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息环纹噪声的空频协同智能抑制
1
作者 陈本永 熊壮 +2 位作者 黄柳 张艳超 傅霞萍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342-2353,共12页
数字全息成像中,由微观散射体衍射产生的环纹噪声在数值重建中被非线性放大为结构化相位误差,制约了定量相位成像与三维重建精度。针对环纹噪声理论模型及抑制方法,提出一种新型空域与频域协同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FUResNet,建立多颗粒衍... 数字全息成像中,由微观散射体衍射产生的环纹噪声在数值重建中被非线性放大为结构化相位误差,制约了定量相位成像与三维重建精度。针对环纹噪声理论模型及抑制方法,提出一种新型空域与频域协同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FUResNet,建立多颗粒衍射场叠加模型精确模拟环纹噪声,结合傅里叶神经算子、残差学习框架和注意力机制,以实现环纹噪声的高效抑制与全息图关键特征的精准保留。FUResNet在仿真及实测全息图中均优于现有方法,其中,背景噪声标准差降低73.9%,峰值信噪比提升13.46 dB,仿真中结构相似性提高13.9%,在噪声抑制、图像保真和结构保护三个关键维度上取得实质性改进,为高精度定量相位成像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全息 环纹噪声 相位成像 傅里叶神经算子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U-Net全息相位解包裹与像差同步求解
2
作者 严利平 苗小喆 黄柳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441-2454,共14页
数字全息显微术中相位恢复面临噪声导致的解包裹误差与像差引入的相位畸变双重挑战,现有分步处理方法存在计算效率低与误差传递的固有局限,亟需发展同步求解新范式。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光谱通道U-Net(MScU-Net)的数字全息显微相位恢... 数字全息显微术中相位恢复面临噪声导致的解包裹误差与像差引入的相位畸变双重挑战,现有分步处理方法存在计算效率低与误差传递的固有局限,亟需发展同步求解新范式。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光谱通道U-Net(MScU-Net)的数字全息显微相位恢复方法。该网络在ResU-Net架构中引入Transformer增强的多光谱通道注意力机制,通过端到端非线性映射,直接从含噪、失真的包裹相位数据中实现相位解包裹与像差补偿的同步求解。实验结果表明,MScUNet在相位恢复中表现出显著优势,其中,峰值信噪比PSNR达29.82 dB,结构相似度SSIM保持0.96;背景区域噪声标准差(0.0004~0.0030 rad)较最优对比方法降低82.6%~95.8%;实测台阶高度系统偏差≤3.74%,测量局部波动达到亚纳米级(s=0.42 nm),该方法为微纳尺度的三维形貌测量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全息显微 相位解包裹 像差补偿 多光谱通道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变配流泵控液压激振系统偏移调控方法研究
3
作者 葛正 任宇 +1 位作者 李翔 王鲜艳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08-616,共9页
交变配流泵可通过内置旋转配流盘连续转动直接输出交变液流,驱动液压缸形成激振运动。由于交变配流泵及泵控液压缸内部泄漏、摩擦等非线性因素会导致泵输出的双向液流不完全对称,泵控液压缸位移中心值会随振动过程发生偏移,影响实用性... 交变配流泵可通过内置旋转配流盘连续转动直接输出交变液流,驱动液压缸形成激振运动。由于交变配流泵及泵控液压缸内部泄漏、摩擦等非线性因素会导致泵输出的双向液流不完全对称,泵控液压缸位移中心值会随振动过程发生偏移,影响实用性。为了消除非对称液流导致的激振偏移,本文在交变配流泵与液压缸之间串联伺服阀,形成泵-阀-缸串级偏移调控系统,以及基于配流盘相位的半周期分段纠偏控制策略。基于泵、阀动力特性建立AMESim-Simulink联合仿真模型,辨识系统参数,分析控制性能。搭建试验平台,验证泵-阀联合偏移控制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控制交变配流泵控激振液压缸位移中心值,且伺服阀芯基本处于较大开口位置,节流损失小,在保证泵控激振系统高效性的同时,提高了系统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变配流泵 伺服阀 偏移调控 泄漏 模糊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