究上具有极大可行性和创新潜力,为多功能纺织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丝 抗氧化 抗紫外 远红外 护肤保健 功能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机洗真丝绸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6
作者 孙楠 刘国金 +3 位作者 蔡仪新 魏庆刚 周岚 柴丽琴 《蚕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177,共6页
真丝绸在多次机洗后极易产生灰伤现象,导致光泽度下降。基于不同的防灰伤机制,选取3种整理剂对已染色的真丝素绉缎进行可机洗后整理,对比分析不同整理剂整理前后真丝绸颜色指标、光泽度、色牢度、微观形貌以及抗皱性能的变化,从不同角... 真丝绸在多次机洗后极易产生灰伤现象,导致光泽度下降。基于不同的防灰伤机制,选取3种整理剂对已染色的真丝素绉缎进行可机洗后整理,对比分析不同整理剂整理前后真丝绸颜色指标、光泽度、色牢度、微观形貌以及抗皱性能的变化,从不同角度确定适宜的防灰伤整理剂。结果表明,使用交联剂K整理后,真丝绸色泽变化较小,防灰伤性能最好,色牢度及抗皱性能有所提升;使用摩擦牢度增进剂M整理后,真丝绸色牢度及抗皱性能最好,防灰伤性能有所提升;使用柔软剂R整理后,真丝绸表面色泽最好且手感柔软,抗皱性能及防灰伤性能有所提升。交联剂K可用于对外形要求较高的真丝绸的整理;摩擦牢度增进剂M可用于洗涤次数较少且对抗皱性能要求较高的真丝绸的整理;柔软剂R可用于洗涤次数相对较少、对舒适性要求较高的真丝绸的整理。研究结果可为可机洗真丝绸的制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丝绸 防灰伤 后整理 交联 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压雾化硼砂用于纸张脱酸修复的研究
7
作者 余晨 陶亚辉 +5 位作者 蔡林洁 汪航舰 包宇炀 陈天影 刘翔 唐艳军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7-195,共9页
本研究采用加压雾化硼砂对文献进行脱酸处理,以实现纸质文献的持久保护。首先,通过加压雾化的方法将硼砂转化为微米级雾滴,然后作为脱酸剂应用于纸张脱酸处理。其次,重点研究了脱酸时间、硼砂浓度和通入气压对纸张脱酸效果的影响规律。... 本研究采用加压雾化硼砂对文献进行脱酸处理,以实现纸质文献的持久保护。首先,通过加压雾化的方法将硼砂转化为微米级雾滴,然后作为脱酸剂应用于纸张脱酸处理。其次,重点研究了脱酸时间、硼砂浓度和通入气压对纸张脱酸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脱酸时间48 min、硼砂浓度10 g/L、通入气压0.75 kg/cm^(2)的条件下,处理后的纸张pH值从3.84提高到7.61,纸张的裂断长和撕裂指数分别由原来的1.26 km和2.10 mN·m^(2)/g提高到1.46 km和2.65 mN·m^(2)/g。同时,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显示,脱酸处理后纸张纤维表面变得更加光滑,由于雾滴能够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该方法在纸张的大批量脱酸上也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雾化 硼砂 微米级雾滴 温和脱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丝/茶叶黏胶纱交织物的抗菌与抗氧化性能
8
作者 李婉伊 王国夫 +4 位作者 吴惠萍 郭玲玲 马益萍 祝成炎 张红霞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1-49,共9页
为开发新型抗菌抗氧化功能性服用面料,文章以桑蚕丝为经纱,茶叶黏胶纱与普通黏胶纱为纬纱,试织14组不同规格织物,测试其抗菌、抗氧化及基本服用性能并统计分析。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估法选出最优试样。结果表明,纬纱中茶叶黏胶纱含量增加... 为开发新型抗菌抗氧化功能性服用面料,文章以桑蚕丝为经纱,茶叶黏胶纱与普通黏胶纱为纬纱,试织14组不同规格织物,测试其抗菌、抗氧化及基本服用性能并统计分析。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估法选出最优试样。结果表明,纬纱中茶叶黏胶纱含量增加,织物抗菌抗氧化性能增强;当纬纱全为茶叶黏胶纱时,综合性能最佳,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分别为99.01%和96.36%,DPPH消除率达64.05%;蜂巢组织结构的织物综合性能最优。这表明茶叶黏胶纱在功能性纺织品开发中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丝 茶叶黏胶纱 抗菌性能 抗氧化性能 功能纺织品 织物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绒均相高级氧化脱色技术及机制
9
作者 韦选香 冯杨 +2 位作者 樊翔宇 吴明华 余德游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1-159,共9页
为解决传统牦牛绒脱色存在氧源单一、化学机制不清晰的问题,借鉴均相高级氧化技术分解污染物的方法,优选双氧水、过氧乙酸、过一硫酸氢钾为典型氧化剂,硫酸亚铁为催化剂对牦牛绒进行脱色研究。以牦牛绒纤维白度、断裂强力为评价指标,优... 为解决传统牦牛绒脱色存在氧源单一、化学机制不清晰的问题,借鉴均相高级氧化技术分解污染物的方法,优选双氧水、过氧乙酸、过一硫酸氢钾为典型氧化剂,硫酸亚铁为催化剂对牦牛绒进行脱色研究。以牦牛绒纤维白度、断裂强力为评价指标,优选适配牦牛绒高效脱色的氧源,进一步优化脱色工艺,并对脱色机制和环境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双氧水是适合牦牛绒脱色的最佳氧源,优化后的脱色条件为双氧水质量浓度25 g/L,温度60℃,pH值8.5,所得牦牛绒白度和断裂强度分别为68%和2.28 cN/dtex;羟基自由基在脱色过程发挥主要作用,单线态氧起次要作用;与过氧乙酸和过一硫酸氢钾相比,基于双氧水的脱色技术对环境影响最小,更符合牦牛绒脱色绿色低碳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绒 脱色氧源 双氧水 生命周期评价 均相高级氧化 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