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远洋渔业职务船员培训工作的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胡波华 池弘福 王伟军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240-243,共4页
根据近10年从事渔业船员培训工作的实践,结合浙江省渔业职务船员的现状,指出加强渔业职务船员培训的重要性,特别是对浙江省远洋渔船职务船员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具体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渔船 职务船员 培训 重要性 远洋渔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舟山市休闲渔业的SWOT分析和对策 被引量:4
2
作者 何全超 宋伟华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2-24,共3页
休闲渔业(Leisure Fishing)是一种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集休闲,娱乐,观光,旅游,文化,餐饮等行业与渔业有机结合为一体,产业联动性强、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污染低、可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都市与渔村对接,有利于物... 休闲渔业(Leisure Fishing)是一种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集休闲,娱乐,观光,旅游,文化,餐饮等行业与渔业有机结合为一体,产业联动性强、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污染低、可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都市与渔村对接,有利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渔业 SWOT分析 舟山市 浙江省 精神文明建设 第三产业 市场需求 第一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系统理论在浙江省海洋水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应用──(Ⅱ) 被引量:4
3
作者 宋伟华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2期91-96,111,共7页
在对浙江省海洋水产业调查的基础上,应用灰色模型理论对浙江省海洋捕 捞 业、海水养殖业和海洋水产品加工业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相关性,分别建立数值模型并 预测发展的趋势,并依据该数值模型所作的评估结果,提出了对浙江省海洋水... 在对浙江省海洋水产业调查的基础上,应用灰色模型理论对浙江省海洋捕 捞 业、海水养殖业和海洋水产品加工业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相关性,分别建立数值模型并 预测发展的趋势,并依据该数值模型所作的评估结果,提出了对浙江省海洋水产业结构的调 整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捕捞业 海水养殖业 海洋水产品加工业 灰色模型 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南部外海鱼类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 被引量:20
4
作者 俞存根 虞聪达 +2 位作者 章飞军 宁平 郑基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3-360,共8页
根据2006年5月、9月、11月和2007年2月浙江南部外海渔业资源调查结果,用渔获率作为鱼类资源分布的数量指标,对浙江南部外海的鱼类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季节变化趋势作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浙江南部外海调查海域鱼类种类约有205种,其中... 根据2006年5月、9月、11月和2007年2月浙江南部外海渔业资源调查结果,用渔获率作为鱼类资源分布的数量指标,对浙江南部外海的鱼类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季节变化趋势作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浙江南部外海调查海域鱼类种类约有205种,其中海南鳒鲆、长臂沙鲽是2个东海区新记录种。刺鲳、竹筴鱼、发光鲷、条尾鲱鲤、尖牙鲷、短鳍红娘鱼、短鳄齿鱼、带鱼、多棘腔吻鳕、花斑蛇鲻等22种鱼类是调查海域底拖网的主要捕捞鱼类,约占鱼类总渔获量的64.58%,而其它种类的渔获量较少。不同季节的经济鱼类渔获物组成相差较大,渔获量高峰期主要出现在夏、秋季,主要捕捞刺鲳、竹筴鱼、条尾鲱鲤、短鳍红娘鱼、黄鳍马面鲀等,而带鱼主要出现在春、夏季和冬季。资源数量分布较高的海区是27°30′—28°30′N海域以及26°00′—27°00′N、121°30′—123°00′E海域,而春季、秋季和冬季虽然资源密度没有夏季高,秋季和冬季调查海域的鱼类资源数量明显下降,但其数量的地理分布趋势与夏季基本相同。主要种类的空间分布特点如下:刺鲳、带鱼、海鳗、日本红娘鱼、日本方头鱼等的主要渔场分布在80—100m水深海域;黑、真鲷、鲐鱼、高体若鲹等的主要渔场分布在100—200m水深海域;而竹筴鱼、条尾鲱鲤、短鳍红娘鱼等则在整个调查海域都有分布,属于分布范围广的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种类组成 数量分布 浙江南部外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近海蟹类资源合理利用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俞存根 宋海棠 +1 位作者 姚光(?) 沈小乐 《海洋渔业》 CSCD 2003年第3期136-141,共6页
根据调查得知,浙江近海蟹类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在渔业上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约有8~9种。80年代以前利用较多的主要是三疣梭子蟹,而其它蟹类资源利用甚少。进入80年代以后,由于近海多种经济鱼类资源衰退,促使作业结构调整,恢复了流刺网... 根据调查得知,浙江近海蟹类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在渔业上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约有8~9种。80年代以前利用较多的主要是三疣梭子蟹,而其它蟹类资源利用甚少。进入80年代以后,由于近海多种经济鱼类资源衰退,促使作业结构调整,恢复了流刺网作业,发展了桁杆拖虾。90代以后,兴起蟹笼作业,蟹类资源不断得以开发利用,渔获产量迅速提高。目前三疣梭子蟹已过度利用,而细点圆趾蟹、锈斑(虫寻)、日本(虫寻)、武士(虫寻)等蟹类资源呈上升趋势,群体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本文在全面了解浙江省蟹类资源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近海 蟹类资源 合理利用 资源特征 渔场 渔期 执法管理 生物学 保鲜技术 加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近海游泳虾类的种类与区系组成及区系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丁跃平 宋海棠 +1 位作者 俞存根 许源剑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32-136,151,共6页
根据80年代的浙江近海虾类资源调查结果,综合以前的浙江沿海虾类调查资料,报道了浙江近海游泳虾类64种,隶属于11科33属。结合本省海洋水文、气候条件和虾类的分布特点,分析了虾类的区系组成和区系性质,区系组成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来... 根据80年代的浙江近海虾类资源调查结果,综合以前的浙江沿海虾类调查资料,报道了浙江近海游泳虾类64种,隶属于11科33属。结合本省海洋水文、气候条件和虾类的分布特点,分析了虾类的区系组成和区系性质,区系组成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来自印度-西太平洋热带区的暖水性种类,第二部分为地方性种类,第三部分来自北方的冷水性种类,认为浙江近海的游泳虾类区系属于印度-西太平洋区,且临近它的北界,具有亚热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游泳虾类 区系组成 区系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舟山休闲渔业发展探讨 被引量:22
7
作者 虞聪达 商 弘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9-12,19,共5页
根据舟山海洋渔业和海洋旅游的调查,以及国内外休闲渔业的有关资料,就舟山发展休闲渔业的必要性、可行性和休闲渔业形式、游钓渔具渔法等作了一些初浅的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发展具有舟山特色休闲渔业的建议。
关键词 舟山 休闲渔业 海洋渔业 游钓渔具 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渔船海上交通事故隐患因子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丁天明 胡波华 蒋琅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139-143,165,共6页
采用问卷调查、管理部门调查、渔船实地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法,运用安全系统工程学理论,阐述了浙江省渔船海上交通事故现状及特点,分析研究了事故存在的隐患因子,并提出控制事故隐患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浙江 渔船 海上交通事故 隐患因子 渔业环境 渔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中南部海域锈斑蟳渔业生物学和数量分布 被引量:11
9
作者 俞存根 宋海棠 姚光展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5年第3期24-28,共5页
研究了1998-1999年东海区虾蟹类调查所获的部分锈斑蟳样品与1998~2004年在东海拖虾作业与蟹笼作业等周年逐月渔获物中采集的锈斑蟳样品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东海锈斑蟳渔获群体的甲长范围为26~105 mm,甲宽范围为36~165 mm,体重范围... 研究了1998-1999年东海区虾蟹类调查所获的部分锈斑蟳样品与1998~2004年在东海拖虾作业与蟹笼作业等周年逐月渔获物中采集的锈斑蟳样品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东海锈斑蟳渔获群体的甲长范围为26~105 mm,甲宽范围为36~165 mm,体重范围为5~610 g,雄性个体平均要略大于雌性个体;周年雌蟹略多于雄蟹,性比为1∶0.94,繁殖期为7~12月,繁殖高峰期为8~10月,不同个体怀卵量在113 867~1 594 167粒之间;调查海区10月开始出现幼蟹,5月生长加速,最小抱卵个体的甲长为60 mm,甲宽为85 mm,体重为110 g.另根据1998~1999年调查资料分析得知:锈斑蟳主要分布在长江口渔场以南水深60 m以内海域,中心区分布在闽东渔场,渔期为11月~翌年2月,是舟山、长江口渔场三疣梭子蟹汛期结束后,蟹笼、流刺网作业的又一主捕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锈斑蟳 生物学特性 数量分布 东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黄海鲐鯵鱼渔场与海洋环境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飞 钱伟国 田思泉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4-71,共8页
根据2000~2004年7~12月东、黄海鲐鯵鱼生产统计以及表层温度和盐度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数理统计方法,对鲐鯵鱼产量分布及作业渔场与表层温度、盐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鲐鯵鱼高产(2000t)区域主要在122~125°E、26... 根据2000~2004年7~12月东、黄海鲐鯵鱼生产统计以及表层温度和盐度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数理统计方法,对鲐鯵鱼产量分布及作业渔场与表层温度、盐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鲐鯵鱼高产(2000t)区域主要在122~125°E、26~28°N和123~125°E、32~38°N之间的海域。整个渔场的产量分布呈南部和北部高而中部低的态势。南北渔场汛期差异明显,南部渔场高产期集中在8~9月份,北部渔场高产期集中在10~11月份,且北部渔场高产期的产量比南部渔场高出22.7%。鲐鯵鱼适温范围为9.5~29.5℃,最适范围为28.5~29.5℃;适盐范围为30.9~34.4,最适范围为32.8~34.2。经非参数统计K-S检验结果是可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鲐鯵鱼 产量分布 渔场 海洋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南部外海渔场鱼类区系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宁平 俞存根 +1 位作者 虞聪达 陈全震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266-270,共5页
根据2006年5月--2007年2月在浙江南部外海渔场使用单拖网开展渔业资源调查所获的鱼类样品,初步研究分析了该海域鱼类种类组成和区系特征。结果表明:浙江南部外海渔场调查海域共有鱼类205种,其中硬骨鱼类为195种,软骨鱼类为10种,隶属于2... 根据2006年5月--2007年2月在浙江南部外海渔场使用单拖网开展渔业资源调查所获的鱼类样品,初步研究分析了该海域鱼类种类组成和区系特征。结果表明:浙江南部外海渔场调查海域共有鱼类205种,其中硬骨鱼类为195种,软骨鱼类为10种,隶属于20目,85科,145属。大多数为暖水性种类,共有135种,占鱼类总种数的65.9%;暖温性种类次之,共有67种,占鱼类总种数的32.7%;冷温性种类较少,仅3种,占鱼类总种数的1.5%。鱼类区系属印度-西太平洋区的中-日亚区,其区系关系与我国南海的关系最为密切,其次是是日本,而与黄海、渤海关系较疏远。在调查所得的鱼类中,以底层鱼类所占比重最大,为65.9%,近底层鱼类次之,占15.6%,岩礁性鱼类、中上层鱼类分别占9.8%、8.8%。经济价值较高、捕捞产量较好的重要种类主要是刺鲳、竹筴鱼、短鳍红娘鱼、带鱼、黄鳍马面鲀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区系特征 地理分布 浙江南部外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图投影及其在基于GIS的海洋数值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严世强 熊德琪 +1 位作者 滕广伟 虞浩臣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321-326,共6页
介绍了海洋地理信息系统中坐标及向量转换的过程,同时以扩散范围和潮流为例,论述了不同投影方式下的海洋数值计算结果在GIS中的转换,扩大了GIS的应用范围,提高了精度。将其应用于溢油应急反应系统中,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关键词 地图投影 GIS 海洋数值预报 坐标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沿海海雾发生规律和成因浅析 被引量:34
13
作者 侯伟芬 王家宏 《东海海洋》 2004年第2期9-12,共4页
分析了浙江沿海海雾的时间分布和地理分布的规律及其成因,结果如下:浙江沿海海雾时间分布集中在3~6月,这种时间分布主要受海气温度、湿度及季风等的影响;浙江沿海海雾的地理分布集中在嵊泗至坎门一带,这种地理分布与浙江近海的海流分... 分析了浙江沿海海雾的时间分布和地理分布的规律及其成因,结果如下:浙江沿海海雾时间分布集中在3~6月,这种时间分布主要受海气温度、湿度及季风等的影响;浙江沿海海雾的地理分布集中在嵊泗至坎门一带,这种地理分布与浙江近海的海流分布有密切关系。另外,当大气环流和水温出现异常时,浙江沿海海雾也会有异常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雾 时间分布 地理分布 成因 浙江沿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舟山市休闲渔业现状及发展探讨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迎宾 俞存根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7-78,共2页
渔业是舟山市重要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在1978年~1998年的20年中,全市渔业经济呈持续高增长态势,渔业的产量、产值年均增长率分别达6.2%和9%。而1999年,全市渔业产量仅比上年增长0.26%,产值仅比上年增长5.8%,2000年产量基... 渔业是舟山市重要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在1978年~1998年的20年中,全市渔业经济呈持续高增长态势,渔业的产量、产值年均增长率分别达6.2%和9%。而1999年,全市渔业产量仅比上年增长0.26%,产值仅比上年增长5.8%,2000年产量基本上是零增长。导致这种情形发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捕捞强度不断加大、渔业资源日益衰退、海洋环境污染加剧、渔业成本不断增加,特别是中日和中韩渔业协定的生效与实施,使以捕捞为主的舟山传统渔业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现状 舟山市 休闲 海洋环境污染 中韩渔业协定 渔业产量 捕捞强度 年均增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海底串”渔具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文斌 宋伟华 +1 位作者 姚光展 李凯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206-210,共5页
在2006年11-12月浙江省未定性渔具调查中对"海底串"的渔具结构、作业方式、渔业现状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分析认为"海底串"属于张网类,单片型,锚式,并对海底串作业的规范化管理提出了意见。
关键词 海底串 渔具渔法 渔业现状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底边界层动物 被引量:2
16
作者 商弘 章飞军 郭学武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59,共7页
底边界层动物是生活在海洋底边界层中的特定生物类群,通常包括超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两大类。底边界层动物的生态学意义表现在,它们是海洋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层系统底栖系统耦合过程的重要环节,是陆架海的碳垂直通量的重要影响因... 底边界层动物是生活在海洋底边界层中的特定生物类群,通常包括超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两大类。底边界层动物的生态学意义表现在,它们是海洋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层系统底栖系统耦合过程的重要环节,是陆架海的碳垂直通量的重要影响因子。底边界层动物的采样装置主要包括滑橇式和陷阱式两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边界层动物 生物类群 研究方法 生态学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北部沿海嫁Cellana toreuma(Reeve)生态习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志铮 吴常文 刘祖毅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1期7-13,共7页
根据 1996年 9月至 1999年 7月间对浙江北部沿海嫁■进行资源生态调查和实验生态观察所获资料,报道了该海区嫁■ 的分布特点、摄食习性、行为习性和对外界环境因子的耐受度和适应性 ,分析并探讨了该海区嫁■ 的种间关系及其对外界环境... 根据 1996年 9月至 1999年 7月间对浙江北部沿海嫁■进行资源生态调查和实验生态观察所获资料,报道了该海区嫁■ 的分布特点、摄食习性、行为习性和对外界环境因子的耐受度和适应性 ,分析并探讨了该海区嫁■ 的种间关系及其对外界环境因子的生态适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嫁qi 生态习性 摄食习性 行为习性 环境 生态适应机理 耐受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沿海大风形势及其对渔船安全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侯伟芬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130-133,共4页
根据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渔业船舶水上重大交通事故的统计数据发现,由于海上大风浪造成的海事仅次于碰撞事故,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十分惨重;从月份分布看,冬半年发生的海事明显高于夏半年,这主要与冬半年发生的大风形势有直接关系。
关键词 渔船 渔业安全 海洋事故 海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捕捞业管理与发展智能系统模式优化设计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伟华 梁振林 +3 位作者 佘显炜 虞浩臣 宋协法 水柏年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2003年第2期59-65,共7页
主要介绍了海洋捕捞业专家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分为 4部分 :海洋渔业资源系统 ,海洋捕捞生产系统 ,海洋捕捞管理服务系统和海洋捕捞辅助系统。每个部分又分为相应的子系统 ,它们相互结合、相互作用 ,并结合一些实际情况对主要的 3... 主要介绍了海洋捕捞业专家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分为 4部分 :海洋渔业资源系统 ,海洋捕捞生产系统 ,海洋捕捞管理服务系统和海洋捕捞辅助系统。每个部分又分为相应的子系统 ,它们相互结合、相互作用 ,并结合一些实际情况对主要的 3个子系统进行了初步的预报、检验和评估 ,得出建立海洋捕捞业专家系统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同时对今后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捕捞业 人工智能 预报和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洋性金枪鱼渔业发展探讨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飞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3期217-220,229,共5页
从分析金枪鱼类主要经济种类的资源状况着手,阐述了我国远洋金枪鱼渔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我国今后发展大洋性金枪鱼渔业的紧迫性、重要性,并进一步提出了发展大洋性金枪鱼渔业的对策。
关键词 大洋性金枪鱼渔业 发展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