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吸内科教学查房应用循证医学的尝试 被引量:6
1
作者 谢于鹏 吴文栩 +1 位作者 曾海环 陈少贤 《中国医院》 2007年第2期67-68,共2页
探讨应用循证医学实践对毕业实习医生在呼吸内科病房进行教学查房。通过实际病例,指导学生询问病史,通过现有资料,查找循证医学依据指导诊断和治疗,初步体会对提高内科毕业实习质量有较大促进作用。
关键词 循证医学 教学查房 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医院管理队伍的职业化建设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宝玉 张启瑜 金新政 《中国医院》 2004年第12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医院管理人员 知晓 合资医院 外资医院 卫生事业发展 卫生改革 公立医院 队伍 尊重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码相机在医学影像专业教学及科研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侯宁健 曹国全 +1 位作者 王宏清 吴恩福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6期470-471,共2页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数码相机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发酵菌感染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变迁及治疗对策的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潘发愤 李庆兴 +4 位作者 郑宇 董培红 余一骏 周铁丽 舒雪芹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62-364,392,共4页
目的 分析近 2年 12 47株非发酵菌感染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 ,探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用 VITEK- AMS微生物自动鉴定仪鉴定到种 ,药敏试验采用其配套的 GNS- KI或 GNS- 2 0 1卡测定 17种抗菌药物抑菌浓度 ,按 NCCL SM7解释结果 ... 目的 分析近 2年 12 47株非发酵菌感染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 ,探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用 VITEK- AMS微生物自动鉴定仪鉴定到种 ,药敏试验采用其配套的 GNS- KI或 GNS- 2 0 1卡测定 17种抗菌药物抑菌浓度 ,按 NCCL SM7解释结果 ,并采用微量稀释法检测 10种抗菌药物 MIC90 。结果 非发酵菌占临床总细菌分离率 2 8.8% ,其中乙酸钙不动杆菌最多 (4 2 .74% ) ,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与嗜麦芽黄单胞菌 ,分别为 35 .2 8%与 6 .89%。83%感染患者伴有各种基础疾病 ,96 %患者存在各种高危因素。非发酵菌分布部位以呼吸道分离率最高 (6 3.4% ) ,其次为创面分泌物 (12 .18% ) ,泌尿道占 8.2 6 %。分离的菌株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第二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等多种抗菌药物耐药为 5 0 %~ 10 0 %。头孢他啶耐药率较其他第三代头孢菌素低 ,但它们之间无显著差异 (P>0 .0 5 ) ,而含酶抑制剂复方型抗菌药物哌拉西林 /三唑巴坦、替卡西林 /克拉维酸、头孢哌酮 /舒巴坦、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 (嗜麦芽黄单胞菌除外 )及哌拉西林、阿米卡星对非发酵菌耐药率低 (8.2 %~ 32 .8% ) ,与第三代头孢菌素及其他抗菌药物相比有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 非发酵菌耐药率高 ,治疗非发酵菌感染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治疗 ,同时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发酵菌 抗菌药物 耐药率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x-8基因在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高瞻 来丹丹 +5 位作者 张敏 周希 黄芳 黄晓燕 张怀勤 杨德业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82-1084,共3页
目的用RNA干扰技术选择性下调大鼠心肌细胞中转录因子Pax-8的表达,观察其对心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将H9C2(2-1)大鼠胚胎心肌细胞分为3组:针对Pax-8基因的小干扰RNA(Pax-8 siRNA)组,非特异性siRNA(NCsiRNA)组和空白对照组。前两... 目的用RNA干扰技术选择性下调大鼠心肌细胞中转录因子Pax-8的表达,观察其对心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将H9C2(2-1)大鼠胚胎心肌细胞分为3组:针对Pax-8基因的小干扰RNA(Pax-8 siRNA)组,非特异性siRNA(NCsiRNA)组和空白对照组。前两组分别给予相应siRNA(5μl)和Lipofectamine 2000(5μl)配制成的siRNA-脂质体复合物溶液,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细胞培养基。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测定Pax-8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荧光光度法检测半胱天冬酶(Caspase)-3活性以反映细胞凋亡,CCK-8法检验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结果与NCsiRNA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Pax-8 siRNA组的Pax-8 mRNA表达分别下调60.30%(P<0.05)和63.09%(P<0.05),蛋白表达分别下调50.38%(P<0.05)和54.17%(P<0.05),而NCsiRNA组与空白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Pax-8 siRNA组的Caspase-3活性较NCsiRNA组和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而后两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Pax-8 siRNA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高于NCsiRNA组(P<0.01)。结论Pax-8 siRNA能选择性下调心肌细胞中Pax-8的表达,并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X8蛋白 大鼠 肌细胞 心脏 细胞凋亡 RNA干扰 室间隔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颈胸交界段的MRI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6
作者 滕红林 王美豪 +3 位作者 贾连顺 肖建如 谭军 黎金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16-219,共4页
目的:探讨有利于术前选择脊柱颈胸交界段手术入路的颈胸段MRI测量方法。方法:随机抽取95例颈椎MRI片,测量胸骨上切迹向后水平延长至相应椎体前缘的距离(AO)和对应的椎体或椎间隙,同时测量胸骨上切迹向后上方至C7/T1椎间隙前缘中点的距离... 目的:探讨有利于术前选择脊柱颈胸交界段手术入路的颈胸段MRI测量方法。方法:随机抽取95例颈椎MRI片,测量胸骨上切迹向后水平延长至相应椎体前缘的距离(AO)和对应的椎体或椎间隙,同时测量胸骨上切迹向后上方至C7/T1椎间隙前缘中点的距离(BO),测量AB间的距离及两线之夹角(称为颈胸手术角)。结果:AO距离平均为50.40mm,BO距离平均50.97mm,AB距离平均为41.41mm,夹角平均为47.64°。胸骨上切迹相对应的椎体最常见的为T3椎体的上1/3,其次为T2/3椎间隙。结论:颈胸段手术入路的选择可结合患者脊柱颈胸段的MRI表现,判断颈胸结合部与胸骨上切迹以及胸骨角水平面的关系,估计常规的下颈椎低位前方入路或经仅劈胸骨柄的手术入路能否到达颈胸结合部的病灶,从而便于选择损伤最小、手术时间最短、手术并发症较少、利于患者康复的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颈胸交界段 MRI测量 磁共振成像 手术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操作者所受剂量的综合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智廷 曹国全 +1 位作者 闻彩云 黄周青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34-837,共4页
目的 测量和评价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第1术者在重要辐射剂量区域内所受辐射剂量,为操作者的辐射防护提供指导和帮助。方法 选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常用的7个体位,在无辐射防护情况下分别测定不同高度、不同视野、不同采集频率时第1术... 目的 测量和评价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第1术者在重要辐射剂量区域内所受辐射剂量,为操作者的辐射防护提供指导和帮助。方法 选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常用的7个体位,在无辐射防护情况下分别测定不同高度、不同视野、不同采集频率时第1术者体表入射剂量率,并绘制体表入射剂量分布图。结果 区域内剂量峰值都出现在20 ~ 70 cm高度范围内,在130 ~ 160 cm高度范围内又出现剂量次高峰,投照体位中以左脚位(spider位)时体表入射剂量最大;高采集频率时的剂量率明显高于低采集频率时;大视野剂量率明显高于小视野。结论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重点关注20 ~ 70 cm高度区域的放射防护,而对于左脚位以及130 ~ 160 cm高度范围内的辐射剂量的防护也不容忽视。在不影响图像质量和操作的情况下,应当选取采集频率低和小视野的曝光参数,尽可能减少术者的吸收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入射剂量率 辐射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小板及红细胞相关参数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虞丹丹 王明山 +1 位作者 吕美艳 徐春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770-1772,共3页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HUA)患者血小板及红细胞相关参数的变化。方法:选择175例HUA患者(男101例,女74例),按性别分组统计及根据尿酸(UA)水平分为轻、中、重度3组,另选健康体检者87例(男46例,女41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血小板数量(PLT)...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HUA)患者血小板及红细胞相关参数的变化。方法:选择175例HUA患者(男101例,女74例),按性别分组统计及根据尿酸(UA)水平分为轻、中、重度3组,另选健康体检者87例(男46例,女41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血小板数量(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红细胞数量(RBC)、血红蛋白含量(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及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与正常对照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女HUA组PLT明显高于各自正常对照组(P<0.05),而MPV明显降低(P<0.05),男性PDW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女性PDW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同时随着血UA水平的增加PLT逐渐增多(P<0.05),而MPV逐渐降低(P<0.05)。红细胞相关参数(RBC、Hb、MCV、RDW)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HUA可导致PLT增多,是机体血液处于血栓前状态的一大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血小板 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扩张术治疗结核性气道狭窄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1
9
作者 杜玉清 周为中 +1 位作者 陈成水 李玉萍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术治疗结核性气道狭窄的价值。方法15例结核性气管和支气管狭窄病人,经临床、肺功能评价后,在透视下经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气道球囊扩张术,每周扩张1次,连续3次,多叶狭窄病例采用分段扩张法,评价气道开放、近期疗效和肺功...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术治疗结核性气道狭窄的价值。方法15例结核性气管和支气管狭窄病人,经临床、肺功能评价后,在透视下经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气道球囊扩张术,每周扩张1次,连续3次,多叶狭窄病例采用分段扩张法,评价气道开放、近期疗效和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15例病人共扩张50次,平均3.3次,气道开放为90.6%,气道直径在扩张前后有显著性差异(t=6.783 0,P<0.05),扩张后肺功能有明显的改善(t=5.152 7,P<0.05);6个月内再狭窄率为18%,4例支气管狭窄合用支架。结论球囊扩张术对以纤维疤痕为主的气道狭窄疗效好,以肉芽增生为主的气道狭窄应多次扩张,必要时并用其他手段。球囊扩张术治疗结核性气道狭窄是气道开放、改善肺功能的较好介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扩张术 气管支气管狭窄 支气管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中西医疗效评价方法在胃癌治疗应用中的差异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海波 吴式琇 黄庆科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10期1169-1173,共5页
目的:观察中医及西医两种疗效评价方法在进展期胃癌患者治疗中的差异。方法:将进展期胃癌患者215例随机分为中药组115例和化疗组100例,中药组采用中药注射剂联合辩证论治汤剂治疗,化疗组采用OFL化疗方案治疗,疗程均为6周;以"中医... 目的:观察中医及西医两种疗效评价方法在进展期胃癌患者治疗中的差异。方法:将进展期胃癌患者215例随机分为中药组115例和化疗组100例,中药组采用中药注射剂联合辩证论治汤剂治疗,化疗组采用OFL化疗方案治疗,疗程均为6周;以"中医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临床受益评定标准"和"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同步对胃癌患者治疗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按照"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化疗组疗效较中药组升高(P<0.05),但按照"中医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临床受益评定标准"评价,中药组疗效较化疗组升高(P<0.05);上述两种评价方法得出的结论存在差异。结论:相对于"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中医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临床受益评定标准"更能反映中医药在治疗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效评价 进展期胃癌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肌酸钠停搏液对心功能不全瓣膜病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瑜 孙成超 姜晓芬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7期800-803,共4页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CP)对心功能不全瓣膜病患者术后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82例择期行瓣膜置换术或成形术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对照组,常规使用4∶1含血心脏停搏液;(2)外源性磷酸肌酸钠组(CP组),在心脏停搏液中加入注...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CP)对心功能不全瓣膜病患者术后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82例择期行瓣膜置换术或成形术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对照组,常规使用4∶1含血心脏停搏液;(2)外源性磷酸肌酸钠组(CP组),在心脏停搏液中加入注射用磷酸肌酸钠。于转机前及术后24h分别采血测定心肌酶谱,记录术后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及机械通气等情况。结果:CP组的心肌酶谱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心脏自动复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也较对照组缩短(P<0.05);血管活性药物应用量均较对照组小(P<0.05)。结论:心脏停搏液中加入磷酸肌酸钠有明显的心肌保护作用,有利于心功能不全瓣膜病患者术后心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肌酸钠 瓣膜病 体外循环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牙体表面成像在诊断上颌埋伏牙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2
作者 罗小平 陈伟建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牙体表面成像在上颌埋伏牙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82例临床怀疑上颌埋伏牙患者行上颌牙轴位螺旋CT容积扫描,应用多层螺旋CT的图像后处理技术作多层面重建(mu ltip la-nar reform ation,MPR)和三维重建(3-d im ens...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牙体表面成像在上颌埋伏牙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82例临床怀疑上颌埋伏牙患者行上颌牙轴位螺旋CT容积扫描,应用多层螺旋CT的图像后处理技术作多层面重建(mu ltip la-nar reform ation,MPR)和三维重建(3-d im ensional reconstruction,3D),获得单纯牙体的任意方向的三维立体图像或任意曲面的断层像。结果: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能立体全方位地显示上颌埋伏牙的形态、位置、萌出方向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能立体、直观地提供临床医师所需信息,在上颌埋伏牙的正畸治疗中有重要的诊断和指导治疗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生牙 多生牙 多层螺旋CT 上颌埋伏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动脉夹层动脉瘤—附3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则群 钟鸣 +3 位作者 谭显西 郑伟明 鲁祥和 林晨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233-235,共3页
目的 探讨椎动脉(VA)夹层动脉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选择。方法 3例VA夹层动脉瘤均行介入手术治疗,2例行支架植入和可脱性微弹簧圈栓塞,1例行载瘤动脉、动脉瘤球囊闭塞。结合文献分析3例VA夹层动脉瘤的诊疗过程。结果 2例表现为... 目的 探讨椎动脉(VA)夹层动脉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选择。方法 3例VA夹层动脉瘤均行介入手术治疗,2例行支架植入和可脱性微弹簧圈栓塞,1例行载瘤动脉、动脉瘤球囊闭塞。结合文献分析3例VA夹层动脉瘤的诊疗过程。结果 2例表现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表现为眩晕。脑血管造影为2例串珠样、1例形成梭形动脉瘤。2例恢复良好,1例术后死亡。结论 血管内治疗是VA夹层动脉瘤理想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 夹层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诊断 治疗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凝血素酶对颅脑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和出血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蓝仲岳 林海 +2 位作者 耿武军 张圣恭 蒋柳明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2期131-132,共2页
目的 探讨蛇凝血素酶对颅脑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和出血量的影响。方法 颅脑手术患者 3 6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18例 ,治疗组患者术前肌内注射蛇凝血素酶 1kU并静脉滴注蛇凝血素酶 1kU ,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 0 9%氯化钠注射液 4m... 目的 探讨蛇凝血素酶对颅脑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和出血量的影响。方法 颅脑手术患者 3 6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18例 ,治疗组患者术前肌内注射蛇凝血素酶 1kU并静脉滴注蛇凝血素酶 1kU ,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 0 9%氯化钠注射液 4mL。分别于手术前、手术开始后 1h、手术结束时抽取两组患者血样 ,测定凝血因子Ⅱ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因子Ⅰ (FIB)、血小板 (PLT)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结果 对照组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 (5 2 0± 160 )mL ,治疗组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 (4 3 5± 12 0 )mL ,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对照组患者术后PT、APTT与术前比较 ,有明显升高 ,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治疗组患者术后PT、APTT与术前比较无明显改变 (P >0 0 5 ) ,两组患者术前、术中与术后FIB、PLT均无明显改变。结论 蛇凝血素酶能有效维持颅脑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并降低术中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凝血素酶 颅脑手术 凝血功能 出血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癌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瑜 徐静 林福群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6-158,共3页
目的总结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癌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回顾索拉非尼治疗的34例晚期肝癌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及程度,治疗过程和护理措施,总结经验。结果本组34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足手综... 目的总结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癌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回顾索拉非尼治疗的34例晚期肝癌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及程度,治疗过程和护理措施,总结经验。结果本组34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足手综合征、疲劳、腹泻、高血压、皮疹等。其中足手综合征4级1例、3级3例,中性粒细胞减少3级1例,予以减量后症状缓解。结论熟悉索拉非尼的剂量、不良反应,严密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提供适当的护理,可提高治疗疗效和病人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拉非尼 晚期肝癌 不良反应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0例住院带状疱疹临床分析 被引量:34
16
作者 林霖霖 沈奇范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28-229,共2页
150例住院带状疱疹临床分析林霖霖,沈奇范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病毒性皮肤病。有关带状疱疹的各种临床表现曾有不少报道。本院1981~1994年13年中收治150例带状疱疹,现对其临床表现与年龄关系进... 150例住院带状疱疹临床分析林霖霖,沈奇范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病毒性皮肤病。有关带状疱疹的各种临床表现曾有不少报道。本院1981~1994年13年中收治150例带状疱疹,现对其临床表现与年龄关系进行回顾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噻肟钠致迟发急性喉头水肿1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贺彩芳 薛黎明 张晓晓 《医药导报》 CAS 2001年第10期667-667,共1页
关键词 头孢噻肟钠 过敏反应 急性喉头水肿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颠茄合剂中阿托品的含量 被引量:9
18
作者 林观样 徐晓卫 潘柔和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2期150-151,共2页
目的 建立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颠茄合剂中阿托品含量的方法 方法 固定相 :Alltima C1 8色谱柱 (4 6mm× 2 5 0mm ,5 μm) ;流动相 :0 0 5mol·mL 1 庚烷磺酸钠水溶液 乙腈 (65∶3 5 ) ;检测波长 :2 10nm。结果... 目的 建立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颠茄合剂中阿托品含量的方法 方法 固定相 :Alltima C1 8色谱柱 (4 6mm× 2 5 0mm ,5 μm) ;流动相 :0 0 5mol·mL 1 庚烷磺酸钠水溶液 乙腈 (65∶3 5 ) ;检测波长 :2 10nm。结果 阿托品在 8~ 12 0 μg·mL 1 范围内 ,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回归方程为A =15 3 0 8 163 9C -72 915 40 73 ,r =0 9995 ,平均回收率 99 87% ,RSD =1 75 %。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可用于测定颠茄合剂中阿托品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茄合剂 阿托品 含量测定 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诺昔康联合小剂量氯胺酮预防开颅患者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蓝仲岳 华平安 +2 位作者 岳军 姜晓芬 金烈烈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6期627-628,共2页
目的探讨氯诺昔康联合小剂量氯胺酮对开颅患者术后镇痛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择期开颅患者42例随机均分为Ⅰ、Ⅱ、Ⅲ组,每组14例。3组患者均用咪达唑仑+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铵静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术中以吸入异氟醚和持续静脉注射异丙... 目的探讨氯诺昔康联合小剂量氯胺酮对开颅患者术后镇痛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择期开颅患者42例随机均分为Ⅰ、Ⅱ、Ⅲ组,每组14例。3组患者均用咪达唑仑+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铵静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术中以吸入异氟醚和持续静脉注射异丙酚,间断给维库溴铵麻醉。Ⅰ组患者术前静脉注射氯诺昔康8 mg,同时静脉注射氯胺酮0.2 mg.kg-1,术后追加氯诺昔康8 mg;Ⅱ组患者只在术后给氯诺昔康8 mg;Ⅲ组患者未行镇痛。记录各患者的手术时间、全麻苏醒时间;观察并记录手术后3,6,18,24 h各时点的视觉模拟(VAS)评分及镇静评分;记录各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程度和发生率。结果3组患者手术时间、全麻苏醒时间无显著差别;Ⅰ、Ⅱ组患者镇痛优良率分别为85.2%,72.3%(P<0.05),术后3,6 hⅠ组与Ⅱ组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但Ⅰ组术后18 h VAS评分明显低于Ⅱ组(P<0.05);术后3,6,18 hⅠ组、Ⅱ组术后VAS评分均显著低于Ⅲ组(P<0.05),但术后24 h各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术后各组恶心、呕吐程度及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各组镇静评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氯诺昔康伍用小剂量氯胺酮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且不影响意识状态,是用于开颅患者的一种较理想的术后镇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诺昔康 氯胺酮 开颅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蟾素注射液致不良反应9例 被引量:18
20
作者 张秀华 张春红 《医药导报》 CAS 2004年第6期410-410,共1页
2001年1月~2003年1月,笔者发现应用中药制剂华蟾素注射液致不良反应9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患者9例,男6例,女3例,年龄47~70岁,平均56.0岁,9例均为中晚期肿瘤患者,其中肺癌5例,乳腺癌2例,颈部肿瘤及直肠癌各1例,既往体... 2001年1月~2003年1月,笔者发现应用中药制剂华蟾素注射液致不良反应9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患者9例,男6例,女3例,年龄47~70岁,平均56.0岁,9例均为中晚期肿瘤患者,其中肺癌5例,乳腺癌2例,颈部肿瘤及直肠癌各1例,既往体健,无长期用药史,否认食物、药物致变态反应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蟾素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