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帆式张网渔业现状的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陈卫平 薄治礼 +1 位作者 周婉霞 朱文斌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1期70-74,共5页
根据2艘帆式张网资源监测船从2003-2007年连续5年渔业调查资料,剖析近年浙江帆式张网渔业状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管理对策。研究结果表明,近几年浙江帆式张网船有1 100~1 200艘,产量占浙江海洋捕捞总产量的9.43%~10.02%。作业海区... 根据2艘帆式张网资源监测船从2003-2007年连续5年渔业调查资料,剖析近年浙江帆式张网渔业状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管理对策。研究结果表明,近几年浙江帆式张网船有1 100~1 200艘,产量占浙江海洋捕捞总产量的9.43%~10.02%。作业海区在29°31′~33°30′N、122°30′~126°30′E之间海域,渔获物由小黄鱼、带鱼、鲳鱼等多种经济鱼类和甲壳类、头足类以及多种小型低值杂鱼组成。经济效益有年间波动,以2007年为最高。文章最后提出了存在问题及控制生产规模,进行网具改革等管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帆式张网 渔业现状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海域常见水母种类及旺发年份对渔业生产影响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陈卫平 薄治礼 +1 位作者 周婉霞 薛利建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266-271,共6页
根据5艘(定置张网、帆张网各2艘、拖网1艘)资源监测船从2003-2006年在浙江海域对水母调查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将收集到本海域常见的水母种类标本(样品)进行鉴定,初步鉴定出水母隶属5个目、9个科,共12种,对每一种类作了描述。并阐述... 根据5艘(定置张网、帆张网各2艘、拖网1艘)资源监测船从2003-2006年在浙江海域对水母调查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将收集到本海域常见的水母种类标本(样品)进行鉴定,初步鉴定出水母隶属5个目、9个科,共12种,对每一种类作了描述。并阐述了大型水母对浙江省渔业生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母种类 调查监测 浙江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群众灯光围网渔业现状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洪亮 潘国良 +1 位作者 姚光展 周永东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4期397-401,406,共6页
对灯光围网调查船2002-2005年的渔业生产调查资料、舟山市渔业统计资料和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历年来的上层鱼监测资料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2002~2005年,浙江省群众灯光围网渔业的作业渔场主要集中在28°~32°N、122... 对灯光围网调查船2002-2005年的渔业生产调查资料、舟山市渔业统计资料和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历年来的上层鱼监测资料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2002~2005年,浙江省群众灯光围网渔业的作业渔场主要集中在28°~32°N、122°~125°E之间的海域,渔期一般为每年的7~9月;鲐鲹鱼占总渔获的年均比例为98.97%;根据历史资料粗略推算,调查海域鲐鲹鱼等中上层鱼类的资源量约为12×104t,最大持续产量为5.8~6.7 t,最佳捕捞船数315组左右。目前,东海北部渔场的鲐鲹鱼资源已有被过度开发利用的迹象,灯光围网渔船发展速度过于迅猛。建议今后对灯光围网渔业的管理应由过去的扶持、鼓励向有序化、规范化的方向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渔业 灯光围网 鲐骖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群众传统灯光围网渔业利用资源状况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洪亮 周永东 姚光展 《海洋渔业》 CSCD 2007年第2期174-178,共5页
根据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1971—2006年的监测资料及2001—2006年的社会调查资料,对浙江省群众传统灯光围网渔业及其利用资源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Schaefer和Fox模型估算,现作业渔场的平均最大持续产量为6.52×10^4t,... 根据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1971—2006年的监测资料及2001—2006年的社会调查资料,对浙江省群众传统灯光围网渔业及其利用资源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Schaefer和Fox模型估算,现作业渔场的平均最大持续产量为6.52×10^4t,相应的捕捞努力量为2.62×10^4组×天;在其发展过程中发生了两次过度捕捞,分别在1986—1988年与2003—2005年。2001—2006年间,2004年的经济效益最为显著,船均利润达23,35万元,而最差的2006年只及它的11.61%。建议今后将船组数量控制在2003年的水平,即300组左右,并将每年的6—7月设为休渔期,鲐鱼的最小可捕体重标准定为75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渔业 灯光围网 鲐鳗鱼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沿岸养殖贝类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状况监测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雪昌 梅光明 +4 位作者 郭远明 朱敬萍 张小军 孙秀梅 薛彬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40-45,共6页
2009-2010年对浙江沿岸三门湾、乐清湾和嵊泗海水贝类养殖区采样151批次,连续2年监测了贝类微生物、贝类毒素和重金属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浙江沿岸贝类产品尚存在一定风险,部分样品有贝类毒素检出或重金属含量超标现象,应... 2009-2010年对浙江沿岸三门湾、乐清湾和嵊泗海水贝类养殖区采样151批次,连续2年监测了贝类微生物、贝类毒素和重金属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浙江沿岸贝类产品尚存在一定风险,部分样品有贝类毒素检出或重金属含量超标现象,应引起贝类消费者和相关渔业管理部门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沿岸 贝类 微生物 贝类毒素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近海游泳虾类的种类与区系组成及区系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丁跃平 宋海棠 +1 位作者 俞存根 许源剑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32-136,151,共6页
根据80年代的浙江近海虾类资源调查结果,综合以前的浙江沿海虾类调查资料,报道了浙江近海游泳虾类64种,隶属于11科33属。结合本省海洋水文、气候条件和虾类的分布特点,分析了虾类的区系组成和区系性质,区系组成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来... 根据80年代的浙江近海虾类资源调查结果,综合以前的浙江沿海虾类调查资料,报道了浙江近海游泳虾类64种,隶属于11科33属。结合本省海洋水文、气候条件和虾类的分布特点,分析了虾类的区系组成和区系性质,区系组成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来自印度-西太平洋热带区的暖水性种类,第二部分为地方性种类,第三部分来自北方的冷水性种类,认为浙江近海的游泳虾类区系属于印度-西太平洋区,且临近它的北界,具有亚热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游泳虾类 区系组成 区系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近海流刺网渔业现状的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潘国良 张洪亮 +1 位作者 贺舟挺 刘子藩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324-328,334,共6页
根据对浙江省沿海4市(舟山、宁波、台州、温州)渔区1996~2005年流刺网渔业的调查及浙江渔场流刺网监测船资料,研究了浙江沿海流刺网作业的渔业概况、渔具规格、渔获物组成、数量分布、渔船经济效益、存在问题及管理对策。结果表明,近... 根据对浙江省沿海4市(舟山、宁波、台州、温州)渔区1996~2005年流刺网渔业的调查及浙江渔场流刺网监测船资料,研究了浙江沿海流刺网作业的渔业概况、渔具规格、渔获物组成、数量分布、渔船经济效益、存在问题及管理对策。结果表明,近几年浙江近海流刺网的船只数在5 119~4 355艘,产量约占浙江海洋捕捞总产量的4.95%;近海机流渔获组成以鲳鱼、梭子蟹为主,近岸小机流渔获以鮸鱼、蛸类为主,叫姑鱼、蟳类次之;渔具以单片式流刺网为主,三重流网次之,作为主要捕捞力量标志的单位船只网具携带数量也有逐年增加趋势。流刺网的经济效益,近海流刺网船均利润在15~20万元(2~6人),近岸小机流人均利润在1.5~6.4万元。文章提出了存在问题及管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海流刺网 现状分析 渔业管理 浙江沿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地区凡纳滨对虾苗3种对虾病毒携带情况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施慧 谢建军 +2 位作者 许文军 余方平 郭闯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25-30,共6页
对虾养殖过程中病毒病的频发是导致对虾养殖失败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其中对虾的白斑综合症病毒病(Whitespot syndrome virus,WSSV)、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病毒(Infectious hypodermal&ha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HNV... 对虾养殖过程中病毒病的频发是导致对虾养殖失败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其中对虾的白斑综合症病毒病(Whitespot syndrome virus,WSSV)、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病毒(Infectious hypodermal&ha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HNV)和对虾桃拉病毒(Taura syndrome virus,TSV)每年给海水养殖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对2009-2010年间浙江地区近22家对虾苗种生产场的对虾苗种携带WSSV、IHHNV和TSV病毒情况进行调查,并对采用携带病毒的苗种进行养殖的3个对虾养殖场进行后期跟踪调查。调查共采集凡纳滨对虾苗种样品118份,其中80%样本来自福建,10%来自海南,10%来自广东。检测方法采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推荐的PCR方法,检测结果显示:被检样品中32份呈现WSSV阳性结果,占27.1%;46份呈现IHHNV阳性,占38.98%;WSSV和IHHNV同时呈现阳性的有20份,占16.95%,而TSV均未分离到。后续跟踪调查发现采用携带WSSV病毒苗种进行养殖的对虾养殖塘均在8月上中旬陆续爆发对虾白斑病,造成极大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苗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 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病毒 对虾桃拉病毒 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蟹笼渔业现状的探讨 被引量:15
9
作者 贺舟挺 刘子藩 周永东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54-58,共5页
蟹笼渔业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捕捞作业,目前已成为我国东海区和浙江省海洋捕捞的重要作业方式之一。着重介绍了浙江蟹笼渔业渔具的规格及特点,近年来浙江蟹笼渔业的发展概况,蟹笼作业主要生产渔场、渔期及渔获物组... 蟹笼渔业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捕捞作业,目前已成为我国东海区和浙江省海洋捕捞的重要作业方式之一。着重介绍了浙江蟹笼渔业渔具的规格及特点,近年来浙江蟹笼渔业的发展概况,蟹笼作业主要生产渔场、渔期及渔获物组成。分析研究了蟹笼渔船的经济效益和劳动力构成,并对当前浙江蟹笼渔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管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蟹笼 渔业 海洋捕捞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沿岸人工鱼礁拟投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生态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余方平 徐汉祥 +1 位作者 金海卫 王伟定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236-239,共4页
根据2003年7 ̄9月在浙江沿岸休闲生态型人工鱼礁拟投海域开展的本底调查所获的大型底栖生物等资料,对各人工鱼礁拟投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研究。调查共鉴定176种大型底栖生物,主要为沿... 根据2003年7 ̄9月在浙江沿岸休闲生态型人工鱼礁拟投海域开展的本底调查所获的大型底栖生物等资料,对各人工鱼礁拟投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研究。调查共鉴定176种大型底栖生物,主要为沿岸广温广布种,其中多毛类、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占总种数的90%以上,构成了浙江沿岸人工鱼礁拟投海域底栖生物的主要类群。各拟投海域底栖生物的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分布不均匀,最高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分别为57.23g/㎡和872.5个/㎡,最低仅0.23g/㎡和35个/㎡。大部分拟投海域底栖生物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都较高,表明其群落结构比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鱼礁 底栖生物 生态学 浙江沿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机轮围网渔获量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洪亮 周永东 刘子藩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329-334,共6页
根据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的监测资料,对2003~2006年浙江机轮围网渔获量的时空分布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东海海域是浙江机轮围网的主要作业渔场,其渔获量重心呈逐年向外移动的趋势,外移的原因除与复杂的渔场环境因素相关... 根据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的监测资料,对2003~2006年浙江机轮围网渔获量的时空分布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东海海域是浙江机轮围网的主要作业渔场,其渔获量重心呈逐年向外移动的趋势,外移的原因除与复杂的渔场环境因素相关外,还与近年来浙江群众传统灯光围网与2006年深水灯光围网的迅猛发展有关;中心渔场为高渔获量与高CPUE区,主要分布于33°~35°N、124°~125°E,26°~28°N、123°~125°E海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 机轮围网 渔获量 时空分布 CPU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北部沿岸张网作业区鱼类优势种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甲刚 徐汉祥 +1 位作者 张龙 郭海成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6期484-491,共8页
根据2007-2009年浙江北部沿岸张网作业区(29°30′~31°00′N、122°00′~123°00′E)进行监测所获得的资料,用相对重要性指数、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等指标,对浙江... 根据2007-2009年浙江北部沿岸张网作业区(29°30′~31°00′N、122°00′~123°00′E)进行监测所获得的资料,用相对重要性指数、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等指标,对浙江北部沿岸张网作业区鱼类的季节变化、时空分布和重要经济种类生物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浙江北部沿岸张网作业区第一、二、三季度共有优势种8种,第四季度优势种7种。将调查的10个作业点划分为5个区域,其中,黄大洋、嵊泗区共出现优势种6种;普陀区和岱衢洋共有优势种5种;杭州湾有优势种3种。对黄龙点主要经济种类生物学测定和分析得出,本次调查主要经济鱼类带鱼、小黄鱼、银鲳等平均体重较历史上有较大变动,群体组成趋于小型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北部沿岸 张网 优势种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年浙江省深水灯光围网渔业产况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洪亮 周永东 陈斌 《海洋渔业》 CSCD 2007年第3期281-284,共4页
根据2006年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的上层鱼监测资料和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的渔业统计资料,对浙江省新近发展的深水灯光围网渔业以及2006年产况不理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深水灯光围网渔业可全年作业,渔场主要为温台、温外、鱼外和... 根据2006年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的上层鱼监测资料和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的渔业统计资料,对浙江省新近发展的深水灯光围网渔业以及2006年产况不理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深水灯光围网渔业可全年作业,渔场主要为温台、温外、鱼外和舟外渔场;鲐类占渔获物总重量的80%以上;生产不理想主要是受捕捞对象资源的年间波动、捕捞技术不过关、对渔场与渔期把握不准等因素的影响。建议有关部门除了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扶持外,同时还应立项对其渔场、渔期及渔场水文环境等进行调查研究,尽快掌握东海中南部鲐鲹鱼渔场的水文特征和鱼发特点,以实现深水灯光围网渔业的稳定、持续与健康发展,使其在海洋捕捞作业结构调整和渔民增收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灯光围网 产况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海洋生物体中的痕量硒 被引量:3
14
作者 顾蓓乔 朱敬萍 +1 位作者 刘琴 刘士忠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4期380-382,共3页
采用硝酸-高氯酸处理样品,以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海洋生物体中的痕量硒,在选定的试验条件下,方法检出限为3μg/kg;进行大量的海洋生物体样品测定,加标回收率为84.5%~117%,相对标准偏差为0.14%~7.43%,结果与参考值一致。
关键词 原子荧光光谱法 海洋生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的浙江渔场管理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开达 朱文斌 +4 位作者 周永东 王忠明 王洋 蒋日进 隋宥珍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5期470-473,共4页
针对浙江渔场渔业资源衰退日趋严重,生态系统日趋恶化的现状,本文引入了对浙江渔场采用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Ecosystem-based management,EBM)理念,阐述了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管理基本概念、目标、原则和必要性。最后针对浙江渔场海洋生... 针对浙江渔场渔业资源衰退日趋严重,生态系统日趋恶化的现状,本文引入了对浙江渔场采用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Ecosystem-based management,EBM)理念,阐述了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管理基本概念、目标、原则和必要性。最后针对浙江渔场海洋生态现状,就如何实施基于海洋生态系统的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渔场 生态系统 海洋管理 渔业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舟山灯光敷网渔业利用资源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永东 张洪亮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3期281-285,共5页
根据2007-2008年的调查监测资料,对浙江省舟山市灯光敷网渔业利用资源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灯光敷网渔业的作业渔场范围为27°~32°30'N、123°~128°E之间海域,渔获量较高的海区集中在舟外渔场、鱼外渔场和... 根据2007-2008年的调查监测资料,对浙江省舟山市灯光敷网渔业利用资源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灯光敷网渔业的作业渔场范围为27°~32°30'N、123°~128°E之间海域,渔获量较高的海区集中在舟外渔场、鱼外渔场和鱼山渔场;渔期一般为每年的4-12月,盛渔期为5月、6月和9月;渔获组成以鮀鲣、头足类、鲐鱼、带鱼与单角革鲀为主,合计占总渔获量的93.58%;针对灯光敷网作业实际情况提出了休渔时间调整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光敷网 渔场 渔期 渔获组成 资源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舟山灯光敷网渔业现状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龙 张洪亮 朱文斌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5期415-419,共5页
根据2010-2014年调查监测资料,对舟山灯光敷网渔业现状和主要渔获对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舟山灯光敷网主要生产月份集中在7-12月,其中以9月份日均网次最高,12月份日均产量最高;高产渔区位于舟山渔场、舟外渔场和大沙渔场;渔获组成以... 根据2010-2014年调查监测资料,对舟山灯光敷网渔业现状和主要渔获对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舟山灯光敷网主要生产月份集中在7-12月,其中以9月份日均网次最高,12月份日均产量最高;高产渔区位于舟山渔场、舟外渔场和大沙渔场;渔获组成以鲐鲹类、鮀鲣类、带鱼和头足类为主,近几年主要渔获物产量的变化趋势是,鲐鱼产量占总渔获物比例有较大幅度上升,而鮀鲣类的产量占总渔获物比例有所下降,带鱼和头足类产量占总渔获物比例随着年份不同上下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光敷网 舟山 发展现状 资源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渔场戴氏赤虾生物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潘国良 宋海棠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228-231,共4页
根据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浙江渔场拖虾调查及近几年东海区虾类资源动态监测调查资料,测定戴氏赤虾2670尾,其中雌虾1389尾,雄虾1281尾。对其群体的体长、体重组成,体长与体重的关系,繁殖与生长等生物学特征进行分析,为合理利用和渔... 根据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浙江渔场拖虾调查及近几年东海区虾类资源动态监测调查资料,测定戴氏赤虾2670尾,其中雌虾1389尾,雄虾1281尾。对其群体的体长、体重组成,体长与体重的关系,繁殖与生长等生物学特征进行分析,为合理利用和渔业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氏赤虾 生物学特征 甲壳纲 浙江渔场 十足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养殖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感染血卵涡鞭虫的研究 被引量:26
19
作者 许文军 谢建军 +2 位作者 施慧 张静 张家松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6-402,共7页
通过现场取样、显微镜检、细菌培养、组织病理、电镜观察以及PCR检测等研究手段,对2008年9月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某梭子蟹养殖塘混养的脊尾白虾"白浊病"进行了系统的病原学研究。结果表明,病虾体色发白,反应迟钝,血淋巴液呈浊... 通过现场取样、显微镜检、细菌培养、组织病理、电镜观察以及PCR检测等研究手段,对2008年9月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某梭子蟹养殖塘混养的脊尾白虾"白浊病"进行了系统的病原学研究。结果表明,病虾体色发白,反应迟钝,血淋巴液呈浊白色,严重患病白虾血淋巴中的血细胞几乎没有或者极少,代之以大量与血细胞形似的寄生虫;组织病理切片及电镜观察发现,病虾心脏、肝胰腺、肌肉、鳃部等组织寄生有大量单细胞寄生虫,该寄生虫虫体形态特征、显微结构及宿主临床症状与本实验室之前研究报道的感染三疣梭子蟹和锯缘青蟹的血卵涡鞭虫类似;采用已建立的针对血卵涡鞭虫ITS1基因的引物对"白浊病"病虾的血淋巴样品进行PCR检测,可扩增出585bp左右的特异条带。综合以上研究结果,确定该寄生虫为血卵涡鞭虫(Hematodinium sp.)。有关脊尾白虾感染该寄生虫的报道在国内外尚属首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尾白虾 白浊病 病原 血卵涡鞭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韭山列岛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分析 被引量:20
20
作者 张洪亮 徐开达 +2 位作者 贺舟挺 刘子藩 周永东 《海洋渔业》 CSCD 2008年第2期105-113,共9页
根据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于2005年11月至2006年10月在韭山列岛附近海域四个航次的底拖网调查资料,结合2006年定置刺网调查资料和张网与灯光围网监测资料,对该海域的渔业资源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四种作业方式共捕获水生动物119种... 根据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于2005年11月至2006年10月在韭山列岛附近海域四个航次的底拖网调查资料,结合2006年定置刺网调查资料和张网与灯光围网监测资料,对该海域的渔业资源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四种作业方式共捕获水生动物119种,其中,鱼类72种,虾蟹类29种,头足类6种,其他类(包括腹足纲、双壳纲及甲壳纲中的虾蛄科)12种,隶属于3门,6纲,22目,66科。其中,拖网调查共捕获水生动物77种,其中鱼类41种,虾蟹类21种,头足类3种,其他类12种,隶属于3门,6纲,18目,45科。拖网调查渔获的水生动物中鲈形目的数量达22种,明显高于其他目的鱼类数量。拖网各航次各类群的资源尾数密度指数与资源重量密度指数的最大值分别出现在5月份和10月份。拖网渔获水生动物的优势种:4月份为日本鼓虾、日本蟳与鮸鱼;5月份为六丝钝尾鰕虎鱼,日本鼓虾与日本蟳;10月份为龙头鱼、口虾蛄、日本蟳、棘头梅童鱼与中华管鞭虾;11月份为棘头梅童鱼、日本鼓虾、口虾蛄与海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韭山列岛附近海域 渔获水生动物 资源量指数 优势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