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田中的(微)塑料污染:来源、迁移、环境生态效应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56
1
作者 李鹏飞 侯德义 +2 位作者 王刘炜 吴唯民 潘仕镇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4-330,共17页
近年来,继海洋中的微塑料污染受到广泛关注后,土壤微塑料的环境风险逐渐受到重视,有关微塑料对土壤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取得了积极进展。本文总结了迄今为止的有关农田土壤中(微)塑料的研究成果和进展,阐明了当前国内外农田微塑料污染现... 近年来,继海洋中的微塑料污染受到广泛关注后,土壤微塑料的环境风险逐渐受到重视,有关微塑料对土壤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取得了积极进展。本文总结了迄今为止的有关农田土壤中(微)塑料的研究成果和进展,阐明了当前国内外农田微塑料污染现状;详细论述了农田土壤中(微)塑料的来源以及不同源对农田微塑料污染的潜在贡献;对农田微塑料污染现有的研究方法尤其是采样方案和微塑料的提取技术做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和论证;探讨了微塑料在土壤中的迁移、老化、与其他污染物的相互作用等环境行为和归趋,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效应和生态风险,并重点关注了微塑料污染对于农田土壤质量和食品安全带来的挑战;最后列举了部分现有的微塑料污染防治策略及其对农田中微塑料污染防治的意义,并对未来土壤中微塑料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文章认为,农田土壤的塑料与微塑料来自多种源头,其中塑料固体废物尤其是农业地膜是农田中微塑料的主要来源之一。微塑料进入土壤后,在外界物理、化学与生物等因素扰动或作用下,会发生不同尺度的迁移转化甚至生物反应,造成广泛的环境生态影响,主要有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土壤动物、植物生长等的不利影响,从而损害土壤健康,影响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此外,细小的微塑料颗粒尤其是纳米塑料存在经由食物链向人体富集的潜在风险。塑料在土壤环境中可能被生物碎化与缓慢生物降解。考虑到微塑料在环境中的广泛分布,持久性和生态风险,结合各国现有的防治策略,提出了相关的防治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微塑料 地膜 生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周边典型区域水体污染的遗传毒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邵鹏 刘锐 +4 位作者 袁星 蔡强 陈吕军 范筱京 张经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9-23,共5页
应用SOS/umu法对太湖周边12个典型区域水体的遗传毒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采样点水样的遗传毒性诱导率IR与提取物的水样体积呈较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其中,T1、T2、T3、T7、T8、T9、T10水样提取物有遗传毒性效应;各区域水体遗传毒性随... 应用SOS/umu法对太湖周边12个典型区域水体的遗传毒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采样点水样的遗传毒性诱导率IR与提取物的水样体积呈较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其中,T1、T2、T3、T7、T8、T9、T10水样提取物有遗传毒性效应;各区域水体遗传毒性随水情期大小排序为:汛前期>汛期,对于污染源较稳定的区域,水体遗传毒性在各水期变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遗传毒性 SOS/UM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里酸促进棉花对低汞污染农田土壤修复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徐灿灿 孙达 +3 位作者 王根荣 李瑾 刘锐 陈吕军 《上海农业学报》 2020年第3期70-74,共5页
为了提高低汞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效率,在低汞污染农田土壤中投加富里酸(投加量为0 kg/m2、0.075 kg/m2、0.150 kg/m2、0.225 kg/m2),并在试验结束后分析植株生物量和组织内汞含量及土壤总汞、有效汞含量,研究棉花对汞的富集情况。结果表... 为了提高低汞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效率,在低汞污染农田土壤中投加富里酸(投加量为0 kg/m2、0.075 kg/m2、0.150 kg/m2、0.225 kg/m2),并在试验结束后分析植株生物量和组织内汞含量及土壤总汞、有效汞含量,研究棉花对汞的富集情况。结果表明:投加富里酸对棉花植株生物量没有显著影响,但能提高植物中总汞的含量,促进植物根部汞向地上部分转运以及土壤总汞和有效汞的降低。富里酸投加量为0.075 kg/m2时促进效果最好,修复后,土壤总汞含量由0.45 mg/kg降低到0.34 mg/kg,土壤有效汞含量由1.45μg/kg降低到0.28μg/kg。所有处理中,棉絮没有汞检出。投加富里酸可作为促进棉花修复低汞污染农田土壤的潜在修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汞污染农田土壤 富里酸 棉花 植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曝气SBR处理火力发电厂废水的脱氮性能研究
4
作者 盛晓琳 刘锐 +3 位作者 诸剑锋 崔灿灿 张凡文 陈吕军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9-93,共5页
采用间歇曝气序批式膜生物反应器(IASBR)合并处理火力发电厂的脱硝氨站废水和再生废水,研究不同再生废水水质和m(COD)/m(TN)运行条件下的脱氮性能。结果表明,进水Ca^(2+)浓度对脱氮稳定性影响大,m(COD)/m(TN)对脱氮效率影响大,当进水Ca^... 采用间歇曝气序批式膜生物反应器(IASBR)合并处理火力发电厂的脱硝氨站废水和再生废水,研究不同再生废水水质和m(COD)/m(TN)运行条件下的脱氮性能。结果表明,进水Ca^(2+)浓度对脱氮稳定性影响大,m(COD)/m(TN)对脱氮效率影响大,当进水Ca^(2+)为332 mg/L时,NH_4^+-N去除率为96.0%,TN去除率分别为71.0%(m(COD)/m(TN)=1.7)和88.9%(m(COD)/m(TN)=3.7)。当进水Ca^(2+)质量浓度提高至750 mg/L时,NH_4^+-N和TN的去除率降至31.5%和29.8%,w(MLVSS)/w(MLSS)从61%降低至21%。将进水Ca^(2+)质量浓度降至61 mg/L并间歇排泥,w(MLVSS)/w(MLSS)和NH_4^+-N去除率分别提高至71%和99.1%,但TN去除率仅为26.0%(m(COD)/m(TN)=3.2),说明反应器遭受高Ca^(2+)冲击后,脱氮性能难以在短期内恢复。IASBR实现了在低碳氮比条件下的高效脱氮,在处理高氨氮低碳氮比废水上具有优越性,但控制进水Ca^(2+)质量浓度是稳定运行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硝氨站废水 再生废水 脱氮 钙离子 碳氮比 间歇曝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标准体系现状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9
5
作者 贺雷蕾 叶红玉 刘锐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61-1265,1270,共6页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标准体系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中起着指引和规范的作用,构建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对于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保障处理设施长效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浙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先试先行,历经了18年的实践探索,在推进大规模的...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标准体系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中起着指引和规范的作用,构建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对于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保障处理设施长效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浙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先试先行,历经了18年的实践探索,在推进大规模的设施建设、运维监管和提升改造中不断反思和完善,逐渐形成一套以地方标准为主、指导性技术文件为辅,覆盖专项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维护、监督管理和水质要求5块内容的标准体系。针对浙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标准体系的现状及问题,提出3项建议:完善标准体系,加强运行维护和户用处理设备相关标准;规范运维监管信息化建设,提升处理设施运维监管效率;规范水质现场速测技术和运维废弃物处理处置,加强资源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 标准体系 规划 设计建设 运行维护 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里酸促进苎麻对汞污染农田土壤修复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范占煌 孙佳峰 +3 位作者 陆永明 孙达 徐灿灿 刘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8期80-82,126,共4页
为了提高汞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效率,在汞污染农田土壤中投加富里酸(投加量为0、0.075、0.150、0.225 kg/m^(2)),并在试验结束后分析植物生物量和组织内汞含量及土壤中总汞、有效汞含量,研究富里酸促进苎麻对土壤汞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 为了提高汞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效率,在汞污染农田土壤中投加富里酸(投加量为0、0.075、0.150、0.225 kg/m^(2)),并在试验结束后分析植物生物量和组织内汞含量及土壤中总汞、有效汞含量,研究富里酸促进苎麻对土壤汞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投加富里酸可促进苎麻地上部分生长,但差异不显著,投加富里酸能提高苎麻中总汞的含量,促进苎麻根部汞向地上部分转运以及土壤中总汞和有效汞的降低。富里酸投加量为0.075 kg/m^(2)时促进效果最好,修复后,土壤中总汞含量由(0.56±0.05)mg/kg降低至(0.38±0.03)mg/kg,土壤中有效汞含量由(2.13±0.04)μg/kg降低至(0.97±0.07)μg/kg。投加富里酸可作为促进苎麻修复汞污染农田土壤的潜在修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汞污染农田土壤 富里酸 苎麻 强化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里酸促进印度芥菜-棉花轮作对汞污染农田土壤修复的研究
7
作者 范占煌 孙佳峰 +3 位作者 陆永明 孙达 徐灿灿 刘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7期85-88,105,共5页
[目的]提高汞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效率。[方法]在汞污染农田土壤中投加富里酸(投加量为0、0.075、0.150、0.225 kg/m^(2)),并在试验结束后分析植物生物量和组织内汞含量及土壤总汞、有效汞含量,研究富里酸促进印度芥菜-棉花轮作对土壤汞... [目的]提高汞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效率。[方法]在汞污染农田土壤中投加富里酸(投加量为0、0.075、0.150、0.225 kg/m^(2)),并在试验结束后分析植物生物量和组织内汞含量及土壤总汞、有效汞含量,研究富里酸促进印度芥菜-棉花轮作对土壤汞的修复效果。[结果]投加富里酸可促进印度芥菜、棉花植株生长,但差异不显著,投加富里酸能提高印度芥菜、棉花中总汞的含量,促进印度芥菜、棉花根部汞向地上部分转运以及土壤总汞和有效汞的降低。每个种植季都投加富里酸,且富里酸投加量为0.075 kg/m^(2)促进效果最好,修复后,土壤总汞含量由(0.56±0.05)mg/kg降低至(0.32±0.04)mg/kg,土壤有效汞含量由(2.13±0.04)μg/kg降低至(0.48±0.05)μg/kg。[结论]投加富里酸可作为促进印度芥菜-棉花轮作修复汞污染农田土壤的潜在修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汞污染农田土壤 富里酸 印度芥菜 棉花 轮作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境中腐殖酸的荧光参数及其与重金属络合常数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毅 兰亚琼 +1 位作者 金鹏康 徐会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2-436,462,共6页
采用三维激发-发射矩阵荧光光谱法(3DEEM),研究pH值和离子强度对腐殖酸荧光峰荧光强度比值和荧光指数的影响,并确定腐殖酸荧光峰所代表物质与重金属络合能力.结果表明:在某一pH值范围内,腐殖酸荧光峰荧光强度比值与pH值存在着一定的线... 采用三维激发-发射矩阵荧光光谱法(3DEEM),研究pH值和离子强度对腐殖酸荧光峰荧光强度比值和荧光指数的影响,并确定腐殖酸荧光峰所代表物质与重金属络合能力.结果表明:在某一pH值范围内,腐殖酸荧光峰荧光强度比值与pH值存在着一定的线性关系.腐殖酸荧光峰荧光强度比值较显著地依赖于溶液离子强度.pH值为10.0时荧光指数最小.商品腐殖酸和天然腐殖酸的荧光指数分别在1.14~1.30和1.55~1.87.商品腐殖酸位于(270~280)nm/(420~448)nm荧光峰代表的有机物与Cu^(2+)或Cd^(2+)络合产物的稳定程度比其位于(335~405)nm/(380-472)nm荧光峰所代表的类腐殖酸与Cu^(2+)或Cd^(2+)络合产物的较强.腐殖酸荧光峰所代表的有机物与Cu^(2+)结合能力比其与Cd^(2+)的强.不同腐殖酸荧光峰所代表有机物与不同重金属络合能力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酸 荧光参数 重金属 络合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BR-超滤-反渗透工艺深度处理化学合成橡胶废水的生产性试验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衍 郑炜 +4 位作者 刘锐 李伟 马敏杰 李荧 陈吕军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7-12,共6页
采用MBR-超滤-反渗透(MBR-UF-RO)组合工艺深度处理化学合成橡胶生产废水。MBR单元水力停留时间(HRT)为5h,处理生产废水水量1181m3/d,进水CODCr为158~451mg/L(平均258mg/L),出水CODCr为5~101mg/L(平均31mg/L),出水浊度小于0.2NTU,出水... 采用MBR-超滤-反渗透(MBR-UF-RO)组合工艺深度处理化学合成橡胶生产废水。MBR单元水力停留时间(HRT)为5h,处理生产废水水量1181m3/d,进水CODCr为158~451mg/L(平均258mg/L),出水CODCr为5~101mg/L(平均31mg/L),出水浊度小于0.2NTU,出水水质满足超滤进水水质要求。每15天交替进行高、低浓度在线化学清洗可有效控制MBR膜污染。MBR出水与430m3/d的循环冷却排污水混合后进行超滤和反渗透处理,反渗透出水电导率稳定在30~45μS/cm,满足企业回用冷却水水质要求。整套废水处理系统废污水回用率为62.8%,回用水的制水成本为4.34元/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橡胶 深度处理 废水回用 MBR 超滤(UF) 反渗透(R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宏基因组学解析不同污水处理系统的耐药基因组分布特征和传播机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苏志国 陈伟东 +5 位作者 郑宇涵 危婕 李菲菲 陈嘉瑜 陈吕军 温东辉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3,共13页
污水处理厂是向水环境中传播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的热点。与城镇污水相比,工业园区废水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更有利于ARGs的增殖和扩散。为探究不同类型废水环境的ARGs组成特征和潜在的传播风险,采用... 污水处理厂是向水环境中传播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的热点。与城镇污水相比,工业园区废水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更有利于ARGs的增殖和扩散。为探究不同类型废水环境的ARGs组成特征和潜在的传播风险,采用宏基因组学技术分别对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W1-SD)、工业园区废水处理系统(W1-SI)和2个城镇综合污水处理系统(W2-LH1和W2-LH2)进行取样调查。结果显示,多重耐药类、磺胺类、氨基糖苷类和杆菌肽类抗性基因是废水环境中的主要耐药类型,Ⅰ型整合子、转座酶基因等可移动遗传元件(MGEs)对sul1、aadA和ereA等基因亚型的增殖扩散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序列分型发现质粒型ARGs的相对丰度更高,尤其是在进水样品中,氨基糖苷类和磺胺类等抗性基因是主要的质粒型ARGs;污水处理过程削减了ARGs多样性,且经过二次沉淀工艺,ARGs丰度均明显降低,但在W1-SI和W2-LH2中,后续的深度处理工艺又使ARGs丰度升高;与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相比,W1-SI的ARGs组成更为稳定,最终排水中富集了较高丰度的质粒型ARGs,同时识别到了高频率的潜在水平基因转移事件和2条携带多种抗性基因的重叠群序列(contigs),表明工业园区废水排放具有更高的ARGs传播风险。本研究丰富了不同类型废水环境耐药基因组的已有认知,为有效管控废水排放特别是工业园区废水排放的健康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 污水处理厂 工业废水 宏基因组 传播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复合菌剂对3种氮杂环芳烃化合物的降解机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寅 郑中原 +3 位作者 赵翠 张永明 刘锐 温东辉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15-920,共6页
将由焦化活性污泥中提取的1株吡啶降解菌BC026、1株喹啉降解菌BW004及2株咔唑降解菌BC039和BC046,按一定比例配制成复合菌剂M19,应用于吡啶、喹啉和咔唑的同步降解,探讨3种氮杂环芳烃化合物的降解机理。实验结果表明:M19的同步降解效率... 将由焦化活性污泥中提取的1株吡啶降解菌BC026、1株喹啉降解菌BW004及2株咔唑降解菌BC039和BC046,按一定比例配制成复合菌剂M19,应用于吡啶、喹啉和咔唑的同步降解,探讨3种氮杂环芳烃化合物的降解机理。实验结果表明:M19的同步降解效率比单菌株降解效率高,其中喹啉降解中间产物与单菌降解结果相同;4株菌在复合条件下生长良好,且喹啉降解基因和咔唑降解基因得到保持。M19对3种污染物的同步降解过程是各株降解菌作用的加合,但由于消除了各污染物对非其降解菌的抑制作用,菌株之间表现为一种互利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菌剂 氮杂环芳烃化合物(NHCs) 降解基因 中间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优先控制区域识别与监管策略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敏 许枫 +3 位作者 宋小燕 刘锐 张永明 陈吕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368-5376,共9页
选取嘉兴市秀洲区和海宁市为研究对象,以乡镇区划为研究单元,采用综合源强估算法和GIS软件,对处理设施的氨氮(NH3-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排放强度进行定量估算和空间分析.结果表明,秀洲区处理设施的NH3-N和COD排放强度高于海宁... 选取嘉兴市秀洲区和海宁市为研究对象,以乡镇区划为研究单元,采用综合源强估算法和GIS软件,对处理设施的氨氮(NH3-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排放强度进行定量估算和空间分析.结果表明,秀洲区处理设施的NH3-N和COD排放强度高于海宁市,而TP排放强度与海宁市差不多.秀洲区内,洪合镇各污染物的排放强度均最高;海宁市内,盐官镇NH3-N排放强度最高,许村镇TP和COD排放强度最高.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加权指数法计算排污权重,再结合生态敏感性评价和环境功能区划,筛选出运维和监管优先控制区.秀洲区内,洪合镇、王江泾镇、油车港镇被划分为优先控制区,该优先控制区内处理设施数量占比27.87%,排污权重占比72.42%,通过重点监管17.66%的设施,可监管秀洲区59.98%的污染物排放.海宁市内,长安镇、许村镇、海洲街道、盐官镇、袁花镇被划分为优先控制区,该优先控制区内设施数量占比69.10%,排污权重占比71.23%,通过重点监管16.85%的设施,可监管海宁市43.54%的污染物排放.研究结果可为提高设施的运维监管效率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排放强度 生态敏感性评价 优先控制 运维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螯合剂促进印度芥菜修复低汞污染农田土壤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灿灿 孙达 +3 位作者 王根荣 李瑾 刘锐 陈吕军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2期56-61,共6页
为了提高低汞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效率,在低汞污染农田土壤中分别投加螯合剂硫代硫酸钠、富里酸(投加量均为0.075、0.15、0.225kg/m^2),研究印度芥菜对汞的富集情况,并分析植物生物量和组织内汞含量及土壤总汞、有效汞含量。结果表明,硫... 为了提高低汞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效率,在低汞污染农田土壤中分别投加螯合剂硫代硫酸钠、富里酸(投加量均为0.075、0.15、0.225kg/m^2),研究印度芥菜对汞的富集情况,并分析植物生物量和组织内汞含量及土壤总汞、有效汞含量。结果表明,硫代硫酸钠(0.075~0.225kg/m^2)并未抑制印度芥菜生长,且能提高植物中总汞的含量,促进植物根部汞向地上部分转运,促进土壤总汞及有效汞含量的降低;投加富里酸能促进印度芥菜生长,提高植物中总汞的含量,促进土壤总汞及有效汞含量的降低,投加量为0.075~0.15kg/m^2时,促进植物根部汞向地上部分转运。硫代硫酸钠、富里酸投加量均为0.15kg/m^2,修复后,土壤总汞含量均由0.45mg/kg降低到0.35mg/kg,土壤有效汞含量由1.45μg/kg分别降低到0.57、0.63μg/kg。投加螯合剂硫代硫酸钠或富里酸,可作为促进印度芥菜修复低汞污染农田土壤的潜在修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汞污染农田土壤 硫代硫酸钠 富里酸 植物修复 印度芥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