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发性口疮患者肿瘤坏死因子活性水平及病因学意义探讨 被引量:14
1
作者 姜军松 唐晓农 +2 位作者 杨志刚 马景虎 范学东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与复发性口疮的关系。方法:采用结晶紫染色法,以L929细胞作为靶细胞,对复发性口疮(RAU)活动期与缓解期患者及口腔粘膜外伤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TNF的水平进行生物活性检测,每例...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与复发性口疮的关系。方法:采用结晶紫染色法,以L929细胞作为靶细胞,对复发性口疮(RAU)活动期与缓解期患者及口腔粘膜外伤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TNF的水平进行生物活性检测,每例RAU配对一位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结果:RAU活动期患者未经内毒素诱生的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分泌TNF的水平显著升高,而口腔粘膜外伤患者的TNF分泌水平与健康对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TNF在RAU致病机理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疮 口腔粘膜溃疡 肿瘤坏死因子 病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口疮病灶TNF/sTNFR失衡在其致病机制中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姜军松 杨志刚 +2 位作者 陈建中 范学东 马景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5-187,共3页
目的 :为验证肿瘤坏死因子 (TNF)及其可溶性受体 (s TNFR)失衡导致复发性口疮发病的假说。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组织标本中 TNFα、TNFβ及 s TNFR分泌水平 ,复发性口疮 (RAU)活动期患者 2 1例作为研究组 ,无 RAU病史的... 目的 :为验证肿瘤坏死因子 (TNF)及其可溶性受体 (s TNFR)失衡导致复发性口疮发病的假说。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组织标本中 TNFα、TNFβ及 s TNFR分泌水平 ,复发性口疮 (RAU)活动期患者 2 1例作为研究组 ,无 RAU病史的口腔粘膜外伤 2 3人作对照组。结果 :RAU病灶中 TNFα、TNFβ分泌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RAU粘膜病灶的 s TNFR-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但 RAU病灶中口腔粘膜固有层单个核细胞分泌s TNFR- 并未升高。结论 :RAU患者的 TNFα分泌增多 ,但其粘膜固有层单个核细胞分泌 s TNFR- 的数量并未相应升高。RAU患者 TNF与 TNF天然抑制因子分泌失衡在其致病机制中占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口疮 病灶 肿瘤坏死因子 TNF STNFR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腱缺损修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3
作者 高建明 徐达传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9-101,共3页
关键词 跟腱缺损 形态结构 血供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rasp21,C-erbB-2癌基因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24
4
作者 王江 倪灿荣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0-24,共5页
作者应用免疫金银染色(IGSS)方法检测了82例胃癌标本p53,rasp21,C-erbB-2癌基因蛋白。其阳性结果分别为56.1%,51.2%,58.5%,胃癌旁正常粘膜上皮的阳性率分别为1.2%,14.6%,9.... 作者应用免疫金银染色(IGSS)方法检测了82例胃癌标本p53,rasp21,C-erbB-2癌基因蛋白。其阳性结果分别为56.1%,51.2%,58.5%,胃癌旁正常粘膜上皮的阳性率分别为1.2%,14.6%,9.8%,与肿瘤区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p53阳性细胞的染色部位在细胞核内,p21及p185阳性细胞的染色部位在胞浆及/或胞膜。p53、p185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即分化越差,其阳性表达越高。82例胃癌中有36例显示p53与p21协同阳性。而无1例单独p53表达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金银染色 癌基因 胃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复位治疗桡骨远端伸展型骨折 被引量:2
5
作者 桑井贵 王志伟 +1 位作者 杨瑞和 朱亚中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969-969,972,共2页
关键词 桡骨骨折 牵引术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吻合血管大收肌腱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跟腱缺损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2
6
作者 高建明 徐达传 +2 位作者 陈振光 许本柯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 :为吻合血管的大收肌腱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跟腱缺损新术式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4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尸体下肢标本上 ,对膝降动脉的起始、走行、分支和分布 ,以及大收肌腱的形态、血供等解剖观察。结果 :膝降动脉 95 %... 目的 :为吻合血管的大收肌腱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跟腱缺损新术式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4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尸体下肢标本上 ,对膝降动脉的起始、走行、分支和分布 ,以及大收肌腱的形态、血供等解剖观察。结果 :膝降动脉 95 %起于股动脉 ,起始处距收肌结节 7.8± 0 .8cm ,膝降动脉90 %发出隐支、股内侧肌支和关节支 ,膝降动脉和关节支起始外径分别为 :1.9± 0 .4mm和 1.4± 0 .4mm ,关节支伴大收肌腱下行 ,分支供养大收肌腱及股骨内侧髁。结论 :以膝降血管为蒂可形成大收肌腱骨皮复合组织瓣 ,吻合血管移植可修复不同类型的跟腱缺损 ,术式简便易行 ,供区损伤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腱缺损 复合组织瓣移植 大收肌腱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10年临床总结 被引量:3
7
作者 吴岳嵩 王新伟 +6 位作者 陈建武 徐伯诚 崔振忠 赵重阳 范肃临 王文孝 陈长青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961-963,共3页
目的 :总结 10年来 9所医院用矩形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 :1987年 1月至 1996年 12月 ,9所医院用矩形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共 46 82例 ,其中男 3 2 78例 ,女 140 4例。骨折复位方法包括开放复位、半开放复位和闭合... 目的 :总结 10年来 9所医院用矩形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 :1987年 1月至 1996年 12月 ,9所医院用矩形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共 46 82例 ,其中男 3 2 78例 ,女 140 4例。骨折复位方法包括开放复位、半开放复位和闭合复位三种 ,评价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优 2 173例 (6 2 .89% ) ,良 947例 (2 7.40 % ) ,可 2 14例 (6 .19% ) ,差 12 1例 (3.5 0 % ) ,总优良率达到 90 .2 9%。结论 :矩形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有良好的生物学性能 ,能发挥弹性固定特点 ,手术简单易行 ,亦适用于严重开放性骨折的治疗 ,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较好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腓骨骨折 矩形髓内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恙虫病骨髓细胞形态学改变(附10例报告) 被引量:4
8
作者 郭宏德 黄支密 +1 位作者 柯为洵 顾小维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17-117,105,共2页
关键词 恙虫病 骨髓细胞形态学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双氯灭痛、透明质酸混合凝胶减轻复发性阿弗它口疮疼痛的随机双盲临床试验 被引量:1
9
作者 姜军松 吕兴标 +2 位作者 孙元斌 潘震亚 华柏春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 :验证 3%双氯灭痛、2 .5 %透明质酸混合凝胶能减轻复发性阿弗它口疮(RAU)疼痛的假设。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 ,对 6 0例未伴有系统性疾病的RAU病人进行单一剂量研究 ,分为三个治疗组 :3%双氯灭痛与 2 .5 %透明质酸混合凝... 目的 :验证 3%双氯灭痛、2 .5 %透明质酸混合凝胶能减轻复发性阿弗它口疮(RAU)疼痛的假设。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 ,对 6 0例未伴有系统性疾病的RAU病人进行单一剂量研究 ,分为三个治疗组 :3%双氯灭痛与 2 .5 %透明质酸混合凝胶组 ,2 .5 %透明质酸凝胶组 ,3%利多卡因凝胶组。治疗前与治疗后 1至 8小时作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疼痛评分。结果 :治疗后 2至 6小时区间 3%双氯灭痛与2 .5 %透明质酸凝胶联合应用组能使原有疼痛减轻 5 0 %~ 73% ,与治疗前比较 ,统计学差异显著 (P <0 .0 5 ) ;而同一时间单剂透明质酸凝胶以及利多卡因凝胶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3%双氯灭痛与 2 .5 %透明质酸混合凝胶是有效减少复发性阿弗它口疮疼痛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弗口疮 疼痛 双氯灭痛 透明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剂量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复发性阿弗它溃疡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10
作者 姜军松 吕兴标 +1 位作者 吴文兵 孙元斌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5期273-275,共3页
目的:验证微小剂量A型肉毒毒素能减轻复发性阿弗它溃疡(RAU)疼痛的假设。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临床试验,对80例未伴有系统性疾病的RAU病人进行单一剂量研究,分为两个组:A型肉毒毒素组,安慰剂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1至7天作视觉模拟评... 目的:验证微小剂量A型肉毒毒素能减轻复发性阿弗它溃疡(RAU)疼痛的假设。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临床试验,对80例未伴有系统性疾病的RAU病人进行单一剂量研究,分为两个组:A型肉毒毒素组,安慰剂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1至7天作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结果:治疗后2至6天区间A型肉毒毒素应用组能使原有疼痛减轻50%~82%,与治疗前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而同一时间安慰剂对照组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小剂量A型肉毒毒素是有效减少复发性阿弗它溃疡疼痛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复发性阿弗它溃疡 肉毒毒素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恙虫病致并发急性溶血13例
11
作者 郭宏德 柯为洵 +1 位作者 顾小维 宁文锡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5-35,39,共2页
关键词 恙虫病 并发症 溶血 急性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屑病患者皮损纤维连接蛋白(FN)及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免疫组化观察
12
作者 陈扬 郑茂荣 +1 位作者 牟贤龙 方跃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31-233,共3页
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12例银屑病患者皮损及12例正常人皮肤纤维连接蛋白(F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和分布。结果表明,正常人皮肤FN呈线状分布于基底膜,表皮FN、TGF-β1全部阴性。银屑病皮损表... 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12例银屑病患者皮损及12例正常人皮肤纤维连接蛋白(F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和分布。结果表明,正常人皮肤FN呈线状分布于基底膜,表皮FN、TGF-β1全部阴性。银屑病皮损表皮细胞间或细胞内FN染色阳性,呈网状或柱状排列;FN在表皮突明显缺损,其两侧增厚;TGF-β1在颗粒层和棘层有染色。提示银屑病皮损FN和TGF-β1异常表达,可能与银屑病免疫病理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纤维连接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13
作者 李谋深 邹玉秀 顾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5年第7期492-493,共2页
肝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检测的临床意义浙江省湖州市解放军98医院(313000)李谋深,邹玉秀,顾红透明质酸(HyaluronicAcia,HA)是一种氨基多糖,参与间质细胞合成,肝内皮细胞分解。HA在肝病中的意义,引起... 肝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检测的临床意义浙江省湖州市解放军98医院(313000)李谋深,邹玉秀,顾红透明质酸(HyaluronicAcia,HA)是一种氨基多糖,参与间质细胞合成,肝内皮细胞分解。HA在肝病中的意义,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我们应用放射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血清 透明质酸 放射免疫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扫描在髋臼骨折诊治中的应用及价值(附75例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小明 徐友平 +2 位作者 冯水云 吴水培 吕揆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59-561,共3页
CT扫描在髋臼骨折诊治中的应用及价值(附75例分析)罗小明①徐友平冯水云②吴水培③吕揆有髋臼骨折属高能骨折,其创伤程度重,治疗难度大,处理不当常引起严重后果。传统摄片因髋臼邻近解剖复杂及X线本身的局限性,往往不能获得... CT扫描在髋臼骨折诊治中的应用及价值(附75例分析)罗小明①徐友平冯水云②吴水培③吕揆有髋臼骨折属高能骨折,其创伤程度重,治疗难度大,处理不当常引起严重后果。传统摄片因髋臼邻近解剖复杂及X线本身的局限性,往往不能获得有关骨折及伴随损伤等详细情况,而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CT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