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MT标记的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超低温冷冻对小黄鱼肌肉差异蛋白质的影响
1
作者 许丹 马新悦 +2 位作者 郑斌 邓尚贵 张小军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2-322,共11页
采用串联质谱标签(TMT)标记的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了-45℃超低温冻藏时间(0,3和6个月)对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肌肉差异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新鲜小黄鱼相比,在-45℃超低温冻藏3个月和6个月的小黄鱼肌肉中差异蛋白... 采用串联质谱标签(TMT)标记的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了-45℃超低温冻藏时间(0,3和6个月)对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肌肉差异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新鲜小黄鱼相比,在-45℃超低温冻藏3个月和6个月的小黄鱼肌肉中差异蛋白分别有71和104种,其中上调蛋白分别有13和40种,下调蛋白分别有58和64种。在冻藏6个月的小黄鱼肌肉中发生变化的蛋白质更多。此外,共筛选出15种差异蛋白,与小黄鱼的pH、持水力、挥发性盐基氮(TVBN)、硬度、弹性、羰基、巯基和Ca^(2+)-ATPase活性中的至少一个品质指标呈显著相关性,有望成为与冷冻小黄鱼品质相关的指示蛋白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温冷冻 蛋白质组学 差异蛋白 小黄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蛋白源肽TPTLN助睡眠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邓世洁 刘玲 +3 位作者 黄菊 冯凤琴 赵敏洁 杜鹃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9-127,共9页
目的:明确酪蛋白源肽TPTLN的助睡眠作用并探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小鼠平均分成3组,实验组灌胃酪蛋白源肽TPTLN(剂量为5 mg/kg mb),阳性组腹腔注射地西泮(剂量为1 mg/kg mb),对照组灌胃灭菌水(剂量为5 mg/kg mb),所有实验小... 目的:明确酪蛋白源肽TPTLN的助睡眠作用并探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小鼠平均分成3组,实验组灌胃酪蛋白源肽TPTLN(剂量为5 mg/kg mb),阳性组腹腔注射地西泮(剂量为1 mg/kg mb),对照组灌胃灭菌水(剂量为5 mg/kg mb),所有实验小鼠每日称质量,连续给药7 d后进行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行为学实验,评估睡眠质量,再继续给药4 d后进行解剖取样;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小鼠血清和脑组织中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5-羟基吲哚乙酸(5-hydroxyindoleacetic acid,5-HIAA)、谷氨酸(glutamate,Glu)、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的质量浓度以及对GABA/Glu值进行评估;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TPTLN对下丘脑中γ-氨基丁酸A型受体α1亚单位(γ-aminobutyric acid A receptorα1,GABAA-α1)和5-羟色胺受体1A(5-hydroxytryptamine receptor 1A,5-HT1A)mRNA相对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相比于对照组,TPTLN在戊巴比妥钠的协同下可以提高小鼠的入睡率至100%,睡眠潜伏期显著缩短31.7%(P<0.05),睡眠时长延长1.1倍(P<0.05);血清和脑组织中GABA/Glu的比值分别提高了68.8%和19.3%,明显改善了GABA/Glu抑制/兴奋代谢失衡(P<0.001,P<0.0001),血清中GABA的质量浓度高度显著提高了49.4%(P<0.001),脑组织中5-HT的水平上升了7.6%,脑组织中皮质醇、NE的含量分别显著降低了24.3%和23.4%(P<0.05);显著上调了GABAA-α1和5-HT1A基因表达水平(P<0.01、P<0.05),分别是对照组的1.5倍和1.3倍。结论:酪蛋白源肽TPTLN具有良好的助睡眠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GABAA-α1、5-HT1A的水平及脑内神经递质GABA、Glu、5-HT、皮质醇、NE的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蛋白肽 助睡眠 神经递质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莓与铁皮石斛叶复合乳酸菌发酵饮料工艺优化与品质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乔慧茹 房祥军 +5 位作者 吴伟杰 刘瑞玲 陈杭君 邓尚贵 沙浩 郜海燕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4-666,共13页
为提高铁皮石斛叶的资源利用率,本研究旨在探究乳酸菌发酵对蓝莓-铁皮石斛叶复合饮料品质和风味成分的影响,以开发一种具有独特口感、营养价值和健康益处的复合发酵饮料。以蓝莓和铁皮石斛叶为主要原料,以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 为提高铁皮石斛叶的资源利用率,本研究旨在探究乳酸菌发酵对蓝莓-铁皮石斛叶复合饮料品质和风味成分的影响,以开发一种具有独特口感、营养价值和健康益处的复合发酵饮料。以蓝莓和铁皮石斛叶为主要原料,以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为发酵菌种,制备蓝莓-铁皮石斛叶复合发酵饮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蓝莓汁与铁皮石斛叶汁的体积比、蔗糖添加质量分数、植物乳杆菌接种体积分数和发酵时间,确定最佳发酵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参数为:蓝莓汁与铁皮石斛叶汁体积比为1∶1,蔗糖添加质量分数为6%,植物乳杆菌接种体积分数为2%,发酵时间为48 h。在此条件下,发酵饮料酸甜可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9.47%,总糖含量为56.28 mg·mL^(-1),总酚含量为1.80 mg·mL^(-1),花色苷含量为13.21 mg·L^(-1),感官评分为84.50分。与发酵前相比,发酵后饮料的DPPH、ABTS+和羟自由基清除率分别提高13.50%、11.00%和17.88%。此外,共检出73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以酯类、醇类、醛类和酚类化合物为主,其中壬酸乙酯、乙酸乙酯、丁酸乙酯、芳樟醇、1-壬醇、2-乙基-1-己醇、1-庚醇和1-戊醇含量较高。发酵促进酸类物质转化为酯类物质,显著提升了饮料的酯类物质含量,赋予其鲜甜柔润的口感。乳酸菌发酵显著改善了蓝莓-铁皮石斛叶复合饮料的品质和风味,提升了其抗氧化活性和营养价值。本研究为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和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新途径,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饮料 工艺优化 风味物质 蓝莓 铁皮石斛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糟草鱼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组成与挥发性风味物质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段姿睿 杨絮 +1 位作者 陈小娥 郭全友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11-123,共13页
为了解酒糟草鱼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和挥发性风味物质演变情况,探究采用酒醪代替酒糟进行草鱼发酵的可能性,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未发酵样本和3组发酵样本(发酵5 d的酒糟、发酵2 d的酒糟和发酵2 d的酒醪对风干草鱼进行发酵)的... 为了解酒糟草鱼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和挥发性风味物质演变情况,探究采用酒醪代替酒糟进行草鱼发酵的可能性,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未发酵样本和3组发酵样本(发酵5 d的酒糟、发酵2 d的酒糟和发酵2 d的酒醪对风干草鱼进行发酵)的细菌组、真菌组进行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同时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对样本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组发酵样本的水分含量、乙醇体积分数和氨基酸态氮含量随发酵时间整体呈上升趋势,pH值呈下降趋势。酒醪发酵组在气味、色泽、滋味和质地上表现最佳,整体可接受度较好。在样本发酵前期阶段,优势细菌菌属为魏斯氏菌属(Weissella)、枸橼酸杆菌属(Citrobacter)和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在样本发酵中、后期阶段,乳酸片球菌属(Pediococcus)和乳酸乳球菌属(Lactococcu)的物种丰度增高,枸橼酸杆菌属和气单胞菌属的物种丰度大幅降低。优势真菌菌属毕赤酵母菌属(Pichia)在3组样本的发酵过程中占据绝对优势。所有样本共检测出37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乙酸乙酯、丙酸乙酯和乙偶姻为酒糟草鱼的特征风味物质。魏斯氏菌属、乳酸片球菌属和毕赤酵母菌属、酿酒酵母菌属与多种香气物质的产生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可为发酵草鱼的优势菌株筛选和发酵工艺优化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糟草鱼 高通量测序 酒醪 优势菌群 挥发性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漂洗罗非鱼鱼糜凝胶品质改良及机理分析
5
作者 罗颖莹 黄卉 +5 位作者 李来好 郝淑贤 陈胜军 魏涯 岑剑伟 相欢 《南方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4-173,共10页
免漂洗鱼糜因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脂肪,风味较好,但凝胶特性不足。以罗非鱼免漂洗鱼糜为原料,探究淀粉、亲水胶体、膳食纤维等物质对其鱼糜凝胶质构特性、流变学特性、色泽、持水性及蒸煮损失率的影响,并从鱼糜水分分布、分子间作用力及... 免漂洗鱼糜因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脂肪,风味较好,但凝胶特性不足。以罗非鱼免漂洗鱼糜为原料,探究淀粉、亲水胶体、膳食纤维等物质对其鱼糜凝胶质构特性、流变学特性、色泽、持水性及蒸煮损失率的影响,并从鱼糜水分分布、分子间作用力及蛋白质结构等角度多维分析免漂洗鱼糜凝胶品质增强的机理。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淀粉、亲水胶体、膳食纤维等物质均能改善免漂洗鱼糜的质构特性和凝胶强度,提高其持水性且降低蒸煮损失率;在淀粉、亲水胶体及膳食纤维等作用下,免漂洗鱼糜中自由水转换为不易流动水和结合水,且蛋白质分子间的疏水相互作用增强,α-螺旋转变为有序β-折叠;形成十分致密、稳定的免漂洗鱼糜凝胶网络结构,明显改善了免漂洗鱼糜的凝胶品质。优化复配添加物(1.5%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0.3%聚丙烯酸钠、12%玉米淀粉和1.5%海藻膳食纤维)对免漂洗鱼糜凝胶的改善效果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漂洗鱼糜 凝胶特性 质构特性 持水性 蛋白构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茜素-虫胶红酸智能指示标签的制备及其对基围虾新鲜度的监测
6
作者 郭星串 房祥军 +7 位作者 刘瑞玲 吴伟杰 缪文华 韩延超 牛犇 沈超怡 陈慧芝 郜海燕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06-314,共9页
以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为基材,通过添加天然色素虫胶红酸(laccaic acid,LA)、茜素(alizarin,ALI)制备得到智能指示标签。利用LA和ALI的共色作用的原理,得到更好的显色效果和稳... 以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为基材,通过添加天然色素虫胶红酸(laccaic acid,LA)、茜素(alizarin,ALI)制备得到智能指示标签。利用LA和ALI的共色作用的原理,得到更好的显色效果和稳定性,最终应用于基围虾的新鲜度监测。通过分析比较LA、ALI、ALI/LA的添加情况对标签的微观形貌、热力学特性、显色效应等相关指标的影响,研究天然色素智能指示标签无损、实时监测基围虾新鲜度的可行性,避免传统化学指示剂过多使用危害人体健康和单一天然色素稳定性差、颜色变化不明显等问题。结果表明:ALI和LA的共同使用使标签材料内部结构致密性提高,热稳定性增强,在pH 4~13范围能够很好地呈现不同的颜色变化。与单一色素指示标签相比,CMC/PVA/ALI/LA指示标签在基围虾4、25℃贮藏期间能够准确监测到新鲜、次新鲜和腐败3种阶段,颜色从浅黄色转为紫色,ΔE值扩大至22.20±0.42(4℃、8 d)和38.89±0.72(25℃、48 h),ΔE值与pH值和总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因此,CMC/PVA/ALI/LA智能指示标签能够有效监测基围虾4、25℃贮藏期间的新鲜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天然色素 基围虾 新鲜度 智能指示 pH值敏感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微波冷冻预油炸食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黄卉 徐依婷 +3 位作者 李来好 魏涯 杨少玲 相欢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16-220,共5页
可使用微波炉重新加热的冷冻预油炸食品是目前最受消费者青睐的调理食品之一,但其加工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文章综述了预油炸食品在油炸、冷冻贮藏和微波复热三道工序中的品质控制以及改良措施,以期为可微波预油炸食品的加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 预油炸 含油量 保水剂 微波复热 失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酸-月桂酸结构脂质对老龄蛋鸡产蛋性能和健康影响的研究
8
作者 杨婷婷 黄菊 +3 位作者 冯凤琴 刘旺鑫 赵敏洁 王晶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60-70,共11页
为探究丁酸-月桂酸结构脂质(SBL)对老龄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营养成分、感官品质、血清生化、免疫指标、肝和肠组织形态学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研究选择健康状况良好的449日龄蛋用萧山鸡作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CON(对照组)、FDN-750(添... 为探究丁酸-月桂酸结构脂质(SBL)对老龄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营养成分、感官品质、血清生化、免疫指标、肝和肠组织形态学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研究选择健康状况良好的449日龄蛋用萧山鸡作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CON(对照组)、FDN-750(添加750 mg/kg的中链脂肪酸甘油酯)、BL-150(添加150 mg/kg SBL)组和BL-300(添加300 mg/kg SBL)组,同样饲养环境下饲养8周。结果表明:与CON组相比,BL-150组蛋鸡第4周平均蛋重显著提高(P<0.05),BL-150组蛋黄重量极显著提高(P<0.01)。在鸡肉的感官品质上BL-150组的整体感觉优于CON组(P<0.05);与CON组相比,BL-150组和BL-300组的鸡胸肉中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CON组相比,BL-300组极显著降低了血清中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P<0.01),并极显著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清免疫球蛋白A水平(P<0.01)。肠道微生物组显示,BL-150组和BL-300组的盲肠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显著高于CON组(P<0.05)。综上,SBL能够改善老龄蛋鸡的生产性能、肠道健康、炎症以及脂质代谢紊乱,同时提高蛋品质和鸡肉的感官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蛋鸡 丁酸-月桂酸结构脂质 产蛋性能 脂质代谢 肠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沉积物中五氯酚的含量
9
作者 吴雨桐 严忠雍 +5 位作者 陈雪昌 方益 李武萍 程露娴 母清林 甄飞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44-649,共6页
针对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沉积物中五氯酚时需要衍生化,分析时间长等问题,提出了题示方法。取2.00 g沉积物样品置于50 mL带盖聚丙烯离心管中,加入100μg·L^(−1)^(13)C_(6)-五氯酚同位素内标溶液100μL,混合均匀,用10 mL含1.0%(体积... 针对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沉积物中五氯酚时需要衍生化,分析时间长等问题,提出了题示方法。取2.00 g沉积物样品置于50 mL带盖聚丙烯离心管中,加入100μg·L^(−1)^(13)C_(6)-五氯酚同位素内标溶液100μL,混合均匀,用10 mL含1.0%(体积分数)乙酸的乙腈溶液涡旋振荡5 min,超声提取10 min,离心5 min,并重复提取一次,合并上清液,旋转蒸发至0.5 mL,再用2 mL 75%(体积分数,下同)乙腈溶液复溶,全部通过Captiva EMR-Lipid小柱。过柱后用0.5 mL 75%乙腈溶液润洗,将所有流出液过0.22μm针式聚四氟乙烯滤膜,在Shim-pack Scepter C_(18)-120色谱柱上分离滤液中的五氯酚,以不同体积比的5 mmol·L^(−1)乙酸铵溶液和乙腈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以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电离,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质谱分析。结果表明,五氯酚的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2~20.0μg·L^(−1),检出限(3S/N)为0.03μg·kg^(−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8.2%~116%,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15%。方法用于分析18个实际沉积物样品,仅1个样品中检出五氯酚,检出量为0.15μ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tiva EMR-Lipid小柱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沉积物 五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瓯柑果渣可溶性和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理化和功能特性的差异
10
作者 刘洵 夏其乐 +2 位作者 李彦坡 王阳光 陆胜民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9-202,共14页
为进一步提高瓯柑果渣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功能价值,以榨汁后的瓯柑鲜果渣为原料,采用超声协同纤维素酶法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和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 为进一步提高瓯柑果渣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功能价值,以榨汁后的瓯柑鲜果渣为原料,采用超声协同纤维素酶法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和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工艺参数,并探究二者的体外功能特性。结果表明:在料液比1∶20(g·mL^(-1))、超声功率450 W、纤维素酶添加量0.97%、酶解时间1 h工艺条件下,SDF和IDF的提取率分别为(10.42±0.31)%和(51.28±0.97)%。SDF表面多褶皱,而IDF表面较光滑但孔洞较多,由此造成二者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存在显著性差异。SDF相较于IDF,其持水力和膨胀力显著(P<0.05)升高,但持油力显著(P<0.05)降低。SDF在吸附葡萄糖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方面显著(P<0.05)优于IDF;在30 min内,SDF和IDF对葡萄糖透析延迟效果最佳,其中SDF的葡萄粮透析延迟指数(GDRI)峰值可达(32.73±0.89)%。SDF和IDF在模拟小肠环境中可有效吸附胆固醇和胆酸盐,其中SDF表现出更高的吸附胆固醇和甘氨胆酸盐能力。在模拟胃环境中,SDF对亚硝酸盐离子的吸附能力显著(P<0.05)优于IDF。综上表明,瓯柑果渣膳食纤维体外功能活性强,尤其是SDF的降糖降脂和吸附亚硝酸盐离子功能特性显著优于IDF,可用于后续体内功能验证和功能性食品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瓯柑果渣 可溶性膳食纤维 不溶性膳食纤维 超声协同酶法提取 理化性质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鲁兰多糖-可溶性大豆多糖抗菌膜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璠 江李君 +4 位作者 李双蝶 王晨宇 孙迪 刘宇 姜维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2-170,共9页
目前,可食膜作为潜在包装材料,性能有待提升。为改善普鲁兰多糖-可溶性大豆多糖(pullulan-soluble soybean polysaccharide,PS)热封膜的抗菌活性,提升其应用潜力,该文制备了负载ε-聚赖氨酸盐酸盐(ε-polylysine hydrochloride,ε-PL)... 目前,可食膜作为潜在包装材料,性能有待提升。为改善普鲁兰多糖-可溶性大豆多糖(pullulan-soluble soybean polysaccharide,PS)热封膜的抗菌活性,提升其应用潜力,该文制备了负载ε-聚赖氨酸盐酸盐(ε-polylysine hydrochloride,ε-PL)的PS抗菌膜,分析了ε-PL添加量对PS抗菌膜结构、物理性能和抗菌活性的影响,并评价了PS抗菌膜包装肽粉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ε-PL与成膜基质相互作用生成氢键,并提高了PS抗菌膜的水分含量、断裂伸长率、阻隔性能和抗菌活性,降低了水接触角、拉伸强度、溶解时间和透光率,对热封强度和厚度无显著影响。当ε-PL添加量为0.4%(PS-0.4)时,膜的表面均匀致密、溶解时间短、抗菌活性和阻隔性能最佳。包装肽粉的应用结果表明,PS-0.4可有效抑制肽粉包装的吸湿率和菌落总数,且可在25 s内速溶。因此,该文制备了一种具有良好应用潜力的热封速溶抗菌膜,为便携式即热即溶方便食品提供包装材料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活性 普鲁兰多糖-可溶性大豆多糖膜 速溶 热封 吸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预处理方式对姜黄素介导的大黄鱼光动力灭活保鲜效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淑怡 倪继龙 +3 位作者 瞿语桐 焦龙 张晓晔 张宾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29-336,共8页
为了阐明不同预处理方式对姜黄素介导的水产品光动力灭活(photodynamic inactivation,PDI)保鲜效果的影响,本研究首次系统对比研究了喷洒姜黄素水溶液后再孵育、喷洒后不孵育、浸泡后再孵育和浸泡后不孵育,即4种不同预处理方式下对大黄... 为了阐明不同预处理方式对姜黄素介导的水产品光动力灭活(photodynamic inactivation,PDI)保鲜效果的影响,本研究首次系统对比研究了喷洒姜黄素水溶液后再孵育、喷洒后不孵育、浸泡后再孵育和浸泡后不孵育,即4种不同预处理方式下对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的PDI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在10 mmol/L姜黄素水溶液中浸泡再孵育30 min的预处理方式下对大黄鱼进行PDI处理,相比于其它3种预处理方式,其经4℃冷藏8 d后大黄鱼保持了较高的感官可接受度,又能够有效保持冷藏大黄鱼的色泽。同时,该处理条件下大黄鱼的细菌总数(TVC)、pH和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最小,分别为5.82±0.07 lg CFU/g、7.07±0.02和17.45±0.35 mg/100 g,说明此预处理方式可通过有效抑制TVC、pH和TVB-N含量的增加,高效保持冷藏大黄鱼品质,进而延长其货架期。因此,采用姜黄素水溶液浸泡再孵育的水产品预处理方式,是获得姜黄素介导的高效PDI保鲜的重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光动力灭活 预处理方式 大黄鱼 冷藏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胶寡糖对冻藏南美白对虾肌肉品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倪继龙 焦龙 +4 位作者 王家星 宋佳 武天昕 水珊珊 张宾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5-163,共9页
目的:考察琼胶寡糖对冻藏南美白对虾肌肉品质特性的影响。方法:将新鲜南美白对虾分别浸泡在蒸馏水、1.5%和3.0%琼胶寡糖、1.5%和3.0%三聚磷酸钠溶液中,冻藏0、20、40、60、80和100 d,分别测定其解冻损失率、蒸煮损失率、pH、L^(*)值、... 目的:考察琼胶寡糖对冻藏南美白对虾肌肉品质特性的影响。方法:将新鲜南美白对虾分别浸泡在蒸馏水、1.5%和3.0%琼胶寡糖、1.5%和3.0%三聚磷酸钠溶液中,冻藏0、20、40、60、80和100 d,分别测定其解冻损失率、蒸煮损失率、pH、L^(*)值、水分活度、水分含量、质构、肌原纤维蛋白含量、Ca^(2+)-ATPase活性、羰基含量、各化学键含量、活性巯基和总巯基含量等指标。结果:随着冻藏时间增加,南美白对虾蒸煮损失率、解冻损失率、L^(*)值、羰基和疏水键含量分别增加了14.52%~37.66%、35.33%~71.01%、4.98%~17.71%、78.96%~142.72%和156.58%~271.23%;弹性、咀嚼性、水分活度、水分含量、肌原纤维蛋白、离子键、氢键、活性巯基和总巯基含量分别降低了24.47%~50.49%、39.56%~66.05%、2.13%~4.67%、4.13%~10.08%、15.30%~25.33%、46.32%~66.50%、31.79%~66.83%、41.97%~60.77%和30.29%~44.84%;pH呈先下降再上升趋势。其中,琼胶寡糖和三聚磷酸钠组各个指标的检测结果均优于蒸馏水组,浓度为3%时效果最佳。结论:琼胶寡糖能显著抑制南美白对虾肌肉品质的劣化。本研究为新型无磷抗冻剂的开发与应用提供思路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琼胶寡糖 品质特性 肌原纤维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加工方式对厚壳贻贝品质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绍平 李开辉 +3 位作者 涂传海 王家星 房传栋 张宾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8-256,共9页
为探索不同热加工方式的贻贝在加热过程中的品质变化,本研究以厚壳贻贝为对象,考察沸水加热(boiling water heating,BH)、蒸汽加热(steam heating,SH)、微波加热(microwave heating,MH)、真空隔水加热(vacuum water bath heating,VH)和... 为探索不同热加工方式的贻贝在加热过程中的品质变化,本研究以厚壳贻贝为对象,考察沸水加热(boiling water heating,BH)、蒸汽加热(steam heating,SH)、微波加热(microwave heating,MH)、真空隔水加热(vacuum water bath heating,VH)和空气循环加热(air circulation heating,AH)5种热加工方式对其汁液损失率、色泽、质构特性的影响,通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观察微观组织结构的变化,并对其蛋白质特性及结构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5种处理组汁液损失率、a^(*)值、b^(*)值、硬度、弹性、内聚性、咀嚼性不断上升,而L^(*)值先上升后下降。HE染色和SEM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5种处理组组织中肌纤维间隙加大,并出现不同程度的断裂,当加热时间为3 min时,VH组贝肉组织中肌纤维完整性较好。凝胶电泳结果表明了贝肉在热加工过程中蛋白组分随加热时间延长均发生了不同程度地热降解及聚集。热加工过程中,5种处理组β-折叠、无规卷曲相对含量随着加热时间延长均先上升后趋向平稳,而肌原纤维蛋白提取率、Ca^(2+)-ATP酶活力、α-螺旋相对含量、β-转角相对含量随着加热时间延长均先下降后趋于平稳。其中在加热前期,MH和AH组肌原纤维蛋白提取率、Ca^(2+)-ATP酶活力、α-螺旋相对含量、β-转角相对含量均高于BH、SH和VH组。综上所述,从食用品质并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SH和VH是厚壳贻贝较为适宜的热加工方式,其中在加热2 min时贝肉的品质相对较好。该研究结果可为贝类产品加工的品质控制及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壳贻贝 热加工 品质变化 肌原纤维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预处理对鸡汤营养成分迁移及微纳颗粒形成的影响机制
15
作者 黎卓坚 张岑 +6 位作者 谌迪 卢文静 陈光银 戴晨义 陈轩 陈小娥 肖朝耿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78-188,共11页
为提升鸡汤营养成分含量及贮藏稳定性,本研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超声预处理辅助鸡汤熬制工艺参数,并探究了超声预处理对鸡汤熬制过程中营养成分迁移和微纳颗粒(Micro-nano particles,MNPs)形成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超声预处理鸡汤的最... 为提升鸡汤营养成分含量及贮藏稳定性,本研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超声预处理辅助鸡汤熬制工艺参数,并探究了超声预处理对鸡汤熬制过程中营养成分迁移和微纳颗粒(Micro-nano particles,MNPs)形成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超声预处理鸡汤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温度50℃、超声时间20 min、超声功率830 W。该条件下,鸡汤成品中固形物、蛋白质、氨基酸态氮、总糖和总脂含量分别提升了35.13%、26.09%、33.47%、21.59%和44.04%。MNPs形成过程中,粒径和聚合物分散性指数可降低至322.27 nm和0.47,Zeta电位绝对值显著增加(P<0.05)。此外,经过超声预处理后,MNPs中的蛋白质二级结构发生变化,其中α-螺旋减少,转化为β-折叠。同时蛋白质溶解度提高至87.40%,从而改善了鸡汤的稳定性。以上结果显示了超声预处理技术在高品质鸡汤生产中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汤 超声预处理 微纳颗粒 营养成分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铵化纤维素纳米纤维/玉米醇溶蛋白纳米粒子对岩藻黄质稳态化性能调控
16
作者 陈柏慧 蔡路昀 +5 位作者 邹继华 贾江花 汪屹 杨柳枫 田方 栾倩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43-55,共13页
构建季铵化纤维素纳米纤维(quaternized cellulose nanofiber,QCNF)/玉米醇溶蛋白(zein)核壳递送体系,通过精准调控季铵化纤维素质量浓度(0.05~0.25 g/100 mL)揭示递送体系对岩藻黄质(fucoxanthin,FUC)稳态化及靶向递送的调控机制。傅... 构建季铵化纤维素纳米纤维(quaternized cellulose nanofiber,QCNF)/玉米醇溶蛋白(zein)核壳递送体系,通过精准调控季铵化纤维素质量浓度(0.05~0.25 g/100 mL)揭示递送体系对岩藻黄质(fucoxanthin,FUC)稳态化及靶向递送的调控机制。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明zein与纳米纤维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稳定界面;透射电子显微图像显示0.2 g/100 mL QCNF组形成显著的逐层自组装核壳结构,对FUC的包封率达(95.64±0.06)%。环境稳定性实验表明,优化组(0.2 g/100 mL QCNF/zein@FUC)的热、光、pH值、离子、贮藏稳定性较对照组(zein@FUC)提升。另外,通过引入QCNF覆盖于zein表面,能够引发内部FUC的被动靶向释放行为,提高FUC在肠道的生物可及性。体外模拟消化实验结果表明,0.2 g/100 mL QCNF/zein@FUC在模拟胃肠道的累计释放量为(85.32±0.46)%,生物可及性高达(58.77±3.84)%,实现了FUC的程序性缓释。本研究结果为探究天然生物基自组装纳米递送载体的形成机理与稳态化靶向释放性能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藻黄质 季铵化纤维素纳米纤维 玉米醇溶蛋白 核壳纳米颗粒 稳态化递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杨素对糖尿病小鼠肝肾损伤的改善作用
17
作者 汪鎔金 解佑银 +1 位作者 刘关童 张雷芳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61,共9页
为了探究白杨素是否能改善2型糖尿病(T2DM)小鼠的肝肾损伤,本试验选用4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和白杨素组,采用高脂饮食诱导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150 mg/(kg·bw)]建立T2DM小鼠模型。对照组和模... 为了探究白杨素是否能改善2型糖尿病(T2DM)小鼠的肝肾损伤,本试验选用4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和白杨素组,采用高脂饮食诱导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150 mg/(kg·bw)]建立T2DM小鼠模型。对照组和模型组每天灌胃生理盐水,二甲双胍组每天灌胃二甲双胍[200 mg/(kg·bw)],白杨素组每天灌胃白杨素[100 mg/(kg·bw)],连续灌胃30 d,期间每隔6 d测定小鼠空腹血糖(FBG)值。给药30 d后采集小鼠血液,取肝脏、肾脏和胰腺。测定血清中糖化血清蛋白(GSP)、血脂相关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丙二醛(MDA)、肌酐(CRE)和尿素(Urea)含量,谷草转氨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测定肝脏组织中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己糖激酶(HK)和丙酮酸激酶(PK)活性以及MDA和肝糖原含量;制作肝脏、肾脏和胰腺组织的苏木精-伊红(H.E.)染色病理切片,观察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FBG值持续升高,血脂代谢异常,血清中GSP、TC、TG和LDL含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HDL含量和SOD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ALT和AST活性、CRE和Urea含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肝脏组织中SOD、GSH-Px、HK、PK活性和肝糖原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MDA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白杨素组和二甲双胍组小鼠血脂代谢异常情况均有所改善;白杨素组和二甲双胍组小鼠血清中GSP和MDA含量、AST活性、CRE和Urea含量均极显著减少(P<0.01),SOD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二甲双胍组ALT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白杨素组和二甲双胍组小鼠肝脏组织中GSH-Px、HK、PK活性和肝糖原含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白杨素组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白杨素和二甲双胍均能减轻T2DM小鼠肝脏、肾脏和胰腺的病理损伤。结果表明,白杨素对T2DM小鼠肝肾损伤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杨素 糖尿病 小鼠 肝损伤 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管鞭虾加工副产物发酵液对冷藏鱿鱼优势腐败菌的抑菌作用
18
作者 舒婷 王琳 +1 位作者 邹小雨 宋茹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51-162,共12页
目的:探究中华管鞭虾加工副产物发酵液(Solenocera crassicornis processing by-products fermentation,SPBF)对冷藏鱿鱼末期优势腐败菌(Specific spoilage organisms in the late stage of squid refrigeration,SR-SSOs)的抑菌作用。方... 目的:探究中华管鞭虾加工副产物发酵液(Solenocera crassicornis processing by-products fermentation,SPBF)对冷藏鱿鱼末期优势腐败菌(Specific spoilage organisms in the late stage of squid refrigeration,SR-SSOs)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发酵中华管鞭虾(Solenocera crassicornis)加工副产物(虾头和虾壳)制备SPBF,分析SPBF中肽段分子量分布,测定SPBF对SR-SSOs的抑菌作用及菌膜渗漏和损伤情况,采用16S rRNA测序技术揭示SPBF对SR-SSOs菌群多样性影响及抑菌作用途径。结果:SPBF中肽组分>5000 Da,5000~1000 Da,1000~500 Da和<500 Da的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34.61%、1.57%、5.63%和58.19%,SPBF对SR-SSOs的抑菌圈直径达到14.3±0.8 mm,最小抑菌浓度为1.89 mg/mL(以肽浓度计)。SR-SSOs经SPBF作用12~48 h未发生明显胞内遗传物质渗漏,但是SPBF中肽浓度降低,且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肽浓度进一步下降。SPBF作用12 h后SR-SSOs中大量菌体表面变得不规则、出现凹陷,但菌膜结构未发生完全裂解。SRSSOs中相对丰度较高菌为热死环丝菌(Brochothrix thermosphacta)(84.68%)和麦芽芳香肉杆菌LMA28(Carnobacterium maltaromaticum LMA28)(5.20%),经SPBF作用12 h后麦芽芳香肉杆菌LMA28(16.63%)、广布肉毒杆菌(Carnobacterium divergens)(5.00%)和隆德假单胞菌(Pseudomonas lundensis)(3.55%)为处理组的优势菌。LEfSe线性判别分析(LDA)表明热死环丝菌、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隆德假单胞菌、麦芽芳香肉杆菌LMA28和广布肉毒杆菌能显著区分SPBF处理组和SR-SSOs菌群组成。与SR-SSOs相比,SPBF作用12 h显著降低了菌的碳水化合物代谢、转录、核苷酸代谢以及复制与修复途径表达水平,促进膜转运以及能量代谢等途径水平显著提高(P<0.05)。结论:SPBF通过非膜损伤方式抑制SR-SSOs,特别是热死环丝菌,推测与SPBF中有效抗菌肽通过膜转运进入SR-SSOs胞内,抑制碳水化合物代谢和遗传物质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管鞭虾加工副产物 乳酸杆菌发酵 冷藏鱿鱼末期优势腐败菌 非膜损伤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熟制程度的大黄鱼肉在冻藏-复热过程中的品质变化
19
作者 徐艺 白俞武 +3 位作者 赵钰莹 杨超 邓尚贵 高元沛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8-146,共9页
本文以大黄鱼为研究对象,以水分损失、色差、菌落总数、硫代巴比妥酸、羰基、微观结构等为测定指标,探究不同熟制程度(全熟,TC:鱼块中心温度达到90℃;半熟,MC:鱼块中心温度达到50℃及未预热:NC)的大黄鱼肉在冻藏-复热过程中的品质变化... 本文以大黄鱼为研究对象,以水分损失、色差、菌落总数、硫代巴比妥酸、羰基、微观结构等为测定指标,探究不同熟制程度(全熟,TC:鱼块中心温度达到90℃;半熟,MC:鱼块中心温度达到50℃及未预热:NC)的大黄鱼肉在冻藏-复热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TC组大黄鱼肉在冻藏-复热后(第0周),水分损失、TBARs及羰基含量分别为24.46%、0.62 mg/kg、0.96 nmol/mgprot,比MC组样品高2.63%、6.8%和15%,比NC组样品高10%、19%和16.7%,且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呈现相同的趋势,说明熟制程度越高的样品在冻藏-复热后其水分损失以及油脂蛋白氧化程度越大。MC、TC组的L^(*)及W值在复热后变化小于NC组,由于预热处理导致的剧烈油脂氧化使MC、TC组的b^(*)显著高于NC组(P<0.05)。热处理加工组(TC及MC)的大黄鱼肉在冻藏过程中菌落总数和挥发性盐基总氮增加较慢,NC、MC和TC组的挥发性盐基总氮分别上升51.6%、41%和36%,说明熟制程度越高,样品腐败越缓慢。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FI)及微观结构表明,经过热处理的样品其肌纤维结构在冻藏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好地保留,但MC和TC组差异不显著。综上,热处理加工可有效延缓大黄鱼在冻藏-复热过程中的品质劣化,NC组样品由于没有预热处理加工,所以其蛋白氧化及油脂氧化程度低于MC及TC组。该研究结果可为大黄鱼后期发展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熟制程度 冻藏 复热 品质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冈村蕨藻多糖的提取优化及其抗氧化和降脂活性
20
作者 陈荫 许诚伟 +5 位作者 童程杰 朱欣怡 谌露 李西会 牛春宇 谌燕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77,共9页
【目的】对比不同提取方法对冈村蕨藻(Caulerpa okamurae)多糖(COP)生物活性的影响,筛选高效制备工艺,揭示其抗氧化-降脂功能的协同作用机制。【方法】以冈村蕨藻为原料,采用热水浸提、超声辅助、酸提、碱提四种方法制备COP,以1,1-二苯... 【目的】对比不同提取方法对冈村蕨藻(Caulerpa okamurae)多糖(COP)生物活性的影响,筛选高效制备工艺,揭示其抗氧化-降脂功能的协同作用机制。【方法】以冈村蕨藻为原料,采用热水浸提、超声辅助、酸提、碱提四种方法制备COP,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清除率及铁离子还原能力为指标筛选最佳提取工艺,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关键参数。通过体外胆固醇吸附、胆酸盐结合实验评估降脂活性,并构建游离氨基酸(FFA)诱导的HepG2细胞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检测细胞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GSH)含量等抗氧化指标,以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等脂代谢指标。【结果与结论】4种提取方法中,热水浸提法提取的COP(COP-H)质量分数(59.7%)和得率(5.2%)最高。COP-H在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及铁离子还原能力实验中抗氧化效果较佳。单因素实验表明,在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3 h、料液比[质量(g)体积(mL)比]1∶40条件下,COP得率最高。响应面优化后的COP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39、提取温度88℃、提取时间3 h。0.125、0.250、0.500、1.000、2.000 mg/mL的COP对胆固醇及胆酸盐的结合能力均有显著的剂量依赖性(P<0.05),表明COP有良好的化学水平降脂能力。COP对HepG2细胞的安全质量浓度为25~800μg/mL。在NAFLD模型中,在安全浓度范围的COP均可正向调控细胞内CAT、SOD、GSH水平,下调细胞内ROS(P<0.05),减轻细胞的氧化损伤;显著降低FFA处理的HepG2细胞中TC、TG以及LDL-C的含量(P<0.05),再次证明COP的抗氧化和降脂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开发海洋绿藻源功能性食品添加剂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村蕨藻 多糖 热水提取 抗氧化 降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