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T微塑料水解再造缺陷铁基金属有机框架及其应用研究
1
作者 蒋文斌 姜晨晨 +5 位作者 韦选香 徐李聪 王姗丽 Hasan MD Shahib 吴明华 余德游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222-5233,共12页
为了有效去除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微塑料,采用碱性水解方法将PET微塑料升级再造,制备缺陷铁基金属有机框架(Fe-MOFs)催化剂,用于催化臭氧深度处理模拟印染废水.结果表明,在Na OH浓度为2mol/L、水解温度120℃、水解时间120min的条件... 为了有效去除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微塑料,采用碱性水解方法将PET微塑料升级再造,制备缺陷铁基金属有机框架(Fe-MOFs)催化剂,用于催化臭氧深度处理模拟印染废水.结果表明,在Na OH浓度为2mol/L、水解温度120℃、水解时间120min的条件下,PET微塑料去除率达100%,对苯二甲酸钠盐(Na_(2)TPA)产率达97.4%;以PET微塑料水解产物为前驱体,发展了2种简易方法制备缺陷型Fe-MOFs催化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仪(P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对缺陷Fe-MOFs催化剂的形貌特征、晶体结构、分子结构以及元素种类进行表征,证明催化剂具有缺陷结构.研究评估了2种催化剂催化臭氧降解AO-7性能,其中D-Fe-MOF催化剂可在3min内完全降解AO-7,反应速率常数达0.926min^(-1),是W-Fe-MOF催化剂和单独臭氧的3.6倍和7.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微塑料 碱性水解 升级再造 缺陷金属有机框架 催化臭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尼尔/涤纶空气层衬纬针织物的吸声性能
2
作者 杨柳 厉纯纯 王雪琴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5,共9页
为满足小型室内空间的吸声降噪需求,采用雪尼尔/涤纶纱为主要原料,通过调控织物表里层连接百分比,设计和编织散点式连接和线条式连接的2类空气层衬纬针织物,并测试二者在100~6300 Hz频率范围内的吸声系数,研究表里层连接百分比和连接方... 为满足小型室内空间的吸声降噪需求,采用雪尼尔/涤纶纱为主要原料,通过调控织物表里层连接百分比,设计和编织散点式连接和线条式连接的2类空气层衬纬针织物,并测试二者在100~6300 Hz频率范围内的吸声系数,研究表里层连接百分比和连接方式对织物吸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此类织物适用于中高频吸声,吸声系数最高可达0.86;连接百分比与织物的吸声性能呈高度负相关,在主要吸声区域宜采用大块面的线条式连接或较疏松的散点式连接;散点式连接在连接百分比低于10%、线条式连接在百分比低于15%时织物吸声表现更优;当连接百分比大于26%时散点式连接和线条式连接2种连接方式对织物吸声性能的影响差异不大;可以通过增加厚度、面密度以及减小体积密度、控制流阻率的方式优化雪尼尔/涤纶空气层衬纬织物的结构及声学特征参数,进而用于具有吸声效果的墙布、屏风、装饰画等室内装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层 衬纬针织物 吸声材料 吸声系数 吸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铝凉感涤纶织物的防紫外线整理效果及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邱建根 徐亚兰 +1 位作者 张晨 洪兴华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88,共6页
为开发凉感涤纶织物并评价其防紫外线整理效果,首先制备了氮化铝改性的聚酯纤维,再选用不同的防紫外线整理剂,采用一浸一轧法对织造得到的凉感涤纶织物进行防紫外线整理。通过比较自研的TQ-100防紫外线整理剂与常规市售的防紫外线整理... 为开发凉感涤纶织物并评价其防紫外线整理效果,首先制备了氮化铝改性的聚酯纤维,再选用不同的防紫外线整理剂,采用一浸一轧法对织造得到的凉感涤纶织物进行防紫外线整理。通过比较自研的TQ-100防紫外线整理剂与常规市售的防紫外线整理剂的整理效果,对比分析凉感涤纶织物整理前后的表面形貌、导热性能、耐水洗性、透气性、紫外光照耐受性,发现防紫外线整理剂对凉感涤纶织物的凉感效果、防紫外线的耐洗持久性、透气性以及紫外光照耐受性产生了显著影响。研究表明:TQ-100整理剂在应用中显著提高了凉感涤纶织物的凉感效果,同时赋予了织物出色的耐洗持久性和紫外光照耐受性,且该整理剂在适当的工艺条件下,对织物的透气性影响微乎其微。此外,研究还表明,对于氮化铝凉感涤纶类织物,采用无机纳米材料和有机防紫外材料复配的助剂进行防紫外线整理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感涤纶 防紫外整理 导热系数 UPF UVA 耐洗 透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光羊毛的芳伯胺化修饰及其室温重氮偶合染色
4
作者 朱大全 崔志华 +4 位作者 高普 朱杰 张斌 朱跃文 陈维国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6-194,共9页
为实现丝光羊毛的室温快速反应性染色,首先采用靛红酸酐对丝光羊毛进行芳伯胺化修饰;然后在室温条件下利用盐酸和亚硝酸钠体系对修饰后的羊毛进行重氮化处理,制备出重氮化羊毛;最后在弱碱性环境中通过重氮化羊毛与不同偶合组分的室温原... 为实现丝光羊毛的室温快速反应性染色,首先采用靛红酸酐对丝光羊毛进行芳伯胺化修饰;然后在室温条件下利用盐酸和亚硝酸钠体系对修饰后的羊毛进行重氮化处理,制备出重氮化羊毛;最后在弱碱性环境中通过重氮化羊毛与不同偶合组分的室温原位偶合反应,制得偶合显色羊毛织物。通过残液法测定靛红酸酐对丝光羊毛的反应修饰率,探究了重氮化羊毛在湿态和干态条件下的储存稳定性,并测试了偶合显色羊毛织物的耐水洗和耐摩擦色牢度。结果表明:靛红酸酐能够对羊毛蛋白质氨基酸残基上的氨基、亚氨基、羟基和巯基等基团实现芳伯胺化修饰;芳伯胺化羊毛在室温下与亚硝酸能够进行重氮化反应,使之具有高亲电活性,获得的重氮化羊毛在干态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采用γ酸、H酸和对磺酸吡唑酮分别在室温条件下与重氮化羊毛快速偶合显色,染色丝光羊毛织物表现出优异的耐湿处理色牢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 靛红酸酐 蛋白质残基化学修饰 重氮-偶合反应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角联锁机织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弯曲压缩失效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天宇 沈伟 +1 位作者 陈立峰 竺铝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3-189,共7页
为掌握三维纺织结构复合材料在准静态下的失效机制,以碳纤维角联锁预制体为增强体,环氧树脂为基体,采用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制备三维角联锁机织复合材料,并对试样进行匀速载荷下的三点弯曲和压缩试验。采用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观... 为掌握三维纺织结构复合材料在准静态下的失效机制,以碳纤维角联锁预制体为增强体,环氧树脂为基体,采用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制备三维角联锁机织复合材料,并对试样进行匀速载荷下的三点弯曲和压缩试验。采用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观测材料内部结构的损伤情况,并分析材料的失效机制。结果表明:三维角联锁机织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达到136.43 MPa,弹性模量接近20 GPa,材料的抗弯曲性能优异;基体开裂、下表面纤维断裂和分层是材料的主要弯曲失效模式;材料沿厚度方向的压缩应力达到266.17 MPa,具有良好的抗压缩性能;当承受压缩载荷时,材料在厚度方向上的主要破坏机制表现为剪切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联锁结构 复合材料 角联锁机织复合材料 碳纤维 弯曲性能 压缩性能 失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高斯核密度估计的有色纤维颜色特征提取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裘柯槟 陈维国 +1 位作者 张志强 黄为忠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93,共9页
为提高基于显微高光谱成像的有色纤维颜色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研究了一种基于二维高斯核密度估计的有色纤维颜色特征提取方法。首先通过显微高光谱成像测色系统采集有色纤维的高光谱图像,选择400~700 nm、波段间隔为10 nm的光谱反射... 为提高基于显微高光谱成像的有色纤维颜色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研究了一种基于二维高斯核密度估计的有色纤维颜色特征提取方法。首先通过显微高光谱成像测色系统采集有色纤维的高光谱图像,选择400~700 nm、波段间隔为10 nm的光谱反射率,将其转换为色度值CIE L^(*)a^(*)b^(*),计算纤维区域中的颜色均值与每个像元颜色的色差ΔE_(00),建立色差ΔE_(00)与L^(*)相关联的二维数据;再基于二维高斯核密度估计方法计算像元的密度值,并确立了有色纤维的密度截断阈值估计方法,用于截断舍弃低密度的离散异常像元;最后根据像元的密度值计算加权光谱反射率并转换为相应的色度值。选取有色羊毛纤维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颜色测量结果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的离散异常像元主要存在于二维空间密度分布中的“尾部”区域,离散异常像元越多,“尾部”越长,对测量结果影响越严重;相比均值法和明度加权法,本文通过截断舍弃离散异常像元以减小其对测色结果影响的方式,提高了有色羊毛纤维颜色测量的准确性,且测量结果的可重复性最优,在有色羊毛纤维的染配色和混配色预测模型研究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纤维 显微高光谱成像 颜色测量 核密度估计 颜色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损伤裂纹修复及其性能评价
7
作者 余晓佩 沈伟 +1 位作者 陈立峰 竺铝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1-127,共7页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GFRP)层合板在服役过程中易产生微裂纹,常规的处理方法很难有效地将树脂预涂液涂覆在损伤层合板表面并覆盖或润湿裂缝,因此制约了GFRP的使用领域。为解决上述问题,通过使用5种不同质量分数的树脂预涂液(RPC)对损伤后...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GFRP)层合板在服役过程中易产生微裂纹,常规的处理方法很难有效地将树脂预涂液涂覆在损伤层合板表面并覆盖或润湿裂缝,因此制约了GFRP的使用领域。为解决上述问题,通过使用5种不同质量分数的树脂预涂液(RPC)对损伤后的层合板进行修复,并与不使用RPC的修复方法作对比,观察并测试了层合板在常温以及60℃下的修复效果,分析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树脂预涂液对材料的修复有着明显的效果,不同浓度的RPC以及不同的固化温度都会影响修复效果;质量分数为25%RPC的修复效果最好,试样在常温下固化7 d压缩性能恢复了17%,在60℃下压缩性能恢复了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裂纹修复 层间断裂 树脂预涂液 毛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碱性低共熔溶剂溶解角蛋白过程及氢键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屹首 李瑞鹏 +1 位作者 秦大恩 宋凯利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80-1787,1839,共9页
利用低共熔溶剂(DES)较强的氢键拆解能力定向解构角蛋白分子间的次级键,结合还原剂和DES高效断裂二硫键的能力,建立了一种弱损溶解并提取鸡毛中角蛋白的方法。以氯化胆碱为氢键受体(HBA)、乙醇胺、乙二醇、乳酸等为氢键供体(HBD),设计... 利用低共熔溶剂(DES)较强的氢键拆解能力定向解构角蛋白分子间的次级键,结合还原剂和DES高效断裂二硫键的能力,建立了一种弱损溶解并提取鸡毛中角蛋白的方法。以氯化胆碱为氢键受体(HBA)、乙醇胺、乙二醇、乳酸等为氢键供体(HBD),设计合成了3类(碱性、中性和酸性)13种功能性的DES,考察了还原剂用量(以鸡毛质量为基准,下同)、温度、DES中水质量分数对角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和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密度泛函(DFT)理论计算和溶剂显色参数分析了DES内部的氢键网络结构,研究了DES对鸡毛角蛋白的弱损溶解机制。结果表明,以乙醇胺为HBD,不添加还原剂,在n(乙醇胺)∶n(氯化胆碱)=2∶1、DES中不含水、温度65℃、0.5h的最优条件下,再生角蛋白提取率为31.8%,相对分子质量最高,为66000。以乙醇胺为HBD制备的DES具有还原性,作为碱性DES,其内部的氢键数量多,氢键作用小,氢键能低,可以打乱鸡毛内部的氢键网络,而不会对鸡毛二级结构造成太大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溶剂 角蛋白 溶解机制 分子模拟 氢键 分离提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优化Stearns-Noechel模型的羊毛色纺纱配色
9
作者 史帅杰 李启正 +4 位作者 裘柯槟 朱杰 张斌 纪乐福 陈维国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117,共7页
为了提升羊毛色纺纱配色的精确度,通过数理统计方法研究颜色特征中的色相、明度、饱和度与Stearns-Noechel模型参数M值之间的关系,采用BP神经网络对Stearns-Noechel模型参数M值进行优化,并与传统的最优平均M值和波长优化M值等方法进行... 为了提升羊毛色纺纱配色的精确度,通过数理统计方法研究颜色特征中的色相、明度、饱和度与Stearns-Noechel模型参数M值之间的关系,采用BP神经网络对Stearns-Noechel模型参数M值进行优化,并与传统的最优平均M值和波长优化M值等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BP神经网络优化Stearns-Noechel模型的配色方法比其他2种传统优化方法在颜色预测精确度上都有提高。在99个羊毛混色纱试验样本中,BP神经网络优化方法得到的平均色差最小,为1.1773,其中色差小于1的样本占54%,结合颜色特征采用BP神经网络优化的Stearns-Noechel模型参数具有较好的效果,对羊毛色纺纱的颜色预测精确度有较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纺纱 Stearns-Noechel模型 BP神经网络 颜色预测 颜色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型无氟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及其防水性能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欣宇 李剑浩 +2 位作者 王震 沈军炎 杨雷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4-131,共8页
针对含氟拒水整理剂存在生物毒性、耐久性较差等问题,合成了一种聚丙烯酸酯型无氟防水剂。将丙烯酸十八酯(SA)分别与丙烯酸乙基己酯(2-EHA)和甲基丙烯酸环己酯(TMCHMA)进行细乳液聚合,制备了成膜等性能不同的2种SA共聚物胶乳;2种胶乳经... 针对含氟拒水整理剂存在生物毒性、耐久性较差等问题,合成了一种聚丙烯酸酯型无氟防水剂。将丙烯酸十八酯(SA)分别与丙烯酸乙基己酯(2-EHA)和甲基丙烯酸环己酯(TMCHMA)进行细乳液聚合,制备了成膜等性能不同的2种SA共聚物胶乳;2种胶乳经复合后用于织物的无氟防水整理,借助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复合胶乳涂膜的表面形貌,研究了复合比例及用量对整理织物表面结构以及防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2-EHA共聚可提高胶乳的成膜性,而TMCHMA的引入则可增强胶乳的保形性;2种胶乳复合后,在整理后的织物表面形成微纳疏水结构,整理织物的防水性能显著提升,其静态接触角最高可达152°,防水等级达到5级,经50次耐磨损测试后仍保持良好的疏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十八酯 细乳液聚合 拒水整理 防水性 功能性纺织品 无氟防水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