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自主水面船舶跨水域自适应神经控制 被引量:1
1
作者 叶翔 陈超 +1 位作者 贾建雄 陈航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9-316,共8页
[目的]针对跨水域场景下海洋自主水面船舶受模型参数不确定和外界环境干扰未知的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具有指定性能的自适应神经控制方案。[方法]在反步法设计框架下,利用神经网络逼近模型参数不确定和未知的外界环境扰动,构造一种新... [目的]针对跨水域场景下海洋自主水面船舶受模型参数不确定和外界环境干扰未知的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具有指定性能的自适应神经控制方案。[方法]在反步法设计框架下,利用神经网络逼近模型参数不确定和未知的外界环境扰动,构造一种新的指定性能函数,并结合障碍李雅普诺夫函数来实现跨水域设计的转换,同时使用动态面控制技术降低系统计算的复杂度,借助李雅普诺夫理论进行稳定性分析,证明控制系统内所有信号都是有界的。[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案能够解决海洋自主水面船舶跨水域跟踪控制,且跟踪误差能够满足在离线预定义时间内收敛至给定的约束范围。[结论]所做研究能够解决船舶的跨水域跟踪控制问题,为受限水域船舶的跟踪控制提供参考价值,且具有实际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船 海洋自主水面船舶 神经网络 自适应神经控制 障碍李雅普诺夫函数 跨水域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修造涂装中VOCs的挥发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
作者 李付博 郑志 叶涛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93,共7页
针对船舶修造涂装过程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排放特征复杂、环境影响显著等问题,通过实验测试与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VOCs排放规律及其关键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船舶修理涂装过程中VOCs的排放特征与涂料类型、施工工艺... 针对船舶修造涂装过程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排放特征复杂、环境影响显著等问题,通过实验测试与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VOCs排放规律及其关键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船舶修理涂装过程中VOCs的排放特征与涂料类型、施工工艺和环境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不同涂料类型在喷涂和干燥阶段的VOCs挥发速率存在显著差异,且环境条件如温度、风速等对VOCs的挥发和扩散有重要影响。基于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减排措施,包括推广使用低VOCs排放涂料、优化施工工艺及加强施工环境管理等。通过综合应用这些措施,可有效降低船舶修理涂装过程中VOCs的排放量,减少对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为船舶修理行业的环保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修造涂装 VOCS 挥发特征 影响因素 减排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用户画像和改进Seq2Seq的船舶轨迹预测模型
3
作者 杨欣奕 韩众和 +1 位作者 艾万政 刘虎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49-156,共8页
针对目前船舶轨迹预测模型主要考虑轨迹的位置特征,缺乏对船舶操纵性能和环境因素的探究,导致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用户画像和改进Seq2Seq的船舶轨迹预测新模型。首先该模型基于用户画像理论,采用频数统计和聚类方法创... 针对目前船舶轨迹预测模型主要考虑轨迹的位置特征,缺乏对船舶操纵性能和环境因素的探究,导致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用户画像和改进Seq2Seq的船舶轨迹预测新模型。首先该模型基于用户画像理论,采用频数统计和聚类方法创建了船舶用户画像;其次,创设多编码器实现对船舶用户画像、船舶轨迹和船舶标签等特征的分别编码;最后,基于Seq2Seq架构,增设画像特征检索模块和LSTM融合层,实现画像特征的快速提取和融合。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LSTM、BiLSTM、A+LSTM、A+BiLSTM和Seq2Seq五种模型,新模型在长时间预测方面具备较高的精度和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预测 数据挖掘 用户画像 深度学习 Seq2Se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假数据注入式攻击下无人水面船舶自适应神经输出反馈轨迹跟踪控制 被引量:1
4
作者 祝贵兵 吴晨 马勇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72-1484,共13页
本文主要研究网络环境下无人水面船舶(Unmanned surface vessels,USVs)遭受虚假数据注入式(False-data-injection,FDI)攻击的跟踪控制问题.其中,内部和外部不确定以及输入饱和约束等实际因素均考虑在设计中.在控制设计过程中,为避免将... 本文主要研究网络环境下无人水面船舶(Unmanned surface vessels,USVs)遭受虚假数据注入式(False-data-injection,FDI)攻击的跟踪控制问题.其中,内部和外部不确定以及输入饱和约束等实际因素均考虑在设计中.在控制设计过程中,为避免将船舶速度的攻击信号引入闭环系统,采用分类重构思想,构造一种新的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NN)状态观测器,同时重构船舶速度和攻击信号.进一步,在backstepping设计框架下,利用重构的攻击信号补偿USVs运动学通道因虚假数据注入式攻击引起的非匹配不确定项.在动力学设计通道中,利用自适应神经技术和单参数学习法,重构由内部和外部不确定组成的复合不确定部分,进而提出自适应神经输出反馈控制方案.理论分析表明,即便在FDI攻击、内外不确定以及执行器饱和约束的情况下,所提控制方案仍能迫使USVs跟踪给定的参考轨迹.同时,仿真和比较结果证实了所提控制方案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水面船舶 虚假数据注入式攻击 跟踪控制 单参数学习法 自适应神经控制 输出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的船舶倾斜尾轴承润滑静特性分析
5
作者 刘虹 袁强 +3 位作者 周瑞平 吕明辰 程利姣 梁崇琨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8-93,共6页
针对船舶尾轴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挠曲变形过大导致尾轴承润滑不良的问题,提出在轴承内孔设计单斜度的倾斜尾轴承结构。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分别建立轴颈倾斜时水平尾轴承和倾斜尾轴承的有限元模型,在相同轴颈倾斜角和偏心率以... 针对船舶尾轴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挠曲变形过大导致尾轴承润滑不良的问题,提出在轴承内孔设计单斜度的倾斜尾轴承结构。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分别建立轴颈倾斜时水平尾轴承和倾斜尾轴承的有限元模型,在相同轴颈倾斜角和偏心率以及不同转速条件下,计算2种结构尾轴承的静特性参数,对比分析同一转速下,不同结构对润滑静特性的影响,以及相同结构时,静特性参数随转速变化的规律。计算结果表明,相同工况下,倾斜尾轴承的最大油膜压力、承载力、摩擦力、摩擦系数和端泄流量均比水平尾轴承更小。随着转速增加,2种尾轴承的最大油膜压力、承载力、摩擦力和端泄流量均不同程度增加,摩擦系数总体呈减小趋势。相关工作可为船舶尾轴承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便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颈倾斜 倾斜尾轴承 动压润滑 静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RNN的船舶操纵运动黑箱建模 被引量:3
6
作者 田延飞 李知临 +1 位作者 艾万政 韩喜红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0-84,共5页
当无需揭示船舶操纵运动机理过程,而只需对输入输出建立映射时,黑箱建模成为一种有效途径。本文基于长短期记忆-循环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recurrent Neural Network,LSTM-RNN)构建船舶航向-舵角黑箱模型,LSTM网络为10-10-1... 当无需揭示船舶操纵运动机理过程,而只需对输入输出建立映射时,黑箱建模成为一种有效途径。本文基于长短期记忆-循环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recurrent Neural Network,LSTM-RNN)构建船舶航向-舵角黑箱模型,LSTM网络为10-10-1结构,误差指标为RMSE,参数学习采用Adam算法。开展实船Z型操纵实验获取了航向-舵角数据。前70%用于模型训练,后30%用于模型测试。训练后的模型使得RMSE达到设计目标。对测试集数据,训练后模型拟合优度在0.98以上,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泛化性。文中航向-舵角LSTM-RNN黑箱模型结构简明清晰,参数明确,易于实际操作使用,为航向-舵角关系建模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操纵运动 黑箱建模 机器学习 LSTM-R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优化的时间卷积网络船舶航迹预测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金源 朱发新 +1 位作者 滕宪斌 毕齐林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03-316,共14页
[目的]为提高船舶航迹预测精度和计算效率,解决传统方法容易出现的梯度爆炸、计算时间长等问题,提出基于改进的贝叶斯优化算法与时间卷积神经网络的航迹预测模型。[方法]首先,通过引入时间模式注意力机制,提取各输入特征的权重,保证航... [目的]为提高船舶航迹预测精度和计算效率,解决传统方法容易出现的梯度爆炸、计算时间长等问题,提出基于改进的贝叶斯优化算法与时间卷积神经网络的航迹预测模型。[方法]首先,通过引入时间模式注意力机制,提取各输入特征的权重,保证航迹历史数据的时序性,同时引入可逆残差网络,减少时间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训练过程中占用的内存;然后,再采用贝叶斯优化算法对时间卷积网络中的超参数(内核大小K、膨胀系数d)进行寻优;最后,采用五折交叉验证方法对模型进行验证,获得最优模型后进行航迹预测。[结果]采用AIS采集的航迹数据验证,结果表明,在弱耦合、中耦合和强耦合航迹预测中,均方根误差分别平均提高5.5×10^(-5),3.5×10^(-4)和6×10^(-4)。[结论]所提出网络对复杂航迹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其预测精度均优于传统模型及LSTM模型,在耦合较强的航迹中仍能保持较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航 神经网络 贝叶斯优化算法 时间卷积网络 时间模式注意力机制模块 可逆残差网络 AIS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复式抗风浪养殖网箱的设计及其在海洋环境下的受力计算 被引量:1
8
作者 石权 龚雅萍 +5 位作者 孙峰 王帅军 张彦鑫 吴姝 张迪 陈辉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1,共8页
深海抗风浪网箱养殖区别于传统近海网箱、围栏等养殖方式,适合发展高经济价值的鱼类养殖,现已成为沿海渔民转产转业的重要方向。为缓解近岸养殖压力、拓宽深海水域养殖,基于中国海域养殖条件,设计了一种可以应对恶劣海况条件的新型复式... 深海抗风浪网箱养殖区别于传统近海网箱、围栏等养殖方式,适合发展高经济价值的鱼类养殖,现已成为沿海渔民转产转业的重要方向。为缓解近岸养殖压力、拓宽深海水域养殖,基于中国海域养殖条件,设计了一种可以应对恶劣海况条件的新型复式抗风浪深海养殖网箱。该网箱放弃了传统的浮架和浮圈结构,采用双浮筒可调节结构,以适应不同海域海浪状况,减少因刚性连接而发生的中拱和中垂现象;此外,浮筒与立体浮框连接而成的垂荡体可以提供较大的垂荡以及纵向摇摆阻尼,控制网箱的运动幅度。同时采用莫里森公式和伯努利方程对网箱承受的风、浪、流等环境载荷进行受力计算,并与传统高密度聚乙烯(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HDPE)网箱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新型复式抗风浪网箱比传统HDPE网箱更能承受海洋中的环境负载。研究结果为后续研究和发展大型抗风浪网箱养殖提供了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网箱 抗风浪 结构设计 载荷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船舶补给同步抗干扰控制
9
作者 胡鑫 巩庆涛 +2 位作者 祝贵兵 韩国杰 王媛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94,共8页
[目的]针对多变海洋环境下补给船与被补给船补给作业同步航行控制问题,考虑风浪流引起的海洋环境干扰、船间效应导致的干扰、两船软连接相互作用,提出事件触发下基于干扰估计和补偿的同步抗干扰控制方法。[方法]将补给船受到的干扰建模... [目的]针对多变海洋环境下补给船与被补给船补给作业同步航行控制问题,考虑风浪流引起的海洋环境干扰、船间效应导致的干扰、两船软连接相互作用,提出事件触发下基于干扰估计和补偿的同步抗干扰控制方法。[方法]将补给船受到的干扰建模为一阶马尔科夫过程,描述风浪流引起的海洋环境干扰和未建模动态,将船间效应导致的干扰和两船软连接相互作用等均集中为未建模动态,构造干扰观测器在线估计时变未知有界干扰,在控制设计中利用干扰在线估计值对干扰进行补偿,抵消干扰和不确定性对航行补给控制的影响,设计辅助动态系统来减少推进器控制饱和的影响,引入事件触发机制降低推进器执行频率以避免其过度磨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事件触发机制存在大于0的最小采样间隔且不会在有限时间内发生无限次触发。该控制器可实现补给船与被补给船同步航行,保证控制系统所有信号全局一致最终有界。[结论]仿真结果验证了事件触发干扰估计和补偿控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航行 扰动估计 矢量反步法 辅助动态系统 事件触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拿马型船舶运费指数神经网络集成预测研究
10
作者 陈亮 沈良朵 +1 位作者 班文超 徐楚天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6期531-538,共8页
巴拿马型船舶在国际航运业占有重要地位,为了提高该运价指数的预测精度,提出的VMD-SSA-LSTM模型将变分模态数据分解(VMD)技术、麻雀搜索优化算法(SSA)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相结合。试验结果显示,VMD-SSALSTM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关于... 巴拿马型船舶在国际航运业占有重要地位,为了提高该运价指数的预测精度,提出的VMD-SSA-LSTM模型将变分模态数据分解(VMD)技术、麻雀搜索优化算法(SSA)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相结合。试验结果显示,VMD-SSALSTM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关于巴拿马型船舶运价指数的预测性能表现上要较LSTM、VMD-LSTM模型优秀,而VMD-SSALSTM多因素预测模型在运价指数预测上表现良好。此外利用该组合模型预测了2种其他船型运费指数,验证了该组合模型的可靠性,可作为船舶运价指数预测研究方面的一个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价指数预测 交通运输经济 变分模态分解 麻雀搜索算法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DF的前置隔板墩台涡激振动抑制数值分析
11
作者 施佳科 李东风 +4 位作者 陈姿妙 吴洛宾 方志浩 白福青 胡建永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6-160,共5页
采用用户自定义函数(UDF)中三大宏编程更新墩台的质心位置和振动状态,通过建立墩台涡激振动数值模型并结合嵌套网格技术,对有无前置隔板墩台的水动力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设置前置隔板后,约化速度为6~7时墩台的回流区顺流向长度和涡... 采用用户自定义函数(UDF)中三大宏编程更新墩台的质心位置和振动状态,通过建立墩台涡激振动数值模型并结合嵌套网格技术,对有无前置隔板墩台的水动力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设置前置隔板后,约化速度为6~7时墩台的回流区顺流向长度和涡流长度随着约化速度增大显著减小,而无前置隔板时墩台表现出相反趋势,前置隔板有效抑制了尾流扰动。约化速度为7~9时,有前置隔板墩台的回流区顺流向长度和涡流长度比无前置隔板墩台的小,前置隔板减弱了涡激振动对墩台的影响。前置隔板有效延迟了旋涡脱落时间,墩台上下表面压力分布更为均匀,减弱了墩台的涡激振动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DF 前置隔板 墩台 涡激振动抑制 嵌套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代理模型和遗传算法的适伴流最佳环量对转桨设计方法
12
作者 薛颖 黄永生 杨晨俊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7-527,共11页
基于升力面理论涡格法提出了一种适伴流最佳环量对转桨的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了对转桨径向环量分布与推力、扭矩之间非线性关系的神经网络代理模型,其数据样本由涡格法计算得到;然后采用遗传算法,在给定总推力和扭矩平衡的约束条件... 基于升力面理论涡格法提出了一种适伴流最佳环量对转桨的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了对转桨径向环量分布与推力、扭矩之间非线性关系的神经网络代理模型,其数据样本由涡格法计算得到;然后采用遗传算法,在给定总推力和扭矩平衡的约束条件下,以总效率为目标对前、后桨的径向环量分布进行优化;最后根据优化得到的最佳环量分布及指定的弦向负荷分布形式设计前、后桨的螺距分布及拱弧面。以高速水下航行体的对转桨为例进行研究,并用非定常RANS方法进行了自航模拟,验证结果表明,设计桨的自航点转速与原型桨基本相同,总效率和扭矩平衡度都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转桨 适伴流 最佳环量分布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涡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多尺度排列模糊熵的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
13
作者 吕明辰 袁强 +2 位作者 周瑞平 刘虹 梁崇琨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7-103,共7页
针对滚动轴承振动信号非线性、非周期性和高背景噪声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多元多尺度排列模糊熵(MvMPFE)的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利用熵值计算在分析时间序列数据上的优势,结合多尺度模糊熵(MFE)的高计算精度和多尺度排列熵(MPE... 针对滚动轴承振动信号非线性、非周期性和高背景噪声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多元多尺度排列模糊熵(MvMPFE)的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利用熵值计算在分析时间序列数据上的优势,结合多尺度模糊熵(MFE)的高计算精度和多尺度排列熵(MPE)的高抗噪能力,建立多尺度排列模糊熵(MPFE)故障特征提取模型,解决了熵值计算不稳定的问题,并在MPFE基础上引入多元粗粒形式,提出了MvMPFE的故障特征提取方法,解决了故障特征参数在计算过程中信息丢失的问题,增强了对故障信息的敏感度,从而更加全面和准确地提取滚动轴承故障特征。在凯斯西储大学轴承数据集及东南大学轴承数据集上的验证结果表明,基于MvMPFE的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有良好的故障特征提取能力,能够全面和准确地识别轴承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故障诊断 特征提取 信号处理 多元多尺度排列模糊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预处理方式对姜黄素介导的大黄鱼光动力灭活保鲜效果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淑怡 倪继龙 +3 位作者 瞿语桐 焦龙 张晓晔 张宾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29-336,共8页
为了阐明不同预处理方式对姜黄素介导的水产品光动力灭活(photodynamic inactivation,PDI)保鲜效果的影响,本研究首次系统对比研究了喷洒姜黄素水溶液后再孵育、喷洒后不孵育、浸泡后再孵育和浸泡后不孵育,即4种不同预处理方式下对大黄... 为了阐明不同预处理方式对姜黄素介导的水产品光动力灭活(photodynamic inactivation,PDI)保鲜效果的影响,本研究首次系统对比研究了喷洒姜黄素水溶液后再孵育、喷洒后不孵育、浸泡后再孵育和浸泡后不孵育,即4种不同预处理方式下对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的PDI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在10 mmol/L姜黄素水溶液中浸泡再孵育30 min的预处理方式下对大黄鱼进行PDI处理,相比于其它3种预处理方式,其经4℃冷藏8 d后大黄鱼保持了较高的感官可接受度,又能够有效保持冷藏大黄鱼的色泽。同时,该处理条件下大黄鱼的细菌总数(TVC)、pH和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最小,分别为5.82±0.07 lg CFU/g、7.07±0.02和17.45±0.35 mg/100 g,说明此预处理方式可通过有效抑制TVC、pH和TVB-N含量的增加,高效保持冷藏大黄鱼品质,进而延长其货架期。因此,采用姜黄素水溶液浸泡再孵育的水产品预处理方式,是获得姜黄素介导的高效PDI保鲜的重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光动力灭活 预处理方式 大黄鱼 冷藏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入射角叠加波下系泊浮体运动响应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华艾 龚希武 +2 位作者 谢永和 潘昀 刘庭晖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5,共6页
为研究实际海况下浮式载体的运动响应,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浮体建立数值波浪水槽,采用重叠网格等方法模拟载体的运动。通过对比,验证了波的有效性和模型的正确性。分别将入射角为30°、45°、60°的波与入射角为0°... 为研究实际海况下浮式载体的运动响应,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浮体建立数值波浪水槽,采用重叠网格等方法模拟载体的运动。通过对比,验证了波的有效性和模型的正确性。分别将入射角为30°、45°、60°的波与入射角为0°的波叠加后,对载体的运动响应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了载体平台的垂荡、横摇、纵摇及系泊缆绳拉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入射角度变大,浮体的垂荡变化不大。浮体横摇值呈现变大的趋势,相应的纵摇值则呈现变小的趋势。与入射角为30°的叠加波相比,45°和60°的叠加波的纵摇最大幅值分别减少了16.98%、19.81%。横摇最大幅值分别增加了3.43%、7.72%。载体垂荡、横摇、纵摇的振动频率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叠加波的入射角为45°、60°的频率相对于入射角为30°的值分别增加了7.15%、14.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加波 浮式结构物 运动响应 数值模拟 系泊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工船离心式吸鱼泵内部流场仿真与试验
16
作者 陈卿 李德堂 +5 位作者 谢永和 高炜鹏 王君 张佳奇 刘平 洪永强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6,共8页
相对于水产养殖网箱敞开式的空间,养殖工船空间封闭狭窄,难以容纳体积庞大的吸鱼泵作业设备。目前离心式吸鱼泵与真空式、射流式相比,具有结构紧凑、安装作业灵活和吸鱼全程不脱离水等优势,特别适合用于养殖工船。为了解决养殖工船中鱼... 相对于水产养殖网箱敞开式的空间,养殖工船空间封闭狭窄,难以容纳体积庞大的吸鱼泵作业设备。目前离心式吸鱼泵与真空式、射流式相比,具有结构紧凑、安装作业灵活和吸鱼全程不脱离水等优势,特别适合用于养殖工船。为了解决养殖工船中鱼类损伤最小化和提升捕鱼效率的问题,开发了一款口径为200 mm的离心式吸鱼泵。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离散元法(CFD-DEM)分析叶轮的流场特性,优化吸鱼泵的性能。结果显示:泵内鱼体流动均匀,流速分布良好,且无明显流速差异;流线分布均匀,无鱼体挤压和堵塞的情况;同时,泵道内压力分布均匀,不会对鱼体造成过大的伤害。吸鱼泵试验测试显示,在出口端用网袋分离鱼水,仅有少量鱼有轻微擦伤,疑似分离时被网袋刮伤,无叶轮擦伤的痕迹,满足无损活鱼输送要求。研究表明,离心式吸鱼泵可通过调整口径和转速,可以适应不同鱼类,减少作业损伤,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捕鱼效率和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工船 离心式吸鱼泵 CFD数值模拟 流场特性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波越浪流对堤顶行人冲击作用研究
17
作者 陆发靖 赵西增 +3 位作者 史子洁 黄炤源 王志宏 刘必劲 《海洋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2-242,共11页
聚焦巨浪冲击滨海斜坡堤上行人的现象,采用基于事故原型等比例缩尺的数值模拟,将人体近似为圆柱,分析孤立波越浪流在堤顶的流层厚度特性,探究极端越浪对行人作用的水动力过程。结合量纲分析,研究入射波参数及堤顶位置等因素对行人所受... 聚焦巨浪冲击滨海斜坡堤上行人的现象,采用基于事故原型等比例缩尺的数值模拟,将人体近似为圆柱,分析孤立波越浪流在堤顶的流层厚度特性,探究极端越浪对行人作用的水动力过程。结合量纲分析,研究入射波参数及堤顶位置等因素对行人所受作用力的影响机制,建立快速预测流层特性和人体受力的经验公式。结果表明:越浪流厚度随着波高和水深的增大而增大,在堤顶呈沿程衰减趋势,衰减程度与相对波高、相对超高呈指数关系;得出行人受到的越浪流冲击力经验公式,受力大小沿堤顶呈衰减趋势。对于有回流的复合堤,绝大多数工况下越浪回流厚度与回流力都大于冲击阶段,说明越浪回流对堤上行人构成的威胁远甚于正向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安全 孤立波 越浪 斜坡堤 冲击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加风场在舟山附近海域风暴潮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18
作者 李致远 朱军政 +2 位作者 姚竹 贺沁怡 李东风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67-75,共9页
采用修正后的Holland模型风场和ERA5背景风场叠加构建台风风场,在耦合潮位的情况下进行台风2212号台风“梅花”和2106号台风“烟花”的风暴潮模拟,通过实测数据进行验证,表明该模型结果合理。在此基础上对2212号台风“梅花”的风暴潮增... 采用修正后的Holland模型风场和ERA5背景风场叠加构建台风风场,在耦合潮位的情况下进行台风2212号台风“梅花”和2106号台风“烟花”的风暴潮模拟,通过实测数据进行验证,表明该模型结果合理。在此基础上对2212号台风“梅花”的风暴潮增水曲线进行研究,并分析风暴潮增水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叠加风场A4计算的舟山海域风暴潮具有较高精度和可靠性;(2)2212号台风“梅花”期间舟山海域增水于台风登陆时刻达到最大,随着台风移动增水恢复至0 m附近,台风登陆7小时后不再影响舟山海域。(3)2212号台风“梅花”期间杭州湾南岸和象山港区域最大增水时刻的增水明显高于其他海域,达到1.5 m以上;(4)2212号台风“梅花”期间杭州湾南岸和象山港海域部分区域增水极大值达到3 m左右,舟山海域的极大增水在0.4~1.25 m左右,发生漫堤的风险与杭州湾及象山港相比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加风场 舟山海域 风暴潮 2212号台风“梅花” MIKE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氢燃料气瓶注气阶段惰化特性分析
19
作者 庹中兰 薛大文 +2 位作者 夏海山 潘昀 王薛人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50-558,共9页
分析注气阶段惰化流场结构与气体混合特性的耦合作用机理,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评估惰化过程中的氧气体积分数变化特征,研究发现最大氧气体积分数在注气阶段呈现出先快速下降(第1阶段)后缓慢下降(第2阶段)的变化特性。为了阐明氧气体积分数... 分析注气阶段惰化流场结构与气体混合特性的耦合作用机理,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评估惰化过程中的氧气体积分数变化特征,研究发现最大氧气体积分数在注气阶段呈现出先快速下降(第1阶段)后缓慢下降(第2阶段)的变化特性。为了阐明氧气体积分数呈现2阶段变化的原因,对速度场、压力场及氧气体积分数场的耦合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注气阶段进气速度减小,压力和密度的增加使氢燃料气瓶惰化效率降低,对流传质作用减弱,导致氧气体积分数先快速下降后缓慢下降,发现氧气体积分数分布不均匀有利于氧气体积分数的快速下降,最大氧气体积分数在第1阶段的下降率是第2阶段下降率的8.32~14.4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氢气瓶 数值模拟 惰化 氧气体积分数 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时间积分视线制导的四自由度无人水面船自适应神经网络路径跟踪控制
20
作者 李俊辉 祝贵兵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7,共9页
为解决四自由度(4 degree-of-freedom,4-DOF)无人水面船在动态不确定性和外部扰动下的路径跟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有限时间积分视线(finite-time integral line-of-sight,FT-ILOS)制导的自适应神经网络路径跟踪控制方法。在视线(line-of-... 为解决四自由度(4 degree-of-freedom,4-DOF)无人水面船在动态不确定性和外部扰动下的路径跟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有限时间积分视线(finite-time integral line-of-sight,FT-ILOS)制导的自适应神经网络路径跟踪控制方法。在视线(line-of-sight,LOS)制导框架下,利用有限时间理论,引入积分机制和新的制导机制,实现船舶位置跟踪误差的有限时间收敛,且避免制导积分项引起的饱和风险。基于反步控制法设计框架,结合FT-ILOS制导方法,利用自适应神经网络逼近复合扰动项,利用虚拟参数学习技术解决“维数灾难”问题,同时利用动态面控制技术降低计算复杂度。为减少执行器响应频率和磨损,在控制律与执行器之间建立周期事件触发协议。通过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证明闭环控制系统中所有信号均有界,通过MATLAB仿真对比实验验证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水面船 路径跟踪 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 周期事件触发协议 有限时间积分视线(FT-ILOS)制导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